第5单元 第2课时 课时作业.docx
《第5单元 第2课时 课时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单元 第2课时 课时作业.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三篇第五单元第2课时一、单项选择题(2019江苏卷)某教授参加了新疆阿尔泰山科学考察,他在日记中写到:“身后的森林戛 然而止,眼前簇簇花草相映,再往上看,花开始变得星星点点,路旁出现了积雪,远处已经据此回答12题。B.高山草甸带D.冰川带B.草场仅分布在山麓地带D.降水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能够看到冰川的边缘,此时飘起了大雪1 .此时教授正站在阿尔泰山的(B )A.山地针叶林带C.高山苔原带2 .阿尔泰山南坡(D )A.森林大多为落叶阔叶林C.此时季节为冬季解析:此题组考查了学生对信息的获取能力及对区域地理特征的掌握能力。由材料信息 可知,教授站在高山草甸带;阿尔泰山的南坡主要为针叶林;山上也存
2、在山地牧场;根据“花 草相映”可判断此时应为夏季,阿尔泰山南坡的降水主要为来自大西洋的西风。读“某区域图(图中甲、乙、丙是重要的农业区)“,完成35题。3 .甲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主要是(C )A.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B. 土层深厚,土壤肥沃C.多地下水和冰雪融水D.光照虽弱但日照时间长4 .城市P是在某原料基地建立的新工业中心,该原料是(B )A.非金属B.有色金属C.棉花D.石油5 .丙地区与乙地区相比,其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主要是(C )A.灌溉条件较差B.日照时间太长C.气温较低D.土壤盐碱化严重解析:第3题,甲地区是河西走廊,这里水源充足,有地下水和冰雪融水,加之光照充 足,有利于农
3、业发展。第4题,城市P是金昌,是以锲矿发展起来的城市。第5题,丙位 于3皇水谷地,这里海拔高,气温低,不利于农业发展。(2019合肥高三质检)位于新疆天山南麓的哈密盆地年均降水量35. 3mm,年蒸发量 3089mmo这里河沟水量少、渗漏大,出山口后消失于山前平原地区。下图示意哈密盆地绿 洲不同时期地下水埋藏深度年内变化。据此完成67题。6 .哈密盆地绿洲37月地下水埋藏深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C )A.气温升高,冰川融水量增多B.山地阻挡,迎风坡降水增多C.农耕季节,灌溉用水量增加D.风力增大,地下水蒸发增加7 .应对哈密盆地绿洲地下水位变化的有效措施是(A )A.修建河沟防渗工程,推广根灌技
4、术8 .营造河流上游人工林,涵养水源C.采取人工增雨措施,缓解水源不足D.建设灌溉机井,开采深层地下水解析:第6题,本题主要考查水循环的相关知识,较易。从图中可以看出,37月, 哈密的地下水位是不断下降的。气温升高,冰川融水量增加,下渗量也会增大,因此地下水 埋藏深度会变浅,A项错误;山地迎风坡降水增多,下渗量也会增大,地下水位会上升,B 项错误;37月,正是哈密农业生产的旺季,大量抽取地下水灌溉农田会造成地下水位下 降,C项正确;春、夏季风力比冬、春季要小,且风力主要影响地表水的蒸发,对地下水的 影响不大,因此D项错误。第7题,本题考查应对地下水水位变化的措施,较易。由于该 地的蒸发量远远大
5、于降水量,因此修建河沟防渗工程可以有效防止地下水蒸发,而农业上采 取根灌措施可以节约农业用水,减少抽取地下水,A对;在哈密这样十分干旱的地区营造人 工林,因树木生长过程中吸收大量地下水,反而有可能使地下水位下降,B错;人工增雨需 一定的气象条件,而哈密气候干旱,难以满足人工增雨作业的要求,C错;抽取深层地下水 会进一步导致地下水位下降,D错。哈密地处新疆东部,煤、铁、铜等资源丰富,日照充足,全年多大风。2014年1月27 日,作为疆电东送”战略第一个工程的哈密南一郑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直达输送)输电工 程正式投入运行。回答810题。8 . “疆电东送”最有利于新疆哪种新能源的就地转化(B
6、A.煤炭B.风能C.核能D.地热能9 .在哈密800千伏换流站建设时对设备安装最不利的因素是(C )A.地基不稳B.水资源严重短缺C.强劲的风沙天气D.科技力量不足10 .哈一郑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投入运行,对郑州最直接的影响可能是(D )A.扩大了经济生产规模B.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C.改善了城市环境质量D.降低了用电价格解析:第8题,本题主要考查区域能源状况,较易。煤炭属于常规能源,A项错误;新 疆距冬季风源地近,尤其在一些山口地区,风大,风力资源丰富,风能属于新能源,B项正 确;核能属于新能源,但从我国目前核电站分布来看,全部位于我国东部能源缺乏地区,C 项错误;新疆地热能资源并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5单元 第2课时 课时作业 单元 课时 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