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单元 第1课时 课时作业.docx
《第5单元 第1课时 课时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单元 第1课时 课时作业.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三篇第五单元第1课时一、单项选择题19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 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2019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江苏 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下图)。据此完成13题。1 .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一淮河线(C )A.无划分指标依据B.与自然河道一致C.无对应的自然标志D.两侧地理差异显著2 .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D )A.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B.人文地理分异的影响C.相互联系的促进作用D.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3 .进入21世纪,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
2、是(D )A.市场B.技术C.资金D.交通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区域的概念及特征,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秦 岭一淮河线为中国自然地理区域划分界线。淮河流入洪泽湖之后,没有继续向东流入海洋, 而是向南流入长江,故在洪泽湖以东地区虽然存在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别,但没有具体的、可 参照的地理实体作为区域划分界线的标志,所以A项错误、C项正确;据图可知,在洪泽 湖以东地区,无自然河道,故B项错误;自然地理界线具有模糊性特点,是由一种自然地 理环境向另一种自然地理环境的过渡带,在界线两侧自然地理环境有差异,但不显著。第2 题,本题考查人文地理区域划分方法,意在考查考生解读材料信息和调用所学知识分
3、析问题 的能力。据材料可知,苏南、苏北的划分是以长江为界的,显然长江是造成苏南、苏北两区 域经济发展差异的主导因素,故长江对苏南、苏北两个区域的一体化发展起到阻隔作用。第 3题,本题考查交通线的作用,意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解读信息的能力。据题中信息可知, 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2019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交通促进 了苏南、苏北两个经济区的联系,减弱了长江的阻隔作用。(2019石家庄高二检测)京津冀协同发展要以京津冀城市群建设为载体、以优化区域分工 和产业布局为重点、以“一环六放射”的高速路网交通一体化体系为依托,打造1小时都市 圈,努力实现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共赢发
4、展。读下图,回答45题。4 .京津冀三方目前产业结构既雷同又竞争,没有形成互补的格局,从区域协调发展的 角度看,天津应着重发展的经济部门是(A )A.终端加工制造业C.创意文化产业B.传统服务业D.石油资源的开发5 .京津冀高速路网一体化,目的是(C )提高运输效率增加运输方式多样性加强城际联系促进城市群互动发展 各城市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A.B.C.D.解析:第4题,天津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工业城市,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天津应继续发 挥其科技、人才优势,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形成加工型区域。第5题,建立区域高速路网 可提高区域交通运输效率、加强城市间联系、促进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有利于区域内分工
5、 与合作进而形成各具特色的工业体系。(2019玉溪一中高三月考)南岭为中国南部重要自然地理界线,中央电视台美食栏目舌 尖上的中国曾介绍,南岭美食自成一派,如“清炒蕨菜蕨菜是最为普遍的野菜”;“石 头猪肉精干瘦小、脾气执拗的山猪”;“米味十足肠粉本地的好水、靓米”等。结 合图完成67题。6 .诗句“一样春风有两般,南枝盛开北枝寒”是当地自然景观的真实写照,导致这种 差异的主导因素是(C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地势D.热力环流7 .以下对南岭美食自成一派的原因分析,不合理的是(D )A.气候暖湿,食材丰富B.烹饪质朴,风味独特C.天然佳肴,饮食喜好D.美食汇聚,兼容和合解析:第6题,南
6、岭纬度低,太阳高度大,获太阳辐射多,但南岭北南纬度差异不大, A错;南岭处在内陆,海陆位置北南差异不大,B错;南岭地区属于季风气候区,南、北坡 热力环流差异不大,D错;南岭地区对寒冷冬季风受山脉阻挡作用明显,北坡为冬季风迎风 坡,气温相对低,而南坡气温较高;同时南坡为向阳坡,气温较高,故C对。第7题,南 岭气候温暖湿润,生物品种多;山区有可供人们享用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资源;河湖多, 高山泉水多,水量大,有水生动植物;无工业污染,纯天然食材。但山区交通不便,与外界 交流少、烹饪手法质朴天然自成一派。故不正确项选D。(2019届北京西城区期末考试)上海市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长期为负值,城市建设可开
7、 发土地已接近极限。读图上海市人口及城市用地变化,回答810题。8 .上海市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C )A.出生率高B.死亡率低C.人口迁入D.人口迁出9 .上海市的人口和建设用地(D )A.变化趋势完全一致B. 20世纪80年代增长速度均达到最快C.人口增长速度更快D.增长速度将逐渐减缓10.为促进城市持续和谐发展,上海市应(A )A.适当疏解人口,控制总体规模B.减少工业用地,增加建筑密度C.调整产业布局,扩大城市容量D.建设穿城高速,缓解交通拥堵解析:第8题,本题考查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较易。人口数量的增长主要有自然增长 (出生、死亡)和机械增长(迁入、迁出)两种:由题干可知,上海人口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5单元 第1课时 课时作业 单元 课时 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