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双桥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docx
《承德市双桥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承德市双桥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docx(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承德市双桥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二。二一年七月目录前言1第一章站在历史新起点,科学把握新形势2第一节“十三五”时期发展成就2第二节“十四五”时期发展环境6第二章科学谋划新蓝图,开启新时代双桥新篇章9第一节指导思想9第二节基本原则10第三节发展目标I1.第四节战略定位14第五节发展战略15第三章坚持生态文明发展理念,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18第一节加快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18第二节持续改善生态环境20第三节推动绿色低碳发展21第四节完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22第四章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加快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23第一节确立完善“一区一城两带总体布局23第二节全面对接
2、全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4第三节着力构建城镇融合发展、产业特色明显的新格局25第五章聚力发展主导产业,加快打造国际旅游城市.核心区和现代高端服务业聚集区27第一节做强做大“1+1”主导产业27第二节大幅提升创新发展能力29第三节加速催动实体经济健康发展30第六章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31第一节深入推进乡村建设行动32第二节深化农业农村综合改革33第三节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33第七章坚持扩大内需战略,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35第一节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35第二节加快基础设施建设37第八章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人民生活品质38第一节努力促就业增收入38第二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3、39第三节全面推进健康双桥建设40第四节健全社会保障体系41第五节大力发展文化事业43第六节促进其他社会事业全面发展44第九章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新机遇,深入推进开放合作46第一节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区域一体化格局46第二节积极拓展区域合作48第十堂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提升社会治理能力49第一节深化经济领域改革49第二节切实转变政府职能50第三节激发市场主体活力50第四节推动平安双桥建设达到新水平52第十一章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保障规划顺利实施54第一节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54第二节坚持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55第三节加快建设法治双桥56第四节完善规划实施机制57前言“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
4、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布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我省全面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重要五年,是新时代承德市深入建设生态强市、魅力承德的关键阶段,是我区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科学编制并有效实施承德市双桥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对巩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开好局起好步,奋力开创新时代建设“经济强区、幸福双桥”新局而,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影响。本纲要依据中共双桥区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紧密结合我区
5、改革和发展实际编制,是未来五年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区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全面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全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规划期为20212025年,展望到2035年。第一章站在历史新起点,科学把握新形势第一节“十三五”时期发展成就“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面对错综兔杂的外部环境、艰巨繁重的我区自身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结合双桥实际,聚力发展“1+1”主导产业,持续优化“两区城”发展布局,团结带领全区广大干部群众,沉着冷静应对错综复杂形势,坚定不移推进创新发展、绿
6、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坚决果断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较好地完成了“I三五”规划目标任务,脱贫攻坚提前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胜利,为新时代全面建设“经济强区、幸福双桥”奠定了坚实基础。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平稳发展。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经济和社会呈现稳定、健康的良好上升态势。“I三五”期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到154.3亿元,年均增长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到43122元,年均增长5.6%;全部财政收入增长到27亿元,年均增长10.1%;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到3.6亿元,年均增速3.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到133.7亿元,年均增长5.3%。累计实施省市区各类重点项
7、目146个,其中已完工72个,主体竣工即将投入生产项目26个,剩余48个项目正在有序加快推进;全区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33.6亿元。“1+1”主导产业实现快速发展。坚持绿色发展,做大做强文化旅游医疗康养业和现代高端服务业双引擎。“十三五”期间,三次比调整至到0.4:17.9:81.7,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达到126亿元。成功创建首批河北省全域旅游示范区,高质量承办第三届承德市旅游发展大会。“十三五”期间,接待国内外游客人数年均增长15%,突破3600万人次,占全市旅游接待的43.5%;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增长15%、达到345亿元。现代服务产业茁壮成长,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达到45家
8、人力资源服务、金融服务、设计勘测等行业年营业收入达到24亿元、年均增长5%。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显著。认真践行“两山”理论,坚决扛起“生态支撑、水源涵养”重大政治责任。“卜三五”期间,完成国土绿化任务6.78万亩,森林覆盖率增长到46%。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2平方公里,新建水源工程127处,节水工程91处。辖区国考断面水质检测达标率100%,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持续100%。单位GDP能耗、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年均下降3%,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等环保约束性指标严格达到省、TfJ下达标准。中心城区PM2.5平均浓度由2016年每立方米37微克降至28微克,并持续稳定在30微克/立方米
9、以内,无重度污染天气。划定生态保护红线71.18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9.13%,耕地保有量2619公顷。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深入熨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工作重要论述,建立完善“党委统揽、党政同责”的总体格局,同步推动产业扶贫、就业扶贫、金融扶贫、消费扶贫和科技扶贫。“十三五”期间,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户56户137人已全部实现稳定脱贫,人均纯收入由29由元增加到加360元,增收4.6倍且呈逐年增长态势,连年在全市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取得“好”的成绩。2020年,全区上下努力克服疫情影响,疫情期间未出现致贫返贫人口,“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全部落实到位。协同开放成果显著,外资外贸稳健发展。抢抓
10、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机遇,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做好京沈客运专线双桥段保障工作,全方位扩大开放。“十三五”期间,与央企、京企、津企达成合作意向项目20余个,累计引进市外到位资金81.1亿元,其中京津资金28.3亿元,累计利用外资突破8000万美元,领跑全市引进外资进度。外贸出口额达到130()万美元/年,连年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创新驱动战略不断深入。面向国内科技前沿、面向市场竞争、面向人民现代化需求,不断强化区域科技力量建设。“十三五”期间,省级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43家,连年处于全市前列;技术合同成交额完成17亿元,超过全市平均水平。营商环境持续改善优化。推行行政审批业务电子化
11、沟通网络化,区级业务实现咨询“不用跑”、审批“零见面苜创的“一证化改革在全市推广,改革成果被新华社、央视财经频道等媒体进行报道。“十三五”期间,区级91%的行政权力事项和100%的公共服务事项“一次成”,41.5%的政务服务事项“一次不用跑”。市场活力持续激发,全区各类民营市场主体达到3.6万余户,营业收入年均增长5%。引导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累计组织大型银企对接10次,促成各类信贷业务合计67.5亿元,助力完成1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坚决果断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冲击,认真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减免企业负担4.03亿元,居全市之首。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全民共享。始终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民生支出占
12、财政支出比重达到81%。“十三五”期间,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到38788元、15515元,年均分别增长8.5%和10.2%,实现翻番目标。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连年超额完成任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城乡医疗养老、失业等各类社会保险覆盖面增至14.76万人。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全面建成,各类医疗机构增至305所,每千人口床位数达到7张以上,公共卫生服务覆盖率达到100%。坚决果断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实现了确诊人数最少、清零最早、患者零死亡、医护零感染目标。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8%以上
13、辍学率保持0%不变;新建和改扩建学校面枳15.7万平方米,增加学位13665个,圆满完成国家、省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发展评估验收。推动小区配套幼儿园、普惠性公益幼儿园建设,增加普惠园26所、学位2367个。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87个,惠及18729户居民,改造面积133.2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累计开工量8346套;完成公租房分配1982套;建设发放经济适用房330套;完成危房改造225户。完成100个小区物业管理提升工作,并全部成立物业委员会。城乡融合发展步入新阶段。“卜三五”期间,农业农村事业健康发展,完成产业结构调整任务1.62万亩,创建市级农业园区2个。深入实施农业产业“扶龙工程”,培育
14、省级龙头企业3家、市级龙头企业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81家。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累计完成污水治理村12个,剩余36个村全部进行有效管控;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提升至80%;高标准完成农村厕所改造。持续改善农村交通环境,新增和改扩建道路24.5公里,新建汇水湾大桥1座。做好双峰寺水库移民搬迁,征收土地约10566苗,完成移民安置1335户、6475人和8个企事业单位的搬迁任务,有力保障了双峰寺水库顺利建成蓄水。先后荣获“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河北省农村环境整治和垃圾治理示范县(区)“、省级洁净城市等称号。党的领导全面加强。始终把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扎实开展“三
15、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党的创新理论在党员干部心中扎根铸魂。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体现在思想上,落实在行动中。坚决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全面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严明政治纪律、政治规矩,驰而不息纠“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定不移惩贪治腐。严格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树军”六个旗帜鲜明”用人导向,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全区“政治生态好、自然生态好、干部状态好、发展势头好”氛围全面形成并持续巩固,为加快建设“经济强区、幸福双桥”奠定了坚实基础。第二节“十四五”时期发展环
16、境十四五时期,我区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既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国际国内新发展环境,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并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长期向好,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京津冀协同发展新阶段,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纵深推进阶段,将形成更加紧密的协同发展新格局,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主卜构架将基本形成;疏解非首都功能持续推进,功能
17、疏解引导和倒逼政策将更加完善;区域交通体化与“轨道上的京津冀“将加快建设;生态环境联防联控联治机制将更加完善;将加强就业、养老、社保等政策衔接,完善区域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体制机制。重大机遇,一是国家层面的重大历史机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围绕“I四五”发展和2035年远景目标,确立r一系列重大部署;特别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速构建,国家层面规划赋予我市“两区”建设全面展开,支持“两新一重”、7大领域新基建项目等政策落地,势必会带来新一轮的政策释放和资金下达,都将为我区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重大历史机遇。二是承德市层面的利好政策机遇,市委把“两区”建设摆在首位,必将在
18、谋划生态项目、推动绿色产业上加大工作力度,为我区强力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提供了强大助力。市委明确提出了要全面提升中心城区辐射带动功能,以改造提升为重点,完善设施配套,全面优化交通体系,并且提出支持双桥发展高端服务业,必将为我区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加快产业高质量发展,带来更多重大利好。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示范区建设进入加速推进阶段,一系列支持创新、激励创新的政策支持力度还将持续加大,必将为我区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力量。三是高铁时代的重大机遇,京沈高铁的全线通车,实现了与北京“同城化”,双桥正式融入r北京一小时经济圈,对接高端市场、高端科技、高端人才的“大通道”将全面打通。这些重大机遇叠加释放,都
19、为我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契机。面临挑战,对标新时代全面建设新时代全面建设首善之区、幸福双桥的发展要求,我区在发展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是,对标国际旅游城市核心区的发展定位,城市建设急需改善和提升;政府财政收支紧张,债务压力短期无法彻底解决;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领域存在短板;科技创新活力不足,引进人才、平台搭建、研发合作等领域相对薄弱;质量提升工作任重道远;以人才、咨询、法律、金融、设计等为主体的高端服务产业体量小,远未达到发展预期:现有服务业体系整合缓慢、各自为战,规上服务业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小,在全市范围和外埠地区的业务拓展领域仍有极大空间:主城区金融、人力资源、楼宇经济等领域的吸纳
20、功能没有发挥到最大限度,优势富集效应尚未完全展现:城乡发展不够均衡,镇域和镇区连接处,尤其是北部新城基础设施不完善、承载能力不够等问题日益明显;整体发展空间有限,用于摆项目、搞建设、谋发展的空间小。第二章科学谋划新蓝图,开启新时代双桥新篇章第一节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对承德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统筹推
21、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入落实“1357”发展思路,坚持以新时代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全面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全面融入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全面融入全市“三区一城”建设;坚持“守底线、提质量、强统筹、增动力
22、保民生”;着力加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着力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着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强化改革开放创新,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提升社会治理效能,为新时代全面建设首善之区、幸福双桥努力奋斗,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第二节基本原则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决区委集中统一领导,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激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卜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关注民情,让全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3、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坚持生态优先。认真熨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坚定不移扛起“两区”建设重大政治责任,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坚持创新驱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创新体系,催生新发展动能,坚定不移推进深化改革激发创新发展活力,以扩大高水平开放打造合作竞争新优势,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坚持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切实转变发展方式,积极推进“两个融入”,落实扩大内需战略,加快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坚持系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承德市 双桥区 国民经济 社会发展 第十 四个 规划 三五 远景 目标 纲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