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执法检查情况的报告.docx
《关于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执法检查情况的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执法检查情况的报告.docx(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关于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执法检查情况的报告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防治固体废物污染,是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维护生态环境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15年工作要点,6月份,市人大常委会成立执法检查组,在常委会分管领导的带领下,环资城建工委牵头组织开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以下简称固废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和调研活动。执法检查采用现场视察、随机抽查、提出询问、翻阅台帐等形式,重点检查了城乡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建筑垃圾的处置利用;工业固废、危险固废的管理及无害化处置;固废处置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行情况等。在
2、本次执法检查过程中,我们先后深入滨江精细化工园、滨海工业园、海工船舶工业园、经济开发区和吕四港镇的16家企业(恒升化工、瑞丰化工、好收成韦恩、胜狮货柜、顺邦造船、滨海活性炭、天地和环保、东泰电工、鱼粉加工厂、海四达电池、乾朔电子、电镀中心、天楹环保、瀛洲环保、“飞灰”填埋场等)和第二人民医院,实地检查、调查我市固废污染防治法的贯彻实施情况。期间,各镇(乡)人大主席团、各园区(街道)人大工委也同步开展了联动执法检查,执法检查组及时汇总了相关统计调查资料。受执法检查组委托,现将本次执法检查情况综合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固废污染防治法于2004年12月29日由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
3、会议修订通过,2005年4月1日起施行,2013年6月29日又进行了个别条款修订。这部法律首次提出了“维护生态安全”,具体明确了各级政府及部门和固废生产经营者的固废污染防治责任。认真贯彻实施该部法律,对推进我市固废减量化、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十多年来,市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高度重视固废污染防治工作,结合“创卫创模”和生态市建设等重点工作,不断加大固废污染防治工作力度,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固废综合利用率逐年提高,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基本规范,医疗废弃物全面实施焚烧处置,固废污染防治工作总体取得显著成效。(一)城乡生活垃圾全面实现无害化
4、处理。2011年以来,市政府统筹城乡建设和经济发展,全面规划建设城乡一体的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压缩转运焚烧发电”的无害化处理系统,通过“BOT”方式引进天楹环保投资的垃圾焚烧发电厂(一期工程设计日处理垃圾能力700吨),城乡生活垃圾实现了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在推进农村生活垃圾的收集处置工作过程中,市政府探索建立“组保洁、村收集、镇中转、市处理”的生活垃圾集收运体系,投资1800万元先后在全市改造新建了16座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站(其中:农村12座、市区4座),购置了各类垃圾集运车71辆,各地垃圾经中转站压缩后由专用车辆转运至天楹垃圾焚烧发电厂进行焚烧,无害化处理率可达100%,彻底解决了长期困扰
5、城乡的垃圾简易填埋、严重污染环境问题。据统计,2014年全市共处置生活垃圾185483.17吨,日均处理垃圾500多吨(按省及南通市的环保区域规划每日吸纳海门市部分生活垃圾200300吨)。为进一步安全处置生活垃圾焚烧后产生的飞灰,2014年,市政府又投入财政资金2950万元在滨江精细化工园区建设了占地28000平方米(42亩)的飞灰填埋场,工程设计使用年限7.2年,可容纳13.14万立方米飞灰经固化后填埋,今年6月17日已通过了工程验收,即将投入运行。(二)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成效明显。据统计,2014年,全市产生一般工业固废41957.77万吨,其中废铁屑、粉煤灰、炉渣、工业污泥综合利用率均为
6、100%,一般工业固废的资源化利用成效显著。市环保部门和各工业园区还积极引导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努力提高危险类工业固废的资源利用和污染防治水平。例如:经济开发区电镀中心各入驻企业和海四达电源的电镀污泥统一收集后,均由扬州、宿迁等地的金属回收企业回收加工,提炼各类贵重金属;地处滨海工业园区的天地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采用先进的污水处理设施和废气漆尘处理设备,对回收的油漆类包装桶进行清洗、整形、喷漆、烘漆处置,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建成200升废油漆桶清洗整理自动化生产流水线,有效化解海工船舶和机械制造企业的部分废弃油漆桶污染,探索走出了一条资源再生利用的路子;滨海活性炭有限公司也积极与高校进行“
7、产、学、研”合作,其拥有的“活性炭再生利用”专利技术将运用于产业化,该项目全面投产后可望实现化学工业企业消耗的大量活性炭变废为宝、“再生”利用,有利于广大工业企业降低物料、能源消耗和减少危废产生,有利于化工行业污染治理和稳定废气排放指标。(三)危险固废处置管理趋于规范。我市危险固废(简称“危废”)主要涉及医药化工、电镀、船舶制造、机械与电动工具制造及医疗卫生、垃圾焚烧等行业。多年来,市政府及环保、卫生部门贯彻执行国家环保部和卫生部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监管工作的意见,按照“生产环节减量化、固废处置规模化、联动执法常态化、日常监管数字化”的工作思路,健全危险固废管理网络,落实
8、危废污染防治的责任措施。工业危废处置方面。推行“产生过程受控贮存电子联单申报审批转移专车运送到危废处置中心焚烧处理”的危废信息动态化监管流程,支持鼓励清洁生产,持续实施化工、印染、电镀行业专项整治,淘汰了一批落后产能,减少了大量危废产生;环保部门转变危废转移管理模式,实施危废转移网上申报核准制度;市政府还建立环境执法司法保障体系,有效打击非法转移固废违法行为,危废管理模式正从原来的重审批轻管理,转变为重视过程监管和事后督查。目前,我市已有113家重点企业开展了危废网上申报,申报率100%。据本次执法调查统计,2014年全市产生工业危废总量13500多吨,生活垃圾焚烧后的“飞灰”约15000吨,
9、合计危废总量达28500多吨(详见附表一)。医疗废物处置方面。市卫生部门将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纳入医疗机构重要工作,制定了医疗废物规范处置方案,全市建立了“统一归集、计量填单、专车收运、集中焚烧”的医疗废物处理系统,被抽查的第二人民医院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打包、封扎规范有序。据卫生部门报告全市医疗机构产生的废弃物得到了100%安全处置,医疗废物流向社会非法加工利用的现象彻底杜绝。2014年,全市医疗废物量为312.53892吨,集中焚烧处置率100%(详见附表二)。(四)城区建筑垃圾处置纳入长效管理。城管部门去年在惠萍大兴租赁16亩土地建造建筑渣土处置场(临时),用于堆存各类建筑垃圾,并在市区建
10、造容量为20吨的工业企业建筑类垃圾转运池,以满足工厂企业建筑垃圾的定点倾倒需求,目前,市区基本杜绝了随意倾倒建筑垃圾和乱堆乱放建筑渣土的现象。结合城市创卫创模长效管理,市政府进一步规范建筑垃圾处置管理,一是今年专门制定了启东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并于2015年6月1日起实行,为依法加强建筑垃圾管理,提升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质量,规范建筑垃圾处置行为提供了规范性文件;二是城管、建设等部门整体联动,动员街道、社区和物业管理企业开展联合督查执法活动,有效遏制了违规倾倒建筑垃圾现象。目前,我市城区每日产生建筑类垃圾量约为3040吨(农村建筑垃圾未统计),均由环卫部门建筑垃圾清运队实施定期清运。二、存在
11、问题执法检查组认为,十多年来,市政府在贯彻执行固废污染防治法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通过这次执法检查,实事求是地剖析我市固废污染防治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总体来说,固废污染引发的环境问题开始显现,固废污染治理任务紧迫而繁重。突出表现为:危废无害化处置能力严重不足;危废处置标准没有达到法律规范要求;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综合利用程度和固废管理水平需进一步提高。(一)固废污染防治工作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固废对环境的污染没有水污染、大气污染这么直观显性,尤其是危废污染具有一定的隐蔽性,社会大众普遍对固废污染的危害性认识不足,一些部门、镇乡、园区的各级干部对固废污染防治重视不够,社会各界广泛参与、自觉
12、防治固废污染的氛围还没有形成。执法检查中发现部分企业在环境管理中存在着重水、气、声污染的治理,轻固废管理的现象,固废污染防治资金投入不足,现场检查发现随意堆放、违规转移或倾倒固废的现象仍然存在。如:检查发现电镀中心存在电镀污泥清理露天作业,废弃电镀液包装桶交由商贩处置等行为;南阳镇某村存在违规设置废油漆桶堆存回收处置场所等。(二)固废综合利用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我市固废回收利用产业已呈现出良性发展的势头,但相对于我市固废产生总量、循环经济发展及生态市建设的目标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固废综合利用途径不多,相关配套政策少,部分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充分利用固废的积极性不高。产废企业与循环利用企业之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开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固体废物 污染环境 防治 执法检查 情况 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