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近海环境功能区划修编.docx
《珠海近海环境功能区划修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珠海近海环境功能区划修编.docx(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珠海市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修编(20082020)文本与图集珠海市规划局珠海市环保局二OO九年五月委托单位:珠海市规划局珠海市环境保护局编制单位: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项目主持:吴仁海(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 总工 副教授)报告编制:李耀初(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 副教授)吴仁海(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 副教授) 王 颖(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 硕士)周劲风(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 讲师)何智远(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 硕士)周雪玲(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 硕士)南 燕(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 硕士)马 涛(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 硕士)技术顾问:李适宇(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院长 教授
2、珠海市环境功能区划(修编)课题珠海市领导小组组长:毛东信潘明贾建红吴纯德麦驱海曲波邵英贤廖中和叶建勋刘重阳副组长:熊豪品 成员:陈金华王淳 陈永章 刘荣茂吴锡汉梁玉昭 陈长才卢晓波 王泽俊詹林珠海市环境功能区划(修编)课题珠海市参加工作人员珠海市环境保护局梁玉昭 张 勇 黄汉鹏 苏锦顺侯小凤 李慧毕冬静 湛福祥 关群顺 洪国荣 钟浩文第一章总则1一修编背景1二主要修编依据1三区划范围4四调整原则4第二章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概况5一地理概况5二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5三经济发展现状与目标6第三章海域环境现状及变化趋势分析7一海域水质现状评价7二入海河口水质现状评价7三海域主要污染物变化趋势8第四
3、章 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10一现有海洋功能区划概况10二现有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概况10三环境功能区划调整方案12第五章管理措施与对策建议17一管理措施17二对策建议18附件19 -一附表-20 -二附图-20 -第一章总则-修编背景广东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已于1999年7月27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 并颁布实施,该功能区划将珠海市近岸海域划分为第一类、第二类和第三类共 18个功能区(见附表1:原珠海市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方案;附图1:珠海市 海洋功能区划现状图)。近几年来,随着珠海市的经济发展和珠海市城市总体规 划和其他各项规划的编制与修改,原先制定的“广东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涉 及珠海市
4、的区域)”中的部分内容已不能适应发展与规划的要求。一方面,珠海 市近岸某些区域的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需求日益增大;另 一方面,近岸海域的某些区块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不适宜进行强度较高的开发 活动,需要更好地保护起来。此外,原区划制定的时间是在修订后的中华人民 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颁布实施之前,适用范围仅限于珠海市近岸一定深度范 围的海域,没有覆盖整个近岸海域;原区划没有划分“排污混合区”。根据省府 办199968号文“印发广东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的通知”要求,珠 海市可在保证外围水质能符合功能区目标要求的前提下,针对特定范围划出排污 混合区,并制定辖区内更为详细的近岸海域环
5、境功能区划。因此,为保证珠海市 经济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又能保护好近岸海域生态环境,达到促进社会、经济 与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的目的,珠海市政府经研究决定开展珠海市近岸海域环境 功能区划方案修编工作。根据择优谈判邀情况,决定委托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 所承担该项研究工作。根据珠海市政府保护近岸海域环境、促进珠海市社会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思 路,结合珠海市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的管理实际,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于 2007年10月编制了珠海市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修编工作大纲,根据该大 纲的反馈意见,通过搜集各方资料,全面的现场调查和采用计算、分析等方法, 开展了可行性研究工作,编制报告初稿;并依据相关政府
6、部门及行政区、经济功 能区有关职能部门对初稿的反馈意见,编制完成报告评审稿。2008年6月本报 告评审稿交由珠海市环保局以召开专家评审会,然后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修改补 充,完善修编方案,在11、12月分别召开行政部门会议及规划委员会会议,讨 论调整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修改后提交最终成果。二主要修编依据(一)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二号 (1989 年);(2)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六 号(2000年04月);(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 十六号(1996年);(4)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
7、使用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十一 号(2002 年);(5)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修正)(2000年);(6)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倾废管理条例(1985年);(7)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止海岸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 例(1990年);(8)防止废物和其他物质倾倒污染海洋公约及其1996年议定书(我 国于1985年11月15日加入);(9)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发1996 31号);(10)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管理办法(国家环保总局1999年12月10日 第8号令);(11)广东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粤府办199968号,1999年);(12)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试
8、行方案)(粤府函1999553号);(13)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粤府199974 号);(14) 广东省海洋功能区划文本,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2008年4月;(15) 广东省环境保护条例,广东省人民政府,2005年1月;(16) 广东省碧海行动计划,2004年10月;(17) 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海洋经济的决定(粤 发20043 号);(18) 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1988年;(19) 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1978年协定书;(20)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二) 有关规划与文件(1) 珠海市海洋功能区划(报批稿),珠海市海洋与渔业局,20
9、05年;(2) 珠海港总体规划(2007年修订)(报批稿);(3) 珠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4) 珠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5) 珠海市近期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实施纲要(2006-2010) “135”行 动计划;(6) 珠海市近期建设规划(20062020);(7) 珠海市污水规划(2006-2010);(8) 珠海市排水规划(2008年5月19日);(9) 珠海市水资源综合规划,2006年;(10) 珠海市环卫专项规划(2006-2020);(11 )珠海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4-2020);(12) 珠海市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集疏运网络规划,2006年;
10、13) 珠海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7年12月政府批复);(14) 相关政府部门及相关行政区、经济功能区有关职能部门对初稿的反馈 意见。(15)大纲、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专家及部门意见;(三)有关标准(1)海水水质标准(GB 3097-97);(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3)渔业水质标准(GB 11607-89);(4)海洋沉积物质量(GB 18668-2002);(5)海洋生物质量(GB 18421-2001);(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7)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8)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
11、/26 2001)。三区划范围本次拟调整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的范围是指珠海行政区域内北起金鼎海域 向南全万山群岛,向西到黄毛海东部至湾顶虎跳门的大陆海岸、岛屿、群岛相毗 连的海域。调整原则调整的基本原则是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具体体现在如下五方面:(一)满足水体使用功能原则;(二)海域环境质量宏观控制原则;(三)技术经济约束原则;(四)与总量控制相结合的原则;(五)利于管理、实用可行原则。第二章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概况一地理概况珠海位于广东省珠江口的西南部,在北纬2148至2227,、东经11303至 11419之间,因位于珠江注入南海之处而得名。东与香港隔海相望,相距仅36 海里,最近的牛头岛相
12、距仅3海里;南与澳门相连,西邻新会、台山市,北与中 山市接壤,距广州市约140km。全市海陆总面积7653 km2,其中陆地面积1687.8 km2,海域面积5965.2 km2,占总面积的78%。珠海市陆地处于珠江三角洲南缘,濒临南海,东隔伶仃洋与深圳、香港相望, 西邻新会、台山市,北与中山、新会接壤,南连澳门半岛。陆地沿海岸线全长 195 km,珠江八大口门中的磨刀门、鸡啼门、虎跳门、崖门自东向西依次分布。二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一)自然条件珠海市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地处南海之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海洋对本 地气候的调节作用十分明显,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湿暖湿润,日照充足,热量 丰富。珠海市
13、地处西江下游滨海地带,境内河流众多,西江诸分流水道与当地河涌 纵横交织,属典型的三角洲河网区。在珠海市斗门区北部,西江分为磨刀门水道、 螺洲溪、荷麻溪、涝涝溪、涝涝西溪等5支分流入境,进而分汇为磨刀门、鸡啼 门、虎跳门等3支十流,由北向南纵贯全境,分口注入南海。珠海市海区潮汐为不正规半日混合潮型,潮汐日不等现象异常明显。由于岛 屿众多、潮波反射和海底摩擦作用,局部潮汐特征有明显差异。本海域为弱潮海 区,潮差较小,自珠江口向西潮差加大。台风侵袭期间有风暴增水现象发生,台 风增水值一般为1.61.9m。季风和台风是形成波浪的主要因素,珠海夏季多东、 东南和南东向波浪,冬季则以东北向波浪为主。一年之
14、中,冬季波高大于夏季。 海区波浪的平均周期,一般在4.05.5秒,受台风影响,波浪周期在下半年达到 最大值。海区海流以潮流为主,并伴有南海沿岸流和风海流,径流影响很小。潮 流为不正规半日混合潮流,多为往复流,涨潮流向NW,落潮流向SE。海洋自 然灾害主要是热带气旋、风暴潮和赤潮、登陆市区的热带气旋年平均0.2次,万 山群岛受热带气旋影响比较频繁,年平均6.8次。(二)自然资源珠海市所辖岸线分为大陆海岸线、岛屿岸线、内河岸线三部分,全市岸线总 长894.7km。港口资源有珠海港的高栏港区、九洲港区、桂山港区、香洲港区、 唐家港区、洪湾港区等6个港区群,高栏和桂山为深水港区。珠海市濒临南海, 珠江
15、每年带来丰富的有机物质和无机养分,水产资源丰富,品种繁多,形成著名 的“万山渔汛”。珠海市的鱼、虾、蟹、贝、藻类俱全,具捕捞价值的鱼类有200 多种,具有经济价值、较常见的经济鱼类70多种。海水养殖以近江牡蛎(蚝) 为主。海水网箱养鱼品种以石斑、红眼鲈等名贵鱼为主。海洋旅游资源丰富,特 色明显,有东澳南沙湾、三灶金海湾、高栏飞沙滩、荷包大南湾、九洲东沙滩等 泳场,东澳、桂山连岛、外伶仃、大万山等游艇区和东澳岛、万山垂钓区,最宜 开辟广州一珠海滨海一万山群岛的海上娱乐区、生态区、文化科学区等南亚热带 海洋风光旅游网络,是吸引国内外游客的旅游胜地。三经济发展现状与目标长期以来,珠海市的经济始终保持
16、快速健康发展。1990-2003年国内生产 总值年均增长18.5%,明显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006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GDP) 749.60亿元,“十五”时期年均增长13.8%,2006年,珠海人均GDP达到6539 美元,处于国际中等收入水平,已经远远超出工业化中期的标准。工农业总增加 值435.87亿元,全年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20.43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 加值415.44亿元,增长21.5%;第三产业增加值313.73亿元,增长10.3%。固 定资产投资、外贸出口、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6.7%、27.6%和23.1%。珠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
17、十一五”期 间前两年打牢基础,GDP年均增长13%以上,后三年加快发展,GDP年均增长15% 以上。到2020年,人均GDP比2010年翻一番,超过2万美元,达到世界中等 发达地区水平。第三章海域环境现状及变化趋势分析-海域水质现状评价2007年珠海市近岸海域调查的各个环境功能区各项指标的标准指数值均未 超过1.00,各个指标都没有发生超标现象,说明2007年珠海市近海各环境功能 区水环境状况较好。除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铅、石油类四个指标之外,各 个海域功能区的其他各项指标的标准指数值均小于1.00,符合各自相应的海水 水质标准。珠海综合区(GD090)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两个指标的标
18、准指数 值达到1.00,其他各个海域功能区的的标准指数范围分别为 0.180.84和 0.080.90,均小于1.00;各个海域功能区的铅的标准指数范围为0.100.60, 但担杆岛猕猴自然保护区(GD087)的标准指数值达到1.00,其中也由于该监测 点位位于一类环境功能区,其执行的海水水质标准更为严格;各个海域功能区的 石油类的标准指数值大都在0.100.80之间,均小于1.00,但有三个点位的标 准指数值达到1.00,它们分别是鹤洲海涂种养区(GD085)、珠海综合区(GD090) 和 GD091。从时间上来看,珠海市近岸海域除部分水质因子有一定的变动外,其它水质 因子状况随季节变化不大
19、氨氮和无机氮在枯水期浓度略有偏高;这可能与其在 水体中的降解系数有关;其他的评价因子基本随时间变化不大,只有一些小范围 的上下波动。从空间变化情况上来看,珠海市近岸海域中各环境功能区的总体水质变化并 不是太大。各功能区的一部分指标指数值较高,而另一部分指标指数值又相对较 低,所以总体上看水质并没有明显的区别。总的来说,珠海市近岸海域目前的水质状况良好,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 铅、石油类等污染物是值得注意的潜在污染物质。二入海河口水质现状评价2007年各月份珠海市入海河口的各个评价因子均能达标,其标准指数值均 未超过1.00,而且有些月份的水质状况特别良好。磨刀门水道的水质情况较鸡 啼门水道
20、好。从时间上来看,2007年珠海市入海河口水质状况随时间变化较大,其主要 特点是5月、7月份水质总体状况相对较差,其他月份水质总体状况相对较好, 这可能与采样的天气情况有关。因为5月、7月降水较频繁,将海域附近的一些 陆域污染物通过地表径流带入到河流中,进而导致了部分时段水质状况较其他月 份差。从评价的各个因子来看,珠海市入海河口的各项指标都符合规定的水质标 准,并无明显的污染因子。其中氤化物、神、硒、铅、锌、镉、阴离子表面的标 准指数值均低于0.10,水质状况极佳。然而,各月份中六价铭、石油类、无机氮 等指标虽然没有发生超标现象,但总的来说其评价指数偏高,已接近超标的界限 值,其浓度接近标准
21、值,若不进一步加以控制可能对入海河流产生一定程度的污 染,是值得注意的潜在污染因子。总的来说,2007年珠海市入海河口的水质状况良好,其水质能达到目前规 定的地表水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环境功能要求,没有出现明显的超标污染物质,对 近岸海域的污染影响较小。三海域主要污染物变化趋势(一)海域水质变化趋势评价根据珠海市环保局提供的资料,20052007年珠海市近岸海域水质监测布 设13个监测点。从时间上来看,除了监测点珠海综合功能区(GD084和GD090)外,其他 监测点的水质情况随时间变化不大,污染物标准指数变化幅度在0.200.60之 间;两个处于一类区的珠海综合功能区的水质变化幅度较大,特别是7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珠海 近海 环境 功能 区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