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白音华矿区总体规划跟踪环境影响评.doc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白音华矿区总体规划跟踪环境影响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白音华矿区总体规划跟踪环境影响评.doc(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白音华矿区总体规划跟踪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简本)委托单位: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环保局评价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技术工程有限公司编制时间:二一六年四月目录1 跟踪评价概况41.1任务由来41.2工作内容51.3评价范围51.4评价因子61.5评价标准61.6主要环境保护目标72总体规划和原环评要点92.1矿区总体规划要点92.2矿区总体规划环评批复概要123规划区污染源调查与评价133.1环境空气污染源调查133.2水污染物污染源调查134环境质量调查和跟踪评价144.1 大气环境144.2 地表水环境144.3 地下水环境154.4 土壤环境154.5 声环境154.6
2、生态环境164.7 区域环境质量跟踪评价小结195环境影响跟踪调查及环保措施有效性分析205.1生态环境跟踪调查及环保措施有效性205.2地表水环境跟踪调查及环保措施有效性225.3地下水环境影响跟踪调查及环保措施有效性235.3大气环境跟踪调查及环保措施有效性255.4声环境跟踪调查及环保措施有效性275.5固体废物跟踪调查及环保措施有效性286环境资源承载力分析306.1 水资源承载力分析306.2 大气环境容量计算316.3 生态环境承载力分析337矿区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跟踪评价347.1矿区清洁生产水平分析347.2矿区循环经济水平分析348矿区环境管理体系建设跟踪评价358.1环境管
3、理机构建设358.2环境管理监测计划358.3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建设359评价结论361 跟踪评价概况1.1任务由来白音华煤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原巴彦花苏木,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8o2212”118o5230”,北纬44 o4545 o15。煤田呈东北西南方向分布,长约60km,宽约8.5km,面积约510km2。煤炭资源储量14069.96Mt。白音华煤田于1968年6月进行普查,1970年提交普查报告。1973年,地方沿煤层露头开采了三个小露天坑,三个坑开采面积为0.1平方公里,1987的产量为3.9万吨。1987年,10月,由内蒙古煤矿设计研究院完成了白音华露天煤矿初步
4、设计,设计能力为0.15Mt/a,于1992年正式投产。2003年6月,内蒙古自治区煤矿设计研究院受西乌珠穆沁旗经济局委托,编制完成白音华矿区总体规划说明书,并于2004年以发改能源20042339号文获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批复。 2005年3月16日,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经济局委托内蒙古环科院院进行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并于2008年获得国家环境保护部的批复。白音华矿区规划按一期20042010年、二期20102015年、三期20162020年、远期2020年以后。总体规划将矿区分为4个露天采区和1个后备区,规划开发4个大型露天矿,建设规模60.0Mt/a,后备区开采方式及规模另定
5、一期开发二号露天矿,达到10.0 Mt/a;二期开发一、三号露天矿,规模建设30.0 Mt/a;三期开发四号露天矿,全部达产60.0 Mt/a;远期另定;矿区开发服务年限126a。规划方案同时对配套选煤、煤液化、铁路专用线、运煤公路、供水、供电、排水及其它行政、辅助设施亦提出了规划方案;矿区开发一期总投资155432.71万元,二期296294.68万元,三期604070.73万元。但矿区在实际开发进程中,由于单项项目环评先行批复,设计开采时间也较早,因此,矿区实际运行情况与上述批复规划方案在开发时限及相应时限下开采规模有较大变动。截止到目前为止,一号露天矿一期已建成投产,生产规模试5Mt/
6、a,二号露天矿一期已建成投产,生产规模试15Mt/a,三号露天矿一期已建成投产,生产规模试14Mt/a,四号露天矿一期已建成投产,生产规模试5Mt/a,久益露天矿2005年开始建设并于同年停工未生产,白音华金山电厂一期已建成投产,建设规模2600MW。为了明确规划矿区在先前的开发过程中所带来的环境影响,指导规划矿区后续健康安全第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要求,锡林郭勒盟环保局于2015年3月委托我单位对规划矿区进行环境影响跟踪评价,以确保规划矿区在实施中保护好区域环境质量和生态环境,取得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通过多次现场调查及资料收集,2016年4
7、月,编制完成内蒙古自治区锡林格勒盟白音华矿区总体规划跟踪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初稿。1.2工作内容规划跟踪评价是指规划实施后及时组织力量,对该规划实施后的环境影响及预防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调查、分析、评估,发现有明显的环境不良影响的,及时提出并采取新的相应改进措施。煤炭矿区的开发年限一般较长,具体实施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滚动开发的过程,前期项目实施建成后,在生产过程中又将继续后期内容的再开发、再建设,对区域的环境影响是一个由小到大、逐步的、连续的、积累的过程。本次评价通过对规划况区区历史环境与现状的对比分析,环境管理及其他环境研究,对原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环境影响评价结果及环保措施有效性进行评估,同时提出更
8、为合理和实用的环境保护措施及对策,为矿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1.3评价范围本次跟踪评价范围,与原环评的评价范围基本保持一致,见表1-1。表1-1 评价范围表评价内容评价范围原环评跟踪评价区域污染源调查内蒙古白音华矿区范围内的主要矿山企业内蒙古白音华矿区范围内的主要矿山企业环境质量及环境影响跟踪评价生态开采境界范围向外扩展15km,面积约为2585.26km2同原环评,重点为已开发矿区范围大气整个规划区及周边2km范围内同原环评地表水现有矿区疏干水排水口、规划区内高力罕河、彦吉嘎河同原环评,增加高力罕水库地下水矿区各规划露天矿和矿井范围内地下水,重点为露天矿所涉及范围同原环评声环境露
9、天矿区、工业场地场(厂)界外1m同原环评固体废物现有贮存区周围(或现有采坑)同原环评社会规划区所在旗县同原环评风险评价范围内蒙古白音华矿区1.4评价因子根据对矿区现状企业的调查筛选,本次评价确定大气环境、地表水、地下水、噪声、土壤的评价因子见表 1-2、表 1-3。表1-2 现状评价因子要素现状评价因子原环评跟踪评价大气SO2、NO2、PM10、TSPSO2、NO2、PM10、TSP、PM2.5地表水pH、悬浮物、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COD、BOD5、氨氮、总氮、总磷、石油类、硫化物、氟化物、氰化物、砷、镉、六价铬、粪大肠菌群同原环评地下水pH、总硬度、硫酸盐、氟化物、氯化物、硝酸盐氮、亚硝
10、酸盐氮、挥发酚、氰化物、NH3-N、Fe、As、Mn、Hg、Cr6+、高锰酸盐指数、总大肠菌群、细菌同原环评噪声等效声级 Leq(A)等效声级 Leq(A)土壤无pH、Hg、As、Cd、Pb、Cr、Zn、Cu、Ni、阳离子交换量表1-3 总量控制因子要素现状评价因子原环评跟踪评价大气SO2、NO2SO2、NO2地表水COD、NH3-NCOD、NH3-N1.5评价标准(1)环境质量标准原规划环评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现环评标准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地面水执行GB38382002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标准; 地下水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
11、GB/T1484893)类区;执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环境噪声工业区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3类标准;居住区执行2类标准;公路、铁路边界25m内执行4a类标准。(2)污染物排放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执行新污染源二级标准;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 二类区II时段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一级标准;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4262006;固体废弃物排放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
12、001)和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施工场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标准GB12523-2011;采场和工业广场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标准(GB12348-2008)III类;铁路边界执行GB12525-90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其它要素评价执行国家有关评价标准。1.6主要环境保护目标矿石总体规划的环境保护总体目标是:合理利用矿产资源,促进煤矿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维护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根据白音华矿区总体规划及周边自然环境特征、人文特点、环境功能要求,规划可能涉及的重大环境问题、敏感环境要素和主要制约因素,按照有关的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和标准拟定或确认该
13、区敏感点和环境保护目标见表1-4。表1-4 矿区环境保护目标序号内容敏感点(区)保护目标1生态环境草原生态系统保护区域草原生态系统,使评价范围内草场、土壤植被破坏控制并降低到最小破坏程度,逐步补偿和恢复。2地面水环境现有的高力罕河、彦吉嘎河高力罕河、彦吉嘎河水质达三类水体功能。3地下水环境矿区范围内地下水保护矿区内地下水水质不因项目的建设受到不利影响。4环境空气周围人群及草地评价区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二类区要求,保证草地植物正常生长。5声环境矿区范围内有固定居民点309户,矿区开发后,拟搬迁;公路、铁路两侧200m无居民等环境敏感点。矿区周围人群,噪声满足功能区要求。6社会环境区域社会环境矿区与区
14、域社会持续协调发展。7固体废物周围人群及环境固体废物的生成量达到最小化,减量化及资源化。8资源与能源矿区开发范围内资源与能源消耗总量的减量化,以及鼓励更多地使用可再生的资源,能源及废物的资源化利用。2总体规划和原环评要点2.1矿区总体规划要点白音华矿区总体规划于2003年委托内蒙古自治区煤矿设计研究院编制,编制时间较早,而现有的项目实际进展与原规划项目在开采时限及开采顺序上变动较大。实际情况与原规划调整的依据为矿区规划单项项目环评先行批复,设计开采、投产时间上较规划开采时限提前较多,因此,导致矿区实际运行情况与上述批复规划方案在开发时限及相应时限下开采规模有较大变动。原矿区规划与目前矿区实际建
15、设内容详见表2-1。11表2-1 关于白音华矿区总体规划主要内容(发改委批复)与矿区现行实际情况对照表规划内容批复规划目前矿区建设情况1、规划目标根据煤炭市场需求量预测及矿区建设条件及自治区煤炭、电力发展规划,矿区建设规模分为:(1)一期:为10.0Mt/a,2010年达产;(2)二期:为30.0Mt/a,2015年达产;(3)三期:为60.0Mt/a,2020年达产;(4)远期:另定。目前矿区建设规模为39.0Mt/a,达到二期水平;远期未定。2、规划范围地理坐标为东经118o2212”118o5230”,北纬44 o4545 o15。矿区长约60km,平均宽8.5km,面积约510km2。
16、白音华矿区原范围内规划设立白音华能源化工园区,根据白音华能源化工园区总体规划,工业园区位于矿区1号、2号、3号、4号露天矿的东南侧,总规划面积约为104.5km2。原露天矿规划范围不变。3、矿田划分露天开采区内划分为四个露天矿田,开采的资源储量为5029.28Mt。矿区内露天开采范围以外批复为后备区,资源储量为9040.68Mt。与原规划一致。4、矿(井)田开发进度(1)二号露天矿2004年开始建设,2006年投产,2010年达到一期10.0Mt/a的规模;(2)一号露天矿2009年开始建设,2011年投产,2012年达到7.0Mt/a设计规模;(3)三号露天矿2009年开始建设,2012年投
17、产,2016年达到设计14.0Mt/a,矿区在2015年达到二期为30.0Mt/a的总规模;(4)四号露天矿2014年开始兴建,2016年投产,2020年达到设计24.0Mt/a的规模,至此,矿区总规模达到60.0Mt/a;(5)后备区的建设规模及时限另定。 (1)二号露天矿矿于2004年已开工建设,2010年产煤12.0Mt/a,2015年达到15.0Mt/a的设计能力;(2)一号、三号露天矿2005年均已开工建设,目前一号矿产能5.0Mt/a,三号矿产能14Mt/a;(3)四号露天矿2006年已开工建设,目前生产能力5.0Mt/a。截止目前,矿区总生产能力39.0Mt/a。(4)后备区的建
18、设规模及时限另定。 5、开采工艺2020年以前即矿区的三期规模都是以开发露天矿为主,规划采用单斗-汽车工艺。后备区另定。与原规划一致6、煤质及煤的加工电厂用煤只进行选采措施,不做洗选加工;液化用煤二者皆用。选煤厂采用干法风选工艺。目前选煤厂、液化厂均未建设,现调整到白音华能源化工园区总体规划范围内建设。7、矿区给排水及供热(1)给水系统:行政区生活用水取自高力罕水库,设小型净水站,供生活、消防用水。露天矿及辅助(2)排水系统:行政福利区及露天矿生产区分别规划了1套排水系统。(3)供热系统:一、二、三号露天矿及附近企业由白音华电厂集中供热。根据规划环评要求,四号露天矿不再建锅炉房,由白音华金山电
19、厂统一供给。露天矿的附属企业采暖实行集中供热方式,利用白音华坑口电厂的余热。行政区:行政区建筑物均采用集中供热方式,锅炉房设备选择2台4t/h的热水锅炉用于建筑物采暖。 (1)给水系统:目前露天矿企业生产、消防用水取自露天矿输干水,生活用水是将疏干水消毒处理后饮用。(2)排水系统:各露天矿企业生产、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回用于生产不外排,各露天矿自建管网。(3)供热系统:矿区一、二、三、四号露天矿均自己锅炉房供热。露天矿附属企业未建;行政区未建。8、矿区供电矿区电力负荷为一期20900kW,二期66800kW,三期166300kW。一期取自丰镇-蓝旗-白音华220kV变电站110kV侧,在一、二号露
20、天矿工业场地之间新建110kV变电站;二期、三期分别在三、四号露天矿工业场地新建一座110kV变电站,电源也取自白音华220kV变电站。 矿区用电负荷一期80160KW;二期166300kW。电源与规划一致。9、矿区煤炭综合利用项目及其它企业(1)一期:白音华电厂2600MW;(2)二期:白音华电厂6600MW,400kt/a水泥厂,60000m3/a免烧砖厂,预制构件厂;(3)三期:处理能力24.0Mt/a选煤厂,处理能力24.0Mt/a煤液化厂。白音华金山电厂一期2600MW已建设,其它未建。现所有工程调整到白音华能源化工园区总体规划范围内建设。10、矿区生产辅助及福利设施高力罕水库旁边重
21、新规划了行政福利设施。露天矿新增维修中心,物资供应中心,爆破材料库、实验室、调度楼等辅助生产设施。原规划的行政福利区未建设。爆破材料库未建统一由专业爆破公司作业。4个露天矿在各自矿区内建设了生活区、维修中心、实验室、调度楼等辅助生产设施。13、矿区总平面布置和地面运输总平面布置:矿区生活区和行政福利区规划在高力罕水库附近。附属辅助企业集中在露天矿周围。地面运输:矿区铁路专用线大板-白音华铁路专用线,一期10.5km,二期12.0km,三期18.5km。矿区公路为白音华公路,分别到达行政福利区、二、三、四号露天矿工业广场、白音华电厂、爆破材料库。总平面布置:矿区生活区和行政福利区均建于各露天矿矿
22、区内,附属企业未建,调整到白音华能源化工园区总体规划范围内建设。地面运输:对外交通已建设省道307、白音华林东两条公路以及赤峰大板白音华、伊图塔白音华铁路;矿区公路已按规划建设。2.2矿区总体规划环评批复概要2009年2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对原环评批复下达审批意见(环审200984号),主要要求如下 :(一)在规划优化调整和实施过程中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1)制定并同步实施矿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加强动态监测,做好采掘场、排土场等重点区域的生态恢复和治理,缓解和控制草原退化。矿区的植被恢复系数应大于98%,水土流失治理度应大于90%。(2)建立全矿的地下水长期动态监测计划,在矿区边界设
23、立地下水位观测井,对地下水位进行实时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避免露天疏干对高力罕河和彦吉嘎河的不利影响。对因采矿引起的周边人畜饮水困难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3)加强污废水综合利用,疏干水应处理达标后作为生产、生活用水和维护草原植被的生态用水,多余部分可排入高力罕河、季节性水泡子等。工业场地的生产、生活污水经处理后用于矿区绿化、抑尘等。(4)加快矿区集中居住区垃圾处理厂等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四号露天矿的供热应依靠金山电厂余热解决。(5)制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规划。煤矸石、粉煤灰、灰渣的综合利用与安全处置率应达100%。加强脱硫石膏的综合利用。(6)结合路太远矿开采对畜牧业所产生影响的程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内蒙古自治区 锡林郭勒盟 白音华 矿区 总体规划 跟踪 环境 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