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村文旅康养融合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典型材料.docx
《某村文旅康养融合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典型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村文旅康养融合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典型材料.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某村文旅康养融合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典型材料XX村位于XX县东部,距离县城约XX公里,下辖XX个自然村,依山傍水,山清水秀,因三山相交、两水相汇而得名。近年来,我村牢牢把握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城市“双品质”建设最大逻辑,将之运用到和美乡村建设的实践中,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立足村里丰富的野生中药材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将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生态旅游、康养旅游融合发展,对村庄发展进行整体规划,循着“颜值、气质、价值”三位一体的实践路径,绘就一幅以“红色+绿色”为主色调、以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为“底色”的文旅康养融合发展画卷。一、颜值焕新,展现乡村建设新风貌以红色旅游资源和绿色生态环境为主抓手,以人民
2、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不断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着力提升革命文化载体,在全面推进景区建设中扮靓颜值。“底色”为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XX村依山而建,下辖的XX个自然村分布在跨度长达6公里的狭长谷地,每逢下雨,泥泞崎岖的山路让村民寸步难行,村委会通过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和村民自筹的方式整修了村内的道路,畅通了村内外的相互交流,极大地方便了村民的日常生活。对较为偏僻和年久失修的旧房土窑进行异地搬迁,条件较好的房屋进行就地重建和危房改造,脱贫攻坚以来,共计搬迁和改造房屋XX户。全面开展人居环境综合治理行动,对村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进行专项治理,修建地下污水管网和地埋式垃圾桶,配备专职的管理和保洁人
3、员,一改往日垃圾到处扔、污水随处排的旧貌,大力推进“厕所革命”,全村XX户村民全部根据自身条件完成卫生厕所改造。“绿色”为缀,推动康养景区建设。XX村环境优美、草木繁茂,森林覆盖率高达66%,2019年被评为第一批国家森林乡村。为充分发挥天然氧吧的自然优势,村党支部以县委“农食文旅康融合发展”战略为指引,申报了XX康养小镇项目,重点对村内龙渠河进行河道综合改造,修建了人行拱桥、漫水桥以及水上汀步等设施,将沿河的村民庭院进行立体改造,搭建了统一的商铺档位,并在河边修建了村民广场以及凉亭、座椅等配套设施,打造美食一条街,游客在游山玩水的同时可以享受XX乡的特色美食。2022年年底,我村被评为XX县
4、第一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红色”为核,致力革命文化建设。1938年2月28日,八路军总部经安泽的旧县镇(今属古县)转移到XX境内的XX村,八路军将士在对敌抗战的同时,还深入山村宣传党的抗日救国纲领,点燃了抗日烽火,播下了革命火种。2021年国庆期间的一场大雨席卷了三晋大地,八路军总部旧址的土窑洞遭到了严重破坏,上级专门拨付资金对红色文物进行抢救,XX村借此机会,不仅对八路军总部旧址进行保护性修复,还原当初八路军指战员在此工作生活的真实场景,还建设了红色足迹陈列馆、XX记忆陈列馆等党性教育基地,并以红色文化为主基调新建了党群服务中心,建设了宣誓广场、小八路体验园等一系列配套设施,让游客可以在
5、游玩中更好地接受红色文化熏陶。二、气质焕发,彰显乡村文明新风尚传承优秀革命精神,发扬光荣革命传统,充分挖掘蕴含在红色资源中的革命文化,在全村形成不畏艰难困苦、自力更生奋斗的良好风尚,在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中涵养气质。康续红色血脉,传承必胜信念。八路军总部在撤离的前一天,朱总司令邀请了12名群众代表在村口召开了军民座谈会。他说:“请告诉老乡们,我们要到敌后去打日本鬼子,建立抗日根据地,我们八路军一定会回来的,抗日战争一定会胜利!”这种必胜的信念一直在村民的血脉中流淌。在脱贫攻坚过程中,XX村作为一个贫困发生率将近50%的极度贫困村,找准红色旅游这一着力点,精准发力率先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在2018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某村文旅康养 融合 发展 推动 乡村 振兴 典型 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