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个体救护具的设计与应用.docx
《水上个体救护具的设计与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上个体救护具的设计与应用.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水上个体救护具的设计与应用1我国水上急救系统的发展水上救援设备是确保水中落水者在水中活动时能够安全的水上保护产品。是分为个体救生装备和集体救生装备两类,并广泛用于渔业、水上运输业、水上作业、水上运动等各种水上活动以及海关缉私、军队等特殊行业和部门。拥有漫长海岸线的国家,如英美等国,一直致力于水上救生装备的研发,并在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并研发适合于国情的水上救生装备,无疑可提高我国水上活动的安全性以及军队在水域作战的战斗力。笔者针对个体水上救生装备的概念、历史、分类及结构进行分析与研究。2“救生衣”的概念随着个体水上救生装备的发展,其结构及形式呈现多样化,很多个体救生器材已不是
2、像衣服一样穿在人体上,而是提供浮力的部件集成在网眼背心或其他衣服上面,或者装在袋子里挂于腰部,使用时套在脖子上等。因此,以前常用的“救生衣”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已发生分离,已经不能准确体现现有多样化的个体救生装备的结构特点。美国海岸警卫队(theUnitedStateCoastGuard)、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StandardOrganization)称其为个人漂浮装置(PerSOnaIFlotationDevices),美军军用规范则称其为救生具(LifePreSerVers),都不含“衣”的概念;英国标准(BritiShStandard)称之为救生夹克(Lifejac
3、kets)和浮力装备(BUoyanCyaids),但实际仍是背心。笔者认为“救生衣”的概念已不够确切。为了比较全面地概括各种结构的个体水上救生装备,并扩展开发个体救生装备的思路,笔者提出“水上个体救生具”的概念。水上个体救生具是指随身携带、供个体使用的一种在紧急状况下可以提供浮力以使落水者漂浮在水面上的水上救生工具,简称救生具。3气胀式拯救具在国外的发展历程水上个体救生具的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在伦敦大英博物馆的“猎人画廊”中,有一尊公元前800年时期的大型浮雕,刻画了亚述王朝的士兵利用吹气的皮囊渡河的场面。吹足气的动物膀胱、麦杆、芦苇、灯芯草救生具一直是中世纪人类所使用的单人救生器材。公元前2
4、5年,战地记者曾报道了一种软木救生器材;公元1757年,一个名叫GelaCy的法国人制成了一件软木救生衣;约6年之后,英国人Wilkinson也设计制作了一件软木救生具,这种救生具后来在英国海军中得到了应用;与此同时,英国人Cobb发明了充气救生具,由牛皮制成,胸前两个气囊,背后一个气囊,各囊间有管子相通;1823年,CharlesMacintosh在苏格兰首先制造出防水胶布,并用它与ThomasHancock合作制作了一件充气救生具;1838年美国人查尔斯古德伊尔发明了橡胶硫化的新方法,使胶布性能有了极大的提高,从而为气胀式救生具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条件,但由于当时没有机械装置,气胀式救生
5、具只能用嘴吹气,既费时费力,又不能适应紧急救生的需要,因此,二战以前没有得到广泛应用。直到二次世界大战,软木救生具一直占主导地位,其形状与背心相似,胸前与胸后浮力基本相同,以使落水者在水中呈直立姿势。在二战中,各交战国海上死亡人数惊人,严酷的事实引起了战后许多国家对海上救生研究的重视。1952年,英国海军首先研制成功了适合海军用的5580型充气式救生具;与此同时,美国开始研究木棉、泡沫塑料、玻璃纤维等固有浮力救生衣并比较其优缺点,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也研制成功了充气式救生具,从此,充气式救生具得到了广泛发展及应用。软木救生具由于浮力材料过硬逐渐被淘汰,木棉和泡沫塑料成为了固有浮力救生具的主导
6、浮力材料。泡沫塑料作为浮力材料历经了PVC,PE,EVA及橡塑共混等几代产品,性能日趋完善,广泛用于各种救生具。在材料发展的同时,发达国家已经从救生具的检测评价方法、结构设计、属具研发、用途细化等方面展开了全面的研究,并取得了比较显著的进展。4性能急救具的要求作为个体水上救生装备,无论何种形式的救生具,一般应具有如下性能:1)安全漂浮性能救生具有足够的浮力和合理的浮力分布,使落水人员的口鼻高出水面而不影响呼吸,保持安全漂浮姿势;军用救生衣还应使落水指战员处于能顺利进行战术技术动作的飘浮姿态。2)营救性能救生具应该提供:可营救属具,例如,示位灯、哨笛等声光示位装置,且颜色鲜艳国际通用色为186橙
7、黄色;可供捞救的属具,例如,捞救吊带;可对付来自水中危险的物品,如趋鲨剂等,以及部分延缓生存的属具,如淡水等。3)适体性能救生具必须具有一定的适体性,使携带方便,长期使用时人体无不舒适感,并且不妨碍使用者的其他活动。4)保暖性能对于寒冷水域,救生具必须具有一定的保暖性能,避免使用者因在水中热量的迅速丧失而导致体温下降过快引起的死亡。以上4种性能中,安全漂浮性能是救生具必须具备的基本性能,而不同用途的救生具,对其他3种性能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特殊用途的救生具还有另外特殊的要求。例如,军用救生具的包覆材料往往要求具有防火阻燃性能,为能够携带武器,浮力的要求高,对其营救性能要求更高;而运动用救生具除了
8、安全漂浮性能外,往往更注重其适体性。5救助织物的制备水上个体救生具根据其用途、结构和浮力材料的不同,有不同的分类方法。限于篇幅,笔者仅给出几张图例:图1为英国海军用9形救生具,套头式结构,由泡沫塑料和气囊共同提供浮力,泡沫提供6kg基本浮力,通过口充气阀可以补充浮力;图2为作业用救生具,背心式,以泡沫塑料作为浮力材料,腰部有固定调节带加以调节;图3为充气式救生具,挽式,配备手动自动合一的充气装置,同时配有口充气阀以便于漏气时补足浮力和放气。6常用急救具的结构救生具根据用途、结构和浮力材料的不同有种种分类方法,但实际上各个方面的不同又是相互关联和制约的。救生具的结构决定了浮力分布和适体性能,并影
9、响了属具的配备、浮力材料的选用和提供浮力的方式;不同浮力材料也要求有不同的结构。6.1后产品上可固定人体下的拯救具充气式救生具通过对热合气囊充气来提供浮力,气囊应要求有良好的气密性。充气式救生具通常有短式、套头式、腋下式和背心式等几种结构形式:6.1.1挽式挽式救生具气囊呈倒U字形套在使用者的颈部,有单囊和双囊之分。双囊桅式救生具的囊和襄之间相互独立,各自配备一套充气装置和口充气阀。扼式救生具通常背部无浮力材料,浮力集中于胸前,颈后有部分浮力用以支撑头部,可以保证使用者在水中呈后倾安全漂浮状态;为避免救生具从身体滑脱,挽式救生具腰部有可调节紧固带,后颈部也有绳带固定于后腰或者前面囊上有绳带固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上 个体 救护 设计 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