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全省美丽宜居示范县工作总结.docx
《创建全省美丽宜居示范县工作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建全省美丽宜居示范县工作总结.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5 / 5创建全省美丽宜居示范县工作总结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吉水县凝心聚力创建美丽宜居示范县 吉水县创建全省美丽宜居示范县工作总结 吉水县紧紧围绕美丽宜居示范县创建目标,深入学习“千万工程”经验,以全景吉安、全域旅游为要求,以“八带头”为抓手,采取有效举措,快速度、高标准完成美丽宜居示范风景线、美丽示范乡镇、美丽示范村庄和美丽示范农户庭院创建任务,取得了作示范、走前列的良好成效。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成效 吉水的美丽乡村建设,不仅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也成为深受百姓称赞拥护的民生工程。建设布点覆盖面广,近几年按照普惠制原则,累计投入财政资金11.9亿元,共建设新农村点2935个,占全县村庄总
2、数的126.23%,使11.8万户43万农民受益。全域覆盖提前完成,用三年时间安排1805个村点,让所有建制村提前一年全部达到村庄整治标准,打造了文峰镇葛山村、阜田镇竹园村、水南镇荷山村等一批基础设施整治精品示范村。美丽示范亮点纷呈,采取(EPC)总承包模式,按照省乡村旅游5A级标准开展美丽示范创建,金樟大道、沿湖路、昌吉赣高铁吉水段沿线等美丽乡村示范风景线和金滩镇卧虎岭、黄桥镇湴塘、醪桥镇坝溪等美丽示范村庄成为展示吉水形象的窗口和样板。产业发展同步推进,全县井冈蜜柚种植面积突破10万亩,稻虾共作、莲渔共生等生态种养新模式不断涌现,美丽乡村建设同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初步形成了环城市
3、休闲游憩核心区和水西历史文化村落体验圈、水东绿色生态农业养生圈、沿湖路现代休闲农业示范圈“一核三圈”乡村旅游发展格局。农户改厕全面普及,采取统一施工图纸、统一原材料采购、统一施工队伍、统一组织施工和分户建立台账“四统一分”模式,深化“厕所革命”整村推进,无害化厕所普及率达到92%。垃圾治理成效显著,实现农村生活垃圾第三方治理,健全完善监管机制,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长效常态化。污水治理全面启动,污水治理总体规划编制完成,乌江圩镇、醪桥镇固洲村、双村镇连西村毛棚里排上等3个试点村完成建设。 二、主要工作做法 (一)坚持高位推动,建设美丽宜居。一是高度重视。县委、县政府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全县农业农村
4、工作的总抓手,每年安排100多个县直部门单位帮扶组进行挂点帮扶,把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列入全县高质量发展考评重要内容,美丽乡村建设已成为全县乡村振兴现场推进会的必看项目。二是高位推动。县委书记、县长分别带头挂一个美丽乡村点,经常深入村点调研指导、现场调度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亲自审批每年的全县美丽示范村庄建设规划设计;县四套班子领导每人每年都有挂点帮扶任务。三是高效推进。县分管领导坚持一月一调度、一季度召开一次现场会推进;县新农办每月一督查一通报一排位,每周定期编发一期美丽乡村建设周报,做到重点工作、亮点特色随时编发专栏的形式,宣传全县美丽乡村建设动态、政策,进度和经验,营造了浓厚的建设氛围。 (二)
5、突出规划引领,做到全域规划。一是深入实施全覆盖行动。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通过三年的时间实现全县美丽乡村建设全覆盖,2017年、2018年、2019年分别实施美丽乡村建设点700个、605个、500个,三年共实施1805个村点,实现提前一年全县美丽乡村建设全覆盖。特别是在2020年完成全覆盖的基础上对基础条件薄弱的村庄246个村点进行美丽乡村建设提质升级。二是统筹编制全域规划。树立全域规划理念,加大对规划投入力度,对50户以上村庄规划费用由县财政解决,50户以下村庄规划编制由各乡镇负责。统筹布局美丽示范风景线和县级美丽示范村庄建设,聘请国内经验丰富资质好的设计单位,精心规划美丽示范乡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创建 全省 美丽 示范 工作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