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docx
《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23)24号)、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辽宁省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辽政发2024)11号),切实做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以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指导思想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将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作为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重要实践,以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为核心,以降低细颗粒物(PM2.5)浓度为主线,聚焦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03)协同控制
2、大力推动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减排,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赢。二、主要目标到2025年,全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控制在32微克每立方米以内,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8.3%,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控制在2天以内;氮氧化物和VoCS排放总量比2020年分别下降10%以上。三、重点工作任务(一)M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产品绿色升级1 .推动和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严控“两高一低”项目准入。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推动在建和拟建“两高一低”项目能效、环保水平提升。新改扩建项目必须落实国家产业规划、产业政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碳排放达峰目标等相关要
3、求。加快退出重点行业落后产能,推动重点领域设备更新升级和工艺流程优化改造,加快淘汰落后低效设备、超期服役老旧设备。(市发展和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县区人民政府,高新区管委会负责落实。以下均由各县区人民政府、高新区管委会负责落实,不再列出)2 .推动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推动铸造、有色金属、化工等企业集中的地区,2025年制定涉气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明确产业集群定位、规模、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等要求,严格项目审批把关,严防污染异地转移。结合我市高质量发展需要,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排查不符合城市建设规划、行业发展规划、生态环境功能定位的重污染企业,进一步确定产业发展定位
4、从生产工艺、产品质量、产能规模、能耗水平、燃料类型、原辅材料替代、污染治理和区域环境综合整治等方面明确升级改造标准,实施“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坚决杜绝“散乱污”企业死灰复燃、异地转移。推动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创建。推动绿色环保产业健康发展。(市发展和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按职责分工负责)3 .实施VoCS源头替代工程。开展部门联合监督检查,确保生产、销售、进口、使用等环节严格执行VoCS含量限值标准。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和胶黏剂使用等为重点,推广使用低(无)VOCS含量涂料和胶粘剂;针对汽车整车制造(底漆、中涂、色漆)、木质家具、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钢结构行业企业,在技
5、术成熟的工艺环节,实施低VoCS含量原辅材料替代。在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中,全面推广使用低VoCS含量涂料和胶粘剂。(市生态环境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市场监管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阜新海关按职责分工负责)(二)优化能源结构,加速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发展4 .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加强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减少化石能源消费。原则上不再新增自备燃煤机组,支持自备燃煤机组实施清洁能源替代。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3.7%左右,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15%左右。实施工业炉窑清洁能源替代,有序推进以电代煤。安全稳妥推进使用高污染燃料的工业炉窑改用工业余热、电能、天然气等;推动
6、燃料类煤气发生炉实行清洁能源替代,逐步淘汰固定床间歇式煤气发生炉。(市发展和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农业农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5 .积极开展燃煤锅炉关停整合。整合供热资源,加快供热区域热网互联互通,充分发挥30万千瓦及以上热电联产电厂的供热能力,对其供热半径30公里范围内35蒸吨/小时及以下的燃煤锅炉和落后燃煤小热电机组(含自备电厂)进行关停或整合。县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原则上不再新建35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到2025年,城市建成区基本淘汰35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按职责分工负责)6加快推进北方清洁
7、取暖工程。因地制宜整村、整屯推进民用、农用散煤替代。分类分布推广、改造、升级清洁取暖方式和措施,从城区县城推进超低排放改造、乡镇镇区推进清洁集中取暖、散户清洁取暖改造、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等方面加快推进北方清洁取暖工程。完成散煤替代的地区必须保障居民生活和清洁取暖用电、用气需求。严格全市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管理,加强散煤监管,依法依规整治违规销售、储存、运输、使用散煤的行为,严防严控散煤复烧,确保散煤动态清零。已整体完成清洁取暖改造并稳定运行的县区要巩固清洁取暖成效,依法划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强化服务管理、完善清洁取暖长效机制、防止散煤复烧。(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市财政局、市生态环境局
8、市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三)优化交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交通运输体系7 .持续优化调整货物运输结构。大宗货物中长距离运输优先采用铁路运输,短距离运输优先采用封闭方式或新能源车辆。到2025年,铁路货运量比2020年增长10%以上,充分挖掘城市铁路站场和线路资源,创新“外集内配”等生产生活物资公铁联运模式。加强铁路专用线和衔接设施建设,新建及迁建年运量150万吨以上的物流园区、工矿企业和储煤基地,原则上接入铁路专用线或管道。强化用地、验收投运、运力调配、铁路运价等措施保障。(市交通运输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市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沈阳铁路局阜新车务段等按职责分工负责)8 .加快提升机动车
9、清洁化水平。以公共领域用车为重点,推进城市建成区新增或更新公交、环卫、邮政、出租(含网约车)、通勤、轻型物流配送车辆采用新能源或清洁能源汽车,鼓励机场、铁路货场新增或更换的作业车辆采用新能源或清洁能源汽车。在火电、钢铁、煤炭、有色等行业和物流园区推广新能源中重型货车,发展零排放货运车队。到2025年,大宗货物清洁方式运输比例达到省考核指标。持续推进新能源充换基础设施建设,到2025年高速服务区快充站覆盖率不低于60%。(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按职责分工负责)9,强化非道路移动源综合治理。因地制宜加快推进铁路货场、物流园区以及火电、煤炭、建材、矿山等工矿企业
10、新增或更新的作业车辆和机械新能源化。全面实施非道路移动柴油机械第四阶段排放标准。强化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控制区执法管控,基本消除工程机械冒黑烟现象。严格执行非道路移动机械信息登记管理制度,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编码登记。到2025年,完成城区工程机械环保编码登记三级联网。鼓励新增或更新的3吨以下叉车基本实现新能源化。制定老旧非道路移动机械更新淘汰计划,综合运用排放控制区管控、定位监控、进出场(厂)登记、监督抽测、超标处罚等手段,压缩老旧机械使用空间,推进淘汰国一及以下排放标准的工程机械(含按非道路排放标准生产的非道路用车),具备条件的可更换国四及以上排放标准的发动机。(市交通运输局、市生态环境局、市
11、农业农村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阜新海关、沈阳铁路局阜新车务段按职责分工负责)10 .全面保障成品油质量。加强油品进口、生产、仓储、销售、运输、使用全环节监管,按年度组织开展非标油专项联合执法行动,全面清理整顿证照不齐加油站点、自建油罐、流动加油车和黑加油站点,坚决打击将非标油品作为发动机燃料销售等行为。提升货车、非道路移动机械油箱中柴油抽测频次,对发现的非标油问题线索进行追溯,严厉追究相关生产、销售、运输主体责任。(市发展和改革委、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生态环境局、阜新海关按职责分工负责)(四)全面提升面源污染治理水平11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坚持“农用优先、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空气质量 持续 改善 行动 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