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某村苞米收成情况的田野调查报告.docx
《辽西某村苞米收成情况的田野调查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西某村苞米收成情况的田野调查报告.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辽西某村苞米收成情况的田野调查报告九月下旬,在不到一星期时间里,我简略参与了辽西某村苞米收割的过程,主要通过问询采访、实际劳动、田野调查等方式,大致了解该村本年在暴雨、大风灾害下苞米的收成情况。受限于实际条件,很多数据仅通过农户口述获得,且各农户因耕地规模、种子类别、土地肥力等因素有所差异,所得的数据准确性有待提高。现将所得粗略数据和材料稍作整理,形成本篇田野调查报告,以供大家参考了解。苞米产量及农民收入情况(一)辽西某村的农业背景辽西某村,一个坐落在辽宁西部某农业大县的普通村落,内属山地丘陵地带,平原面积小,只有沿河流有部分冲积平地。该村占地面积约8200亩,耕地面积2800亩,其中水浇地1
2、000亩,人口约1300人,人均耕地面积2.2亩,属于脱贫村。在城市化进程未开展之前,这片不大的土地承载着村民的希望与梦想,见证了过去无数村民的辛勤与汗水。而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年轻人几乎都外出务工,遗留下来的只有中老年人,农业是他们生活的支柱,苞米则是他们的主要农作物。受限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这里四季分明,日夜温差大,降雨较少,适合高粱、小米、苞米等农作物生长。据了解,该地区苞米种植历史也不长,在二十多年前,村民种植的都是高粱或者小米,在那之后才引入了苞米,也许是播种后维护较为省心而大规模种植。(二)苞米受灾程度每年清明前后,等一场雨水,村民就将满载希望的苞米种子播撒在广袤的土地里。播种时,
3、播种机将化肥、种子、除草剂混合在一块埋入土壤中,除干旱受灾严重需浇水或者极少部分农户会追肥外,后续收成就“听天由命”,较好的诠释了什么叫“靠天吃饭”。农业生产始终面临着诸多不确定因素,其中天气的变化尤为关键。无论是干旱、洪涝还是大风,都可能对苞米的收成产生重大影响,“十年九旱”是在调查中每位村民都挂在嘴边的话。今年该村因暴雨使得雨水充沛,但是在七月下旬及八月下旬,两次极端天气带来了冰雹、大风,给苞米的生长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据粗略估算,该村农作物受灾面积约为1800亩,占总农作物耕种面积的65%O然而据村民所说,今年受灾后苞米的产量并没有下降,甚至有所增长,主要原因在于降雨为苞米的生长提供了必要
4、的水分。在过往干旱的季节里,每一滴雨水都显得格外珍贵,今年的降雨虽然带来了洪涝灾害,导致很多苞米倒伏,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苞米生长的水分需求。那些原本因干旱而生长缓慢的苞米,在雨水的滋润下,焕发出了新的生机。村民都说,若是没有八月份大风和冰雹导致苞米秆大面积倒伏,今年算得上是大丰收。(三)苞米收成的影响因素在与农户闲聊中得知,一般来说,降水量、种子种类以及追加的肥料等因素影响苞米产量。除了降水外,肥料的喷洒也对苞米的生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一般影响不大,这是因为除了播种时播撒的化肥,只有极少部分农民会根据苞米的生长阶段追加肥料。不同农户使用的苞米种子品牌各异,但在产量上并未有显著差异。苞米
5、的收成还与种植密度有关,有经验的农户告诉我,种子与种子之间间距原本为一尺五,现在品种得到改良后一般为一尺二,约40厘米,每亩约有3500株苞米秆,每株苞米秆一般结1个苞米棒,2个以上的苞米棒较为少见。播种后,农户一般外出务工,但是暴雨发生时,村里种地的中老年人,凭借着多年的种植经验和对土地的深厚感情,在灾害面前不屈不挠,通过扶起倒伏苞米等方法努力挽救着每一个可能的收获。苞米的收成情况还因地块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受灾较轻且倒伏不严重的地块,每亩产量约能达一千四五百斤。走进这些地块,可以看到挺拔的苞米秆上挂满了饱满的苞米棒,色泽金黄,散发着丰收的喜悦。而受灾较重、倒伏较多的地块,可以看到苞米秆相互交
6、错。尽管这些地块遭受了洪涝灾害的重创,但是苞米依然顽强地生长着,平均估算下来,倒伏较为严重的土地每亩产量能达到七八百斤已实属不易。(四)收购价格与收入核算苞米收购价受市场行情、含水量等因素不断波动,现阶段采摘的并未风干的苞米收购价约为0.5元每斤。但农户一般将苞米集中风干约半年,到来年三四月集中出售,市场收购价格以含水率14为基,含水率30为顶,一般每超出一个含水率扣除每斤收购价2分或2.5分,倘若含水率超出仪器测量的最大限度30,收购价则会大幅下降。往年,风干后的苞米收购价大致为1.1-1.2元一斤。以每亩1200斤风干苞米每斤1.1元收购价为例,毛收入为1320元,然而,这仅仅是表面上的收
7、入,从苞米播种到收获,半年多的时间里,除去人工成本外,农户们投入的成本很多不能计算,因此只能粗略估算其种植成本。每亩地种子成本约65-80元,一袋种子10斤,一般需要100至120元不等,可以种植约一亩半地;旋地和播种都采用农耕器械,一般来自村里或镇上其他农户,每亩成本分别为55元和45元;化肥每亩需要一袋,花费160元;农药每亩约花费5-10元;种植保险约10元,农户在年初购买,以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往年干旱时期,仅有的部分水浇地需要抽取地下水进行浇灌,大泵每小时40元,小泵每小时20元,每亩一般需要浇灌1-2小时,依据干旱程度浇灌1至3次,每亩水浇地需花费40-120元;若赶上农忙时期,耕
8、种面积大的农户来不及采摘自家苞米,则需要雇附近村民帮忙采摘,雇人成本在9月下旬价格一般为160元每天,10月中旬则涨价为180元每天。不同人收割苞米速度不太一致,一般从割苞米秆到将苞米运回家,每人每天约能采摘半亩至一亩,人工成本约为每亩200-300元不等。运输工具一般为电动或者摩托三轮车,倘若家中没有三轮车,农户则需要租借,一般每车花费40元,每亩需运输一到两次,运输成本约为40-80元。此外,洪涝灾害后为清理土地和扶起倒伏苞米、疏通道路等也投入了一些人力物力,一般而言,农户是不会计算自身的人工成本。后续还有脱粒、存储等一些步骤,这些额外的投入虽然无法精确计算,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种植成本
9、粗略估算,如果不计算雇人、浇地、运输的成本,今年每亩地净收入约为900元上下,倘若遇到往年干旱时期,算上减产、浇地等成本因素,每亩净收入能达500元已实属不易。特别是遇上大旱,对于水浇地相对较少的农户而言,亏本是可以预见的。面对这种情况,政府针对耕地有一定补贴,每亩约70元,算上受灾后每亩30元左右的保险赔付,每亩还可增加约100元的收入。今年已经算是收成较好的年份了,但是这些收入并不多,对于四口之家来说,10亩地净收入也不过万。因此家庭成年劳动力需要外出务工维持家用,否则会陷入入不敷出的窘境,这也是年轻人离开农村的重要原因。也有部分农户完全放弃务农,将耕地承包给自家亲戚,一般每亩收取200
10、300元,倘若由政府统一承包用于建设大棚等项目,每亩承租费用可达500-800元。苞米采摘(一)收割的时节与挑战每年的九月底至十月份是苞米收割之时,这段时间的天气对收割情况影响较大。暴晒天相对较好,最怕的就是雨天和大风天。苞米成熟后要尽快收割,否则遇到强降雨、大风,苞米也许成片倒伏,倘若连下雨三四天导致来不及收割,倒伏苞米泡在水里时间过长甚至会在地里发芽发霉。在这个时节,农民们每天都会关注天气预报,他们希望天气能够晴朗,以便顺利地收割苞米。然而,大自然总是充满了不确定性,有时候刚刚还是晴天,转眼间就乌云密布,下起了大雨,所幸该地区降雨较少,一般不会出现连绵阴雨的情况。(二)人工收割的过程受限
11、于该村耕地所属丘陵地形以及耕地的分散,采用大型收割机较为不便,苞米成熟后,收割主要靠农户人工采集。收割或许称得上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必须尽快收割苞米以减少损失。种地的农户们会准备好镰刀、编织袋等,骑电动车等交通工具来到田间,他们一般皮肤黝黑粗糙,脸上写满了岁月的痕迹,虽然年纪较大,但收割时动作都非常利索。对于受灾较重、倒伏较多的地块,他们会尽早收割,避免后续下雨让苞米浸泡造成更大损失。收割时,需要用镰刀将苞米秆从底部嚼断,然后按照同一方向放置在地里,一块地嚼完后等待几天,就可以将水分蒸发相对干燥的苞米徒手掰下。对于正常生长的苞米秆,收割过程相对轻松,嚼倒放置即可。对于倒伏的苞米,农户需要将其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辽西 苞米 收成 情况 田野 调查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