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原子内幕的卢瑟福.docx
《揭开原子内幕的卢瑟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揭开原子内幕的卢瑟福.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揭开原子内幕的卢瑟福卢瑟福1871年8月30日生于新西兰的纳尔逊,毕业于新西兰大学和剑桥大学。1898年到加拿大任马克歧尔大学物理学教授,达9年之久,这期间他在放射性方面的研究,奉献极多。1907年,任曼彻斯特大学物理学教授。1908年因对放射化学的研究荣获诺贝尔化学奖。1919年任剑桥大学教授,并任卡文迪许实验室主任。1931年英王授予他勋爵的桂冠。1937年10月19日逝世。在19世纪末,物理学上爆出了震惊科学界的“三大发现: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了X射线,同一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性;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逊1859-1940发现了电子。这些伟大发现鼓励了
2、卢瑟福,使他决心对原子结构进行深入研究。1899年,卢瑟福用强磁场作用于镭发出的射线,他发现,射线可以被分成三个组成局部。他把偏转幅度小的带正电的局部叫a射线,把偏转幅度大的带负电的局部叫b射线,第三局部在磁场中不偏转,且穿透力很强,他称之为r射线。1903年,卢瑟福证实a射线是与元素氮质量相同的正离子流氮核,b射线那么是带负电的电子流。卢瑟福把a射线也称为a粒子,他进一步用实验证明,a射线打击到涂有硫化锌的荧光屏上,就会发出闪光。因此,他利用这一现象制成了可以观测澈粒于的闪烁镜。卢瑟福进一步对口射线的穿透力进行研究,他发现,大局部a粒子都可以穿透薄的金属箔,这些粒子在金属箔中“如入无人之境,
3、可以大摇大摆地通过。这一现象说明,固体中原子间并不是密不可人的,排列并不紧密,内部有许多空隙,所以a粒子可以穿过金属箔而不改变方向。实验发现,也有少数a粒子穿过金属箔时,好象被什么东西挤了一下,因而行动轨迹发生了一定角度的偏转。还有个别的以粒子,好象正面打在坚硬的东西上,完全反弹回来。根据以上a粒子穿过金属箔的实验现象这个实验被称为a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设想,原子内部一定有一个带正电的坚硬的核,a粒子碰到核上就会被反弹回来,碰偏了就会改变方向,发生一定角度的偏转,而原子的核占据的空间很小,所以大局部a粒子还是能穿过去。他根据这一假定计算出,原子核半径约为3X1072厘米,而原子的半径为1.6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揭开 原子 内幕 卢瑟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