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发展规划.docx
《北斗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斗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发展规划.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北斗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发展规 划湖北省北斗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发展规划北斗卫星导航应用产业(以下简称北斗产业)是以卫星导航和地理空间信 息为基础、以具有时空特征标识的各类数据为资源、以面向市场需求提供智能 化服务产品为主要特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随着全球信息技术特别是利用时空标识的信息技术不断创新,新产品、新 服务、新业态大量涌现,不断激发新的消费需求,成为日益活跃的消费热点, 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以基于位置的智能化服务为切入点,大力发展北斗产业, 能有效拉动需求,加快居民消费升级,是一项既利当前又利长远、既稳增长又 调结构的重要举措。为促进我省北斗产业快速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 的若
2、干意见、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纲要、国家卫星导航产业 中长期发展规划,结合我省实际,编制本规划,规划期为2014年2020年一、发展现状与面临形势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于2012年完成组网,实现亚太地区全覆盖并正式投入使 用,2012年12月27日,我国正式公布北斗ICD文件,拉开了北斗产业化、全 球化帷幕。目前在我国已形成五大有明显特征的发展区域,其中,以北京为中 心的环渤海地区,依托国家部委、相关研究院所集中的优势,开始形成以引进 技术设备、重大装备制造为主的产业格局;以西安为主的川渝陕地区,主要依 托所在地航天、航空部门的技术、设备、人才等优势,发展以卫星零部件制造 为主的产业格局;以上海
3、南京为主的长三角地区,利用资金、市场等优势, 发展以芯片制造、天线制造为主的产业格局;以广州、深圳、中山为主的珠三 角地区,依托区位、资金、机制等优势,发展以引进、组装、制造卫星导航终 端产品为主的产业格局。以我省为主的中部地区,依托测绘地理信息领域拥有的人才和技术优势, 形成了以武汉为中心的高精度定位服务和地理信息采集、处理、分析等为主的 产业发展格局,是全国五大区域中同时拥有人才优势、技术优势、产业优势的 重要区域。2012年,全国卫星导航与地理信息相关产业的总规模是2000亿元(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统计),据我省不完全统计产值达到190亿元。由于我省人才 培养与使用、科研与产业转化衔接不
4、够,政、研、企之间协调不够,体制、机 制创新不够,导致企业强而不大,企业已有的优势没有形成产业优势,现有的 企业没有形成具有整体竞争优势的产业链条,再加上市场还没有完全形成,特 别是地理空间及具有时空特征标识的各类数据不足,制约了北斗卫星导航应用 产业跨越式、爆发式发展。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为北斗产业发展提供重大机遇。卫星导航及位置服 务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越来越多的人使用车载导航 定位服务、手机移动位置服务、互联网地图服务以及老人儿童监护等服务,教 育、医疗等智能社会管理和社会保障体系对导航及位置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迫 切。增加信息的位置和时间属性,使信息服务能力成倍提高
5、满足人民群众对 信息化服务的多样化需求,是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 保障。2013年8月8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 见,强调指出以北斗导航及相关领域发展拓展新兴信息消费领域,培育发展 新兴信息消费业态,提升信息产品、服务、内容的有效供给,挖掘和释放消费 潜力。加快推动北斗导航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是我省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 需的必由之路和关键产业。实施 五个湖北”战略为北斗产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 湖北要坚持以构建重要战略支点为统领、实施元多层次”经济发展战略、全面建设 五个湖北”的重大战略部署。面对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要解决湖北重 化
6、工业占工业比重大、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和资源环境制约进一步凸显等 矛盾和问题,迫切要求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和发展方式转变。北斗产业以北斗芯 片研制为核心环节,带动我省在数据获取、加工与处理以及相关软硬件研发等 方面加快发展,可形成我省面向智慧城市提供智能化服务为主的高端服务业竞 争优势。必将推动我省智慧城市等领域智能化应用及相关服务业的跨越式发展, 必将促进科技创新,提高创业就业水平,丰富信息消费内容,必将拉动关联产 业发展、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因此,发展北斗产业是我省 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路径。智能化服务为北斗产业拓展巨大的市场空间。从发达国家看,卫星导航已 经深入
7、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智能化的社会管理、智能化的传统产业升级、智能化的大众服务、智能化产业的自身发展,形成了庞大的市场。我国经济社会正 处于全面转型的时期,信息化建设已从数字化阶段走向智能化阶段。一方面政 府需要运用这些技术推动经济社会加速转型,另一方面在这些技术的应用过程 中又会形成满足政府、企业及大众需求的智能化服务的巨大市场。我国已制定四化同步”的发展战略,推进以人为本的城镇化离不开智能化;解决城市发展 中的各种问题离不开智能化;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社会管理离不开智能化;改善 民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要求离不开智能化;改造传统产业、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更离不开智能化。国家有关部门预测到
8、2020年,北斗及相关智 能应用产业规模将突破万亿元。我省北斗产业发展的优势条件。我省在人才及人才培养、科学技术研究等 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园区及平台建设等方面具有相当优 势。一是以武汉大学为重点的世界一流人才培养基地,每年培养测绘、导航、 地理空间信息及相关专业人才 5000余人。二是科研机构、科技创新平台达到 30多个,是全国少有的省份。其中国家、 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8个,国家和部级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在导航与定位、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两大领域处于国际 先进水平,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 16项。三是在全国率先建成北斗 地基增强系统,为北斗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化奠定基础
9、拥有以数字湖北为基础 的全省地理空间数据和各类专题数据资源,是对导航定位,各类数据获取、加 工与处理、分析与应用进行科技研究和技术创新实力较强的省份之一。四是建 成了 基地三园区”(国家地球空间信息产业化基地,武汉大学科技园区、光 谷软件园区、未来城科技园区)。其中,武汉东湖高新区国家地球空间信息及 应用服务创新型产业集群于2013年6月入选科技部第一批创新型产业集群试 点,初步形成了包括政策支持、技术咨询、技术评估、相关标准制定、项目孵 化等在内的服务体系,营造了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面临GPS先发优势挑战。目前GPS系统占据卫星导航市场95%以上的份 额,而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刚刚起步,如果没
10、有技术上的进步和强有力的政策支 持,现有市场的格局很难改变。北斗在国家军事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安全方 面的重要作用,必然要求在所有领域取代或兼容包括 GPS在内的其它卫星导航 系统。但是我国在关键技术,尤其是芯片制造技术上相对落后,没有完全摆脱 发达国家的控制,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同时,社会对无缝定位的需求, 对定位可靠性、完备性、精确性和实时性的需求,对基于位置的智能化服务需 求,使导航系统新技术的竞争日趋激烈。如何适应竞争、形成核心技术优势、 抢占新的市场,是产业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具有时空特征标识的各类数据资源严重不足的挑战。北斗产业发展的资源 是具有时空特征标识的各类数据。现有数据
11、特别是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包括 地上、地下可视化三维数据严重不足,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要求;已有各类专 题数据各自为阵、难以共享,造成数据孤岛,制约了产业发展;为大众服务的 各类专题数据基本是空白,制约了产业发展的市场需求;缺乏各类数据以时空 为基准的统一标准,缺乏各类数据整合管理的载体,缺乏各类数据实时更新、 分析运用的有效技术手段,各类数据难以成为支撑产业快速发展的有效资源。区域竞争日趋激烈的挑战。目前,全国各省市都在打北斗”旗、建北斗园,北京、上海、广东、湖南、深圳都制订了北斗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了相关的具 体政策,抢抓北斗产业发展先机,区域竞争十分激烈。从一般发展规律看,该 产业在全国的格
12、局3-5年内就会基本形成,因此我省在这个关键时期要发挥优 势,立足创新,从体制、机制、政策扶持、政府引导、开放合作等各方面采取 强有力的措施,拓展新兴信息服务业态,培育信息消费需求,促进该产业在我 省的爆发式发展。二、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和目标(一)指导思想。把握北斗产业发展的重大契机,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和智慧城市、 智能化社会服务的需要,加强统筹协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科技创新为支 撑,以企业为主体,建立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发展机制。围绕挖掘消费潜力、 增强供给能力、激发市场活力,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开拓信息消费领域和提高 信息服务能力,加强基于北斗的智能系统开发应用与技术创新,扩大开
13、放合作, 形成北斗产业链在关键环节的核心技术和竞争力。大力丰富信息消费内容,打 造北斗产业集群,促进北斗产业爆发式增长,为全面建设五个湖北”作出新贡献。(二)发展原则。示范应用,引导市场。结合国家相关引导政策,以政府应用带动社会应用, 以示范应用推动产业发展。推进北斗导航服务模式和产品创新,在重点区域和 交通、减灾、电信、能源、金融等重点领域开展智能化服务示范应用,在有条 件的城市开展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建设。培育龙头,完善链条。重点支持龙头企业,孵化小微创新企业,鼓励兼并 重组。培养企业之间合作活跃、互动高效、立足创新的产业集群,在若干领域 形成快速规模化发展的态势,促进产业跨越式发展。开放合作
14、融合发展。结合我省实际,与其它四大发展区域错位竞争,形 成差异性发展,利用我省在人才技术方面的优势开展与国内外大型企业和投资 主体的合作,建设产业全球研发中心。发挥产业技术含量高、产业链条长、带 动性和技术扩散性强优势,推进我省产业融合互动式发展。(三)发展目标。经济发展目标。到2020年主体产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其中:北斗智能 芯片等核心部件和各类智能终端、芯片模组等装备制造达到100亿元规模;可透视三维地理空间信息、导航电子地图等多维时空信息、具有时空标识的各类 数据信息获取与处理产值300亿元规模;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库软件、平台类管 理软件、数据挖掘分析和行业应用等软件类产值达到10
15、0亿元规模;智能系统、智慧城市和大众应用等服务类产值达到 400亿元规模;其它类产值达到100亿 规模。到2015年,产值达到400亿元;到2020年,产值达到1000亿元,带 动其他行业的产值规模达到 3000亿元。自主创新目标。建设北斗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搭建创新服务平台,促进北斗产业发展。到 2020年,累计申请专利数量达到 1000项,参与制定国家、省部标准 30项,关键技术和创新成果100项。产业集群目标。构建较完善的产业集群,新增 10万以上就业岗位,在产业 上中下游分别形成具有带动性和引导作用的重点龙头企业,发展100亿元以上龙头企业1-2家,50亿元以
16、上龙头企业达到 3-5家,1亿元以上企业上百家, 一批高科技上市公司。应用推广目标。北斗卫星导航各类应用的规模和水平明显提升,北斗卫星 导航技术在经济和社会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基本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到2020年,在能源(电力)、金融、通信等重要领域,全面应用北斗等卫星导航 系统;在重点行业和个人消费市场以及社会公共服务领域,实现北斗等卫星导 航系统规模化应用。三、主要任务采取需求牵引、创新发展的方式,完善产业链、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技 术、促进基于北斗的智能化服务信息消费市场增长。(一)完善产业链。以基于北斗的片上系统芯片研制为核心发展环节,带动我省在数据获取、 加工与处理,相关软件研发等
17、方面优势的发挥,形成我省面向信息消费、提供 智能化服务的高端服务业上中下游协同发展的产业链条和核心竞争优势。在基于北斗的片上芯片为核心的高端制造业方面,研发制造满足智能化需 求的各类芯片和终端产品。在数据获取、加工与处理方面,重点发展为信息消费和智能化应用奠定基 础的、包含地理空间信息、具有时空标识的经济社会信息数据和智能终端随机 实时数据的大数据中心,现代信息化测绘生产系统及各类数据实时获取、更新 和处理系统。在相关软件业方面,大力发展基于时空信息云的各类数据加工、处理、分 析、可视化和位置服务等平台软件建设,加强智能终端、智能语音、信息安全 等关键软件的开发应用。在高端服务业方面,开发基于
18、北斗卫星时空基准的各类智能化服务产品, 丰富信息消费内容,实现智能终端与智能化服务一体化发展,形成相应的商业 运营模式。(二)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在北斗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化进程中,要着力解决北斗卫星导航智能芯片的 关键技术,高精度定位智能终端产品的关键技术,室内外无缝定位的关键技术, 地理空间信息可视化、一体化、实时化的关键技术,大数据融合与挖掘的关键 技术,核心业务智能信息系统开发的关键技术。(三)促进基于北斗的智能化服务信息消费市场增长。推动政府部门开放信息资源,在北斗卫星时空基准下实现各类信息的时空 关联、整合、开发、应用;鼓励引导各类市场主体从事基于北斗卫星时空基准 的各类专题数据
19、的采集加工。推动北斗卫星应用技术与基于第四代移动通信(TD-LTE )的移动互联网、 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构建安全、精准、实时、开放、智能的 信息消费基础设施。支持北斗智能终端企业、电信和广电营运企业、互联网企 业、软件企业和广电播出机构发挥优势,参与基于北斗卫星时空基准的公共服 务云平台营运。加快推进我省基于北斗卫星时空基准的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建立完善的 基础信息资源和政府信息资源。建立政府公共智能服务信息平台,大幅提高政 府公共服务水平和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四、重大项目加强基于北斗卫星时空基准的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智能芯片及智能终端产 品研发,促进智能终端产品产业化,
20、在全省有条件的城市开展智慧城市智能化 服务应用示范建设,促进信息消费。(一)基于北斗卫星时空基准的数据建设工程。建设适应产业发展和智能化应用的大数据中心。大数据中心的数据内容包 括地理空间数据、具有时空标识的经济社会信息数据和智能终端随机实时数据。开展地理空间数据建设,采取可视化地理空间一体化技术,汇集整合传统 GIS数据、街景影像、地下管线数据等,构建在三维可视化与逼真的视觉表现方 面能力突出、具备强大的多维数据处理和分析功能的可视化地理空间数据库。 推动相关数据采集、处理技术发展。开展具有时空标识的经济社会信息数据库建设。通过资源共享机制,采集、 整合各类经济社会专题应用数据,将其统一到北
21、斗时空基准下,与可视化地理 空间信息数据相结合,为基于北斗的智慧城市和智能化应用提供可视化时空环 境和相应的具体环境信息。开展智能终端随机实时数据的集存。在统一的北斗卫星时空基准下通过各 类智能终端如手机、汽车、个人电脑等采集海量的随机实时数据,建设随机实 时数据库对其进行存储和管理,开展深度数据挖掘、拓展智能化等的应用。通过大数据中心带动我省相关企业迅速壮大,形成参与全国智慧城市建设 的核心竞争力。建设和完成我省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实现全省范围的厘米级实时精密定位 服务。以此为基础,开发厘米级高精度定位智能终端产品,在智慧城市地理空 间框架建设、地理国情普查及监测、基础测绘等方面的深度应用,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斗 卫星 导航 应用 产业 发展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