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设内陆开放前沿和陆港型综合物流基地行动方案.docx
《关于建设内陆开放前沿和陆港型综合物流基地行动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建设内陆开放前沿和陆港型综合物流基地行动方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关于建设内陆开放前沿和陆港型综合物流基地行动方案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所作重要讲话和系列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区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的“高质量建设同城化发展先行区总要求和着力建设五地一城具体部署,扎实推进区内陆开放前沿和陆港型综合物流基地建设,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统筹推进“五位T本总体布局J办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提出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服
2、务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西部大开发和成渝地区双幡济圈建设等国家开发开放战略,锚定”高质量建设同城化发展先行区总要求,着力建设五地一城,坚持以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夕方放,加快形成联动周边、对接外埠、面向世界的开放合作新格局着力建设内陆开放前沿和陆港型综合物流基地。二、建设目标到2026年,开放通道互联互通水平大幅提升,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高效运行,开放型经济体系更加完善,基本建成内陆开放高地的前沿阵地和国家陆港型综合物流基地。一物流通道内畅外联,建成内陆国际物流重要节点。初步构建便捷高效的铁公水空多式联运体系,形成内陆领先、通江达海、连接世
3、界的枢纽优势,建设成为陆海贸易大通道的运营组织中心之一。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年开行量争取达到100o列,中欧、中越、中老等国际铁路班列稳定开行,集装箱班轮年开行量争取达到500航次。一开放平台能级提升,建成“1+4”对外开放大平台体系。综保区与双福、德感、珞璜、白沙工业园协同发展的1+4对外开放平台体系基本建成,珞璜临港产业城、西部()科学城片区等载体的资源要素更加集聚,开放平台的承载力、辐射力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一开放口岸功能拓展,建成内陆开放重要口岸。全面完成珞璜港口岸开放的建设和验收工作,建成投用小南t亚铁路物流枢纽和珞璜港两个海关监管作业场所,顺利启用珞璜港、兰家沱港进境粮食中转场地(码
4、头),成为全区开放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一开放经济提质增效,建成开放型经济发展集聚区。区内制造业、服务业、农业、文旅业开放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对外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转口贸易、跨境电商、保税维修等贸易新业态快速发展。全区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450亿元,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2.5亿美元,利用外资累计达到20亿美元。全区外贸依存度达到30%以上。一开放环境显著优化,建成国际化营商环境示范区。优化涉外政务服务,全面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创新跨境贸易智慧通关新模式,通关智慧化监管水平不断优化。完善外商投诉工作机制,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涉外法治化水平不断提升。内陆开放前沿和陆港型综合物流基地主要发展指标序号一
5、级指标二级指标单位2021年2026年1开放通道和平台开放口岸数量(含扩大开放区)个012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及监管作业场所数量个133港口货物吞吐量万吨147320004铁路货物发运量万吨1606005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运行数量列23610006中欧、中越、中老等国际铁路班列开行线路条157集装箱班轮开行量航次1775008开放型经济货物进出口总额亿元2774509服务贸易进出口额亿美元22.510实际利用外资额亿美元2.8411外商直接投资(FDI)亿美元0.60.8三、重点任务(一)构建联动发展、物畅其流的开放通道。1.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提质增量。加强班列货源组织,提高班列开行频
6、次,做大做强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品牌。参与优化通道建设运营机制,协同创新政策支撑体系,深化与通道沿线城市和地区的合作,优化北部湾-班列运价下浮,完善东南亚冷链海陆快线协作机制。加强班列对本地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润通(机电)专列、纸浆专列、粮油专列等区内特色专列常态化运行。2022年开行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500列以上,实现天天班常态化运行;2026年开行100o列以上,在全市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开行量占比达到20%以上,其中本地货物运送量达到5000标箱以上。(牵头单位:珞璜临港产业城管委会、区商务委;配合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交通局)专栏1西部陆海新通道重点建设项目-北部湾铁海联运班列项目:由
7、珞璜临港产业城管委会牵头,积极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全市统一运营平台,优化合作机制,降低运行成本,提高运营效率,保障铁海联运班列常态化稳定运行。运营好多式联运集装箱堆场,完善班列配,增强班列到发中转的集散能力,推动铁海联运班列数量稳定增长。2.冷链班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由珞璜临港产业城管委会牵头,区商务委配合,完善小南t亚蝇物流枢纽冷链充电桩建设,协调保疑失路冷链箱源,加强市场调研和货源维只,适时启动开行冷链班列。2 .构建国际铁路通道网络。深耕南向通道,稳定开行中老班列、中越班列、中缅印班列等面向东南亚的国际班列;发展西向通道,实现中欧班列()常态化运行,尽快开行中亚班列,为粮食加工、家具制造等
8、产业提供稳定快捷的通道保障;打通北向通道,推动中俄班列在小南t亚铁路物流枢纽落地运行。到2026年,开通中欧、中越、中老等国际铁路班列线路5个以上,其中常态化运行的国际铁路线路3个以上,形成多点布局、通达四海的国际铁路联运网络。(牵头单位:珞璜临港产业城管委会、区商务委;配合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交通局)3 .优化畅通长江黄金水道。发展珞璜港、兰家沱港、滩盘港等港口群,与果园港、泸州港、宜宾港形成联动。常态化开行珞璜至泸州、宜宾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水上穿梭巴土,开通和加密到湖北、江苏、上海的干线航线,探索开行-上海集装箱快班轮,配套开通渝甬、渝沪沿江班列,构建江铁海联运体系。到2026年,实现
9、珞璜港与泸州、宜宾等上游港口间的水上穿梭巴天天班开行,-湖北/江苏/上海集装箱班轮年开行量100航次以上。(牵头单位:珞璜临港产业城管委会、区商务委;配合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交通局)专栏2长江黄金水道重点建设项目1.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水上穿梭巴士项目:由珞璜临港产业城管委会牵头,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水上穿梭巴士常态化开行,力争2026年实现珞璜港与泸州、宜宾等上游港口间的水上穿梭巴士“天天班”。依托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构建国际多式联运体系,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江水上穿梭巴士打造成为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的重要物流品牌。2.长江干僦期页目:由珞璜临港产业城管委会牵头,开行-湖北/江苏/上海集装
10、箱班轮直达航线,加快融入国际航运与贸易体系,力争2026年运行量达100航次以上。4.提升完善立体交通路网体系。以升级、加密、联网为主攻方向,构建七干两枢纽”的水公铁立体交通网络体系,实现半小时中心城区,一小时全域,两小时周边城市通达目标。建设快速便捷的内畅网络,升级完善城区路网结构。积极推进国省干线提质改造,更好服务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多式多向的外联干线,推进渝昆高铁、铁路枢纽西环线段、渝赤叙高速、合璧津高速、江泸北线高速公路建设,提前谋划至新机场通道,切实提升互联互通水平。(牵头单位:区交通局;配合单位:区发璜港海关监管作业场所2023年底前建成投用,监管场所本地清关的年进出口货运量力争
11、达到100OO吨以上。推进珞璜港、兰家沱港进境粮食中转场地(码头)建设,新建和优化用于进口粮食接卸、运输、储存、查验、处理等功能区和办公场所,2026年进境粮食年运输量达到50万吨。适时规划建设进口水果、肉类、粮食等综合,密旨定监管场地,进一步完善口岸功能。(牵头单位:区商务委、珞璜临港产业城管委会;配合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交通局)专栏4口岸建设重点项目-.珞璜港口岸开放项目:由珞璜临港产业城管委会牵头,加强与市政府口岸物流办协调联系,争取国家口岸管理办公室支持,加快推进水运开放口岸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工作,力争2023年底前通过国家验收。2 .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建设项目:由珞璜临港产业城管委
12、会牵头,积极争取海关支持,与中铁成都局集团合作设立小南t亚海关监管作业场所,与港务集团合作设立珞璜港海关监管作业场所,争取分别于2022年畸口2023年底建成投用。3 .进境粮食中转场地(码头)建设项目:由区商务委牵头,推进珞璜港、兰家沱港进境粮食中转场地(码头)建设,新建和优化用于进口粮食接卸、运输、储存、查验、处理等功能区和办公场所。7.设立航空远程货站和高铁货运基地。启动航空远程货站设立的前期工作,研究将集货分拨、舱单管理、初筛放行等机场部分地面服务前移至综保区,降低空运成本,提高辐射能力。编制高铁快运物流基地规划,以延伸物流链、拓展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为引领,在珞璜临港产业城打造高铁货运
13、物藕地,吸引电商、快递、商贸、流通加工等类型企业参与高铁物流,打造高铁货运产业生态圈。(牵头单位:珞璜临港产业城管委会、区商务委;配合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交通局、相关工业园发展中心)专栏5航空和高铁货运重点项目-1.综保区航空远程货站项目:由珞璜临港产业城管委会、区商务委牵头,对接江北国际机场,探索在综保区设立航空远程货站,紧密结合综保区保税功能,有效降低空运货物综合成本,打造辐射渝西川南黔北地区的航空物流集散基地。2.珞璜临港产业城高铁货运基期页目:由珞璜临港产业城管委会牵头,争取市级相关部门支持,充分发挥高铁当日达”脉络优势,打造高铁货运试点,激发高铁货运吸附潜力,带动各产业经济要素活跃
14、增长。依托高铁货运物流基地,大力吸引电商、快递、仓储、商贸、流通加工等类型企业入驻,聚集高铁+”物流产业链。8 .完善多式联运体系。以珞璜物流枢纽为主要载体,推动小南地、珞璜港配备现代化的换装转运设施,优化堆场布局和物流组织,用好疏港铁路专用线,提高港铁物流的系统性和兼容性。推动各种运输方式标准化衔接,普及标准化运载单元和专业化联运设备,进一步完善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科学规划多式联运仓储、装卸、拆拼等功能分区,完善智能卡口、视濒监控等监管设施。加快推进国家和市级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建设,将珞璜综合物流枢纽水公铁”多式联运项目打造为国家级多式联运示范项目。(牵头单位:珞璜临港产业城管委会;配合单位:
15、区商务委、区交通局、区发展改革委、区规划自然资源局)9 .推动物流降本增效。对标双碳战略目标,加快推进大宗货物及中长距离运输货物公转铁公转水,2026年实现铁路发运量600万吨、港口吞吐量2000万吨。发展高质量物流产业集群,培育本地骨干物流项目,发展甩挂运输和铁路驮背运输,推进形成跨区域、网络化、联盟型、干支结合的甩挂运输系统。依托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和多式联运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建设和完善区智慧物流信息平台和智慧综保区综合信息系统,推动货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交互,建设智慧型综合物流基地。(牵头单位:区商务委、区交通局、珞璜临港产业城管委会)专栏6物流信息化建设重点项目1 .区智慧物流信息平台项
16、目:由区商务委牵头,采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对接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和全市多式联运信息平台,建立开放、透明、共享的物流信息平台,为物流企业、电子商务企业、贸易企业、第三方物流服务商、供应链服务商等企业提供一体化物流服务,实现供应链全链条跟踪、多式联运物流作业协同、冷链商品运输品控的智慧物流服务。2 .综保区智慧综保区系统建设项目:由珞璜临港产业城管委会牵头,项目包含硬件系统集成、软件系统开发部署及大数据分析展示,涵盖三级监控指挥中心、智慧园区APP、智慧综合服务平台、智慧通关、统一监控平台、大数据基础平台等15项重点模块。(三)打造内外联动、协调发展的贸易体系。1
17、0 .依托综保区功能优化加工贸易发展。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93号),聚焦世界500强、中国500强、行业100强等企业,围绕高端装备、医疗器械、研发设计、检测维修等开展综保区招商引资,扎实推进加工制造中心、研发设计中心、物流分拨中心、检测维修中心、销售服务中心“五大中心”建设。推动区内区外联动发展,推进市级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在全区范围内打造加工贸易产业集群。优化全区加工贸易结构,推动加工贸易向品牌营销、研发创新和销售服务等产业价值链高端延伸,促进加工贸易与服务贸易、智能制造深度融合发展。(牵头单位:珞璜临港产业城管委会、区商务委
18、11 .推动一般贸易转型升级。加速将制造优势转化为出口优势,推动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引导外贸主体实施优进优出战略,推动四大工业园根据产业基础及定位实现错位发展:双福园区重点打造通机产业出口集聚区,同时以商贸产业为基础打造东盟商品集散交易中心;德感园区重点发挥粮油食品加工产业集群效应,打造进境粮食加工及中转集散地;珞璜片区重点发挥“大枢纽大通道”优势,重点发展适用于水运、铁路运输的大宗商品贸易和消费品工业产业;白沙园区发挥品牌虹吸效应,重点打造酒水食品出口集聚区。(牵头单位:区商务委;配合单位:区经济信息委、各工业园发展中心)12 .大力发展转口贸易。充分发挥国际物流枢
19、纽优势,研究制定支持转口贸易发展的政策举措,推动转口贸易物流通道畅通、金融服务便捷,实现买全球,卖全球,运全球探索优化与转口贸易相关的通关管理、外汇管理、税收管理等制度体系,引入担保服务、信息中介等配套服务,培育转口贸易竞争优势,深度融入国际贸易体系。到2026年,国际中转年进出口额达到80亿元。(牵头单位:区商务委、珞璜临港产业城管委会;配合单位:区金融发展服务中心)13 .鼓励跨境电商发展。积极融入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推广产业+跨境电商模式,支持生产企业和传统外贸企业利用跨境电商平台拓展国际市场。争取跨境电商进口药品和医疗器械试点,推动扩大跨境电商进口商品种类。拓展跨境电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建设 内陆 开放 前沿 陆港型 综合 物流 基地 行动 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