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房地产市场调查报告.docx
《南沙房地产市场调查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沙房地产市场调查报告.docx(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南沙房地产市场调查报告 精品文档,仅供参考南沙房地产市场调查报告 Compilation of reports 20XX 报 告 汇 编 报告文档借鉴学习 word 可编辑实用文档 广州市南沙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 报告文档借鉴学习 3 目录 一:南沙区总体概况.3-11 1.南沙概况.3-5 1)位置.3 2)发展历史.4-5 3)现状.5 2.国家政策.5-8 3.南沙经济.8 1)南沙 GDP.8 2)南沙区经济飞速发展.9 4.南沙区规划(2006-2010).10-11 1)城市规划.10 2)交通规划.10-11 二:南沙房地产分析.11-23 1.市场需求.11 2.房地产开发情况.
2、12 3.销售情况.13-14 4.在售项目分析.1417 5.主要竞争对手.1823 1)万科府前一号.18 2)茗荔雅苑.19 3)优山美墅.20 4)广晟海韵兰庭.21 5)碧桂园豪.22 6)南沙奥园.23 报告文档借鉴学习 4 一 : 南沙区总体概况: 1.南沙概况: 1) 位置: 南沙处于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几何中心,位于珠江出海口虎门水道西岸,是西江、北江、东江三江汇集之处,东与东莞虎门隔海相望,西连中山市,以南沙为中心,周围 60 公里半径内有 14 个大中城市。 地理: 南沙地区是区域性水、陆交通枢纽,水上运输通过珠江水系和珠江口通往国内外各大港口,海上距香港 38 海里,距澳
3、门 41 海里。雄踞珠江八大出海口的虎门,蕉门,洪奇门及横门,周边有广州、深圳、珠海、香港、澳门五大国际机场,是广州,深圳,珠海“A”字型高速公路和轨道交通的横轴,得天独厚的海陆空位置使南沙成为连接珠三角两岸的交通枢纽。 2) 发展历史: 一、1988 年,洛溪大桥通车,霍英东率先提出开发南沙,十五年内到访南沙近 800 次,投放启动资金超 25 亿元,霍英东因此被称为“南沙开发之父”。 报告文档借鉴学习 5 二、1989 年,有荣/恒基等四大财团合资成立虎门轮渡公司,南沙开发迈出实质性的一步。 三、1990 年,广东省确定广州南沙,惠州大亚湾,珠海西区为九十年代三大重点发展区域。 四、199
4、1 年,虎门轮渡及广珠东线公路正式开通,南沙成为沟通珠三角东西两岸的交通枢纽。 五、1992 年,国务院批准南沙港成为对外通商口岸,南沙客运港试航。 六、1993 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国家级南沙经济核技术开发区,揭开南沙大规模开发的序幕。 七、1994 年,全球最大企业美国通用落户南沙,南沙招商引资踏上新台阶。 八、1995 年,东发和南伟码头分别投入使用,南沙对外开放踏上新台阶。 九、1996 年,万吨外籍船首舶南沙港,千年古镇正式开埠。 十、1997 年,虎门大桥通年,天堑变通途,南沙跻身全国投资环境优秀开发区 30 强。 十一、1998 年,粤港经济合作座谈会在南沙举行,成为“泛珠三角”合
5、作的始创地。 十二、1999 年,广东省召开“推进南沙开发现场会”,南沙定位升级为珠三角的中心支点城市。 十三、2000 年,番禺撤市建区,林树森倡导广州城市“南拓”战略,将南沙纳入广州城建计划,年投资过百亿,南沙基础设施建设开始突飞猛进。 十四、2001 年,广州市政府提出在南沙“再造一个新广州”,使广州从河港变成一个滨海城市。 十五、2002 年,广州南沙开发区建设指挥部挂牌成立,张广宁任总指挥,统筹南沙的规划及开发,行使广州市一级管理权限。 十六、2002-2003 年,国家开发银行,工行,建行等金融机构授信南沙借款近 1000 亿进行基建,南沙开发融资,注资规模空前。 十七、2003-
6、2004 年,丰田发动机/整车及配套项目落户南沙,全部投产后产值有望超过 1000 亿。 报告文档借鉴学习 6 十八、2004 年南沙国际深水港一期及南沙港快速路相继开通,中远中海首航欧美,南沙初步形成陆通广州市区/机场,海通全世界的立体交通体系。 十九、2005 年 5 月,经国务院民政部批准,南沙成为广州市一个独立的行政区。 3) 现状: 按照广州城市规划, 南沙规划区范围包括 广州番禺沙湾水道以 南的所有地区,总面 积约 797 平方公里, 其中陆地面积约 575 平方公里。由广州南 沙开发区建设指挥部 统一规划、开发、建 设、管理的南沙开发 区范围包括其中的黄阁镇、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
7、山镇东南角、横沥镇、珠江管理区、万顷沙镇、番禺区围垦公司等区域,总面积约 536 平方公里,陆域面积约 330 平方公里。生态方面,南沙地区水网密布,湖塘众多,自然环境优美,北部大多为农田耕地,南部入海口地区大多为围垦填地 ,自然生态保持完好。南沙地区依山环水的自然景观和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也使南沙成为了一个旅游胜地,南沙现已拥有南沙蒲洲公园、南沙天后宫、苏州水乡一条街、南沙高尔夫球场等一批旅游景点和设施。 2.国家政策: (1)建议广东省政府迁至南沙 南沙开发的战略举措至少有八个方面,其中之一就是构建以“三新定位”为目标的发展架构。扩展南沙新区的区划范围;编制南沙新区发展总体规划; 报告文档借
8、鉴学习 7 搭建南沙新区管理架构;成立高规格的南沙新区开发领导小组。建议将广东省政府机关迁至南沙区,使之成为广东省新行政中心。 (2)调整广州与惠州、韶关的行政管辖区划 将广州北部原属于广州管辖、现属于惠州、韶关管辖的部分区域划归广州管辖。一方面带动这些区域发展,减轻惠州、韶关对这些相对后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转移支付等支持的压力;另一方面,有利于在更大范围内统筹考虑资源、要素和环境问题。 此外,在管理权限与考核制度方面,赋予南沙新区管理机构省级管理决策权限;按照对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实施差别化的评价考核原则。 (3)扩大南沙保税港区范围 在财税政策等支持方面,设立“南沙发展基金”并给予专
9、项补助资金;实行企业所得税“三免三减半”,在一定期限内按 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建设免税购物商店。 在航运和物流政策方面,建议扩大南沙保税港区范围;对注册在保税港区内的纳税人从事海上国际航运、货物运输、仓储、装卸搬运业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对注册在南沙新区的保险企业从事国际航运保险业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对南沙保税港区的企业建设自用设备材料免关税和进口环节税。 在金融创新支持方面,建议建设国家金融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国际性加工贸易结算中心;建设航运交易所和华南商品期货交易所;发展离岸金融、融资租赁、产业投资基金;试点外汇制度改革。 (4)探索粤港、粤澳游艇出入境便利化措施 报告文档借鉴
10、学习 8 探索粤港、粤澳游艇出入境便利化措施,试点“两地牌一证通”政策;建立“一地两检”农产品检验检疫制度;将南沙港区口岸作为汽车整车进口口岸;授权南沙相关机构签发赴港澳通行证业务。 合作特区,率先实现内地、港澳与国际职业资格的“一试三证”;开展港澳和国外高校在南沙合作办学试点;支持引进各类国际教育培训机构。 (5)南沙主体功能区分布图 将整体区域划分为四个主体功能区,形成四组团的空间布局。 1)空间扩展区 现番禺沙湾水道以南全部地区,面积约 250 平方公里,重点作为南沙滨海生态新城区和临港低碳经济区的扩展区 报告文档借鉴学习 9 2)南沙滨海生态新城区 包括黄阁街、南沙街、灵山-横沥岛,面
11、积约 200 平方公里,是南沙城市高端服务功能的主要承载区和人口的聚集发展区。 3)临港低碳经济区 包括珠江街和万顷沙街(除毗邻龙穴南水道的部分区域),面积约 150 平方公里,是南沙临港产业的重要承载区和南沙河口湿地独特的高品质生态建设区。 4)国际(保税)经济区 包括龙穴岛和万顷沙街毗邻龙穴南水道的部分区域,范围约 100 平方公里。重点布局保税物流、生产加工、大宗商品交易等保税综合发展业务;集装箱、大宗商品进出口运输机国际中转站等国际物流业;修造船、海洋钻井平台、大型机械船等海洋装备制造业。 3.南沙区经济: 1 1 )南沙 GDP 近年来,在国家、广东省政府和广州市的大力投入和扶持下,
12、南沙区的经济飞速发展,增长速度正渐渐地与广州乃至珠三角地区甚至和深圳、上海的经济并驾齐驱。尽管 2010 年南沙 GDP 在广州 10 区 2 市中排行 11 位,但是 2010年同比增速 17%仅落后萝岗 18%排行第二。由此可见南沙区的经济价值尤为突出。 广州各区 GDP(07 年-10 年) 编号 区(市) 2007 2008 2009 2010 2010 同比增速 1 天河 12000000 14343870 16079988 18150000 13% 2 越秀 11200000 13747015 14820208 16000000 10% 3 萝岗 9476600 10039006
13、11611077 16000000 18% 4 番禺 5470457 6280000 7275967 10500000 15.50% 5 白云 6940000 7804705 8530693 9400000 13% 报告文档借鉴学习 10 6 海珠 4221600 4872650 5614356 7100000 13.50% 7 花都 4160000 4895581 5414821 6600000 13.90% 8 荔湾 4300000 4858764 5228773 6200000 13.50% 9 黄埔 4700900 5026273 4912760 5602100 10.10% 10 增
14、城 4107500 4276585 4814551 6835000 16% 11 南沙 3050000 3569015 3952349 4850000 17% 12 从化 1276200 14487000 1509777 1852900 14.50% 2 2 ).南沙区经济飞跃发展: 2010 年南沙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485.68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17.08%,增速居广州市全第二。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13.95 亿元,增长4.945%;第二产业增加值为391.44亿元,增长18.35%;第三产业增加值为80.29亿元,增长 14.48%。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 2.87:8
15、0.60:16.53. 备注:2010 年数据 南沙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 2007 年到 2010 年大体则呈现下降的趋势, 只有 2008 年是正增长,其他都是 负增长。平均负增长率为 11.50% 南沙区社会固定投资额163.91190.27173.55112.42-8.80%-29.46%-23.86%16.09%020406080100120140160180200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40.00%-30.00%-20.00%-10.00%0.00%10.00%20.00%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 增长率南沙区2010三大产业增加值和增加比率13.9580.2
16、9391.444.95%14.48%18.35%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0.0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20.00%增加值(亿元) 增加比率 报告文档借鉴学习 11 4.南沙区规划 ( 2006- - 2010) ) 1 1 )城市规划 (一)人口规模。到2010 年,南沙区常住总人口达到30万人,其中户籍人口15 万人,外来人口15 万人,城市化水平达到70%。 (二)到2010 年,南沙将新增建设用地40 平方公里,总建设用地面积达到110 平方公里。 (
17、三)至 2010 年,建设控制线范围约133 平方公里。基本生态控制线控制的范围为297 平方公里,其中水域202平方公里,陆域95 平方公里。 (四)近期建设用地规划。规划 2010 年南沙区建设总用地达到10886.33 公顷。 (五)近期城市功能区安排。包括:工业区、居住区、综合服务区、历史和文化旅游区。 (六)道路交通体系建设计划。包括: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道路网络建设、航道网络建设和交通设施建设。 (七)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包括:公共设施建设、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园林绿化设施建设。 2 )交通规划: 南沙已建成了京珠高速、虎门高速、南沙港快速、鱼黄 支线,正在建设珠三角南环线,
18、规划了深中跨海通道、快线等南 沙新区对外高、快速公路体系。 1月南沙区政府、广州地铁 总公司、广州交通集团确定 了五个方面的任务来改善南 沙交通出行环境。一是研究提 高地铁的运行效率;二是以地 铁为主骨架,布局好南沙区内 报告文档借鉴学习 12 公交线网,充分发挥公交地铁接驳运输效能;三是搭建南沙区内换乘枢纽站,四是大力推行出租车电召服务;五是协调解决好亭角、横沥、洪奇沥3个公路收费站的问题。 3月31日,从南沙区至广州中心城区新开通2条跨区客运班线,分时是蕉门地铁站至广州南站客运班线,万顷沙 珠江街公交站至海珠客运站客运班线,同时,区域内7个出租车候乘点同步启用,此外,还将新开通5条公交线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南沙 房地产 市场调查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