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智慧人大”系统升级改造项目需求说明.docx
《“XX智慧人大”系统升级改造项目需求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智慧人大”系统升级改造项目需求说明.docx(8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XX智慧人大”系统升级改造项目需求说明第一节采购总体需求描述一、建设背景XX市人大常委会“xx智慧人大”系统国产化改造后,系统按照五域(立法工作域、监督工作域、代表工作域、机关工作域、会议服务域)、一门户(统一门户)、一平台(一体化支撑平台)、一中心(大数据中心)的统一架构,建成了14大系统(智慧立法管理系统、监察司法联网监督系统、预算联网监督系统、经济联网监督系统、城乡建设环境与资源保护联网监督系统、农村农业联网监督系统、教科文卫联网监督系统、华侨外事民族宗教联网监督系统、社会建设联网监督系统、代表履职服务系统、机关综合业务系统、会议服务系统、一体化支撑平台、数据中心),共27个子系统,用
2、户覆盖市、区人大机关,镇、街人大机构,XX市人大代表和市政府相关工作部门、司法机关。系统基本覆盖了人大工作的主要业务范围,于2022年7月上线运行。二、建设目标2025年4月前,完成XX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2024年“XX智慧人大”系统升级改造项目建设。通过XX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2024年“XX智慧人大”系统升级改造项目建设,全面建成内容更丰富、功能更实用、管理更安全、使用更便捷,更贴切用户实际工作需求的信息化系统,增强用户体验,提升市、区人大常委会及镇街人大机构对信息化认识,促进建设好、运用好、管理好信息化工作形成合力,助力XX市人大常委会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将来衔接省“数字人大”建设项目奠定坚
3、实的基础。本项目建设目标是在前期已完成“XX智慧人大”系统国产化改造的基础上,对XX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2024年“XX智慧人大”系统进行升级改造,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智慧立法管理系统升级改造、联网监督系统升级改造(含司法监察联网监督、预算联网监督、教科文卫联网监督等系统升级改造)、代表履职服务系统升级改造、会议服务系统升级改造、机关综合业务系统升级改造(新建固定资产辅助管理系统,以及人大信访管理、人事工作管理、信息化运维管理、OA公文处理、智能公文交换管理等系统升级改造)、数据中心升级改造、一体化支撑平台升级改造、信息引导及发布系统重构等,以及配合完成安全等保测评服务。三、建设原则和总体技术要求1
4、建设原则(1)符合标准,遵循规范。根据XX市“数字政府”建设和管理工作的相关要求,充分利用XX市现有信息化公共基础设施、公共类应用和政务信息资源。系统设计必须参照国家、XX省、XX市相关政务信息化标准及“数字政府”建设要求,同时参照国家相关信息系统建设标准。(2)统筹规划,集约复用。要按照“XX智慧人大”的平台化设计思路加强本期项目的设计,统筹“XX智慧人大”系统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与“XX智慧人大”系统的整合。具体实施过程中,需基于“XX智慧人大”系统统一的底层大数据支撑平台和底层业务架构基础平台、统一的服务渠道入口,区分PC端和移动端接入开发政务服务门户,区分内部用户和外部用户,并分别设置
5、安全准入机制和开展软件部署方式。新建系统或模块需延续已建成的工作成果及符合规划业主方向,不能采取推倒重来的建设模式,避免造成投资浪费、增加系统后期运维成本。(3)软件平台扩展性。遵循现有系统的“平台+应用”的理念,确保信息化基础平台的扩展性,满足现有及未来的政务需求。延用“XX智慧人大”系统的开发架构,应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兼容性,并在项目验收前提供完备的接口接入文档(含样例库)。(4)安全可靠,信息分级。系统建设应遵循国家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保障体系要求,建立起严格的系统运行和数据安全方案。系统建设应支持信息分级,能按照信息公开和信息保密原则,对“XX智慧人大”系统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分级和管控,规范
6、数据交换和数据利用过程中敏感数据的管理,数据采集、使用、开放等环节有迹可查,形成记录并归档。2、系统框架应用系统层信息安全保障体系联网监督机关综合业务其他应用支撑层通用型应用系蛟(电子却件供统)aM)(公( 人-改制 )()通用工JuO产品(蛟一身份验证)(企业展务总线)(统一报表引蒙) 搜索弓I中 ;统一门户引擎(.一日志计)(疑一遗程弓I日)(统-移动门户)、其他)Q统一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系统(与全市统一政府资源共*系嬴Q2)信息资源层运 行 维 护 管 理 体 系基础设施层标准和规范体系总体架构图(注:红色虚框和黄色标记为升级改造部分,绿色标记为新建和重构部分,橙色为国产化改造部分,红色标
7、记为全市公用平台。)3、技术路线要求(1)本次项目按照“技术先进、自主可控”的原则,使用国产操作系统、中间件和数据库,开发系统延用原XX智慧人大系统的国产化技术路线和产品。(2)系统需采用前后端全分离模式推进开发,前端采用主流的vue/angular的主流前端框架,后端采用SPring技术体系,优先使用springboot2/SpringMVCo所开发的系统同时支持可在主流国产芯片+国产操作系统架构和传统X86架构平台上运行,兼容各种版本的国产主流浏览器,至少包括统信浏览器、FireFOX、360浏览器等。且所开发的系统中间件采用主流国产中间件,数据库采用主流国产数据库。(3)本项目按照“XX
8、智慧人大”的平台标准规范进行建设,“XX智慧人大”的平台标准规范目前包括总体规范、数据规范、建设规范、接入规范、安全规范、运营规范等。四、本期信息安全要求1、本系统按照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标准进行建设,各子系统应通过网络安全等保测评,安全等保定级以“三、项目需求(十)安全等保测评”章节为准。根据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22239-2019),在软件安装之前检测软件包中可能存在的恶意代码,开发单位提供软件源代码,并审查软件中可能存在的后门。项目软件在正式上线前,委托第三方信息安全专业测评进行安全性测试,保证本项目上线后安全、稳定运行。本项目安全性测试以渗透测试及源代码审计作
9、为手段,审查系统可能存在的恶意代码及后门,由第三方测试并提出修复建议。2、系统安全需求如下:(1)数据安全信息资源是核心,保障数据的安全性是关键要求之一。数据安全性设计应保证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数据的保密性应确保数据仅被已授权的人员访问;数据的完整性应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数据的可用性应确保已授权用户在需要时能及时访问数据。数据安全设计应参考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第6部分:信息安全和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南制定。数据安全设计的关键是对数据进行分类、分等级的安全性设计。对不同安全等级的数据,应制定不同的安全保护等级和实施相应的安全保护策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保密性和完整性。(2
10、应用安全在应用层提供系统的安全访问控制,是信息系统安全的主要安全策略。由于应用层访问控制的复杂性,不能只对某一类资源或协议进行单独保护,必须对整个应用层提供一个完整的安全解决方案,该方案提供一个对系统资源进行完全控制的安全平台,所有用户访问该系统的任何资源必须且只能通过这个安全平台进行控制。(3)系统安全基于本期业务应用需求提出系统安全要求。系统安全包括:操作系统安全、数据库系统安全、应用服务器系统安全和Web服务器系统安全。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应用服务器是系统应用的支撑系统级平台,数据和软件的丢失、篡改、窃取、非法复制、滥用等对系统造成的后果是灾难性的,对社会造成的影响是严重的。(4)网
11、络安全基于本期业务应用需求提出网络安全要求。需充分利用原部署安全防御系统,采用防火墙、入侵检测、漏洞扫描、病毒防治等网络安全技术,并根据实际需求进一步完善网络安全,通过统一安全管理服务平台实现对各种不同的安全防御设备的统一管理、配置、监控、分析等,提供全面的、基于统一安全策略的网络安全防御,避免来自各个不同目的攻击、干扰和非法访问等问题。(5)物理安全本项目业务应用的物理安全要求主要包括环境安全、设备安全和数据存储安全三个部分,分别针对计算机信息系统所在环境、所用设备、所载数据存储的安全保护。确保物理完好,设备间、主机等物理安全满足相关的国家标准要求。五、性能需求在完成系统功能的同时,系统在运
12、行性能上需达到以下要求:1、具有良好的并发响应能力,整体响应性能在3s以内,并发访问量应不小于100o2、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在IoOo个用户并发访问时,系统仍能稳定运行。3、具有完备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对登录用户的身份进行认证,跟踪用户的操作进行安全审计。4、具有良好的数据安全保障机制,较强的容错能力和灾难恢复能力。服务器组采用集群模式。5、文本信息交换的响应时间小于3s,采用领先的消息中间件对数据交换进行管理。6、具有高度的灵活性,适应日常业务变更的需求,实现“零代码”方式的系统管理和维护。7、用户查询时,系统能够保证用户查询数据的准确性、一致性和完整性。8、对用户输入的数据进行合法性
13、检查,确保流程的通畅性,能够对错误数据进行自动纠错处理。9、对于超出了时间的操作,系统有良好提示信息,利用活动条或明确提示处理尚需多少时间。10、系统查询信息服务指标序号操作类型响应时间要求1按索引条件查询单条记录1秒2按组合条件查询W2秒3插入单条记录1秒4插入多条记录2秒5更新单条记录2秒6更新多条记录W5秒7模糊查询W5秒第二节项目详细需求一、项目现状XX市人大常委会“XX智慧人大”系统国产化改造后,系统按照五域(立法工作域、监督工作域、代表工作域、机关工作域、会议服务域)、一门户(统一门户)、一平台(一体化支撑平台)、一中心(大数据中心)的统一架构,建成了14大系统(智慧立法管理系统、
14、监察司法联网监督系统、预算联网监督系统、经济联网监督系统、城乡建设环境与资源保护联网监督系统、农村农业联网监督系统、教科文卫联网监督系统、华侨外事民族宗教联网监督系统、社会建设联网监督系统、代表履职服务系统、机关综合业务系统、会议服务系统、一体化支撑平台、数据中心),共27个子系统,用户覆盖市、区人大机关,镇、街人大机构,XX市人大代表和市政府相关工作部门、司法机关。系统基本覆盖了人大工作的主要业务范围,于2022年7月上线运行。预算联网监督系统、智慧立法管理系统、数据中心、一体化支撑平台等在智能化应用方面有待进一步提升;公文处理系统、联网监督系统、机关综合业务系统、会议服务系统等需进一步优化
15、升级系统功能,覆盖部分未有信息化系统支撑的业务范围,解决用户体验欠佳的问题;智能公文交换管理系统仍在X86环境运行,未完成系统国产化改造工作;固定资产辅助管理只有信息化类资产管理实现了信息化和系统管理,其他机关内部固定资产管理尚未建设信息系统进行辅助管理;代表履职服务系统未能全面覆盖五级人大代表履职管理,没有实现本级代表工作部门自主服务管理的业务,且五级人大代表履职数据不互通,业务无法协同办理。二、项目建设内容序号项目名称系统名称建设内容1XX市人大智慧立法管理系统(升级改造)在原智慧立法管理系统基础上,新增工作报告和政策文件的立法意见征集、智能一键清样、立法智慧审查等功能。2联网监督系统(升
16、级改造)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升级改造)在原预算联网监督系统的基础上,新增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智能审查、专项资金审查监督等功能。3常委会办公厅2024年“XX智慧人大”系统升级改造项目监察司法联网监督系统(升级改造)在原监察司法联网监督系统的基础上,增加拓展市公安局的电动自行车执法和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监督。4教科文卫联网监督系统(升级改造)基于原教科文卫联网监督系统,实现与代表履职服务系统、会议服务系统对接,实现专业小组、代表建议、常委会会议、主任会议相关数据信息和材料的同步。5代表履职服务系统(升级改造)在原代表履职服务系统的基础上,增加区、镇街的履职活动登记管理、履职活动组织、联系人民群众、代表履
17、职支撑平台、代表画像等功能,覆盖市、区人大常委会、镇街人大机构为五级人大代表履职服务的业务,实现数据全面按需共享。6会议服务系统(升级改造)在原会议服务系统的基础上,新增常委会党组、专门委员会、工作委员会及其他会议等PC端和移动端的模块功能。7机关综合业务系统(升级改造)人大信访管理系统(升级改造)在原机关综合业务系统的基础上,优化升级人大信访管理系统的登录、注册、未办结信件和相似办结信件提醒等功能。8人事工作管理系统(升级改造)在原机关综合业务系统的基础上,优化升级人事管理首页展示。9信息化运维管理系统在原机关综合业务系统的基础上,优化升级信息化运维的资产管理功能。10公文处理系统(升级改造
18、在原公文处理系统的基础上,新增领导批示情况抄清管理子系统。11固定资产辅助管理系统(新建)主要包括预算申报、资产购置管理、合同管理、资产编码、资产档案、资产入库、资产出库、资产维修、资产检查、资产转移和处置、资产对账和盘点、综合查询和统计分析、基础平台等功能,并完成与省财厅资产管理系统衔接,与“XX智慧人大”其他系统对接。12智能公文交换管理系统(国产化改造)基于“XX智慧人大”系统的国产化技术路线,对智能公文交换管理系统进行国产化改造及数据迁移服务等。13数据中心(升级改造)在原数据中心(BP:联网监督数据支撑平台)的基础上,梳理已有系统的数据资源,通过构建数据模型,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
19、各相关业务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建设“数看人大”,为领导辅助决策提供数据支撑。14一体化支撑平台(升级改造)在原一体化支撑平台的基础上,新增智能问答助手、功能点的权限管理等功能,提升在线智能客服的智能化,加强系统功能点的权限控制颗粒度,更好把控系统安全使用。15信息引导及发布系统(重构)原信息引导及发布系统已使用时间较长,经常出现卡顿、卡死无法使用的现象,本期重新采购一套市场成熟的国产信息引导及发布系统产品工具。三、项目需求(一)智慧立法管理系统需求1、系统概述智慧立法管理系统通过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技术辅助立法,围绕XX市人大常委会立法职能,以意见征集、法规立项、立法流程业务为主线,
20、创新模式,依托移动端、PC端实现XX市人大常委会工作部门与相关单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立法顾问、专家、基层立法联系点、社会公众之间交流互动。实现从立项、法规起草、审议、报批、公告、备案等全过程管理,贯穿立法全流程生命周期,为立法工作开展提供动态、智能的信息化支撑,达到立法过程规范性、法规规章审查高效性、意见征集广泛性,实现立法工作科学化与民主化。2、本期在现有智慧立法管理系统基础上,新增工作报告和政策文件的立法意见征集功能、智能一键清样、立法智慧审查等功能,同时优化升级其他功能。具体需求如下:序号工作内容开发需求说明1立法意见征集优化升级1、基于智慧立法管理系统的立法意见征集功能,增加工作报
21、告、政策文件等多维模板(不同版本)的导入功能,并结合各区人大常委会的需求进行分级分权,优化升级立法意见征集的人员范围和权限,满足市、区两级使用的立法意见征集功。2、当短信发送内容为空时,增加默认显示发送短信模板内容,可根据需要对发送短信模块进行调整短信内容。2新增智能一键清样实现对花脸稿草案修改内容的智能识别。工作人员只需要上传法规的花脸稿草案,系统会自动识别用户标注的增、册U、改情况,一键生成修改后的法规纯净版草案,生成清稿应包括条目不加黑体和加黑体两个版本的草案文稿。3立法计划和立法流程优化升级1、年度立法工作管理通过年度立法工作分工表的模板实现年度立法计划导入,系统可以自动生成立法项目进
22、度表,表格以不同的颜色进行标注。2、年度立法流程监督根据立法计划及立法项目进度表,自动生成提案、一审、二审、三审流程监督节点。同时,系统提供流程监督节点的自定义,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修改、新增、删除节点及监督阀值。4新增立法智能审查功能1、以海量法律法规数据为基础,利用智能信息技术,根据审查对象快速定位到相关上位法和同位法,进行智能比对分析。系统实现审查依据智能匹配、重点条款敏感词审查、审查意见批注、审查报告生成等功能,系统自动生成综合稿,并支持条文同步导出。2、优化升级大数据搜索功能,搜索结果增加二级搜索功能,通过法规标题名称关键字进行搜索,显示相关法律法规列表,并增加列表排序规则,规则如
23、XX省、北京、上海、杭州、其他等。10其他功能优化升级1、基于国家法律法规库优化升级智能搜索功能,搜索结果内容标黄,点击文件标题或内容跳转至相关法律法规文章对应区域。2、根据各子系统操作日志信息进行埋点打标签,记录移动端的登录、PC端和移动端(登出、菜单点击操作)等日志信息、,并将日志信息同步更新到一体化支撑平台的统一日志进行管理。3、优化征求意见的问卷调查管理功能(1)对生成的问卷,目前无法选择是否发布至i履职,本期在发布前需增加是否发布到i履职的选项功能,实现多种渠道选择发布。区分发至i履职和市人大常委会官网,并提供社会公众填写的功能。(2)在问卷调查管理的统计功能,增加关键字搜索功能;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XX 智慧 人大 系统升级 改造 项目 需求 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