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学策略》课程标准.docx
《《幼儿教师教学策略》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教师教学策略》课程标准.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幼儿教师教学策略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幼儿教师教学策略课程类型:理论课学时:30课时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一、课程性质和任务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专门研究幼儿园教师教学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是全国高等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本科、专科)选修的专业课程之一。本课程以学前教育学、学前教育心理学、学前儿童心理学及五大领域教法课为理论依据,拥有较为系统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指导知识,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应用性。2、课程标准设计思路: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根据社会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结构的要求及我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格,并围绕高职高专院校课程转换的课程改革要求制定的。一是以提高教学实践能力为目标,围绕幼儿园教育教
2、学过程及学生知识建构规律,整合相应知识,力图突破课时、文本和课堂的局限,增加教育实践,走向开放的课程教学。二是围绕幼儿园教育教学案例及模拟教学让知识充满活力,同时通过“小团体”及“益友制”突出教与学的交流互动,让教学过程充分体现师生之间的尊重与合作,穿过表层的课堂交往,走向沟通的课程教学。三是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个体表现及个体发展状态,形成以过程性评价及个体发展评价为主的多元评价体系。3、课程任务:本课程承担使学生具备较完整的理论知识体系,提高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任务。本课程要使学生掌握3-6岁儿童学习的特点及主要方式、幼儿园各类教学活动设计与组织实施的基本规律及主要策略等有关知识。本课程要培养学
3、生的思辩意识、创新意识,提高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课程目标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及素质教育的要求,本课程标准从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阐述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36岁儿童学习的特点及主要方式、幼儿园各类教学活动设计与组织实施的基本规律及主要策略。2 .能力目标:能够根据36岁儿童学习特点及主要方式设计和组织实施具有一定可操作性、可行性的各类幼儿园教学活动。3 .素质目标:形成科学的、具有发展性的教学观。三、课程内容标准和要求1.课程内容安排表:序号学习任务模块课程内容实践教学安排参考学时理论实践1幼儿教师教学策略概述3-6岁儿童学习特点及主要方式概述小组讨论分析教学
4、案例41教学策略含义与类型幼儿园教学基本策略2教学活动设计策略教学目标设计策略以小组为单位设计教案并进行模拟教学及说课84教学内容组织策略教学方法选择策略教学方案书写策略3各类教学活动指导策略各领域教学活动指导策略分小组设计单元主题活动及区域活动方案72单元主题活动指导策略区域活动指导策略4教学活动评价策略评学策略观看教学视频并评学评教22评教策略入计302192、课程要求项目一:36岁儿童学习特点及主要方式概述项目内容:36岁儿童学习特点及主要方式。项目要求:理解36岁儿童学习的特点;掌握36岁儿童学习的主要方式。项目二:教学策略含义与类型项目内容:教学策略含义与类型。项目要求:理解教学策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幼儿教师教学策略 幼儿教师 教学策略 课程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