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地方课程新教材多彩贵州多彩人生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
《贵州地方课程新教材多彩贵州多彩人生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地方课程新教材多彩贵州多彩人生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贵州地方课程新教材多彩贵州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第一章黔地秘境自然奇观第一节美丽的山地公园省一、教学目标1 .文化基础O了解贵州的自然地理特征,认识贵州作为山地公园省的独特之处。O掌握一些贵州的自然奇观名称和特点。2 .自主发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观察贵州的自然美景。O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贵州自然景观的感受和想法。3 .社会参与。增强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激发学生保护家乡自然环境的意识。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贵州作为山地公园省的自然景观特色。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2 .难点O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贵州自然景观背后的价值和意义。三、教学方法1
2、讲授法:讲解贵州的地理特征和自然奇观。2 .直观教学法: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展示贵州的美旦O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对贵州自然景观的感受和保护方法。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O播放一段贵州自然风光的视频,让学生感受贵州的美丽。提问学生:视频中看到了哪些美景?你们知道这些美景在哪里吗?引出课题“美丽的山地公园省”。2 .知识讲解(15分钟)。介绍贵州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特点,强调贵州是一个多山的省份。讲解贵州作为山地公园省的自然景观,如黄果树瀑布、梵净山、荔波小七孔等,介绍它们的特点和魅力。O展示一些贵州自然景观的图片,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贵州的美。3 .小组讨论(10分钟)。组织
3、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你最喜欢贵州的哪个自然景观?为什么?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贵州的自然环境?。请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4 .总结升华(5分钟)。总结贵州作为山地公园省的自然景观特色和价值。强调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鼓励学生从自己做起,爱护家乡的一草一木。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介绍贵州的一个自然景观,并写下自己的感受。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课程的教学,学生对贵州的自然景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强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要不断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第二节神秘的古生物乐园一、教学目标1 .文化基础。知
4、识目标:让学生了解贵州神秘的古生物乐园中有哪些重要的古生物种类,认识古生物化石的形成过程。技能目标:能够描述几种典型古生物的特征,提高观察和表达能力。2 .自主发展。学会学习:通过自主查阅资料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健康生活:激发学生对自然历史的兴趣,培养热爱家乡、保护自然遗产的意识。3 .社会参与。责任担当:让学生明白保护古生物遗迹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感。实践创新:鼓励学生提出保护古生物乐园的创意和方法。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O认识贵州古生物乐园中的主要古生物种类及其特征。O理解古生物化石的形成过程。2 .难点O培养学生保护古生物遗迹的意识和责任感。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
5、讲解古生物知识和化石形成过程。2 .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视频等展示古生物化石。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保护古生物遗迹的方法。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播放一段关于贵州古生物化石的视频或展示几张古生物化石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吗?它们来自哪里?2 .知识讲解(15分钟)O介绍贵州神秘的古生物乐园,讲述这里发现的重要古生物种类,如贵州龙、海百合等。讲解古生物化石的形成过程,包括生物死亡、掩埋、石化等阶段。展示更多的古生物化石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特征。3 .小组讨论(10分钟)。提出问题:为什么要保护古生物遗迹?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方法来保护?O将学生分成小
6、组进行讨论,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发言。4 .总结归纳(5分钟)。总结贵州古生物乐园的重要性和古生物化石的价值。强调保护古生物遗迹的意义,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保护行动。5 .作业布置(5分钟)O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介绍贵州的古生物乐园,并一起讨论如何保护古生物遗迹。要求学生收集一些关于古生物的资料,下节课进行分享。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课程的教学,学生对贵州的古生物乐园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观察和表达能力,同时也增强了保护自然遗产的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进一步丰富教学资源,如组织学生参观古生物博物馆等,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古生物的魅力。第三节壮美的喀斯特地貌一、教学目标1 .文化基础O了解
7、喀斯特地貌的特点和形成原因,丰富自然科学知识。认识贵州喀斯特地貌的独特之处,感受家乡的自然之美。2 .自主发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精神,通过观察图片、视频等资料,分析喀斯特地貌的特征。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汇报等活动,分享自己对喀斯特地貌的认识和感受。3 .社会参与。增强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激发学生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感,通过小组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O喀斯特地貌的特点和形成原因。O贵州喀斯特地貌的独特之处。2 .教学难点O理解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三、教学方法1
8、 .讲授法:讲解喀斯特地貌的概念、特点和形成原因。2 .直观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喀斯特地貌的壮美。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喀斯特地貌的认识和感受。4 .实践活动法: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或模拟实验,加深对喀斯特地貌的理解。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O播放一段关于贵州喀斯特地貌的视频或图片,让学生感受喀斯特地貌的壮美。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貌吗?它有什么特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一一壮美的喀斯特地貌。2 .讲授新课O讲解喀斯特地貌的概念和特点。喀斯特地貌是指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喀斯特地貌的特点主
9、要有:奇峰林立、溶洞众多、地下河纵横等。O讲解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原因。喀斯特地貌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作用。当水中含有二氧化碳时,会与岩石中的碳酸钙发生反应,形成可溶性的碳酸氢钙,从而使岩石被溶解。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还与地质构造、气候条件等因素有关。O介绍贵州喀斯特地貌的独特之处。O贵州是喀斯特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拥有丰富的喀斯特景观,如黄果树瀑布、织金洞、荔波小七孔等。O贵州喀斯特地貌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地貌类型多样、景观奇特、生态环境优美。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以下问题:。你见过哪些喀斯特地貌景观?它们有什么特点?O喀斯特地貌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O我们应
10、该如何保护喀斯特地貌?O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或模拟实验,加深对喀斯特地貌的理解。O实地考察:带领学生到附近的喀斯特地貌景区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喀斯特地貌的特征,了解其形成原因。模拟实验:在课堂上进行模拟实验,让学生观察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作用,了解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过程。5 .课堂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喀斯特地貌的特点、形成原因和贵州喀斯特地貌的独特之处。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表扬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活动的学生,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关注家乡的自然环境。6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收集关于喀斯特地貌的资料,制作一份手抄报或
11、写一篇小作文,介绍喀斯特地貌的特点和形成原因,以及贵州喀斯特地貌的独特之处。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喀斯特地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强了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和探究,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同时,我也意识到在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教学方法不够多样化、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全面等。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第二章黔史源流干古探秘第一节黔地先民远古之谜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O了解黔地先民的生活状况和文化特点。O认识黔地在远古时期的重要地位和贡献。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12、和探究能力。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引导学生直观感受黔地先民的生活。O组织小组讨论和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和成长。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家乡历史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O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O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O黔地先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色。O黔地在远古时期的历史地位和作用。2 .教学难点O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远古时期的历史和文化。O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黔地先民的历史和文化知识。2 .直观教学法:
13、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让学生直观感受黔地先民的生活。3 .探究式教学法:组织小组讨论和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和成长。4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黔地先民的生活。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关于黔地远古时期的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问学生:你们知道黔地在远古时期是什么样子的吗?引出本节课的主题。2 .讲解新课O介绍黔地先民的生活状况和文化特点。生活方式:狩猎、采集、渔猎等。文化特色:石器制作、陶器制作、原始宗教等。O讲述黔地在远古时期的重要地位和贡献。地理位置:连接中原和西南地区的重要通道。O文化交流:促进了中原文化和西南地区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展示一
14、些黔地先民的文物和遗址图片,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黔地先民的生活和文化。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黔地先民的生活方式和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有什么不同?O黔地在远古时期的重要地位和贡献对我们现在有什么启示?O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4 .探究活动。布置探究任务: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等方式,了解自己家乡的历史和文化,寻找与黔地先民有关的遗迹或传说。学生可以在课后完成探究任务,并将探究结果以报告、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出来。5 .课堂总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黔地先民的历史和文化对我们的重要意义。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关注家乡的历
15、史和文化,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6 .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黔地先民的短文,介绍黔地先民的生活和文化。0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一些关于黔地历史文化的书籍或文章,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黔地先民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探究能力。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和成长,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第二节多彩黔地夜郎古国一、教学目标1 .文化基础。了解夜郎古国的历史背景、地理位置和主要特点。O认识贵州丰富的历
16、史文化资源,增强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2 .自主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等方式深入了解夜郎古国。O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对夜郎古国的传说和历史进行分析和评价。3 .社会参与O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小组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激发学生对家乡历史文化的保护意识,积极参与到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行动中。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O夜郎古国的历史文化内涵。O培养学生对家乡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夜郎古国在贵州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O如何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创新思维能力。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夜郎古国的历史知识和文化特点。2 .讨
17、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夜郎古国的认识和感受。3 .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等方式深入了解夜郎古国。4 .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贵州历史文化的视频或展示一些贵州的历史遗迹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一一夜郎古国。提问学生对夜郎古国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2 .知识讲解。介绍夜郎古国的历史背景、地理位置和主要特点。讲解夜郎古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如夜郎自大的典故、夜郎的民族构成、夜郎的贸易往来等。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了解贵州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如
18、古建筑、传统手工艺、民俗文化等。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以下问题:。夜郎古国为什么会有“夜郎自大”的说法?O夜郎古国的历史文化对贵州的发展有哪些影响?O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和传承贵州的历史文化?O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4 .探究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等方式,深入了解夜郎古国的历史文化。可以让学生制作一份关于夜郎古国的手抄报或调查报告,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5 .总结归纳O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夜郎古国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对贵州发展的重要意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家乡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中,为建设多彩贵州贡献自己的力量。6 .布置作业O要求学生
19、回家后向家长介绍夜郎古国的历史文化。O让学生收集一些关于贵州其他历史文化遗迹的资料,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准备。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夜郎古国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强了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但是,在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教学时间有限,无法让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探究活动;部分学生的参与度不够高,需要进一步加强引导。在今后的教学中,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第三节建省立制黔地寻踪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O了解贵州建省立制的历史过程
20、O认识贵州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和分析历史资料的能力。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图片、故事、视频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了解贵州的历史变迁。O组织小组讨论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家乡历史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O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O贵州建省立制的历史背景和过程。O贵州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贡献。2 .教学难点O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历史事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O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贵州建省立制的历史知识。2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贵
21、州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3 .探究法:引导学生探究贵州历史文化的内涵和价值。4 .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关于贵州历史文化的视频或展示一些贵州的历史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O提问学生对贵州历史的了解程度,引出本节课的主题。2 .讲授新课O贵州建省立制的历史背景O介绍贵州在古代的地理位置和政治地位。O讲解贵州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行政区划变化。O贵州建省立制的过程O讲述明朝时期贵州建省的历史事件。分析贵州建省的原因和意义。0黔地寻踪0介绍贵州在历史上的重要城市和文化遗址。0引导学生了解贵州的历史文化遗产。3 .小组讨论。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贵州 地方 课程 新教材 多彩 人生 三年级 上册 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