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情日记巡礼.docx
《民情日记巡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情日记巡礼.docx(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纪实散文)啕包疆”酶目录一、春回大地瑶乡暖获奖日记思考培养一支永远不走的“工作队”为了移民的安居乐业二、情系民情乐昌市掠影马蹄之乡夜越九峰山又见喀斯特三、生机盎然生态县“罗敷,,笑了村委会新来的副书记始兴经验四、走笔中国黄烟之乡韶关最早的“民情日记”“民情日记”与禽流感疫情“干部之情”村民记五、巡礼感怀吴贻才有一个事由它关乎民情有一个要求是顺乎民意有一个结果能温暖民心这一种文本叫“民情日记”认真我对“民情日记”不甚了解,原以为充其量不过是小小一本“备忘录”。随着采访的深入方逐渐得知,民情日记是记民情、解民忧、暖民心,真正为群众办好事实事的一种好形式。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张德江曾对推广
2、民情日记的做法给予过充分肯定,称赞是“小本子记出了大文章。”省委常委、组织部长胡泽君到韶关市进行先进性教育工作调研时也指出:记民情日记,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表达,是密切党和人民群众联系的有效途径,也有助于不断增强为民办事的能力,提高干部综合素质“民情日记”让我肃然起敬。“民情日记”给我写作冲动。这里,容我亦借“日记”的形式,完成这篇“民情日记”巡礼。一、春回大地瑶乡暖2005年4月11日星期一雨我采访的第一站是乳源瑶族自治县。早在年初,省委实施“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全面推进固本强基工程,在广阔党员中开展“理想、责任、能力、形象教育活动,全省4万9千名党员
3、干部就下到基层农村去了。而韶关市首批派出的3千名干部,也于1月6日组成835个工作队,分别进驻到全市1278个行政村。他们是怀揣着“民情日记”,背着行装,踏着严寒,带着春风走向农村基层,走进农民群众生活中去的O来到乳源,我才知道,“民情日记”更具体的要求是“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连百家心、办百家事、致百家富”。形式主动,讲求实效,并且形成了一整套制度,实行“一周一汇报、一月一检查、一季一交流、半年一小结、年终一考核”的“五个一”管理措施。以此作为全县农村基层干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有效载体,丰富实施固本强基工程的内容。这是以针对广阔农村基层干部为管理目标的新理念一一坚持以人为
4、本,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综合素质,效劳质量和水平,充分调动广阔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整体活力,切实转变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而最终的目标是:使干部受到教育,让群众得到实惠。关键是要找到例证,以资证明“民情日记”的重实效办实事。如果光做外表文章或流于形式就毫无意义。乳源县委组织部、县委基层办恰好在这方面紧抓不放,他们把“民情日记”活动与解决实际问题有机地结合,使之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双向承诺制”是洛阳镇在乳源全县的一个亮点。听名字就很有点儿一诺千斤,谁也跑不了谁的意思。实行村民自治后,洛阳镇6个村委会及其干部向各自的村民公开承诺: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遵守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
5、约。学习科学技术,做致富带头人。村委会在任期内要实现的经济开展目标。任期内要办的实事工程以及投入资金和完成期限。还有依法办事,团结协作,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接受监督等等。而村民承诺的主要内容有:依法履行公民的权利、义务,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积极履行纳税、服兵役,实行方案生育,完成国家各项任务等等。“双向承诺制”在洛阳镇开展得有声有色,2002年全镇6个村委先后被省评为调解达标单位,被市评为方案生育合格村。其中田螺坑村被省评为三级连创“五个好党支部”,南粤锦秀工程,尊师重教先进单位。洛阳镇2003年被评为“依法治省工作先进单位”。可当实行“两个责任制”的时候,从群众中反映到洛阳
6、镇党委书记朱均玉的“民情日记”中来的情形是:在过去很大程度上存在工作不实。所谓工作不实,也就是指乡镇、村委和农村党员三者之间沟通较少,没有形成一种互动局面,主要表达在各自的责任心不够强,因而目标管理水平也不够高。为了解决好这个问题,洛阳镇委镇政府努力探索,把“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抓基层组织建设责任制”和“农村党员联系村务工作责任制”的内容融入到“双向承诺制”中去。以此加强镇、村班子和农村党员的三向互动,提高各自的责任心和目标管理水平,促进“两委”的沟通,从而发挥了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由于成绩显著,洛阳镇田螺坑村党支部被列为省级固本强基工程示范点。在红云镇,党委书记卢东华
7、的一篇“民情日记”帮助形成了决策者们兴建生态镇的开展战略。正当满世界为红豆杉的经济价值叹为观止而同时又为红豆杉的濒临灭绝伤心落泪的时候,这里发现了近10万株红豆杉。我们只知道苍松翠柏银杏苏铁是长寿之树,殊不知红豆杉在植物王国中也有“活化石”之称。它姿容优美,高贵典雅,性情孤傲,对生存环境有自己的选择,即便不是拒人于千里之外,也算得远离尘嚣的皎皎种群,是第四纪冰川遗留下来的古老树种,早在2500万年前就在这个地球上摇曳风姿了。由于红豆杉的提取物(TAXOLPACLITAXEL)紫杉醇具有独特的抗癌机理,因而从中提取含量75%的紫杉醇,每公斤售价高达80万元,其价值相当于9公斤的黄金。但提取1公斤
8、紫杉醇”要消耗其30多吨的枝叶,这对于珍稀的天然红豆杉来说破坏极大,所以我国将其列为一级保护植物,联合国也明令禁止采伐。现在全世界共有11种,我国有5种,约占一半。而现在全世界仅有IoOO万株,乳源红云便占了10万株,为1%,可谓得天独厚!红豆杉又称柴杉,也称赤柏松,红云镇的村民管它叫“榕子树”,以往不知道它的价值,只知道它木质硬,木纹好,很喜欢用来置家私,而一些小的那么成了柴火。之所以还能保存下来,且能开展到近10万株,完全是由于这些红豆杉正好长在村民们世代敬畏的“风水山”、“背夫山”、“水源山”上。如果说红云镇的村民们以往确实砍伐过其它山上的红豆杉,那是因为他们没有除木材植物之外的生活来
9、源及第二能源。生存的本能告诉他们:只有靠山食山。为了保证靠山食山的村民们资源的永续利用,红云镇党委和政府因势利导,全面实施生态镇建设的根本思路。在封山育林,建立红豆杉自然保护区的同时,大面积开展毛竹种植和推广沼气建设。并从资金、技术上大力扶持农户,每建一个沼气池补贴IOoo元,以此解决村民的燃料问题。仅2004年,全镇就建成沼气池300多个,既节约了能源,解放了劳力,又通过开展养猪种植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从今后,这里四季清楚了,五谷丰收了,六畜兴旺了。而人呢,首得其惠,福禄寿三星高照了。何谓“风水”?却原来讲究的正是生态效应!侯公渡镇的“民情日记”那么帮助呼唤一个“果王之乡”。2003年,镇里与
10、南海五湖实业联手合作,大力引种巴西果。书记黄寿生和镇长王必安在深入种植基地中了解到,巴西果生产遇到技术问题。他们不仅记在了“民情日记”上,还随即聘请韶关市农校老师在健民村委会的种植基地召开现场会,又举办了全镇巴西果种植技术培训班,专门解决剪枝、施肥、喷药等各个环节的技术问题。巴西果,又名西番莲、百香果、鸡蛋果,原产于南美洲的巴西,为卵形多种子的浆果。果汁含蛋白质、糖、维生素A、BKB2、C和17种氨基酸以及165种化合物,具有番石榴、菠萝、芒果、柑橘、柠檬、香蕉、萍果、酸梅等多种水果的复合香味。是色香味俱佳的国际天然饮料,有果汁之王的美称。目前巴西果汁饮料在国内、省内供不应求,市场前景广阔。镇
11、委、镇政府决心扩大种植面积,以侯公渡为中心,与南海签订2万亩合同。而时任乳源县委书记李晓春更是一锤定音:全县3万亩生产规模,一定要成功!侯公渡一一一个“果王之乡”正呼之欲出。“民情日记”在一些山区、瑶区乡镇所反映出来的是群众盼修路的迫切心愿。于是大桥镇筹集60多万元,重新规划从武丰经塘华至均容的行政村公路,全长12公里,解决了近1万群众的行路难问题。而必背镇那么投资10多万元,为山坑、岭头、半烧、半岗岭四个瑶族山寨开通了公路。“民情日记”更是与安居工程密切相关。栖身茅寮的博落瑶族村民,就是通过一篇“民情日记”牵动着市、县、镇以及有关部门领导的心。然后仅用短短的三个月时间,筹集80多万元,便连同
12、住房、耕地和配套设施一并解决,为这25户瑶胞103人迁移之后的生产、生活奠定了良好的根底。2003年7月,博落瑶族村民高快乐兴地搬进了每户三房一厅的新居。“民情日记”,像温暖的春风,吹遍了瑶乡大地。获奖“日记”思考在乳源,我最先看到的是一本小册子:乳源瑶族自治县“民情日记”优秀个案五十例。2003年乳源全县650多名联村干部共记“民情日记”11000多篇,为群众办实事好事3100多件,经县委组织部和县委基层办评定,其中50篇分获优秀个案一、二、三等奖,奖金分别是200元、150元、100元。范围涵盖桂头、柳坑、乳城、东坪、必背、游溪、洛阳、大布、一六、红云、龙南、大桥、古母水、侯公渡等全县各乡
13、镇。写日记还能拿奖并汇编成册,这无论在哪一个国家的文坛、政坛都不多见。保尔的日记曾经成为布尔什维克战士的“座右铭”;雷锋日记也曾鼓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焦裕禄、孔繁森留在笔记本上的只言片语,成了一种伟大人格的真实写照。他们的日记之所以能鼓励人、感染人,就因为他们是用心血之笔在书写自己的无悔人生。但保尔的日记没有谁提议设个奖;雷锋日记当时也没来得及组成一个评委会;焦裕禄、孔繁森的笔记本同样是在他们殉职之后才发现的。还有更多的先哲英烈,他们的言论或思想,甚至于在生前得不到认可,于身后才闪射出光芒社会总是由同时代人构成的。许多事情如果同时代人不能达成共识,而偏偏让下一代或者下几代人得到了认同,这是社
14、会的责任,也是社会的毛病。所以我们要构建和谐社会。关于如何构建和谐社会,社会学家们已有足够的理论支撑。其中包括从解决城乡二元结构入手优化社会结构;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以制度创新构建和谐社会;管理的重心转向社会管理等等等等。但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邓伟志认为:首要的是处理好阶级、阶层的关系。按照“和谐社会”理论,决定和谐的首要因素是财富分配。不同阶层之间的经济地位是有差异的,有时还是有悬殊的。差异不大是正常的,悬殊过大是危险的。上下悬殊必然带来不安宁、不和谐。因此,我们必须建立阶层利益的整合机制。广东省委提出建设经济强省、文化大省、法治社会、和谐广东,实现富裕安康的奋斗目标,深得民心。广东省委
15、组织的“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深入推进固本强基工程,就是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记好、实现好、维护好。“民情日记”在乳源,自2003年至今,全县联村干部加省、市驻村干部共750多人,累计共记34368篇,为民办实事好事12158件。所反映和解决的都是群众的热点难点问题,小到日常夫妻口角,大到关乎社会稳定。然而,在驻村干部和基层党员干部看来,群众生活无小事,件件桩桩都值得我们去热切关注,去认真解决。50篇“民情日记”的获奖,其意义远远超出了优秀个案本身。培养一支永远不走的“工作队”乡居生活,很容易让人想到田园风光,诗情画意。这是城里人所羡慕向往、所梦寐以求的。然而现实中的农村,却往往让人大跌眼镜
16、尤其让城里人望而却步。单是那条进村的路就帮你消除了多住几天的念头一一坑坑洼洼,污泥浊水,粪便当道,蚊蝇孳生。有时看似半截砖头如岛屿般露出水面,以为正好练练梅花桩,谁知一脚踩去,泥浆水却由裤脚直灌大腿,比液压喷枪还强劲有力。那凉冰冰的感觉,如同钻进了一条蛇而烈村人除了行路难之外,过桥也难。一条村边小河,平日里波光激港,人从九节桥上过,牛在尺半水中行,倒也上画入诗。可一旦雨季来临,河水翻了脸也翻了桥,情景就不一样了。别处的河流可能让两岸的有情人隔河相望,这里的河流居然能将生产与生活割裂开来。烈村人的农作物大多在河那边,水稻、花生、蔬菜、水果如果那边的生产延误了农时,这边的生活将大打折扣。春光之所
17、以可贵,就在于一刻也耽误不起。1990年,就有一位与雨季抢春光的村民从摇摇晃晃的桥上坠下河去,从此再也没有上来。人们只知道望洋兴叹,殊不知望河也同样无奈。烈村人还有一个由来已久的困难,那就是食水难。多少年来,村民们到河里挑水,从井里打水,倒也没有远水不解近渴的焦虑,更没有陷入望梅止渴的境地。只是在这平原地带,经了多方汇流交叉污染的河水已不清净,而经地面渗透且多种矿物质超标的井水也不甚卫生,经常有人出现痢疾、腹泻等肠胃性疾病所有这些,件件桩桩都记在了镇委书记张寿钦和镇长赵安贵的“民情日记”里,并摆上了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在挂扶单位和热心人士的大力资助下,先后得到了解决和落实。在柳坑镇烈村村委会
18、我采访了省委统战部的驻村工作队黄琼和孙朝阳,他们热情地从笔记本电脑里给我调出了有关烈村的过去和现在。孙朝阳挂职村委副书记,他欣慰地告诉我:“这里是广东省委统战部的对口扶贫点,近几年来做了大量的工作,先后投资48万元铺设了烈村硬底化水泥公路;投资29万元建造了烈村桥;投资44.8万元兴建了自来水食水工程,解决了烈村和江背村共3000多人长期以来的食水难问题。”路我正在走着,眼前是一条全长2.5公里,宽5米,碎路面厚20厘米的环村公路,两边还留出60厘米的路肩。尽管当时正下着大雨,但我撑把雨伞穿着球鞋也能行进自如。这条路,它通向村里更通向村民的心里,它拉近了世界更拉近了村民与党和政府的距离。取名
19、同心路”,再适宜不过。桥我也看了,全长30米,宽4.5米,高3.5米,荷载50吨。遥望着那边的生机一片,我想我用不着再过去看了。有了这条桥,村民们可以随心编织四季,任意妆扮生活。此岸与此岸需要沟通,党群关系必须密切,桥梁不仅架设在碧波鸿沟之上,更是连接在心与心之间。从这个意义上说,“连心桥”就超出了物理与力学的范畴。自来水是接进了每家每户。它来自四公里外的白水寨,水质好而且远离污染源,光听名字就给人以纯天然的感觉。但村民们还是愿意称之为“爱民水”。路、桥、水在烈村,实那么是三项“民心工程”。村民们无以言表,唯有立碑为记。省委统战部还为烈村争取到8万元入股银源公司,每年股份分红1.5万元,又投
20、入35万元建起烈村东展岭500亩台湾甜桃、台湾柿子等名优水果基地,帮助20多户党员及先进青年科学开发种养致富创业园。而驻村工作组年初来了之后,也以党支部的名义投资巴西果园60亩,带动了柳坑镇近100户农民走上勤劳致富的道路。时下气温日升,巴西果苗正欢快地飙长,村民们正在做支架。只待金风送爽秋阳艳艳,棚架上千丝万缕相缠结的时候,这里飘逸的将是多种水果的复合型芳香固本强基是一个长期的工程,要一抓三年,抓出成效。而建设一个好的班子,建立一支好的党员队伍,帮助开展农村经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和法制建设,这些都是循序渐进的过程。驻村不久,工作组在先期见面会、碰头会的根底上,筹备召开了烈村2005年第一次支
21、委会,组织了第一次支部学习。于是烈村第一次有了正式的会议议题,第一次有了党内分工,第一次有了正式的党支部会议记录。之后,他们屡次采取以会代训的方式,培训支委如何主持支部会议、如何做好支部会议记录、如何开展党员教育活动。在支委会上,他们共同学习党章、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大家围绕当前支部和党员队伍建设、集体经济的开展思路、村容村貌整治、当前工作重点等问题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共同探讨如何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着全村群众脱贫致富的好方法、好思路,明确了工作方向和重点。对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也进行了剖析,提出了不少可行性建议和措施。又组织召开了党员大会,发动部署了保持共产党员
22、先进性教育和“三有一好”教育活动,使支部生活逐渐走向正轨这一切,都是为了给驻点村培养一支永远不走的“工作队”。为了培养一支永远不走的“工作队”,省委统战部部长李统书年初就先后2次到烈村帮扶,而常务副部长黄福春那么3个月来了4次。还带着统战部全体65名党员到烈村过党日,慰问五保户、特困户,为烈村固本强基工程捐款。为了能尽快理出一条致富奔康的经济开展思路,省委统战部领导深入田间地头、基地工厂,多方论证,不辞辛苦,每天晚上都认真分析调研情况,探讨制定烈村经济开展思路。先后召开了以如何开展烈村集体经济为主要内容的专题支委会、座谈会,同支委“一班人”一起商议集体经济收入突破3万元的方法措施;屡次召集镇、
23、村领导和驻村干局部析研讨如何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着村民特别是人均月收入在1500元以下的贫困村民脱贫致富奔康的经济开展路子。结合考察情况和当地实际,提出了以支委、党员“分工联系四类人员,重点开展四个工程,明确四项开展要求”的开展思路。即:支委分工联系全村党员,带动开展烈村党支部巴西果示范果场,力争集体经济收入有所增加;支委、党员分工联系酿酒户,带动开展酿酒专业村,力争在现有根底上再开展10家酿酒专业户;支委、党员分工联系种植户,带动开展以种植巴西果为主的水果专业生产户,力争两年内建成千亩水果基地;支委、党员分工联系养殖户,带动开展以养猪为主的禽畜养殖户,力争再开展10%的养猪专业户。通过这
24、次考察论证,理出了一条人人积极向上,户户勤劳能干,全村团结一致谋开展、奔康致富的开展思路。为了培养一支永远不走的“工作队”,为了谋求农村可持续开展的科学新路子,我们的驻村工作组以及他们的后盾单位,从上到下都在倾尽全力,歹单精竭虑。为了移民的安居乐业尧玉秀侯公渡镇移民办干部2003年10月9日事由:健民村委会茶园、高涧塘两村村长及代表反映,两村灌溉水田及茶园村生活用水都是用水圳的水,但从60年代搬迁到来一直都没有维修过水圳,以至崩的崩、漏的漏,圳长一公里多,如不维修好,要影响群众的生产和生活。要求:维修铺设硬底化水圳。结果:经屡次到现场实地调查,证实水圳崩塌、渗漏严重。随后向镇领导反映情况,争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民情 日记 巡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