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激素六项检测报告解读.docx
《性激素六项检测报告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性激素六项检测报告解读.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性激素六项检测报告解读在正常月经周期内六项性激素有各自不同的分泌曲线,不同的检测时间,会出现不同的检测结果,对每一项指标需要结合与其它激素的水平综合分析。常常有患者拿着报告单询问医生:“医生,我的性激素六项都在正常范围内,为何备孕失败或月经不调呢?”也有不孕者说:“医生,你弄错了吧,我反复核对过,各项性激素指标都在正常范围内,你为何考虑我有多囊卵巢综合征?”更有不孕者不解地问:“我月经正常,除了备孕失败,凭什么说我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也正是性激素的神秘之处。性激素检查时间对于女性不孕者或者月经不调者,通常医生会开出的月经来潮第2-5天的性激素六项检查,包括垂体分泌的促性腺
2、激素一一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1.H).催乳激素(PR1.),卵巢分泌的性激素雌激素(E)、孕激素(P)、雄激素(T)0通过检测这些血清的激素水、上可了解女性的卵巢基础功能,并对生殖内分泌疾病进行诊断。检查内分泌最好在月经来潮的第2-3天,这一段时间属于卵泡早期,可以反应卵巢的功能状态。但对于月经长期不来潮而且又急于了解检查结果者,则随时可以检查。查基础性激素前至少一个月不能用性激素类药物,包括黄体酮、雌激素类及避孕药类,否则结果不匏谱,当然治疗后需要复查性激素者除外。确定是来月经第3-5天,检查性激素5项即可,可以不查孕酮,孕酮应该在黄体期检查(月经21天或排卵后7天):但不能肯定
3、阴道流血是否月经,应该检查6项,根据孕酮P数据可以大概判断月经周期时段。月经稀发及闭经者,如尿妊娠试验阴性、阴道B超检查双侧卵巢无210Inm卵泡,EM厚度5mm,也可做为基础状态。卵泡剌激素和黄体生成素1、卵巢功能衰竭:基础FSH40IU1.1.H升高或40IU1.,为高促性腺激素(Gn)闭经,即卯巢功能衰竭;如发生于40岁以前,称为卵巢早衰(POF)O2、基础FSH和1.H均5IU1.为低Gn闭经,提示下丘脑或垂体功能减退。下丘脑-垂体功能低下;用GnRH-a垂体抑制性药物注射后:妊娠期、哺乳期、雌孕激素(避孕药)治疗期间。而二者的区别需借助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或验。3、卵巢储备
4、功能不良(DOR):基础FSH1.H2-3.6提示DOR(FSH可以在正常范围),是卵巢功能不良的早期表现。4、基础FSH12IU1.,下周期复查,连续12IU1.提示DOR。5、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基础1.HFSH2-3,可作为诊断PCOS的主要指标(基础1.H水平10IU1.即为升高,或1.H维持正常水平,而基础FSH相对低水平,就形成了1.H与FSH比值升高).6、检查2次基础FSH20IU1.,可认为是卵巢早衰隐匿期,提示1年后可能闭经。雌二醇(E2)雌二醉:由卵巢的卵泡分泌,主要功能是促使子宫内膜增殖,促进女性生理活动。I、基础雌二醉E2165.2-293.6pmo1.1.(
5、45-80pgm1.),无论年龄与FSH如何,均提示生育力下降。基础E2367pmo1.1.(100pgm1.)时,卵巢反应更差,即使FSH15IU1.,也基本无妊娠可能。2、基础雌二醉E2水平73.2pmo1.1.,提示卵巢早衰(Prematureovarianfai1.ure,POF)。3、监测卵泡成熟和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指标促卵泡排出:促超排卵治疗时,当卵泡N18mm,血E2达UOoPmO1.1.(300pgm1.)时,停用HMG,当日或于末次注射HMG后24-36小时注射HCG100ooIUOE29175pmo1.1.(2500pgm1.),为发生OHSS的高危因素,及时
6、停用或减少HMG用量,并禁用UCG支持黄体功能,可避免或减少OHSS的发生。E214800pmo1.1.(4000pgm1.)时,近100%发生OHSS,并可迅速发展为重度OHSS1.)4、诊断有无排卵:无排卵时激素无周期性变化,常见于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多囊卵巢综合征、某些绝经后出血。5、诊断女性性早熟:临床多以8岁之前出现第二性征发育诊断性早熟,血E2水平升高275PmoI/1.为诊断性早熟的激素指标之一。催乳激素(PR1.)催乳素是由垂体前叶的泌乳滋养细胞分泌的蛋白质激素。在非哺乳期,血PR1.正常值为女性:5.18-26.53ngm1.0PR1.水平随月经周期波动较小,但具有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性激素 检测 报告 解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