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调查报告.docx
《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调查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调查报告.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调查报告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调查报告 2015/01/08 政府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过程,其实就是提高思想认识、明确产权界定、强化制度和职能、优化后勤队伍的过程。传统体制下,政府机关后勤服务完全由政府后勤机构承担的做法,在新的形势下,暴露出一些问题和弊端。因此,必须解放和发展机关后勤生产力,进一步探讨政府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有效途径。本文根据调查掌握的情况,从我市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现状、政府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中存在的“瓶颈”和加快政府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对策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和报告。一、我市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现状为了适应新的形势,我市政府机关后勤部门对
2、后勤产业进行优化重组,实现了后勤产业的跨专业、跨部门甚至跨系统和跨地域的联合,在为党政机关服好务的同时,面向市场、面向社会,积极开拓新的服务领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效。但是,在运行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并解决。1.目前管理范围比较分散我们*市政府机关共有*个办公大院,*个机关干部职工宿舍区,布局分散,一方面每个办公大院都要安排人员管理,增加了管理难度;另一方面每个大院都要安排管理人员和保安、保洁人员,同时还要负责维修、绿化,增加了管理成本,后勤服务费用开支大。从客观上导致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难以全面推行。2.市场意识不强机关宿舍一部分住户对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心存疑虑:一
3、是认为机关后勤服务是福利型的,应该由政府财政来负担,不应该社会化;二是认为社会服务机构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良莠不齐,担心推行社会化会导致保障能力减弱、管理水平降低、服务质量下滑。3.配套政策没有跟进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相关政策法规建设滞后,致使管理缺少法规、契约缺少规范、评估缺少标准、奖惩缺少依据。另外,机关公有住房出让给个人以后,相关的管理政策法规并未配套,维修服务等问题因邻里关系不协调或因维修涉及经费大而无法解决。4.后勤服务人员素质有待于提高后勤服务部门在机关的地位相对较低,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难以引进,一部分人员学习市场竞争本领主动性不够,参与市场竞争意识甚至市场化操作意识淡薄;大多数人员年
4、龄结构老化,知识层次普遍较低,专业技能缺乏;一部分人员存在畏难情绪,担心改革引发矛盾,处理不好会影响部门工作,缺乏开拓精神。二、政府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中存在的“瓶颈”1.职能上的原因,行政管理职能与后勤服务职能没有彻底分开。一些地方和部门还是习惯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供给式服务,仍停留在初级阶段。经费、人员、编制分开了,但资产不明晰,结算关系没建立,工作没理顺,职能交叉的问题还没有解决。2.政策上的原因。配套政策的滞后性影响了改革进程。机关后勤本身就是一个系统,既涉及机关办公保障,又涉及职工生活服务,如财政体制、工资分配制度等。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不可能成为一种孤立的进程,还需要配套条件,要和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后勤 服务 社会化 改革 调查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