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doc
《唐山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山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doc(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5年唐山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市长 陈学军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唐山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4年政府工作回顾过去的一年,是唐山发展历程中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一年。我市经济遭遇了多年来少有的“冰冻期”,传统行业严重亏损,企业效益持续下降,部分经济指标增速创下近20年新低。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225.3亿元,增长5.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052亿元,增长4.6%;固定资产投资4146.2亿元,增长1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3.7亿元,增长1.7%。全市经济正在经历一个历史罕见、异常严峻的艰难时期。一直以来,我市靠传统产
2、业支撑发展,随着市场和形势的发展变化,“两高一低”问题越积越重。尤其是钢铁产能过剩导致市场低迷、效益下行等问题,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显现,2013年集中迸发,2014年全面扩散,迅速波及到其他行业,造成全市经济大幅下滑。钢坯价格由金融危机爆发前最高的每吨5600元,下跌到最近的2000元左右;铁精粉由2011年的每吨1510元跌至现在的640元;工业用电量增速骤然降至0.2%,为32年来的最低增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停产221家、亏损423家,分别占15.2%和29.2%。环保约束成为传统行业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两年来我市因环保问题关停取缔的企业达2382家。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市经济
3、之所以陷入如此被动境地,是多重因素叠加影响的结果。表象在于宏观经济形势和外部冲击所致。世界经济复苏一波三折、充满变数,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中高速、多挑战的新常态,加之我们自身投资不旺、内需不振、消费不足,形成了经济持续下行的压力。根本在于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集中凸显、相互交织。我市产业结构偏重趋同,产业链条短、产品档次低、竞争力不强,成为经济久提不振的根源所在。现在我们既面临全国“三期叠加”的普遍矛盾,又面临调结构、治污染、防风险的特殊压力,各种两难问题更加突出。关键在于产业青黄不接、转型阵痛加剧。一方面,压减过剩产能任务艰巨,对财税增收、民生就业以及相关行业的连带影响十分明显;另一方面,战略性新
4、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尚处在起步和成长阶段,还添不平秤、挑不起大梁,短期内难以对冲新旧转换造成的被动局面。核心在于发展方式尚未实现向创新驱动的根本转变。在资源环境约束加剧、传统比较优势弱化的情况下,我市的既有发展模式没有完全跟上新型工业化发展步伐,经济增长更多依靠传统生产要素的投入,内生动力明显不足,致使经济发展在困境中徘徊不前、难以打破僵局。 困难激发斗志,逆境催生力量。在极其严峻的特殊形势下,我们没有因为经济下行而失去振兴崛起的志气,没有因为遭受重创而减弱干事创业的劲头,没有因为爬坡过坎而放慢转型升级的步伐。全市上下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迎难而上,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
5、促改革、治污染、惠民生,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一是结构调整稳中有进。全年实施亿元以上钢铁深加工项目107项,消耗本地钢材占粗钢产量的20.1%,提高5.6个百分点。工业技改投资1295.2亿元,增长14.2%。全面完成压减过剩产能年度任务。渤海钢铁联合重组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分别达到20%和11.3%,高于工业增速15.4个和6.7个百分点。服务业完成投资2013.7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48.6%。新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90家,产业化经营率达到67%。二是沿海发展全面提速。沿海一线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增长19.2%和12.8%,高于全
6、市3.2个和11.1个百分点。唐山港完成货物吞吐量5亿吨,跃升到全国第4位、全球第5位,集装箱首次突破100万标箱。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建设全面启动。临港产业聚集步伐加快,沿海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功能日趋完善,唐山工职院新校园正式开学,河北联合大学新校区建设主体基本完工。三是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国有企业、行政审批、公用事业、商事登记等重点领域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冀东发展等优势企业成功引进战略投资者,34家困难企业改制全面启动。新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97家,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6.4万户,分别增长13.6%和18.7%。新增村镇银行5家、上市公司22家,燕赵财险正式开业。实际利用外资14亿美元,增长4
7、1%;进出口总额166亿美元,增长31%。四是城乡建设深入推进。世园会场馆、展馆、展园建设全面提速。新建改造南新道等14条城市道路,城市二环路、唐古快速路开工建设。供热、供气、给排水等一批市政设施项目完工并投入使用。大剧院、图书馆、群艺馆等重点公共服务项目开工建设。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扎实推进,县城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城镇化率达到56.2%,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五是环境质量总体好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PM2.5和PM10分别下降36%、13%、11.1%、16.7%、12.2%和11.4%,空气质量达标天数增加29天,重度污染以上天数减少15天。六是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8、在经济形势严峻、财税增速下降的情况下,民生和社会事业支出保持了刚性增长。全年累计投入78.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4.1%。年初确定为群众办的十件实事,除京唐客运专线主体完工、待验收通车外,其余全部完成。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8891元和12867元,增长8.2%和10.2%。信访、综治、维稳工作扎实有效,妥善处置化解了非法吸储和民间借贷等一批复杂矛盾和问题。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监管不断加强。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广播电视、人口计生、妇女儿童、审计、统计、旅游、老龄、气象、档案、人防、编制、防震减灾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在推进经济社
9、会发展的同时,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坚决纠正“四风”方面的突出问题,干部作风发生明显变化。修订完善市政府工作规则,严格规范行政行为,市本级“三公”经费支出下降22.4%。自觉接受各方面监督,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各项决议,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07件、政协提案569件,按时办复率100%。 各位代表,通过一年来应对挑战、攻坚克难的实践,我们积累了经验,丰富了阅历,点燃了激情。这是当前最有价值的收获和最为宝贵的历练,为我们逆境图强、再创辉煌提供了坚实保障。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团结拼搏、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
10、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驻唐部队、武警官兵、公安政法干警,向关心支持唐山发展的老领导、老同志,向所有为唐山发展作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政府工作中还存在很多不足和薄弱环节,主要是:推动转型发展的思路、理念和方式方法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攻坚克难、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政府职能需要加快转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还存在薄弱环节;一些部门和工作人员缺乏担当精神,存在为官不为、懒政怠政现象,服务意识、办事效率与企业和群众的期待还有一定差距。对此,我们一
11、定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决不辜负全市人民的厚望。 二、奋力推动唐山转型升级、再创辉煌当前,唐山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拐点,正在经历转型升级的剧烈阵痛。我们既面临困难,更有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省委、省政府对唐山的发展高度重视、寄予厚望。省委书记周本顺同志要求我们转观念、转作风、转方式,背水一战打好翻身仗。省长张庆伟同志要求我们探寻新常态下转型发展的新路径,努力为全省发展大局多做贡献。市委九届六次全会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适应新常态,抢抓新机遇,推动唐山转型升级、再创辉煌,加快建设靓丽、繁华、宜居、和谐的综合性沿海强市。 历史经验表明,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城市,在其发展过
12、程中都会经历若干兴衰成败的历史节点。在这样的重要关头,何去何从攸关前途命运。我们决不能让唐山这种被动局面再持续下去、蔓延下去了,必须坚定革新图变的决心,拿出扭转乾坤的新招,在推动发展的思维、理念、模式、路径、动力支撑上来一次大调整、大变革、大洗牌。唯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摆脱困境,在沧海横流中抢抓新机遇、赢得新主动。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中央和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环渤海地区崛起的新机遇,坚定不移地实施沿海开放带动战略,做大做强沿海增长极、中心城市和县域经济“三大经济板块”,抓实“九大增长
13、点”,唱响“实干兴唐”主旋律,落实“四个干”机制,突出创新驱动,加速转型升级,保障改善民生,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靓丽、繁华、宜居、和谐的综合性沿海强市。根据当前形势和我市发展现状,突出把握以下六大关键举措: 一是强力推动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加速崛起。这是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也是经济振兴的通天大道。要将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作为赢得未来竞争的“双引擎”,使其尽快成长为“参天大树”,早日挑起发展大梁。要大胆进军、深度开发新的领域。瞄准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重点领域,以总投资850亿元的中核冀东(迁西)核电、331亿元的东华能源页岩气
14、新材料、300亿元的协鑫集团LNG码头及综合利用、350亿元的汉能薄膜太阳能发电、500亿元的丰润动车城等重大支撑项目为龙头,填补空白,补齐短板,催生新的增长点。做大做强三产服务业。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速壮大生活性服务业,依托总投资436亿元的中铁润驰北方物流等25个重点物流项目,总投资420亿元的华润万象城、勒泰城等15个重点商业综合体项目,总投资480亿元的唐山湾国际旅游岛等10大旅游项目,总投资45亿元的唐山金融中心和26亿元的路北医疗健康产业园区,加快构建起完备的现代服务业体系。通过实施大项目、好项目,开辟新领域、新产业,努力在区域竞争中转败为胜、换回主动。 二是力促传统产业脱胎换
15、骨、既有企业东山再起。传统产业是我们现阶段的立身之本,既有企业是唐山发展的基石。在当前这个爬坡过坎的艰难时期,对传统产业要加大调整升级力度,做好“有中生新”的文章,不断催生出新产品、新技术、新产业。对既有企业要高看一眼、厚爱一层,决不能让他们在经济下行的“严冬期”坐冷板凳,感到没人管,被忽略。要从土地、信贷、市场、资金投向等方面制定具体的帮扶政策和措施,尤其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引导既有企业积极开展二次创业,敢于打破旧的坛坛罐罐,赶赴新的战场。在全市推广渤海钢铁联合重组、减量搬迁的经验,推进天津物产对迁安鑫达、松汀、荣信3家钢铁企业的整合重组和股权改造,以此增强企业的生命力。坚持把钢结构产业化作
16、为重大战略工程,大力引进发达国家的集成技术和设计、施工团队,推行工厂化生产、组装式施工,尽快把钢结构打造成唐山的领军产业,真正使我市的钢材有市场、有出路。加快实施投资68亿元的唐钢高强汽车板、投资50亿元的首钢迁钢特种钢基地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钢铁深加工项目,通过做实产业链、做强耗钢产业,使传统产业和既有企业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三是全力加快中心城市发展。城市建设的过程,就是培植税源、创造财富的过程。2016年,我市既要承办世界园艺博览会,还将承办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领导人会议、中国拉美企业家高峰会等。这对于加快城市现代化步伐,提升唐山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影响力、知名度和开放度具
17、有重大意义。一方面,要通过世园会筹备工作,放大南湖生态城的生态、人文环境等优势,推进市中心区南拓,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商、宜学的现代化城市,不断聚合各种生产要素,为财源建设提供支撑。另一方面,要发挥大型盛会的辐射带动作用,培育引进一批潜力大、前景好、创税多的项目,将城市打造成区域性商贸、金融、物流、消费、技术研发等财富聚集地。以路北“三城一中心”为龙头,谋划建设一批特色商业街区、大型商业综合体,以及总部经济、楼宇经济、金融服务、文化创意等方面的项目,推动城市经济扩规模、上水平。通过几年的努力,让唐山尽显现代都市的繁华景象,尽快打造成京津冀东北部的中心城市。 四是做大做强沿海经济增长极。目前,
18、世界上90%的国际化大都市都是凭借沿海优势实现崛起的,当今世界十大经济中心几乎全部靠在沿海。唐山是海洋资源大市,兼具深水大港、燃气、电力、土地、综合保税区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等独特优势,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沿海和港口已经到了发力阶段。必须打通并用好这个命脉和通道,围绕港产城一体发展,做活贸易,做大物流,做美港城,加强资源整合,加快构建“一港三区”的港口发展新格局,使沿海和港口成为名副其实的“聚宝盆”“摇钱树”。曹妃甸区、海港开发区主营业务收入、财政收入增速要保持在20%以上。尤其要按照“再造一个新唐山”的要求,推动曹妃甸开放开发实现大跨越、大提速,尽快成为全市乃至全省经济发展的领头羊、领跑者
19、不辜负省委、省政府和全市人民的厚望与重托。 五是依托京津实现借力发展。总书记亲自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目前已进入实质性运作阶段。对唐山而言,这是最大、最现实、最不可错失的机遇。尤其是北京与河北共同打造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更加凸显了唐山在承接首都产业转移中的战略地位。全市上下、各行各业都要形成高度共识,积极行动、主动对接,着力抓好总投资2788亿元的中海油服新材料生产基地等141个重点项目,尽快让京津转移产业在唐山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同时,放大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遇,广泛借势造势,把世界的、全国的科技、人才、资金引到唐山,以此分享协同发展带来的巨大红利,提升我们的实力、活力和竞争
20、力。 六是依靠创新创业打造新的增长点。出台支持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集聚各种资源要素,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让唐山的市场主体多起来、活起来。特别要下好科技创新的“先手棋”,制定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和鼓励扶持政策,力争通过3到5年的努力,培育打造以高新区为代表的10大科技园区,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快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全市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5000家以上,使之成为新兴产业异军突起的开路先锋。只要我们在唐山这片沃土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企业创新”的新局面,经济发展动力就能实现根本转换,可持续发展能力就会得到极大增强。 上述六个方面,既是
21、发达国家和地区跨越发展的成功做法,也是资源型城市振兴崛起的必经之路。尽管新的征程充满挑战,但更面临着难得的“天时”、独特的“地利”,唐山发展的春天已经来临。我们坚信,通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唐山的各项事业一定会实现新跨越、再创新辉煌,一个靓丽、繁华、宜居、和谐的综合性沿海强市,一定会更加精彩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三、2015年主要工作任务今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我市转型升级、再创辉煌的重要一年。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进出口总额增长5%,实际利用外资
22、增长5%。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主要污染物削减量和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率完成省达目标要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和8.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9以内。按照“抓实九大增长点”的要求,重点在以下十个方面实现突破: (一)以招商为主抓手、开发区为主战场,着力在项目建设上实现突破。没有项目,就走不出低谷、扭转不了被动局面。今年,全市安排10亿元以上重点项目200个,年度完成投资1500亿元。一是坚持抓大不放小。集中优质资源要素,突出抓好一批引领转型升级、拉动税源增长、支撑一方发展的立市立县大项目。加快国泰纸业、正
23、大通用焊管等140个续建项目建设进度,力促渤海钢铁、中石化千万吨级炼油、华润电厂二期、三友20万吨短纤维等30个投资20亿元以上项目的开工建设。同时,谋划实施一批周期短、见效快、效益好的短平快项目,新培育中小微企业1万家,新增市场主体3.5万户。二是全方位招商引资。打好“沿海”“京津”两张牌,面向长三角、珠三角、港台等重点区域,实施“大招商、招大商、招好商”,着力引进一批战略投资者。年内,突出抓好200个投资5亿元以上的重点招商项目。三是全面释放开发区的功能优势。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和服务功能,制定出台既合规又务实管用的扶持政策,全面强化考核,让开发区在全市发展中打头阵、当先锋、做表率,真正成为
24、可依赖、能支撑的经济增长点。年内,各开发区固定资产投资要增长25%以上,主营业务收入和税收增速达到20%以上。每个开发区要新引进3至5个10亿元以上的产业项目。到年底,主营业务收入超100亿元的开发区达到19个以上,超500亿元的8个以上,超1000亿元的2个以上。 (二)坚持“有中生新、无中生有”两手抓、两手硬,着力在工业转型升级上实现突破。工业是唐山经济的脊梁和大厦,是税收、就业的根本依托。围绕推动传统产业脱胎换骨,科学搞好顶层设计,统筹做好加减乘除法,分门别类地研究新对策、制定新措施,着力在提质、增效、升级上下功夫,让“老树生新枝、结新果”。一是加快延伸产业链条。力促钢结构产业化迈出实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唐山市 政府工作报告 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