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壁镇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docx
《薄壁镇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薄壁镇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docx(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薄壁镇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1 .目标任务为了有效提高自然灾害事故应急反应能力和救灾工作整体水平,建立和完善灾害救助应急体系,最大限度地减轻或消除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和人身安全,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做到有计划、有准备地防御自然灾害,维护我镇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2 .基本情况2.1 薄壁镇位于辉县市西南,距辉县市30公里,处于山西、河南两省和辉县市、修武县、陵川县三县交界,辖区总面积197平方公里,37个行政村、88个自然村,人口4万余人,6万亩耕地。五保户、低保户、残疾家庭600余人。有幼儿园7家共790学生,小学9所共2063学生,中学1所共1398学
2、生。2. 2.1水系分布薄壁镇属海河流域、卫河水系,辖区内共有河流三条,分别是鸭口河、王村河、峪河。鸭口河属于卫河流域,发源于上八里镇鸭口村,薄壁镇流域起始断面振国村,终止断面谷堆坡村,全长12.5公里。薄壁镇共流经3个村,分别是:振国村1.7公里;程焦泉村1.9公里;谷堆坡村1.3公里;王村河属于海河流域,石门河一级支流。王村河位于辉县市中部,为辉县市境内河流,全长14.81公里。发源于辉县市薄壁镇王村王村泉,自西向东流经薄壁镇、冀屯镇、赵固乡共3个乡镇,于赵固乡文庄村东汇入石门河。薄壁镇境内共流经5个村,分别是:王村0.8公里;大海乡2.3公里;张泉河1.5公里;张志屯0.4公里;观流河0
3、4公里;峪河北支,薄壁镇境内共流经5个村,分别是:沟湾3公里;何庄村2.4公里;马庄3.5公里;宝泉村2.5公里;南程村3.18公里。2.2. 2气象、水文及暴雨洪水特性薄壁镇位于辉县市北部太行山区,地处北温带,属大陆性季风型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受西伯利亚寒流侵袭,天气寒冷,夏季受东南暖湿气流影响,天气炎热,多年平均气温14;受季风性气候影响,降雨年内分配极不均匀,6-9月份雨量集中,约占年雨量的67%,且经常出现大雨和暴雨,多年平均降雨量516.9毫米。同时,降雨的年际变化也较大,降雨最多的2007年,降雨量为751亳米,最少的1997年仅为239毫米。6月、9月份降雨偏少,7-8月份降雨
4、偏多,主要集中在7月下旬、8月上旬;洪水特性主要是高强度降雨引起山洪爆发。2.3. 3地形地质薄壁镇地势由西向东由中山、低山呈阶梯式下降,中山区剑峰突出,地势陡峭,海拔高程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差较大,切割强烈,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分布于此。地质构造位于山西台隆太行山拱断束,境内主要出露太古界片麻岩,元古界震旦系石英砂岩,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碳酸岩,主要为基性岩脉。境内山地坡度较陡,水土流失比较严重,尤其是石灰岩地区,地表植被覆盖率低,拦蓄雨水能力较差。另外,受上世纪九十年代对花岗岩和石灰岩资源无序开采影响,山区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弃渣堆石放在陡峭的上坡上,未做任何防护措施,进一步加剧
5、了水土流失,并可能诱发区域性泥石流灾害。2.4. 镇基础设施情况交通:薄壁镇有沿太行高速,上下口一处,省道306东西向穿境而过连接辉县和焦作,省道薄亢路南北通透直达郑州,省道231向北连接山西陵川。电力:35kv薄壁变电站位于薄壁镇南水北调河西,主变3台,IOkv出线6条。其中IOkv薄东线、IokV薄铁线、IOkV薄薄线、IokV薄程线、IOkV薄焦线5条线路为薄壁镇供电,IOkv薄王线供电区域为吴村镇。通信:通信公司三家分别是移动、联通、电信。有线电视一家,卫星电话一部。水利:辖区南水北调西南打东北走向穿境而过,桥涵处;天然河流有鸭口河,一级河,峪河。薄壁镇辖区内有企业16家,分别为河南省
6、宝泉旅游度假区(场针庄)、辉县市龙田煤业有限公司(孟村、大北程村)、河甫国网宝泉抽水蓄能有限公司(东沈庄)、鑫隆建材有限公司(沟湾村)、聚宏实业有限公司(孟村)、宝泉酒业(荒庄自然村)、永昌钢球厂(南沈庄自然村)、文明食品有限公司(五街村)、永昌预制构件有限公司(张泉河村)、宝泉食品有限公司(三街村)、天宏废旧木料再生有限公司(程焦泉村)、三城保温建材有限公司(谷堆坡村)、明智家具厂(落营村)、宝泉轴承制造有限公司(五街村)、金城量贩(五街村)、优棉卫生用品有限公司(六街村);医院一家,薄壁镇卫生院(三街);幼儿园7家,分别为阳光幼儿园(一街)、大海乡小学附属幼儿园(大海乡)、孟村清华幼儿园(
7、孟村)、博雅幼儿园(落营)、中心幼儿园(一街)、小英才幼儿园(场针庄)、乐童幼儿园(马庄);小学9所,分别为中心小学(一街)、第二小学(四街)、大海乡小学(大海乡)、孟村小学(孟村)、小北程村小学(小北程)、南程村小学(南程村)、马庄小学(马庄)、场斜庄小学(场针庄)、周庄小学(周庄);中学1所,薄壁镇中心学校(六街村)。3.灾害风险3.1 山洪灾害成因3. 1.1.山洪灾害类型及易发区本区域内灾害类型主要为山洪、滑坡、泥石流等。全镇10个行政村内分布。4. 1.2山洪灾害成因(1)我镇特殊的地形地势是诱发山洪灾害多发的重要原因。我镇山区面积大、地形地貌类型受杂,变化强烈,地势水平梯度的变化大
8、山高坡陡,对地形雨的形成和洪水快速汇流产生明显影响,遇长时间高强度降雨,常造成严重的山洪灾害。(2)我镇复杂的地质结构是加剧山洪灾害的重要原因。从我镇山丘区的地质看,坡面土层薄,蓄水能力差,汇流时间短,受地形、水流切割作用明显,容易形成具备较大冲击力的地表径流,极易导致山洪暴发。(3)高强度暴雨是发生山洪灾害的直接原因。由于汛期(6-9月)雨量约占年降雨量的70%左右,且往往集中在主汛期(78月)几次强降雨过程中,暴雨和大暴雨发生的几率极高,给山洪灾害的形成创造了条件。(4)由于山洪造成水土流失,大量泥沙淤积在河道中,河道的泄洪能力严重萎缩进一步加剧了山洪灾害。此外,由于人们防洪意识淡漠,在
9、河道内倾倒垃圾、非法侵占行洪河床、人为缩窄行洪断面,造成河道的泄洪能力严重下降,进一步加剧了山洪灾害。3.2不同自然灾害可能影响的房屋、耕地、道路、电力、通信、供水、水利设施和居民分布情况。4 .启动条件凡出现下列任何一种情况,启动本颈案(一)预警性自然灾害。市民政局和市气象台以及市防汛指挥部等灾害管理部门发出自然灾害颈警性通知,相关预案即启动。(二)广泛性自然灾害。造成全镇较大范围群众无法维持“吃、穿、住”等方面的基本生活必要条件的状况,(三)区域性自然灾害。受灾地区在实施救助过程中,提出紧急援助请求或需要给予紧急援助的灾情。(四)其他重大自然灾害。直接危及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的灾情。市级颈案启
10、动的同时,本颈案相应启动。5 .任务分工5.1 组织机构组长:郭骞党委书记13419899129副组长:张刚强党委副书记、镇长16637323181魏超党委副书记、人大主席13849351954郭新炜党委副书记18338991989王冠华党委委员、副镇长15893803020石二刚党委委员、武装部长13409210314李颖辉党委委员13949619384邵明苛副镇长、派出所所长15637315670樊鹏飞副镇长18737383361罗科平安办主任15137310086成员:理坤应急办主任18240683777崔爱国财政所所长13707652555宋飞鹏民政所所长13633903531赵福臣劳
11、保所所长13569826002李治红农业办公室主任1356941334037个行政村党支部书记工作职责(1)按照镇党委、政府的部署,建立和完善应急指挥平台,统笫协调和指挥处置对公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影响以及对辖区内政治、社会、经济构成重大影响的突发事件,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全镇有关部门和各村委会开展突发事件应对工作;(2)建立各类安全形势分析会议制度,定期对公共安全形势进行分析,提出应对的建议和对策。(3)研究制订处置镇政府突发事件的重大决策和指导意见;(4)根据工作需要,设立应急指挥机构,按类别组织、协调和指挥同类别突发事件应对工作,镇政府应急指挥机构接受镇政府突发事件领导组的领导:(5)听
12、取应急指挥机构的工作汇报,检查工作落实情况;(6)审核镇政府应急颈案、应急规划等;(7)统一指挥协调镇政府各类应急专业队伍,建立应急协调联动机制,提请武装民兵参与应急救援工作;(8)统筹应急救援力量这设,指导各部门、各村委会和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建设,协调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推动、完善应急避难场所设施建设;(9)负责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组织指导应急管理的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应用和信息化建设。5.2现场指挥机构(工作组)突发事件发生后,镇政府根据突发事件的类别,组织镇政府相关领导、职能部门、人员成立现场指挥部。现场指挥部由镇政府分管行业部门领导、行业安全监管部门的负责人、应急救援单位负责人
13、应急保障部门(单位)负责人、事发地的村委会主要负责人组成。牵头应对突发事件类型的镇分管领导担任现场指挥部总指挥,应急救援单位负责人、行业主管部门负责人担任副总指挥,有关部门(单位)负责人任成员。现场指挥部负责执行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和上级政府及上级有关部门下达的应对突发事件处置决策和命令;组织、协调各应急救授工作组实施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报告突发事件情况、迅速有效控制事态发展。现场指挥部根据需要设立综合协调、应急处置、安全保卫、医疗卫生等工作组。各工作组的构成和职责如下:综合协调组.由党政办公室参与协助。主要职责:协助现场指挥机构负责人工作;跟踪落实指挥部、现场指挥部指挥长下达的各项救援任务
14、记录、汇总、报告救援实况及信息发布:统一汇总突发事件信息和救援紧急处理情况,协助指挥部协调各工作组的处置工作,确定现场指挥部位置、保护指挥人员的安全,协助做好上级救援工作组的对接和引导到现场的工作。应急处置组.由突发事件牵头处置单位负责组织,责任部门及有关部门(单位)派员参加。主要职责:在现场指挥部的领导下,确定处置工作方案,组织实施应急处置;控制事态,排除险情等。安全保卫组。由派出所负责组织。属地派出所、展地村委会安保力量、基层组织单位的安保人员以及根据需要调集其他治安警力组成。主要职责:在现场指挥部的领导下,布置治安警力、交管警力,对突发事件现场和周边区域实施警戒、控制和交通管制。监控事
15、件责任人,维护现场治安秩序。医疗卫生组。由办公室协调组织镇卫生院等医疗卫生单位参加。主要职责:协调组织镇卫生院等医疗卫生单位对突发事件造成或事件处置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人员受伤和疫情实施救治,提出人群隔离范围建议,对现场进行采样、消毒及防疫处理,重伤员送达医院救治。后勤保障组.根据突发事件的类别以及实际情况,由便民服务中心等部门负责组织,事发地村委会及相关单位参加。主要职责:落实现场应急物资、应急通讯、交通运输、避难场所、食品供应、电力、供水、燃气等生活方面的保障措施。人员疏散组.根据突发事件的类别以及实际情况,由居民办等部门和属地村委会负责组织。主要职责:迅速掌握现场的状况以及财物和遭受突发事件
16、影响的群众数量等情况,按照制定的各类事件人员疏散、安置方案,组织力量有秩序地疏导人群,保障群众生命安全。新闻协调组。由突发事件牵头处置单位、综合行政执法协调办公室、党政办等部门负责组织。主要职责:统一组织和协调有关新闻单位,及时报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情况;密切关注前来采访的媒体记者动态和有关事件的新闻报道,及时消除媒体中出现的由于不正确信息造成的影响;对在互联网上出现的不实报道和歪曲报道,及时采取措施处理,防止向外进一步扩散。善后处理组。由党政办公室、应急办、经济发展办公室组织。主要职责:负责伤亡人员、受损财物等保险理赔、抚慰伤亡家属、恢受生产等事项的善后处理。专家组。镇政府和负有应急管理责
17、任的部门(单位),依托辉县市应急专家库建立各类专家队伍,根据实际需要聘请有关专家组成专家组。主要职责:为事故预防、应急管理提供技术咨询;为应急处置决策提出建议,必要时参加现场指挥部工作。其他有关部门(单位)根据现场救援、后期处置等工作需要,按镇政府和现场指挥部的要求,参与现场救援、善后等相关工作。5.3村委会应急救助负责人具体职责:传达贯彻落实党委政府关于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工作的指示和决策部署,并组织实施:建立完善救助应急工作机制;组织编写、修订应急预案;组织开展风险排查并督促落实防控措施;组织开展颈警行动、先期处置;负责收集汇总本村发生的自然灾害信息,并按规定上报;协助有关部门开展应急处置和救
18、援:组织做好应急设备设施维护以及应急物资管理、使用和发放;开展宣教培训、应急演练工作等。6灾前应急准备6.1 应急安置和医疗卫生场所准备。依托镇政府避护场所,各村委会依托辖区内的学校、文化场所、娱乐设施(含必要时征用宾馆、招待所、酒店等场所),作为预设避难场所,并做好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确保遭受灾害的群众有饭吃、有水喝、有衣穿、有住处、有病能得到及时医治。党政办公室协调镇卫生院、卫生所,组建医疗卫生应急专业队伍,通过指导、培训等方式,使医疗应急组织能够开展能力范围内的疾病预防控制、急救等先期处置工作。加强医疗急救网络龛设,配备相应的医疗救治药物、技术、设备和专业人员,提高慎政府、村委会
19、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应对突发疫病、伤亡人员的救治能力.6.2 物资准备。(1)应急物资和装备调用根据“先近后远,满足急需,先主后次”的原则进行。需调用多个成员单位储备的应急物资和装备时,各成员单位应按照指挥部提出的调用需求,无条件做好调用工作。在应急储备物资装备不足的紧急情况下,可按照“先征用、后结算”的原则向社会征用。各有关部门、各村委会要认真梳理本部门、本辖区现有应急救援装备和物资情况,加强相关类别应急救援装备和物资储备,并整理需要协调配备的其他应急救援装备情况报街道镇政府汇总,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为宗旨,避免重复投费和浪费。(2)镇政府及有关部门速立实物储备与商业储备相结合、
20、应急储备与应战储备相结合、生产能力与技术储备相结合、政府采购与政府补贴相结合的应急物资储备方式。镇级应急物资储备根据我镇不同区域突发事件发生种类和频率的特点,实行分部门、分区域布局。(3)镇政府要鼓励和引导村委会、企事业单位和家庭储备基本的应急自救物资和生活必需品。6.3 救灾装备。交通运输部门负责交通运输保障工作,保证紧急情况下应急交通工具的优先安排、优先调度、优先放行,确保运输安全畅通。并根据应急处置需要,由派出所、交警队对突发事件现场及相关通道实行交通管制,开设应急救援“绿色通道”,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交通运输部门要建立运输车辆、特种车辆数据库,掌握各类车辆的数量、功能、分布和使
21、用状态,加强与应急成员单位之间的协调,确保出现突发事件时能赶得到,用得上。6.4 人力准备。(1)综合性救援队伍:是应急救援的主力军。镇级政府应当加强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建设和管理,提供必要的支持与保障。(2)专业应急敕援队伍:是应急处置与救援的骨干力量。市级工业和信息化、公安、自然资源和规划、生态环境、交通运输、水利、农业农村、文化广电和旅游、卫生健康、能源、林业、新闻宣传等部门根据需要,在应急管理部门的统筹指导下,速设和管理本行业、本领域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3)民兵应急力量:是应急救援的突击力量。总指挥部应当建立健全军地协调联动机制,实现应急管理信息系统互联互通。(4)基层应急救援队伍:是
22、先期处置的重要力量。重点地区村应当单独建立或者与有关单位、社会组织共同建立基层应急救援队伍。(5)社会应急队伍:是应急处置与敕援的辅助力量。各有关部门应当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充分发挥红十字会和共青团的作用,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有序参与应急救援工作。(6)应急专家队伍:总指挥部和专项应急指挥部应当按照突发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四类突发事件分别设立专家库,建立多种切实可行的联系方式,在应急处置突发事件中充分发挥专家作用。(7)基层信息员队伍:镇级政府应当创新基层网格员管理体制机制,统筹灾害信息员、群测群防员、气象信息员、网格员等资源,建立统一规范的基层网格员管理和激励制
23、度,实现社区、村网格员全覆Mo基层网格员同时承担风险障患巡查报告、突发事件先期处置、灾情统计报告等职责。(8)推进应急力量训练条件统建共用、开放共享,构建协调运行机制,创新组织实施模式,搭建信息服务平台,分类推进试点先行,营造良好激励环境。(9)建立健全应急队伍交流合作机制,鼓励、引导、组织各应急救援队伍积极参与各种交流比赛、跨区域应急救援。6.5宣传、培训和演练。(1)利用会议、广播、电视、墙报、标语等多种形式,宣传山洪灾害防御常识,增强群众主动防灾避灾意识。2)在交通要道口及隐患处设立警示牌。(3)组织对镇村责任人、预警人员、抢险队员等进行培训,学握山洪灾害防御基本技能。(4)镇村要组织群
24、众进行演练,熟悉转移路线及安置地点。(5)学校、幼儿园、医院、养老院、加油(气)站等重点场所要加强培训和演练的次数。1.1.1 6风险隐患排查。1.1.2 风险防控(1)国土空间规划应充分考虑公共安全风险因素,符合预防、处置突发事件的需要,统筹安排应对突发事件所必需的设备和基础设施建设,合理确定应急避难场所。要加强城镇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抓好源头治理为重点的安全生产基础能力建设,完善城镇医疗救治体系和疾病颈防控制为重点的公共卫生保障体系,健全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为重点的社会安全基础能力建设。(2)镇政府及各相关部门建立突发事件风险调查和评估制度,依法对本行政区域内容易引发自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薄壁 自然灾害 救助 应急 预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