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区“十二五”时期太阳能产业发展和开发利用规划()().docx
《北京市昌平区“十二五”时期太阳能产业发展和开发利用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昌平区“十二五”时期太阳能产业发展和开发利用规划()().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北京市昌平区“十二五”时期太阳能产业发展和开发利用规划(2011年-2015年)昌平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1年11月前言1一、昌平区太阳能产业发展概况2(一)资源特点2(二)产业发展及利用特点3二、昌平区发展太阳能优势4(一)交通方便,地理位置优势明显4(二)高校、科研单位云集,人才资源优势充足4(三)太阳能企业初具规模,产业集聚优势较强5(四)区域定位明确,发展潜力优势巨大5(五)政府重视,政策优势突出5三、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5(一)指导思想5(二)原则6(三)发展目标7四、重点工作任务7(一)打造“一园四中心”的产业体系71、打造太阳能产业园区72、打造太阳能高端企业集聚中心73、打造太
2、阳能高端制造中心84、打造太阳能高端研发中心85、打造太阳能高端信息中心8(二)实施太阳能六大工程91 .大力发展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工程92 .合理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工程93 .进一步推进阳光校园建设104 .全面建设农村太阳能生活热水工程105 .实施旅游夜景照明工程11(三)建设两个应用示范镇11五、保障措施11(一)建立统筹发展机制,加强统一协调管理11(二)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政府监管12(三)加强队伍建设,强化技术支撑12(四)加强宣传力度12太阳能是一种清洁安全、可再生的绿色能源,加快推进太阳能产业发展与利用既是发展和利用新能源的重要抓手,也是落实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的重要着力点。
3、国务院北京市明确要求加快发展太阳能等新能源产业。昌平区大力发展太阳能产业和开发利用是区委、区政府是落实中央和北京市精神的重要措施,也是落实昌平区功能定位,建设能源科技产业基地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为进一步提升我区太阳能产业的竞争力,加强太阳能开发利用,促进太阳能产业发展升级,特制定北京市昌平区“十二五”时期发展太阳能产业和利用规划。规划依据:本次规划以国家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北京市昌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北京市昌平区“十二五”时期节能规划等。规划期限:2011-2015年。规划范围:昌平区所辖区域范围内太阳能产业发展领域和利用领域。一、昌平区太阳能产业发展概况(一)资源
4、特点1、光照资源丰富昌平区处在温带季风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日照时数2684小时,太阳能资源较丰富,属于二类地区,全年空气质量好于二级及二级以上天数达60%以上。昌平地区各月太阳总辐射量(见表1),从1月起,月总辐射开始增加,3-5月增加最快,5、6月为全年的最高值,6月以后开始下降,由于7月是雨季,因此月总辐射量下降较快,9-11月次之,12月为全年最低值。昌平区各月太阳辐射量(单位MJ112)月123456总辐射量284.51334.72502.08552.29665.26652.70月789101112总辐射量548.10518.82481.16393.30267.78251
5、042、有一定的风能资源可与太阳能互补发展在昌平区北部山区有一定的风能资源,可因地制宜适当发展太阳能与风能相结合风光互补光伏发电系统。3、土地面积有限,但屋顶及建筑物资源较大昌平区土地资源相对紧缺,昌平区总面积1352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60%,同时,作为首都最重要的卫星城市,民用、工业用建筑物及屋顶资源非常丰富,如果按照20%的屋顶面积可用于光伏发电和太阳能热水系统建设,我区发展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潜力非常巨大。(二)产业发展及利用特点1、产业发展环境好为了促进能源科技产业的发展,昌平区政府在招商引资及产业政策方面出台了大量优惠措施,在税收、人才引进和安置、资金扶持等方面根据国家
6、的相关规定给予了企业最大照顾,为相关企业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发展太阳能产业的环境已经基本具备。2、产业集聚效应明显能源科技产业是昌平区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其中太阳能产业积聚效应明显,区内有一批以北京华业阳光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四季沐歌太阳能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昌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海林太阳能设备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高端产业。但并未形成比较完整的区域特色品牌,尚需要进一步整合,统筹协调,发展高端产业,提升产业链级。3、科技研发力量强,产学研结合有待进一步结合昌平区高校、科研单位聚集,具有丰富的智利资源和强大科技研发力量,但目前除清华阳光、四季沐歌等企业外,大部分太阳能企业并
7、没有成为产学研合作的主体。产学研合作机制尚不完善,产学研之间存在脱节,阻碍了技术创新,加大了企业创新的难度。4、太阳能利用形式单一,水平有待提高目前昌平区太阳能利用主要是太阳能路灯和户用太阳能热水器,仅有少量与建筑结合的太阳能浴室,利用形式简单,利用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到2010年底共建成太阳浴室50多座,太阳能路灯L2万盏以上,户用太阳能热水器7.85万台左右。二、昌平区发展太阳能优势凭借昌平区特有的政策、区位、人才等优越条件,近年来吸引了大批高新技术企业,昌平区发展太阳能产业优势明显,太阳能利用潜力大。(一)交通方便,地理位置优势明显昌平地处北京的上风向、上水向,是首都西北部发展带上的重要
8、节。区内已经形成了较为发达的交通网络,八达岭高速路、六环高速路、京承高速路、立汤快速路以及城铁、轻轨线路使昌平与北京市区紧密相连,京包、京通、大秦铁路和IlO国道、109国道是北京市连通周边省市的重要通道。(二)高校、科研单位云集,人才资源优势充足昌平区高校、科研单位聚集,其中就包括了中国石油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重点培养能源科技人才的高等学府,以及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等国家重点的能源科技研究机构,这将成为昌平潜在的智力资源库。这为昌平区太阳能科技产业发展储备了充足的人才资源。(三)太阳能企业初具规模,产业集聚优势较强能源科技类企业已经成为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
9、园的支柱产业之-O在昌平区已经积聚了大量的新能源企业,其中太阳能企业近20家,涌现出一批技术创新和产业化能力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的太阳能企业,如清华阳光、四季沐歌、昌日新能源和中联阳光等太阳能企业。(四)区域定位明确,发展潜力优势巨大昌平区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把昌平打造成为高端引领、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开放包容的京北创新中心、国际科教新城,这一定位为昌平区发展太阳能产业提供了方向,为进一步发展太阳能产业提供了巨大的潜力。(五)政府重视,政策优势突出昌平区政府对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资格认定的企业,可享受中关村科技园区的高新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并为企业办理人才引进、项目融资创造便利条件。三
10、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国家、北京市太阳能产业政策,因地制宜,逐步推进,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科技为支撑,以示范项目建设、政策扶持为手段大力发展太阳能科技产业与利用,聚集产业研发总部,建立太阳能应用与高端研发互促互进机制;实施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工程、太阳能风光互补发电工程等六大工程,建设两个示范镇,打造一个产业园区,不断提升我区太阳能产业综合竞争优势,逐步把我区打造成为国家级太阳能高端产业信息中心、研发中心和高端示范中心。(二)原则1、坚持政府扶持和市场调节结合准循经济发展规律,正确处理政府引导与市场调节的关系,以市场为导向,科学制定规划,推动产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京市 昌平区 十二 时期 太阳能 产业 发展 开发利用 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