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刑事合规不起诉制度的适用、流程及操作实践.docx
《企业刑事合规不起诉制度的适用、流程及操作实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刑事合规不起诉制度的适用、流程及操作实践.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企业刑事合规不起诉制度的适用、流程及操作实践一、刑事合规与企业合规的概念辨析1 .企业合规2018年被称为企业合规元年,国务院相关部门相继就企业合规出台指引.2018年11月2日,国资委向中央企业发出了关于印发中央企业合规管理指引(试行)的通知,旨在推动中央企业全面加强合规管理,提升依法合规经营管理水平,保障企业持续健康发展.2018年12月26日,国家发改委及外交部、商务部、央行、国资委、国家外汇局、全国工商联共同发出了关于印发企业境外经营合规管理指引的通知,旨在规范企业境外经营业务,推动企业持续加强合规管理.其规范对象针对的是开展对外贸易、境勺微资、对外承包工程的境内企业及其境夕仔公司、分
2、公司、代表机构等。以上两个通知所关注的是企业合规问题,即企业及其员工的经营管理行为要符合法律法规、监管规定、行为准则和企业章程、规章制度以及国际条约、规则等的要求,并通过开展包括制度制定、风险识S1.k合规审直、风险应对、责任追究、考核评价、合规培训等有组织、有计划的管理活动,规避企业合规风跄。2.刑事合规目前,刑事合规尚没有统一的定义.但其内涵一般可以从这样几个维度认知,第一.刑事合规要求企业要符合刑事法律规范的相关规定;第二,刑事合规目的上旨在通过建立刑事合规体系预防企业及其员工在经济活动中出现违反刑事法律规范.因此,刑事合规相较于企业合规而言,重点针对企业在符合刑事法律规范方面的要求,但
3、二者的目的是共同的,即通过达到合规经营的状态,保障企业持续依法依规运行,企业合规和刑事合规均是手段.二、刑事合规不起诉制度的概:出台背景1.概念所谓刑事合规不起诉,从字面意义上理解就是,企业在刑事合规的情况下,人民检察院将不对其进行起诉。但实际上,企业刑事合规与人民检察院是否起诉之间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刑事合规不起诉,是指如果企业出现刑事犯罪,人民检察院在审查起诉过程中,对其设定考察期,考察期内企业将迸行相应合规整改或合规体系建设,考察期后人民检察院将根据合规整改情况决定是否对企业进行起诉.2 .背景2020年3月起,最高人民检察院(下称最高检)在四个省市的六个检察院进行试点开展刑事合规不起诉制
4、度,分别是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检察院、江苏省张家港人民检察院、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检察院、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检察院、山东省临沂郑城县人民检察院。2021年3月,最高检决定扩大试点范围,在北京、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湖北、湖南、广东十个省市进一步开展为期一年的第二期试点工作.该十个省市共选取了27个市级院和165个基层院开展试点改革.开展刑事合规不起诉实际上是基于各方面的背景因素,比如经济存在下行风险,国家和地方力行改善企业营商环境,保民生保就业等等.但不可忽视的一个背景是,在目前刑事法律规范日趋繁多的状况下,对于一个企业的经营发展所可能触发的刑事风险,存在扩大的趋
5、势.如果因为企业或其相关人员的某些违反刑事法律的行为即对本已发展较好较稳定的企业进行惩处,不仅可能导致企业无法再扩大生产甚至直接导致企业破产淘汰,进而导致大量员工失业、政府财政收入减少,社会整体法益也会相应减少.为此,开展刑事合规不起诉是人民检察院在整体大背景下推动的一项新改革.3 .刑事合规不起诉的法律性质如前所述,刑事合规不起诉中的不起诉,并非是当然的不起诉.根据刑事诉讼法及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人民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有三种情形.第一种是绝对不起诉。即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七条第一款,彳口罪嫌疑人没有3喘事实,或者存在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法定情形(即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
6、不认为是犯罪的;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2B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也就是说,绝对不起诉针对的是不存在犯罪事实或法定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此时,绝对不予起诉.第二种是相对不起诉.即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七条第二款,对于才。罪情节轻微,依刑法规定不鬲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也就是说,相较于绝对不起诉而言,相对不起诉的3喘嫌疑人存在犯罪情节,只是根据其轻微程度可以不受刑罚或免除刑罚,是否起诉要结合案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第三种是附条件不
7、起诉.即根据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第二十六条,对于,喘情节轻微,具备特定情形(即被胁迫参与犯罪;犯罪预备、中止、未遂的在共同3巳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系又黄又哑的人或盲人的;因防卫过当或紧急避睑过当构成犯罪的;有自首或者立功表现的;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情形),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免除刑罚的未成年彳喘嫌疑人,一股应当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但附条件不起诉仅针对未成年人.就刑事合规不起诉而言,由于并非绝对的不对起诉,因此不属于第一种情形绝对不起诉;由于彳口罪嫌疑人并非未成年人,因此也不属于第三种情形。那么刑事合规不起诉从性质上只能归为相对不起诉,但企业所涉及的犯
8、罪行为是否符合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的彳巳罪情节轻微,仍有进一步探讨的空间。不过,从现行法律规定而言,刑事合规不起诉的性质宜归为相对不起诉.4 .和认罪认罚、刑事和解的关系刑事合规不起诉制度作为一项正在开展试点的制度,不可避免地要与认罪认罚制度、刑事和解制度进行比较和区分,这也是刑事合规不起诉改革开展过程中现实存在的问题.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近年来司法工作中的一大亮点.根据关于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指导意见:所谓认罪,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对指控的犯罪事实没有异议.所谓认罚,是指才巳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愿意接受处罚。但认罪认罚并不必然从宽
9、而是可以从宽,鬲要结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悔罪态度和悔罪表现而定.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可以适用于各刑事阶段,公检法均可参与其中,尤其是一旦检察机关依据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而签订的具结书提出检察建议,最终决定主体是人民法院,即法院鬲要依据事实和法律规定对最终是否应当采纳人民检察院的建议作出决定;而刑事合规不起诉则是人民检察院决定启动及在考察期后决定是否进行起诉.但二者之间在实践中也存在关联,即刑事合规不起诉的前提条件即是犯罪嫌疑人必须首先认罪认罚,即承认犯罪并认可接受刑罚,然后人后检察院才可能给予合规整改的机会,进一步存在不予起诉的可能.刑事和解制度所谓刑事和解,顾名思义,和民事和解类似,但由于刑事
10、案件涉及到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因此又和民事和解有所区别。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八条至第二百九十条针对公诉案件中的刑事和解进行了规定。对于特定类型(即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刑法分则侵犯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侵犯财产罪的9R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的刑罚的;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尤其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内曾经故意才喘的不适用),廊,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侮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揪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自意和解的,当事人可以和解.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人民检察院也可以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
11、要判处刑罚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因此,刑事和解与刑事合规不起诉也存在比较明显的区别,刑事和解是彳哪嫌疑人、被告人与被害人双方之间的和解行为,进而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及法院可以给予从宽处理;而刑事合规不起诉并不涉及和解这一动作,完全是人民检察院对企业的合规整改是否合格而决定是否起诉.三、刑事合规不起诉制度的适用条件1 .代表性文件在各地开展试点过程中,2020年12月16日,辽宁省人民检察院等十机关作出了关于建立涉罪企业合规考察制度的意见(下称飞涉罪企业合规意见).这是首个关于刑事合规的省级文件,尽管该意见主要是针对涉罪企业合规考察制度的相关规定,但在尚缺乏关于刑事合规全国性文件的情况下,该
12、意见对于企业刑事合规不起诉制度的研究还是具有很强的参考性.此外,2021年6月3日,最高检、司法部、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国资委、国税总局、市监总局、全国工商联和贸促会等联合发布了关于印发关于建立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的指导意见跳下称“监督评估机制意见),对于建立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进行了相应规定,对于刑事合规不起诉制度也有相应指导意义.2 .适用条件对于刑事合规不起诉制度的适用条件,因为还在试点过程中,所以没有统一、明确的规定.我们以涉罪企业合规意见为例,试图分析一下:尽管该意见是针对涉罪企业合规考察制度的意见,但只要能适用这个意见,就说明存在适用刑事合规不起诉制度的可能,故以此为例分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企业 刑事 合规 不起诉 制度 适用 流程 操作 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