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如何有效防范高层决策带来的风险.docx
《国有企业如何有效防范高层决策带来的风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有企业如何有效防范高层决策带来的风险.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国有企业如何有效防范高层决策带来的风险 国有企业如何有效防范高层决策带来的风险 摘要:作为市场竞争主体的国有企业,因为其特殊性和重要性,在党管干部的原那么下,国企高管,尤其是“一把手的任命存在着明显的行政化倾向。其决策的行政性、主观性、随意性往往会使企业面临各种风险的威胁,因此,如何加强有效进行风险防范,提高国有企业决策能力,使之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显得非常重要。 关键词:风险防范;决策能力 中图分类号:C9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003-0000-02 一、国有企业现有决策层现状 行政任命“一把手现象仍较为突出 在国资委网站列出的115家央企名录中,前54家企业
2、一把手多为副部级,由中组部发文委任。就我们绍兴市直国有企业这块,大局部副总以上管理层由组织部任命,只一小局部由国资委参与考察任命。好多一把手直接从机关下来搞经济,没有经过科学的选拔机制。国企高管高薪金饭碗,被当成安排中央及省市年龄偏大、提拔无望官员的肥缺,成了攒钱养老、享享清福的待遇,以至有“当不了大部长送你个董事长的说法。 管理层决策程序有待于进一步标准 大局部国有企业决策层和经理层一套人马,交叉任职,多头重叠,没有决策机构的制衡制约监督机制,决策失误就成为迟早要发生的事情。决策程序常常出现颠倒,大部份决策在党委会或经理班子会上产生,董事会决议成了事后应付国资监管部门的摆设及过场,董事长在
3、决议上一签字,其他董事甚至连看也不看决议内容呼啦啦跟着签。在对外投资、对外担保及发行债券的重大决策上,更存在向上看齐,往往只要有政府抄告单,不管是否符合企业实际一律照办不误。这种政府行为的决策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教训是极为惨痛和深刻的。 内部监督、风险防范体系不健全 风险防范的目的是要防止风险、及时地发现风险、预测风险可能造成的影响,并设法把不良影响控制在最低的程度,风险防范是内部控制概念的自然延伸。据对现有绍兴市直几家国有企业的初步了解,到目前为止,多数企业都制订了内部控制制度,有些企业还聘请了常年法律参谋,但尚未一家企业建立完整的风险防范系统。而这些企业的大多项决策在执行中没有落实
4、专人跟踪、反应及绩效评估。在内控制度落实执行上又往往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流于形式较多。在重大决策、合同谈判、对外出具法律文书等活动中缺乏严格的法律论证和工作程序,法律参谋的作用多发挥于事后诉讼中。 风险应变能力不够 现代企业处于一个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风险。有一些企业在应对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时,采用错误的手段,使风险在短时间内得不到有效控制。如2021年4月,中石化广东分公司在应对“天价酒事件的处置。外表上看似乎做到“高度重视,严密部署。但实际却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尤其对中石化这样的央企,给整个国有企业的形象形成一个重大的打击。特别是在现代信息网络时期,出资企业处置非正常舆论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有企业 如何 有效 防范 高层 决策 带来 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