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滚小皮球教学设计.doc
《地滚小皮球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滚小皮球教学设计.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地滚小皮球教学设计 浦东新区潼港小学 王中任一、 指导思想根据二年级学生爱探索、爱模仿的心理特点,结合“地滚小皮球”和“综合活动夺宝骑兵”这两个教材,本课采用比赛、游戏化等手段,设计一系列游戏,通过游戏化的体育学习过程,激发和保持学生学练兴趣,使学生在积极参与的同时产生成功快乐的体验,分享快乐。在快乐、主动的健身活动中树立安全活动意识,建立安全活动规范,培养同学间相互交流、相互帮助、相互合作的团队协作精神,力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基本分析(一)教材分析地滚小皮球由屈膝、手由后经体侧向前挥臂、贴近地面球出手等动作组成;动作方法是面向投掷方向,两脚前后开立,两腿屈膝,手持球由后经体侧向前用力挥
2、臂,将小皮球向前方滚出。它是小学生形成正确的肩下滚掷球的技能、技巧的基础;是发展肩下滚掷球的能力与培养同学间的团队协作精神的重要手段。在二年级教学中的重点是快速挥臂;难点是出手时机。(二)学情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是二(7)班的学生,他们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初期,生性好动、自我约束能力较弱,注意力集中持续的时间不长,但他们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模仿能力强,对什么都显现出极大地兴趣,并善于观察、善于表现,对于新鲜的事物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他们在一年级时接触过简单的地滚小皮球的动作,以及对肩下滚掷球教材有了初步的认知,但对挥摆方向与出手时机的概念还是比较抽象。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在教学中要设计针对性强且富
3、有趣味性的练习方式和手段,灵活安排多样的跳跃游戏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寓学于游戏之中,寓乐于教学之中。另外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区别对待。引导学生根据自身能力的不同选择合适的距离进行地滚球练习,激发学生的学练兴趣,帮助学生树立“我可以,我能行!”的自信心。三、学习目标1. 学会由后向前快速挥臂的自然滚掷球动作,并具有一定的准度和速度。2. 学会综合活动“夺宝骑兵”的方法,体验下肢用力的动作,提高综合活动能力3. 激起学练兴趣,养成学练规范的意识,享受体育活动的快乐4. 能互帮互助,逐步形成团体合作的品质,不断进取四、主要教学环节 通过热身活动,让学生在活动关节的同时,加强及时反应
4、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本课学习内容的兴趣。利用情境的导入,进入主教材“地滚小皮球”。教师讲解示范动作要领,利用儿歌的形式让学生牢记动作要领。然后组织学生持球练习,体验快速挥臂的动作。在2人一组的滚球对抗中,让学生自由的两两组合进行地滚球的练习,互相观察对方的动作是否正确,积极评价。在综合活动夺宝奇兵中,通过各种形式的移动方式,发展学生下肢力量的同时,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综合活动能力。在学生自由组合练习的活动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搭建沟通交流、互相学习的平台,使学生在自主结伴、团队合作学练中养成相互帮助、相互鼓励、相互评价的意识,也在玩和挑战中不断提高肩下滚掷球的技术技能,在愉快
5、的氛围中巩固练习。教师适时引导同伴帮助学困生,并进行激励评价,使学生在心理上得到理解、尊重、信任、帮助、鼓励的满足,树立“我可以,我能行!”的自信心,从而获得成功,分享成功喜悦。五、期望效应1、在挥汗中得到身心锻炼2、在锻炼中养成互助品质3、在自信中体验成功快乐潼港小学体育与健身地滚小皮球 单元教学流程年级二学期第二学期课时1执教王中任单元学习目标1、学会地滚小皮球的动作方法,发展肩下滚掷球的能力,增强上肢力量与身体协调性。2、乐意参与各种滚掷球游戏的学练,享受地滚小皮球游戏活动带来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3、树立安全活动意识,建立安全活动规范,培养同学间相互交流、相互帮助、相互合作的团队协作精神
6、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由后向前快速摆臂,贴近地面球出手。难点:挥摆方向;出手时机。课次教学内容学习目标重点难点教与学的主要方法1地滚小皮球:1、戏球2、小小保龄球3、蚂蚁搬家1、学会由后向前快速挥臂的自然滚掷球动作,并具有一定的准度和速度。2、学会蚂蚁游戏的方法与规则,发展动作协调性和灵敏性。3、在学练中感知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勤于思考、敢于挑战、不断进取的精神。重点:滚正直线难点:挥摆方向1、教师组织学生玩“戏球”的游戏活动,鼓励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创想戏球的方法。学生自主积极参与学练,相互评价激励。2、教师示范“小小保龄球”的动作方法,并组织学生结伴进行练习。学生入情入境参与游戏活动,遵守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皮球 教学 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