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产业发展现状及产业发展趋势报告.docx
《储能产业发展现状及产业发展趋势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储能产业发展现状及产业发展趋势报告.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储能产业发展现状及产业发展趋势报告一、储能产业发展背景国内储能产业方兴未艾,储能是建设高比例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提高电网柔性和灵活性的关键技术。储能是将不易储存的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化学能等形式储存起来,供需要时使用的技术。储能系统可动态吸收并储存来自发电侧或电网的电能,在需要时释放,从而改变电能生产、输送和使用同步完成的模式,使得实时平衡的“刚性”电力系统变得更加“柔性”。发改委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储能能够显著提高风、光等可再生能源的消纳水平,支撑分布式电力及微网,是推动主体能源由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更替的关键技术。国内储能装机高速增长,表现大储为装机主力。全球新型储
2、能产业快速发展,2021年全球累计装机达25.37GW,同比增长67.8%。我国是全球新型储能装机的主力市场之一,2021年新型储能新增投运项目规模占全球的24%o2021年,我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5.73GW,同比增长74.7%;新增装机2.45GW。从存量装机场景来看,大储项目(电源侧和电网侧)是国内装机主力,2021年占据了全国新型储能装机的76%。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初步统计,2022年我国新增投运新型储能装机6.21GW14.32GWh,则按照功率计算的增速为153.5%,装机增势强劲。(一)储能概念及分类从广义上讲,储能即能量存储,是指通过一种介质或者设备,把一种能量形式用同
3、一种或者转换成另一种能量形式存储起来,基于未来应用需要以特定能量形式释放出来的循环过程。从狭义上讲,储能特指针对电能的存储,即利用化学或者物理的方法将产生的能量存储起来并在需要时释放的一系列技术和措施。根据不同的存储介质和技术路线,储能主要分为机械储能、电化学储能、电磁储能、热储能、氢储能五大类,其中机械储能包括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重力储能等,电化学储能包括锂离子电池、铅蓄电池、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等,电磁储能包括超级电容器储能、超导储能等。(二)“碳中和”时代,储能与新能源互补发展,实现能量可控“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景下,清洁能源替代是实现碳排放指标的唯一出路,清洁能源占比逐
4、步提升,但大规模不稳定电源接入对电网的稳定运行带来挑战,部分地区弃风弃光造成资源浪费。储能成为新能源替代的关键,与新能源互补发展,提升能源系统灵活性、安全性。(三)储能补贴,调动行业投资积极性目前,补贴政策主要涉及投资补贴和运营补贴(调峰补贴)。储能行业受限于高成本、低收益率的问题,而经济性是制约电储能规模化及商业化发展的核心。各地推出的储能项目补贴,可部分提升储能项目的盈利能力,调动行业投资的积极性。二、储能行业发展概况(一)全球储能装机规模突破200GW,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根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数据,截至2022年底,全球已投入运行的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为237.2GW,较2021年增长
5、14.9%。继2021年全球累计装机规模突破200GW后,2022年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二)抽水蓄能占据主导,但占比持续下降,电化学储能等新型储能占比不断提升根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数据,全球抽水蓄能装机量占比持续下滑,2022年占比首次低于80%,较2021年下降6.8个百分点;随着电化学储能技术不断完善升级,电化学储能装机占比持续提升,2022年占比达到18.7%,较2021年增长7个百分点,其中锂离子电池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三)中国、欧洲、美国引领全球储能市场2022年以来,全球能源供需格局进入调整阶段,越来越多的国家将储能列为加速其清洁能源转型的必选项。根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
6、NESA)数据,2022年全球新增投运电力储能项目装机规模30.7GW,同比增长98%,其中新型储能投运规模达到20.4GW。中国、欧洲和美国继续引领全球储能市场发展,三者合计占全球市场的86%。根据中金公司预测,2023年全球储能需求有望达到189GWh,同比增长超60%。美国、中国、欧盟成为全球三大储能市场。国际能源署预测未来5年全球储能装机容量将增长56%,到2026年达到270GW左右。(四)中国储能装机规模迅速发展,新型储能装机突破IOGW,同比增长128%根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数据,截至2022年底,中国已投运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59.8GW,抽水蓄能累计装机占比首次低于8
7、0%,新型储能继续高速发展,累计装机规模首次突破10GW,达到13.1GW,同比增长128%。新型储能中,锂离子电池占据主导,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技术路线的项目在规模上也有突破,应用模式逐渐增多。(五)储能企业出海:海外储能需求旺盛,中国锂电池出口增长迅猛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23年第一季度,我国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俗称“新三样”,合计出口2646.9亿元,同比增长66.9%o在国外电动汽车和储能市场需求旺盛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下,2023年第一季度,我国锂离子蓄电池出口额达到1097.92亿元,比2022年第一季度增长94.3%。三、不同储能技术优劣势
8、及应用场景等方面的差异传统储能方式抽水蓄能发展成熟,但建设周期长受自然条任限制,末来发展空间有限,新型储能项目成本仍然过高。(一)抽水蓄能:受自然条件限制,建设周期长,市场格局相对稳定,以大型国企为主抽水蓄能是指在用电处在低谷时期,新能源发电多、电网不能完全消纳时,抽水蓄能机组将水从下水库抽到上水库,将电能转化为势能储存起来;在用电高峰时期,抽水蓄能机组开启发电模式,释放上水库的水,推动水轮机发电,将势能转化为电能。抽水蓄能是当前最经济的大规模储能技术,但储能设备选址受限,项目开发周期较长。(二)压缩空气储能:未来长时储能主流路线之一,大型央企、民企是主要推动力量压缩空气储能,在电网负荷低谷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产业 发展 现状 发展趋势 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