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研读《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心得体会.docx
《2025年研读《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5年研读《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心得体会.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研读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心得体会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为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乡村振兴战略承载着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任务。广大党员干部当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与人民群众做到“共情、共行、共进”,用心用情用力巧答乡村振兴“民生卷”,真正让乡村的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始终与人民群众“共情共鸣”,以“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情怀,巧答民生福祉“满意卷”。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增进人民福祉,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然而,在现实中,乡村地区在经济
2、发展、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方面仍存在诸多短板。广大党员干部当始终与人民群众保持“共情共鸣”,深入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所愿,以实际行动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方面,要主动走出办公室、走进田间地头、农家院落,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了解他们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通过开展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广泛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建立民生问题台账,为精准施策提供依据;另一方面,要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供给,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丰富文化生活;要关心关爱农村弱势群体,加大对贫困家庭、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的帮扶力度,落实好各项社会
3、保障政策,真正以“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情怀,巧答民生福祉“满意卷”。始终与人民群众“共为共行”,以“搀起袖子加油干”的实干,巧答民生发展“动力卷”。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凝聚各方力量,共同努力。广大党员干部作为乡村振兴的组织者和推动者,要始终与人民群众“共为共行”,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以实干精神推动乡村各项事业发展。一方面,要立足乡村实际,结合当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发展优势,制定科学合理的乡村振兴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细化工作措施和责任分工,确保规划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在产业发展方面,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产业,培育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4、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鼓励群众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引导他们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建设,共同创造美好家园;在面临资金短缺、技术不足、市场风险等问题时,要与群众一起想办法、找出路,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和社会资源,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形成发展合力,真正以“橹起袖子加油干”的实干,巧答民生发展“动力卷”。始终与人民群众“共进共赢”,以“众人划桨开大船”的合力,巧答民生幸福“提升卷”。乡村振兴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只有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才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与人民群众“共进共赢”,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群
5、众在乡村振兴中得到更多实惠,提升民生幸福的“获得感”。一方面,要加强产业带动,促进农民增收,通过建立“企业+合作社+农户”等产业发展模式,让农民群众参与到产业发展中来,实现产业增值和农民增收。企业和合作社要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为农民提供技术培训、市场信息、产品销售等服务,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另一方面,要强化乡村治理,共建和谐家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让农民群众参与到乡村事务的决策、管理和监督中来,真正以“众人划桨开大船”的合力,巧答民生幸福“提升卷”。研读乡村
6、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心得体会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并发出通知,明确要求大力培养乡村人才,吸引各类人才投身乡村全面振兴。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环”,其宏伟蓝图的徐徐铺展,离不开人才的强力支撑。各级党组织当以广纳人才为基、精培人才为要、优用人才为本,打造乡村振兴“人才方阵”,真正助力乡村在时代浪潮中阔步前行。以广纳人才为基,让“人才繁星”在乡村振兴的苍穹中“熠熠生辉”。人才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资源,然而当前乡村地区人才匮乏的现状,严重制约着乡村各项事业的发展。因此,各级党组织当主动打破地域、行业、身份等限制,拓宽人才引进
7、渠道,将五湖四海的人才汇聚到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来,让“人才繁星”在乡村这片苍穹中绽放出耀眼光芒。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双渠道”,在线上,搭建乡村振兴人才专属网络平台,整合乡村各类发展需求,以清晰明确的岗位描述和极具吸引力的政策福利,吸引人才关注;在线下,要深入高校、企业等人才密集之地,举办宣讲会、座谈会,以生动的案例、详实的数据,展示乡村振兴的广阔前景与发展机遇,吸引高素质人才投身乡村建设;另一方面,要充分挖掘乡村潜在人才资源,激发本土人才活力,通过开展全面的人才普查,深入了解乡村中各类人才的技能、特长与发展意愿,建立乡村本土人才数据库。针对不同类型的本土人才,制定个性化的扶持政策,鼓
8、励他们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文化传承创新、乡村治理等领域发挥作用。以精培人才为要,让“人才幼苗”在乡村振兴的沃土里“根深叶茂”。人才的成长需要精心培育,精培人才是提升乡村人才素质的关键举措。乡村振兴对人才的要求日益多元化、专业化,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具备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各级党组织要以精心培育为着力点,在培育内容上,要紧密结合乡村振兴的实际需求,制定全面且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并加强对乡村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包括法律法规、乡村治理、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内容,提升人才的综合素养,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乡村振兴的多方面需求;在培育方式上,要采用多元化的培训手段,在线上,搭建乡村人才
9、在线学习平台,整合各类优质课程资源,提供丰富的学习内容,满足不同人才的学习需求。通过直播教学、在线答疑、互动交流等形式,让人才能够随时随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在线下,举办各类培训班、研讨会、实地考察等活动,邀请行业专家、技术能手、成功企业家等进行授课与指导,真正为人才成长打造一片肥沃的土壤,让“人才幼苗”在乡村这片沃土里茁壮成长、根深叶茂。以优用人才为本,让“人才栋梁”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大展宏图”。人才的价值在于充分发挥其作用,优用人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只有为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让他们在合适的岗位上施展才华,才能激发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人才与乡村发展的互利共赢。各级党组织要
10、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使用机制,为人才搭建起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让“人才栋梁”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大展宏图。一方面,要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打破传统的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的评价标准,以能力和业绩为核心,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人才。根据乡村振兴不同领域、不同岗位的特点,制定差异化的评价指标,通过科学的评价体系,准确衡量人才的价值,为人才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另一方面,要优化人才配置,根据乡村振兴的产业布局和发展需求,合理安排人才岗位,坚持人岗相适、人尽其才的原则,将人才的专业特长与岗位需求精准匹配,并建立人才流动机制,鼓励人才在乡村内部不同岗位、不同产业之间合理流动,实现人才资源的
11、优化配置,充分发挥人才的最大效能。研读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心得体会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蛇年的春天拉开了序幕,是流水潺潺跃动人心的美好、是花开万里满目希望的从容,广大党员干部当用心深耕“希望沃野”,在这片荡漾着爱与温暖的土地上,唱响一首首丰收的赞歌,真正实现村庄美、产业兴、百姓富,在静待春华秋实中让“幸福满筐”。深耕“春风花草香”的自然山野,静待新绿变茂林,让魅力风景装满“生态梦筐”。“水光微葩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美好的自然环境不仅是广大群众内心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 2025 研读 乡村 全面 振兴 规划 2024 2027 心得体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