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课程设计示例.doc
《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课程设计示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课程设计示例.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B.1 设计资料及要求B.1.1设计目的通过本设计,初步训练学生查阅规范、手册标准图集、产品样本等设计资料的能力,培养其分析问题、实际运算和绘制施工图的能力,使学生掌握设计说明书的编写方法,掌握一般建筑物的地基基础设计方法。B.1.2 设计资料1工程名称某教学楼结构类型为砖混结构,底层平面如图B-1所示。2工程概况建筑物结构形式为砖混结构,采用纵墙承重方案。建筑物层数为六层,层高3.6m。室内外高差为0.6m,室外设计地面标高同天然地面标高。教室内设置进深梁,梁截面尺寸bh=200mm500mm,其上铺预应力空心板,墙体采用机制普通砖MU15,砂浆采用M5砌筑。3工程地质条件该地区地势平坦,无
2、相邻建筑物,地质剖面如图B-2所示,地下水位在-7.5m处,无侵蚀性。标准冻深z0=1.0m。4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标准值外纵墙(两窗中心间3.3m墙体)F1K=768.35kN;山墙(1m墙体)F2K=268.45kN;内横墙(1m墙体)F3K=193.25kN;内纵墙(轴线间两门中心间8.5m墙体)F4K=1553.55kN。10 B首平面图图B-2 工程地质剖面图B.1.3 设计要求1结构布置方案教学楼结构类型为砖混结构,采用纵墙承重方案。2基础类型采用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3基础材料与构造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20,基础垫层采用C10混凝土100mm厚度。基础底板钢筋采用HP
3、B235级(fy=210N/mm2)。底板受力筋直径不宜小于10mm;间距不宜大于200mm,也不宜小于100mm;纵向分布筋直径不小于8mm,间距不宜大于300mm。基础设垫层,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小于40mm。4制图要求绘制2号图纸一张,包括基础平面布置图和基础剖面图,并编写施工说明。绘图比例:基础平面布置图1100;基础剖面图130。所有图线、图例尺寸和标注方法均应符合新的制图标准,图纸上所有汉字和数字均应书写端正、排列整齐、笔画清晰,中文书写为仿宋字。B.1.4 基础设计步骤1.计算上部结构竖向荷载对于有门窗洞的墙以及搁置进深梁的承重墙,取一个开间为荷载计算单元。对于无门窗洞的墙,取1m宽
4、为荷载计算单元。2.选择基础材料和结构类型根据建筑物荷载性质、大小,地基土质情况等,合理选择基础材料和结构类型。3.确定基础埋置深度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建筑物使用要求以及地下水等因素,确定基础埋置深度。4.计算地基持力层和下卧层承载力根据工程地质条件,计算地基持力层和下卧层承载力。5.计算墙下条形基础宽度根据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以及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每延米荷载),计算墙下条形基础宽度;如果地基下卧层为软弱土层,尚需验算其承载力。(外墙,基础内外侧设计地面有高差)(内墙,基础四周同为室内设计地面)6.设计基础剖面根据抗剪条件确定基础高度,结合构造要求进行基础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钢筋混凝土 条形 基础 课程设计 示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