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化工学院 2023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docx
《吉林化工学院 2023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化工学院 2023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docx(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窿|咕科化工/E逢期JILININSTITUTEOFsS*心rMFMnLTFCxZClCCV吉林化工学院202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2023年9月刖三1(一)学校概况及调研目的1(二)调研方案31 .调研对象32 .调研方法33 .调查内容3(三)数据来源及概念41 .数据来源42 .主要概念5一、毕业生基本情况7(一)总体规模7(二)主要结构71 .性别结构72 .民族结构83 .学院结构104 .专业结构105 .生源结构146 .学科结构18二、毕业生就业情况19(一)毕业去向落实率191 .总体毕业去向落实率192 .各学院毕业去向落实率193 .各专业毕业去向落实率204 .各学
2、科毕业去向落实率235 .落实就业方式24(二)升学情况24L总体升学情况242 .各学院升学情况25事4三Ft3 .各专业升学情况264 .各生源地考研情况30(三)未就业情况31(四)就业流向321 .就业单位性质分布322 .就业单位行业分布323 .就业从事岗位分布334 .就业单位地区分布34(五)党员和困难生落实就业情况36三、留省就业分析37(一)基本情况375 .民族结构376 .生源结构38(二)就业情况397 .就业单位性质分布398 .就业单位行业分布409 .就业从事岗位分布41四、发展趋势分析43(一)职业变化趋势43(二)行业变化趋势43(三)单位性质变化趋势44(
3、四)就业地区变化趋势44(五)就业形势变化趋势45五、就业相关分析47(一)专业相关度47(二)毕业生与单位间的选择47(三)用人单位的反馈481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492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素质及能力评价493 .用人单位对学校就业服务满意度504 .用人单位对学校教学、人才培养等方面评价51(五)就业城市选择51(六)关于留省就业分析521 .政策活动了解程度522 .留省就业看重因素52(七)对毕业生求职能力分析53六、对教育教学的反馈55(一)对已落实工作满意度错误!未定义书签。(二)对学校就业服务满意度55(三)专业与就业需求满意度56(四)对所学专业教学满意度56(五)对学
4、校生活服务保障满意度57-LX.a刖三一、学校概况及调研目的吉林化工学院成立于1958年,坐落在北国江城吉林市,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新中国首批七所化工类高校之一,是吉林省仅有的一所化工类高校。学校紧紧围绕化工产业发展进行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形成了“工程师的成长摇篮,管理者的培养基地”的办学特色。逐步建设成为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高校、全国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产教融合项目试点高校、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A类高校,被誉为“共和国化工人才的摇篮”。现有龙潭、双吉、丰满3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15万平方米,在校生1.7万人。设立13个教学院(部)和研究生院、工程训练中心、分析测试中心、碳纤维材料研究院。
5、专业设置涵盖工、理、经、管、文、医、艺7个学科门类,开展研究生、本科、高职教育,硕士授权一级学科4个、专业硕士授权专业5个,本科专业53个,高职专业18个,形成多层次办学格局。强化内涵建设,学校是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建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省级特色高水平专业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2个,4个吉林省本科品牌专业,5个吉林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个吉林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国家级一流课程5门、省级一流课程36门。国家级、省级校外
6、实践教育中心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大学生创新实践示范基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等12个。2009年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成为全国地方普通高校首个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专业;截至2022年,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环境工程4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认证。近两届,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4项。坚持特色发展,走产学研结合之路。现有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5个,省级科研平台16个,省级大学科技园1个,省级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积极推动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累计为企业和社会创造经济效益数十亿元。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拥有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
7、2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学者,吉林省“长白山青年拔尖人才”、吉林省中青年科技创新带头人、吉林省高级专家、教学名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拔尖创新人才等37人次。注重开放发展,已与美国、俄罗斯、韩国、英国、日本等国家的50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教育交流与合作关系,与美国克利夫兰州立大学机械类中外合作办学班已成功举办五届。2022年,与俄罗斯巴什基尔国立大学化学工程工艺专业合作办学班、与韩国南首尔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合作办学班获批实现招生,学校的国际化办学水平不断提升。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省属高校前列,毕业生在专业领域呈现出较强的发展能力。学校
8、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批高级技术与管理人才,尤其是石油化工领域的专家学者、生产与管理一线的骨干和中坚力量,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以及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校秉持“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办学传统和“求真务实、拼搏奉献”的办学精神,以积极进取的姿态,朝着建设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目标奋勇前进!为全面系统反映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实际,建立起就业与人才培养良性互动的长效机制,学校特编制发布202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是按照国家教育部和吉林省教育厅相关要求,通过对学校2023届毕业生基本情况、主要特点、就业质量、发展趋势、对教育教学的反馈等进行总结,旨在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9、接受社会监督,进一步提升就业工作质量和优化人才培养体系。二、调研方案1 .调研对象参与调研的毕业生覆盖了2023届毕业生共2594人;有效调研2023届毕业生所在用人单位120家。2 .调研方法主要采用在线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研。通过【企业微信发布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吉林化工学院2023届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3 .调查内容吉林化工学院202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调查内容主要内容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毕业生基本情况与毕业去向毕业生基本情况性别结构民族结构学院结构专业结构生源结构学科结构毕业生去向情况毕业去向落实率升学情况未就业情况就业流向党员和困难生情况留省就业分析基本情况就业状况主要内容一级指标二级
10、指标就业分析及毕业生对教育教学反馈发展趋势分析职业变化趋势行业变化趋势单位性质趋势就业地区变化趋势就业形势变化趋势就业相关分析专业相关度毕业生与单位间的选择用人单位反馈就业城市选择留省就业分析毕业生求职能力分析教育教学的反馈对已落实工作满意度对学校就业服务满意度专业与就业需求满意度对所学专业教学满意度对学校生活服务保障满意度三、数据来源及概念1.数据来源报告数据主要来源以下2个方面:(1)吉林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平台(截至2023年8月31日);(2) 2023届吉林化工学院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时间为2023年5月22日至8月31日),共回收有效问卷2594份;(3) 2023届毕业生所
11、在用人单位调查问卷(调查时间为2023年9月1日至10月30日)。2.主要概念本报告中,几个概念具有特定的含义,简释如下:(1)毕业去向:包括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自主创业、西部计划、选调生、其他地方基层项目、应征义务兵、出国、出境深造、升学(研究生),专科升普通本科10项。(2)毕业去向落实率:指已落实就业去向的毕业生数与毕业生总数之比。(3)地区分布:指落实就业去向毕业生单位所在省(区、市)。一、毕业生基本情况(一)总体规模吉林化工学院2023届毕业生共4550人。其中硕士毕业生151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3.32%;本科毕业生3688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81.05%;专科
12、毕业生711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15.63%。151硕士毕业生本科生毕业专科生毕业4550总体毕业生硕士毕业生本科生毕业专科生毕业总体毕业生图172023届毕业生学历层次分布(单位:人)注:数据来源:吉林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平台(一)主要结构1 .性别结构从性别构成来看,男生3038人(66.77%),女生1512人(33.23%),男女性别比为2.01:1,其中硕士毕业生男女性别比为2.08:1;本科毕业生男女性别比为1.58:1;专科毕业生男女性别比为21.22:1。总体毕业生30381512硕士毕业生淤49本科生毕业22571431专科生毕业67932男女图1-22023届毕业生学历与性别构
13、成(单位:人)注:数据来源:吉林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平台2 .民族结构我校2023届毕业生中汉族毕业生4177人(91.80%),少数民族毕业生373人(8.20%);在少数民族毕业生中,硕士毕业生6人、本科毕业生309人、专科毕业生58人。砧士毕业生本科生毕业号科生女Vnw1653总体毕业生mumHHHHHHttHHHttltHHttHHHHWHHWHHHHWHin汉簸*少ArKlfi图1-32023届毕业生民族构成(单位:人)注:数据来源:吉林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平台我校2023届少数民族毕业生涉及20个少数民族共有373人,其中满族毕业生173人(46.38%)、蒙古族毕业生56人(15.01%
14、)。表172023届毕业生少数民族构成(单位:人)民族硕士毕业生本科生毕业专科生毕业总体毕业生人数占比人数占比人数占比人数占比满族233.33%13644.01%3560.34%17346.38%蒙古族233.33%4915.86%58.62%5615.01%回族-268.41%610.34%328.58%壮族116.67%216.80%23.45%246.43%苗族116.67%134.21%23.45%164.29%土家族-123.88%-123.22%朝鲜族-103.24%23.45%123.22%彝族-82.59%11.72%102.68%布依族-72.27%11.72%92.41%侗
15、族-61.94%46.90%82.14%他佬族-61.94%-61.61%藏族-51.62%-51.34%黎族-20.65%-20.54%土族-20.65%-20.54%白族-10.32%-10.27%达斡尔族-10.32%-10.27%便族-10.32%-10.27%毛南族-10.32%-10.27%侬佬族-10.32%-10.27%瑶族-10.32%-10.27%总计6100%309100%58100%373100%注:数据来源:吉林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平台3 .学院结构学校2023届毕业生分布在12个学院,其中航空工程学院毕业生规模达到847人,位居院系之首;其次依次为经济管理学院(776人
16、机电工程学院(504人)。各学院具体毕业生人数分布详见下表。表1-22023届毕业生学院构成(单位:人)学院毕业生人数占比航空工程学院84718.62%经济管理学院77617.05%机电工程学院50411.08%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50311.05%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3918.59%石油化工学院3557.80%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3367.38%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3357.36%外国语学院1713.76%研究生院1513.32%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1102.42%理学院711.56%总计4550100%注:数据来源:吉林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平台4 .专业结构2023届毕业生涵盖4个硕士专业、45个本
17、科专业、10个专科专业。硕士专业2023届硕士毕业生各专业人数分布如下表:表1-32023届硕士毕业生专业构成(单位:人)专业名称毕业生人数占比电子信息8757.62%化学3221.19%化学工程与技术1912.58%材料科学与工程138.61%总计151100%注:数据来源:吉林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平台(2)本科专业2023届本科毕业生共分布在45个专业,其中人数最多的三个专业为:会计学285人(7.73%)、化学工程与工艺168人(4.56%)、市场营销145人(3.93%)。表1-42023届本科毕业生专业构成(单位:人)专业名称毕业生人数占比会计学2857.73%化学工程与工艺1684.5
18、6%市场营销1453.93%自动化1283.47%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273.44%应用化学1193.23%高分子材料与工程1153.12%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1143.09%英语1143.09%测控技术与仪器1123.04%轻化工程1123.04%给排水科学与工程1092.96%材料化学962.60%专业名称毕业生人数占比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962.60%能源与动力工程882.39%材料科学与工程862.3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862.33%电子信息工程812.20%制药工程812.20%金融工程802.17%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782.11%国际经济与贸易782.11%药物制剂782.11%环
19、境工程772.09%安全工程762.06%化学752.03%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752.03%油气储运工程752.03%环境科学731.98%车辆工程711.93%工程管理691.87%工业设计601.63%日语571.55%物流工程411.11%数学与应用数学401.08%材料物理391.06%生物工程381.03%生物制药381.03%工业工程371.00%生物技术371.00%飞行器制造工程360.98%专业名称毕业生人数占比食品科学与工程350.95%应用物理学310.84%飞行器动力工程290.79%物流管理30.08%总计3688100%注:数据来源:吉林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平台(3)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吉林化工学院 2023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吉林 化工学院 2023 毕业生 就业 质量 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