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docx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单元解析】人文主题:爱国情怀U=语文要素: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C的思想感情.学习列提纲,分段叙述.本单元是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这个单元以“爱国情怀”为主题,编排了精读课文古诗三首少年中国说(节选)圆明园的毁灭和略读课文小岛。四篇课文所涉及的年代、人物、事件各异,贯穿其中的是中国人代代相传的爱国情怀,表现了中国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在中年级已经学过了查找、整理资料的基本方法,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结合资料,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本单元四篇课文都有
2、着各自的历史背景或时代背景,查阅资料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体会,甚至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查找资料的能力,与此同时,也应指导学生如何有目的的查找资料,将资料用在学习需要的地方。在教学中,教师也应注意资料使用的时机,应起到点拨作用,而不能喧宾得主代替课文。本单元在习作上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一一学会列提纲,分段叙述。教学时需要学生在习作前先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构思规划,明确自己要写的内容,这样有助于学生习作的层次性、逻辑性。在习作完成后,还要引导学生进一步修改,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再一次梳理思路、组织材料、明确主旨。板块教学关注点体会课文中的思想感情学会借助资料理解文章古诗三首在
3、理解古诗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感受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能借助题目、注释和相关资料,了解古诗的创作背景,从而理解古诗,体会情感。少年中国说(节选)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祖国繁荣富强的热切期盼,以此激励自身发愤图强。1.借助注释和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2.能结合资料进行拓展延伸,了解更多人物故事,进一步感受中国人的强国梦想。圆明园的毁灭1 .感受作者对昔日圆明园的赞美,激发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2 .激发我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1 .能结合资料,感受昔日圆明园的辉煌,丰富对文章内容的认知。2 .借助资料,体会圆明园惨遭破坏的痛惜。小岛(略读)通过阅
4、读课文,理解人物心理,能用将军的口吻讲述故事。借助资料,感受驻岛战士们扎根海岛、艰苦守岛的精神和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怀。语文园地1 .交流平台对借助资料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表达的情感的学习方法进行了总结。2 .“词句段运用”体会、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并学会正确运用。体会顿号的用法,能正确使用顿号。3 .“书写提示”指导学生学习书写古诗的两种不同行款。4.“日积月累”积累与国家兴衰有关的成语。学习列提纲,分段叙述要点教学关注点明确任务1.能根据习作要求大胆想象,从不同方面想象二十年后的家乡变化。2,能列出习作提纲,在习作中分段叙述,把重点部分写具体。3.能根据同学的建议修改习作。了解方法1 .交流
5、资料。搜集有关科技日新月异变化的资料,感受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变化,为写作提供素材。2 .打开思路。畅想二十年后家乡的巨变,围绕不同方面进行交流,打开写作思路。3 .列出提纲。自主学习提纲范例,列出提纲。4 .完成习作。根据提纲完成习作,将重点部分写具体。5,修改建议。通过交流,互相提出习作建议,根据建议修改习作。注意事项提纲不要过于简略或过于详细。单元教学目标字词句认识31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30个字,会写23个词语。阅读L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三首和少年中国说(节选)。默写示儿。2 .能借助题目、注释和相关资料,了解诗句的大意,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3 .结合相关资料,了解课文的大意
6、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口语表达1.能说出诗文大意。2,能以小岛中将军的口吻讲述故事。3.能围绕“如何通过朗读表达课文的情感”展开交流。书面表达L能根据习作要求大胆想象。2,能列习作提纲,在习作中分段叙述,把重点部分写具体。3.能根据同学的建议修改习作。【教材分析】圆明园的毁灭描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抒发了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愤慨。编入教材,是要让学生牢记祖国过去因贫弱落后而遭受的耻辱,牢记那段中华民族辛酸屈辱的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以及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m圆明园的毁灭同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崔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
7、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网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何林。它由阐明用.绮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园明园东.西、迪一:面.众星拱电翳绕在圆明园周围。圆明园中.有金碧辉输殿章.也有玲赢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噌山乡村野。周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速造的.如海宁的安浦园、苏州的麻子林、杭州西湖的平强秋月;探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文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岛甯台.武Ii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圆明园不但建5,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
8、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I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IRl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11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学坏、毁掉。为了精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翠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芦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匾估煌珑剔澜陵宏奉烬毁估拱辉煌殿陵境宏唐闯统销奉胜;流连Jt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表达Ir怎样的情感。反复朗读.读出情感的变化。课文题目是“Wl明园的毁灭作者为
9、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Pi明国件口的辉煌?和同学交流你的想法.读下面的句子.注意表示时间的词语,联系上下文说说你的感受.O上自先秦时代的合铜礼8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和各种今今弄堂。55(一)文章结构清晰L关键词是“毁灭”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课文开篇就点明“圆明园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而且连续出现了两次,第一次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第二次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说明圆明园举世无双的价值,强调了圆明园的毁灭损失巨大,无法估量。毁灭等于不可估量的损失,毁灭前是不可估量的艺术瑰宝、艺术精华,毁灭后地上一片灰烬、一地残垣断壁。2 .毁灭前,是辉煌课文写昔日辉煌
10、的圆明园,分三个自然段写了三个方面:布局、建筑、收藏。圆明园实在是美,布局大气又精致,建筑精美有特色,收藏的文物年代久、物品多、内容广,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就是这样的圆明园啊!怎能不让人心向往之?怎能不为祖国有如此光彩照人、完美无缺的皇家园林、艺术博物馆而感到骄傲?3 .毁灭时,是兽行课文以概括的语言准确地写出了圆明园被毁的过程:时间上,I860年10月6日19日,短短十余天;范围上:能拿得动的,能搬运的,运不走的;手段上,掠走、搬运、破坏和毁掉、放火。明目张胆的抢掠和破坏,这就是侵略者的丑恶面目:野蛮一一侵入、闯进、掠走、搬运、破坏、毁掉、放火;贪婪凡是、统统、实在;无耻一
11、一任意、销毁罪证、奉命(说明不仅仅是亲手抢掠放火的侵略者,还包括那些幕后的没有亲自到圆明园来的侵略者,也就是说,毁灭圆明园是侵略者上上下下共同的罪行)。4 .毁灭后,是灰烬大火整整烧了三天三夜啊!所有的奇珍异宝,荡然无存。哪怕是断壁残垣,也布满了烈火焚身的裂纹!课文在圆明园的辉煌化为一片灰烬后戛然而止。灰烬无言,读者内心却有无数的疑问和呐喊:这是光天化日之下发生在一个泱泱大国的真实一幕吗?政府哪里去了?民众哪里去了?(二)课文语言简洁准确第1自然段用关联词“是也是”和两个“不可估量的损失”写出了作者对圆明园毁灭的痛惜之情,奠定了本文的情感基调。第2自然段则用短短三句话,清楚地介绍了圆明园的位置
12、和组成,让读者从宏观上了解圆明园。第3自然段用对举的手法,介绍了圆明园中各式各样的建筑,每组建筑风格相对,语言极其精美。第4自然段用过渡句“不但而且”进一步阐明圆明园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照应开头“不可估量的损失”。第5自然段准确讲述了侵略者的暴行,以及圆明园被毁灭的命运。“就这样”三个字表面似乎平静,却准确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痛惜、愤怒和不可置信。(三)课文插图极具代表性课文插图是圆明园大水法残存的遗址。大水法是当年园内最为壮观的欧式喷泉景观,位于长春园北部,是中西艺术完美融合的典范。但现在只留下布满焚烧裂纹的大理石石柱,默默站立,记录了英法联军摧残中华文化的滔天罪行。香港我好比反附除时守盛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圆明园的毁灭 统编 年级 上册 第四 单元 圆明园 毁灭 教学 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