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支部纠治杜绝“微腐败”专题党课讲稿3篇.docx
《党支部纠治杜绝“微腐败”专题党课讲稿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支部纠治杜绝“微腐败”专题党课讲稿3篇.docx(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目录专题党课:大力纠治“微腐败”和不正之风努力推动基层风气向上向好党委书记在全体党员大会上的党课讲稿:践行廉洁自律杜绝微腐败以实际行动争做新时代合格共产党员节前党课:杜绝“微腐败”,筑牢廉洁关专题党课:大力纠治“微腐败”和不正之风努力推动基层风气向上向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抓住人民群众身边的彳散腐败和不正之风不放,抓紧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增强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近年来,各级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基层风气建设重要决策部署,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力促作风建设向末端延伸,基层风气持续向上向好,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不断提升。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正风肃纪反腐上紧下松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
2、基层“微腐败”和不正之风问题隐形变异,有的甚至沉渣泛起、刚性反弹,需要我们以态度不变、力度不减、尺度不松的决心意志和韧劲定力,持续纠治基层“微腐败”和不正之风,全力打通“最后一公里二一“微腐败”和不正之风的现实表现“微腐败”和不正之风,意指在基层广泛存在的情节不是十分严重的腐败和不良风气。尽管是“微腐小败”,但在性质上与“巨腐大贪”毫无二致。通过对近年来上级下发的违规违纪问题通报来看,“微腐败”和不正之风主要表现有:(一)事小多发极具“蚕食性”。相对而言,“微腐败”者虽然权力不大、职务不高,但往往鼠窃狗偷、蚕食鲸吞,影响极坏。一是贪图“小便宜”。有的胃口大开,对部属的烟酒、土特产照单全收;有的
3、足不出户,饮食起居基本靠“保障”,生活用品基本靠“捎带”,小费用基本靠“垫付”,个人事务基本靠“帮忙”;有的顺手牵羊,对贵重物品久借不还、占为己有;有的公私不分,对慰问品、公用物品想拿就拿、想用就用。二是滥设“小关卡”。若缺少“进贡”,少数党员领导干部便改变战术“退而结网”。譬如有的搞点拨暗示没有“人事”就不办事;有的明目张胆,在干部选拔、奖励表彰、遴选借调等问题上,不能一视同仁,搞你亲我疏,论资排辈、迁就照顾,甚至暗箱操作,吃拿卡要。三是暗穿“小鞋子”。若遇“不配合”“不懂事”,有的领导便要“长点教训”“穿个小鞋”,至少是“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二例如有的故意刁难,干事就阻挠,出现问
4、题就批评;有的强调站队,想方设法孤立个体;有的冷嘲热讽,有困难不仅不帮反而幸灾乐祸;有的两面人格,人前和和气气,背后专打“小报告”。(二)狼披羊皮极具“迷惑性”。“微腐败”往往打着“合情合理”的幌子,披着“处事之道”的外衣,游走于“灰色地带”“边缘地带”。一是以“尊重领导”为由吹吹捧捧。尊重领导无可厚非,但有的确实“入戏太深”,对上唯唯诺诺、阿谀奉承,夸夸其谈说假话,自己走上领导岗位后,也要求下级效仿,久而久之造成恶性循环。二是以“增进友谊”为由拉拉扯扯。古人云:“博弈之交不终日,饮食之交不终月,势利之交不终年,惟道义之交,可以终身。”团结是成事之基,但有的却把同志友谊曲解为“江湖义气”,沉浸
5、于“小圈子”“小山头”,相互间称兄道弟、利益互换,非“同道中人”则走不进圈子、处处受排挤。这种以物质交换得到的“小团结”恰恰是对“大团结”最用弱化,管党治党不力、责任传导不够。有的基层党组织工作行政化、“存在感”差,各级党员群众遇到矛盾困难想不到组织,也不找组织。二是教育引导没有跟上。开展教育流于形式,有的把从网上下载的教案不加修改直接装订成册,用发笔记提纲代替搞教育;有的不去讲堂堂正正的大道理,而是关注“爱听不爱听”一味迎合,热衷于兜售上不了台面的小道理等等。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没有抓住广大党员群众的活思想,未能把准脉搏、有的放矢。三是惩治不够有力。面对不起眼的“微腐败”,有的人态度暧昧
6、以为批评教育就可以,不必大动干戈。这无疑给正风肃纪反腐埋下隐患,让心存侥幸者无所顾忌。四是法纪意识淡薄。有的党员干部认为,吃点喝点玩点不算啥,只要不进个人腰包,就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有的认为与高收入的人群相比收入偏低,捞点小油水是一种补偿;有的受“官本位”思想影响,在不法商人拉拢腐蚀下,极易滥用权力违纪违法。五是制度笼子没扎紧。执行规章制度不坚决,搞变通、打“擦边球”,选择性的执行,有的甚至明知故犯,抱着侥幸心理触碰“红线”;有的把制度说在嘴上,挂在墙上,写在纸上,把制度当“稻草人”摆设。三解决“微腐败”和不正之风的对策建议“微腐败”虽微,但决不能“微治理”。必须坚持严字当头,全面落实依法治国
7、从严治党方针,深入纠治“徽腐败”和不正之风,以干净清爽的环境氛围,鼓舞干劲士气、密切内部关系。洞,让投机腐败分子钻了空子、打了擦边球,因此必须把纠治基层“微腐败”当作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必须依规落实,久久为功。一是坚持办事公开。各级要严格落实办事公开制度,最大限度地保证广大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公开公平公正地处理涉及切身利益的敏感事务,防止因监督不到位滋生不正之风,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二是畅通民主渠道。各单位的基层风气“监督员”,不仅要有“名”,更要有“实”,真正发挥好民主监督和建言献策的作用。各级要拓宽民主监督渠道,让大家诉求有处说、意见有处提,努力形成上下联动、齐心合力
8、抓风气的良好局面。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和提出的意见建议,要及时给予答复公示,坚决防止和纠正隐瞒不报、自我消化、抹平漂白等问题。三要建立常态机制。充分发挥制度管长远、管根本作用,综合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不断完善明查暗访、通报批评、监督问责等一系列机制措施,切实编密扎紧制度“笼子”,形成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常态化格局,推动基层风气建设由“一时严”向“一直严”“越往后越严”转变。(三)严肃监督管理树立导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监督的权利必然导致腐败,这是一条铁律。基层“微腐败”普遍存在“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软、下级监督太难”的问题,必须想方设法实施有效监督,制约权力的随意行使。一是监督领域全覆盖
9、结合逢年过节、奖励表彰等关键时段,针对敏感事项,紧盯工程建设、物资采购、经费使用等重点领域,抓住主要领导、“领导身边人”和管钱管物等重点人员,关口前移、严格程序、全程监督,大力纠治插手基层敏感事务、侵占群众利益、搞庸俗关系等行为,实现监督全时段、全领域、全覆盖。二是监督渠道全贯通。建立用好网上论坛、基层事务公开和网上基层风气监察专栏;公开单位主要领导电话、纪检监察举报电话和网上邮箱;设立市长信箱、信访举报信箱和实体意见箱;悬挂党风廉政监督牌,精准捕捉基层“微腐败”和不正之风问题预警信号,使隐患苗头禁于未萌、止于未发。三是监督力量全参与。基层支部纪检委员、风气监督员要充分发挥作用,经常发现问题
10、解决问题;纪检监察部门要盯住“微腐败”频发多发的后勤领域,督促落实食物定量标准,杜绝挪用基层伙食费;普通党员群众要积极行使知情权、参与权、建议权和监督权,群策群力纠治“微腐败”;建立线索运用与反馈机制,及时处置群众反映的问题,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督网络。(四)严厉执纪问责强化职能。基层“微腐败”是一项涉及人数多、牵扯范围广、解决难度大的系统工程,往往存在“按下葫芦浮起瓢”的现象,难以全面禁绝。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必须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发挥好惩戒震慑作用,达到处理一个警示一片的效果,防止“微腐败”问题持续扩散多发。一是从严执纪有力度。”用霹雳手段,显菩萨心肠二要以零容忍的决心和态
11、度,采取有效手段措施,认真彻查每一条问题线索,严肃核查每一个案件,严格依照党纪法规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该追究什么责任就追究什么责任,该给什么处分就给什么处分,主动维护纪律和规矩的严肃性。通过严肃惩治极少数,警示教育大多数,引以为戒、举一反三,防止发生类似问题。二是从快执纪有速度。基层“微腐败”好比令人恶心的“蚊子”,虽然“吸血”不多,但存活在单位建设的各个领域,损害的是群众的切身利益,破坏的是基层一线的风气,相比于远在天边的“大老虎”,其影响更坏、危害更大。对基层“微腐败”问题,必须优先受理、优先处置,做到第一时间了解情况、第一时间开展调查、第一时间作出处理、第一时间曝光通报、第一时间传达学
12、习,确保执纪问责有速度、警示教育有效率,防止不正之风问题生根发芽、扩散蔓延。三是从善执纪有温度。“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从基层“微腐败”到违纪违法道路,都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由小错变大错的过程。基层“微腐败”问题绝大多数是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能认为是犯罪,要贯彻“惩前忠后、治病救人”的方针,深化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做到该宽则宽,当严则严,宽严相济,让红脸出汗、咬耳扯袖成为常态,把教育挽救的工作做好,使基层党员少犯或者不犯错误,让各级干干净净、健健康康,让基层清清爽爽、安安全全。党委书记在全体党员大会上的党课讲稿:践行廉洁自律杜绝微腐败以实际行动争做新时代合格共产党员同志们:
1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腐败是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只要存在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反腐败斗争就一刻不能停,必须永远吹冲锋号。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同时发力、同向发力、综合发力。”当前,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但还远未到大功告成的时候。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用“六个如何始终”对大党独有难题作出深刻阐释,强调“解决这些难题,是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必须迈过的一道坎,是全面从严治党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必须啃下的硬骨头二”六个如何始终”,其中之一就是“如何始终保持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是党的优良作风
14、的生成土壤,是党的旺盛生机的动力源泉,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条件,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历史使命的有力保障,也是新时代新征程上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必须迈过的一道坎、必须啃下的硬骨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正风肃纪反腐,坚决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心民心为之一振。同时也要清醒看到,“微腐败”问题虽“微”,但依然是腐败,对党的事业和形象有着极大的杀伤力,它损害的是老百姓切身利益,啃食的是群众获得感,挥霍的是基层群众对党的信任,可谓“吸血”不多、其害
15、如“虎二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微腐败”的严重危害,坚决杜绝“微腐败”,以实际行动争做新时代合格共产党员。借此机会,由我为大家作一堂党课报告,与同志们共同交流。一什么是“微腐败”“微腐败”是一种公权乱用的行为,其典型特点表现在行为小、普遍性上。其行为小是指乱用公权的行为很小,如接待群众态度冷漠、在下基层时会接受一点土特产、一盒香烟等,小到人们容易忽视它的存在;普遍性是指乱用公权行为比较普遍,如接受服务单位私人宴请在为其办事时打“擦边球”,或在帮人办事时接受不贵重物品,群众司空见惯、习以为常。“微腐败”有四种形态:(一)雁过拔毛利用工作便利,克扣、截留、挪用、贪污各类惠民惠农补贴资金,或者在为群众办
16、事过程中违规收取费用,让群众为办成事“出血二(二)吃拿卡要利用职务之便,以刁难、拖延、推诿等手段,向服务对象暗示、索取好处,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卡”着群众“要”利益。(三)优亲厚友在落实惠民政策、分配经济利益过程中,利用职务之便,违规为亲友谋取特殊照顾或利益,使亲友“优先”享受政策福利,“厚待”亲友。(四)违规摊派以各种名义、借口,违反规定向群众摊派费用、集资捐款、强行拉赞助、收缴财物,加重群众负担,“转嫁”单位或个人费用负担。“微腐败”虽“微”,但危害并不“微与那些高高在上的“大老虎”相比,群众对近在身边的“小苍蝇”感受更为真切,“微腐败”也可能成为“大祸害”,它损害的是老百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党支部 杜绝 腐败 专题 党课 讲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