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理论体系的学术特征.ppt
《内经理论体系的学术特征.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经理论体系的学术特征.ppt(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上篇内经概论 第三章第三章 内经理论体系内经理论体系的学术特征的学术特征 主讲人 王洪京Evaluation only.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第一节第一节 整体观整体观n【目的要求】【目的要求】n1.掌握整体观的含义掌握整体观的含义n2.了解整体观的哲学基础了解整体观的哲学基础n3.理解整体观在内经中的反映理解整体观在内经中的反映Evaluation only.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N
2、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第一节第一节 整体观整体观n中国古代哲学认为世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中国古代哲学认为世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整体包含部分,各部分之间有密切体,整体包含部分,各部分之间有密切的联系,想了解部分,必须认识整体,的联系,想了解部分,必须认识整体,要了解作为整体中一部分的人体,也必要了解作为整体中一部分的人体,也必须从认识整体开始,这就是内经理须从认识整体开始,这就是内经理论体系的学术特征之一。论体系的学术特征之一。Evaluation only.Created with Aspo
3、se.Slides for.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第一节第一节 整体观整体观n一、整体观的基本含义一、整体观的基本含义n整体观是指从全局考虑问题的观念,认为宇宙整体观是指从全局考虑问题的观念,认为宇宙是一个整体,由天、地及构成天地的各种事物是一个整体,由天、地及构成天地的各种事物(包括人)共同组成。它们之间具有协调统一、(包括人)共同组成。它们之间具有协调统一、普遍联系和不可分割的关系。首先是指自然界普遍联系和不可分割的关系。首先是指自然界本身是一个整体本身是一个整体,人和其他的生命、
4、生物都是人和其他的生命、生物都是其中的一部分。如果这个整体或某一部分受到其中的一部分。如果这个整体或某一部分受到损害损害,那么其他方面也将受到影响那么其他方面也将受到影响,整体则因之整体则因之破坏。破坏。Evaluation only.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第一节第一节 整体观整体观n中医的整体观是关于人体自身、人与其中医的整体观是关于人体自身、人与其生存的自然及社会环境间的统一性、不生存的自然及社会环境间的统一性、不可分割
5、性。可分割性。Evaluation only.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第一节第一节 整体观整体观n二、整体观的哲学基础二、整体观的哲学基础n(一一)共宗主结构模式的整体观,即天人共宗主结构模式的整体观,即天人同道同道n这种模式的整体观,在思维内容上系指这种模式的整体观,在思维内容上系指宇宙万物依据某种原则、或在宇宙本体宇宙万物依据某种原则、或在宇宙本体的统摄和某种力量的支配下而存在变化,的统摄和某种力量的支配下而存在变化,从而
6、表征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系统。从而表征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系统。Evaluation only.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第一节第一节 整体观整体观n关于何者为万物的关于何者为万物的“宗主宗主”及万物如何及万物如何表征为一个整体系统,在不同的思想家表征为一个整体系统,在不同的思想家那里,其具体的解释往往有很大的差异,那里,其具体的解释往往有很大的差异,但视宇宙万物具有某种统一的机制而相但视宇宙万物具有某种统一的机制而相互联系,并
7、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这种互联系,并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这种思维倾向却是相当一致的。其中,最通思维倾向却是相当一致的。其中,最通常的观念是把宗主视为道或天道。老庄常的观念是把宗主视为道或天道。老庄道家即是从这个层面理解对象的。道家即是从这个层面理解对象的。Evaluation only.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第一节第一节 整体观整体观n当然,老庄心目中的当然,老庄心目中的“道道”,其意义较为复杂。,其意义较为复杂。一方面,他们
8、把道视为一方面,他们把道视为“万物之母万物之母”,从宇宙,从宇宙论的层面来理解宇宙的整体性论的层面来理解宇宙的整体性;另一方而,他另一方而,他们又常常把道规定为宇宙的本体或万物存在变们又常常把道规定为宇宙的本体或万物存在变化所依据的最高原则。他们认为,化所依据的最高原则。他们认为,“道常无名道常无名”,是,是“万物之奥万物之奥”,是天地万物据之存在变,是天地万物据之存在变化的化的“一一”(老子老子);它它“行于万物行于万物”且且“覆载覆载万物万物”,为,为“万物之所系而一化之所待万物之所系而一化之所待”,“形非道不生形非道不生”(庄子庄子),道是兼容万物和主宰万,道是兼容万物和主宰万物的本体。
9、而万物只是道体的功能体现。物的本体。而万物只是道体的功能体现。Evaluation only.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第一节第一节 整体观整体观n因此,因此,“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纷,纷繁复杂的世界万象在道的支配下,表征繁复杂的世界万象在道的支配下,表征为某种确定的秩序性,规律性,构成一为某种确定的秩序性,规律性,构成一个整体系统。个整体系统。Evaluation only.Created with A
10、spose.Slides for.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第一节第一节 整体观整体观n先秦法家韩非继承了老庄的观念并把道先秦法家韩非继承了老庄的观念并把道加以净化,他剔除了道为万物之母的意加以净化,他剔除了道为万物之母的意涵,直接把道解释为涵,直接把道解释为“万物之所然万物之所然,和和“万物之所以成万物之所以成”,认为它具有,认为它具有“功功成天地,和化雷霆,宇内之物,恃之以成天地,和化雷霆,宇内之物,恃之以成成”(韩非子(韩非子解老)的功能和作解老)的功能和作用。用梁启雄的话说,道的意
11、义用。用梁启雄的话说,道的意义“无非无非是把错综的万物,作综合的整理,使它是把错综的万物,作综合的整理,使它们都条理化、合理化们都条理化、合理化”(韩非子浅解韩非子浅解)。Evaluation only.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第一节第一节 整体观整体观n先秦儒家也有从道的层面解释宇宙是如先秦儒家也有从道的层面解释宇宙是如何表现为一个整体系统的。易传说,何表现为一个整体系统的。易传说,“一阴一阳之谓道一阴一阳之谓道”,万物在阴
12、阳对立,万物在阴阳对立面作用下呈现的某种确定的秩序、规律面作用下呈现的某种确定的秩序、规律即是道。所谓即是道。所谓“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卑高以陈,贵贱位矣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就,就是指宇宙的这种秩序、规律皆是阴阳之是指宇宙的这种秩序、规律皆是阴阳之道的功能显现。道的功能显现。Evaluation only.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13、 Pty Ltd.第一节第一节 整体观整体观n孔子似乎也持类似的主张。苟子孔子似乎也持类似的主张。苟子哀哀公引孔子语公引孔子语:“大道者所以变化遂成万大道者所以变化遂成万物也物也”,可见,孔子也把道或天道视为,可见,孔子也把道或天道视为万物生成变化的主宰或依据的原则。但万物生成变化的主宰或依据的原则。但孔子在更多的地方讲孔子在更多的地方讲“天天”或或“天命天命”,他认为宇宙万物在其主宰下,他认为宇宙万物在其主宰下,“四时四时行焉,万物生焉行焉,万物生焉”,表征为确定的秩序,表征为确定的秩序和规律。天或天命就其作为万物的支配和规律。天或天命就其作为万物的支配力量而言,与道或天道的意义是相通的。力
14、量而言,与道或天道的意义是相通的。Evaluation only.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第一节第一节 整体观整体观n先秦的哲人把先秦的哲人把“宗主宗主”规定为道或天道,规定为道或天道,天或天命,就一般意义上说是可以相通天或天命,就一般意义上说是可以相通的。他们无不认为,宇宙万物的存在变的。他们无不认为,宇宙万物的存在变化并不是偶然的,杂乱无章的,而在其化并不是偶然的,杂乱无章的,而在其背后存在着某种支配性力量,或说它们背后存
15、在着某种支配性力量,或说它们的存在变化皆依据于某种必然性原则。的存在变化皆依据于某种必然性原则。Evaluation only.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第一节第一节 整体观整体观n在先秦的共宗主结构的思维中,显然已在先秦的共宗主结构的思维中,显然已经包涵着这样的观念经包涵着这样的观念:万物相互联系而为万物相互联系而为一体之所以可能,并不在于它们形体或一体之所以可能,并不在于它们形体或形质的同一,而在于它们均是同一原则形质的同一
16、而在于它们均是同一原则或支配者的体现而具有相同的功能或属或支配者的体现而具有相同的功能或属性,因而是息息相通的。这一点,还可性,因而是息息相通的。这一点,还可以从天人合一的层面得到印证。以从天人合一的层面得到印证。Evaluation only.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第一节第一节 整体观整体观n所谓天人合一,本质上是指天道和人道的同一,所谓天人合一,本质上是指天道和人道的同一,天人同道而沟通,相互联结为一体。老子所说天人同
17、道而沟通,相互联结为一体。老子所说的的“朴散为器朴散为器”,“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即是把人类社会,即是把人类社会的一切视为道体的产物,因此,天人从根本上的一切视为道体的产物,因此,天人从根本上说不是完全间隔的二物,而是统一的整体。孟说不是完全间隔的二物,而是统一的整体。孟子更为明确地表述了这一思想,认为子更为明确地表述了这一思想,认为“尽其心尽其心者,知其性也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知其性,则知天矣”。天人本。天人本质上是合一的。质上是合一的。Evaluation only.Created with Aspose
18、Slides for.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第一节第一节 整体观整体观n苟子主张苟子主张“天人之分天人之分”,但这只是就二,但这只是就二者各具不同的具体职能或功能的层面而者各具不同的具体职能或功能的层面而言,如果从更高、更为宏观的层面看问言,如果从更高、更为宏观的层面看问题,他并不否定天人合一。在荀子看来,题,他并不否定天人合一。在荀子看来,“礼礼”不单是人类社会不单是人类社会“分分”、“别别”,等级秩序的原则,同时,等级秩序的原则,同时,“天地以合,天地以合,日月以明,四明以序,星
19、辰以行,江河日月以明,四明以序,星辰以行,江河以流,万物以兴以流,万物以兴”(荀子荀子礼论礼论),礼也是宇宙万物存在变化的原则。礼也是宇宙万物存在变化的原则。Evaluation only.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第一节第一节 整体观整体观n天人同依据于礼,因而二者相互贯通而天人同依据于礼,因而二者相互贯通而为一体。苟子所说的礼,实际是指人道,为一体。苟子所说的礼,实际是指人道,但又有超逾人道而直趋天道的意义。视但又有超逾人道
20、而直趋天道的意义。视天人同道而合为一体,可以说是先秦哲天人同道而合为一体,可以说是先秦哲人最普遍的观念之一。人最普遍的观念之一。Evaluation only.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第一节第一节 整体观整体观n(二二)同基源结构模式的整体观,即天人同基源结构模式的整体观,即天人同源同源n先秦一些哲学家也往往从宇宙万物的产先秦一些哲学家也往往从宇宙万物的产生根源或构成基质的层面理解和规定整生根源或构成基质的层面理解和规定整体,
21、认为万物作为实物形态的现实存在,体,认为万物作为实物形态的现实存在,它们有着同一的本源或构成基质,因而它们有着同一的本源或构成基质,因而可以相互联结而成为一个整体。可以相互联结而成为一个整体。Evaluation only.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第一节第一节 整体观整体观n先秦的哲人把这种先秦的哲人把这种“基源基源”通常规定为气或精通常规定为气或精气,这在管子和庄子中都有反映。气气,这在管子和庄子中都有反映。气本质上是一种物
22、质性的东西,但它不象古希腊本质上是一种物质性的东西,但它不象古希腊哲学中的原子,可以被时空切割为间断性的物哲学中的原子,可以被时空切割为间断性的物质微粒或机械性的物质质点。它在现实形态上质微粒或机械性的物质质点。它在现实形态上具有连续性和流动性的特征。气具有连续性和流动性的特征。气“虚而无形虚而无形”,因而可以,因而可以“流于天地之间流于天地之间”、“遍流万物而遍流万物而不变不变”(管子管子内业内业),是不可分割的流质,是不可分割的流质;“其细无内,其大无外其细无内,其大无外”,是弥漫于宇宙空,是弥漫于宇宙空间的无限混沌。间的无限混沌。Evaluation only.Created with
23、Aspose.Slides for.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第一节第一节 整体观整体观n这种观点认为,宇宙万物作为个体,它这种观点认为,宇宙万物作为个体,它们分得气的一部分而通过聚散的方式实们分得气的一部分而通过聚散的方式实现自身的存在,所谓现自身的存在,所谓“万物之精,此万物之精,此(比比)则为生则为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聚则为生,散则为死”。他们不是强调万物同道而统一,而是强他们不是强调万物同道而统一,而是强调调“通天下一气通天下一气”,即以气作为万物同,即以气作为万物同源或同质
24、的基础,从而实现万物的统一。源或同质的基础,从而实现万物的统一。Evaluation only.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第一节第一节 整体观整体观n这种模式的整体观把人视为宇宙万物中的普通这种模式的整体观把人视为宇宙万物中的普通一物。作为一定的个体实体的存在,人与万物一物。作为一定的个体实体的存在,人与万物的构成基质一样,纯是一气之凝聚,所谓的构成基质一样,纯是一气之凝聚,所谓“人人之生也,气之聚也之生也,气之聚也”。这样的人
25、实际是纯自。这样的人,实际是纯自然的人,然的人,“有人,天也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有天,亦天也”(庄子庄子),人源于自然,从而隶属于自然,因此,人,人源于自然,从而隶属于自然,因此,人与自然是完全合一的。主张与自然是完全合一的。主张“归朴返真归朴返真”,人,人应该顺应自然,适应自然,效法自然,取得人应该顺应自然,适应自然,效法自然,取得人与自然的绝对协调和平衡,是这种整体观念所与自然的绝对协调和平衡,是这种整体观念所迫求的最高的整体目标。迫求的最高的整体目标。Evaluation only.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NET 3.5 Client Pro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内经 理论体系 学术 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