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倾听习惯的培养.doc
《大班幼儿倾听习惯的培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幼儿倾听习惯的培养.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大班幼儿倾听习惯的培养倾听就是细心地听取别人说话,目前大班幼儿的倾听习惯不容乐观,活跃的课堂里常伴随着不和谐音符,如插嘴、答非所问、搞小动作等。这些不良倾听习惯严重影响了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如何让幼儿认真倾听,使我们组织的活动活而有序呢?我认为应从建立合理的倾听常规、营造良好的倾听环境、适时巧妙地运用“鼓励”和“表扬”、发挥成人的榜样作用等方面着手,把倾听习惯的培养渗透在一日生活中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进行。关键字:幼儿 倾听 习惯当我们走进幼儿园大班的课堂,不容乐观的场景时时在我们眼前出现:有的孩子老师在讲课,他在下面左顾右盼、交头接耳、搞小动作,请他回答问题,不是答非所问,就是尴尬
2、站着,有的干脆打断老师的讲话,把话题扯到十万八千里;面对老师的有趣提问,要么一个孩子的发言还没有结束,其他孩子迫不及待地举起小手,“老师,我来”的叫声此起彼伏,孩子们的发言却是一再重复,要么是老师指名一位孩子回答后,其余举手的孩子都异口同声地叹起气来,垂头丧气,根本顾不了听讲;对于老师的“开放式提问”,如“小朋友们,你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的?你能跟同一组上的小朋友讲讲吗?” 气氛更是相当热烈,老师的话还没有落尾,大家都围着开始讨论,可是如果你到其中一组去仔细一听,就会发现:他们每个人都在讲,就是没有人听等等。想一想:这些活跃课堂里,孩子们在倾听吗?是什么原因造成孩子们的不良倾听习惯呢?我个人分析
3、认为:一是近年来我们在反对传授式教育的背景下,不少人盲目以为国外的幼儿教育就是活泼欢快,似乎与我们彻底不同,谈到幼儿教育时尽量回避“用心听讲”的字眼,甚至面对幼儿是否用心听讲也难以有适当要求,导致有的幼儿在活动中养成了不专心听讲的坏习惯,传统教育的最大失误之一,就是在幼儿还没有学会如何倾听时,活动就开始了。二是成人不重视倾听能力的培养 ,认为听力是与生俱来的,会自然习得,遇到孩子插嘴或不专心倾听要么训斥、责备孩子,要么是粗暴说“大人讲小孩子听”,使孩子失去倾听的欲望和兴趣,变得不爱倾听或不会倾听,要么认为插话是孩子自信、能干的表现,过分顺着孩子的意思,以致使孩子愈加不会倾听;三是受大班幼儿的身
4、心发展特点和幼儿年龄特点的局限,注意力容易分散,自制力较弱,孩子们缺乏耐心倾听别人说话,在听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做小动作、东张西望等现象,再加那些聪明活拨、表现欲望特别强烈的幼儿,在集体活动中常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时时打断其他同伴的发言,导致大部分幼儿有时候根本没听清楚或听得不完整;四是成人的消极榜样作用,有些成人在和别人交往时,或者与幼儿交谈时就不会倾听,无形中习得了他们的不良行为。幼儿的不良倾听习惯,不仅影响了活动质量,更影响了幼儿的健康品格形成,影响了幼儿以后的终身学习和工作。大班孩子即将升入小学,倾听习惯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孩子们以后学习系统文化知识的兴趣和质量。如何让幼儿认真倾听,使我们组织
5、的活动活而有序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对大班幼儿进行良好倾听习惯的培养:一、建立合理的倾听常规大班的孩子年龄在56岁,自我意识已初步形成,明辨是非的能力逐渐增强,懂得了一些简单的道理,但判断事物的对和不对,常常依赖于成年人的讲解和评价,因此在一日生活各个环节,我通过讲故事、亲密的个别谈话、简洁明了的集体谈话等多种形式,让幼儿首先明白,倾听是细心地听取别人说话,善于倾听是一个人不可缺少的修养,学会倾听不但能正确完整地听取所要的信息,而且会给人留下认真、踏实、尊重他人的印象;其次,让幼儿知道倾听别人说话时要做到保持安静,有礼貌地倾听(如不随意插嘴或打断他人讲话,要插话必须证得讲话人同意等),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班 幼儿 倾听 习惯 培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