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生物七上一二章复习课件.ppt
《冀教版生物七上一二章复习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教版生物七上一二章复习课件.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第一章 开启生物科学之门 第一节 走进生物实验室一、了解生物实验室规则。二、常用的生物实验器具及用途。(1)常用的生物器具:镊子、滴管、烧杯、解剖针、滴瓶、三脚架和石棉瓦、放大镜、刀片、培养皿、酒精灯、载玻片和盖玻片、试管夹*(2)酒精灯:酒精为易燃液体,使用前检查灯芯、有无酒精;禁止向燃烧着的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不用嘴吹用灯盖盖灭;酒精燃烧用湿布扑灭。*三、显微镜的各部分结构名称及作用。三、显微镜的各部分结构名称及作用。1、目镜:有一定的放大倍数(5,10,16)2、镜筒:3、转换器:安放物镜4、物镜:有一定的放大倍数(4,10,40)5、载物台:安放装片
2、6、通光孔:7、光圈:调节光线强弱8、压片夹:9、反光镜:10、粗准焦螺旋:(粗调)能将标本快速移近或离开物镜,获得初步放大物象11、细准焦螺旋:(微调)观察到清晰地物象12、镜臂:13、镜座:*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目镜放大倍数 第二节 学会观察*一、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顺序,观察方式:肉眼放大镜显微镜;观察方位:整体局部,宏观微观,外内,左右。二、观察月季枝条:茎带刺,小叶边缘有锯齿,花颜色鲜艳,有红色、黄色月季花:从外向内依次为萼片、花瓣、雄蕊、雌蕊;花药用放大镜观察球形有很多突起。*三、显微镜使用:1、取镜和安放取镜和安放: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把显微镜放在距离实验台边
3、缘10CM处;2、对光:转动转化器,使低倍镜正对通光孔。光线较强时用平面镜,光线较弱时用凹面镜。3、安放装片:把制作的花粉粒临时装片放在载物台上,并用压片夹压住,让标本正对通光孔;4、调焦: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至物镜接近花粉粒为止,注意物镜不要碰到玻片标本(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左眼向目境内观察,同时逆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象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清晰。想一想: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了花粉粒,与电镜下的花粉粒有何不同?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了花粉粒没有在电镜下看到的花粉粒大,并且看不到花粉粒表面细微的结构。第三节 练习测量一、对生物进行测量的意义:生物
4、体多为不规则物体,需借助工具仪器及特殊的方法,才能描述生物的形状时,需要数据来表示,要求对生物体进行测量。二、测量的方法:1、测量叶片周长:2、测算叶片面积:3、测量葡萄体积:4、测量体温:(1)水银温度计测烧杯中热水的温度。(2)用体温计测量自己的体温。*测量时由于测量工具和测量人的不同,误差是难以避免的。可以采取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等方法,尽可能地减少误差。第四节 采集与制作标本 一、植物标本一、植物标本的概念:P12分类:(1)腊叶标本(2)浸制标本*二、植物腊叶标本的制作:1、采集工具:采集筒、铁锨、枝剪、绳子、标本夹、标本号牌、标签、吸水纸2、采集植物:草本植物:根、茎、叶、花、果实、种
5、子六全植物;木本植物:茎、叶、花或果实的枝条。3、制作:整形 压平 干燥 装贴。三、植物标本的作用:1、学习活动中,认识植物;2、科学研究中,植物分类的依据,为植物资源的考察、认证提供实物资料;3、科普宣传;4、工艺品。*大家谈:1、采集植物标本时,为什么要选择具有花和果实的植株或枝条?答:对于一般高等植物来讲,花和果实是分类的重要依据,所以采集植物标本时,要选择具有花和果实的植株或枝条。2、采集回来的植物标本,不等干燥,直接上台纸行吗?答:不行,因为采集回来的植物标本,不等干燥就直接上台纸,会导致标本的枯萎、变形,不能反映植物原来的特征;标本含水分而腐烂。第四节 采集与制作标本 二、昆虫标本
6、一、昆虫标本的制作:1、采集工具:捕虫网、毒瓶、三角纸包、展翅版2、采集昆虫:标本身体完整。3、针插部位:不同昆虫针插部位不同。*4、制作过程:针插展翅干燥保存。*大家谈1、应该怎样将昆虫从捕虫网中移至毒瓶内?答:应用镊子将昆虫从捕虫网中移至毒瓶内,注意不要将翅损坏。对于翅上有鳞片的昆虫,应放入三角纸包内,连同三角纸包一起放入毒瓶内。2、展翅版中部如不挖一条与虫体大小相当的沟缝,展翅时昆虫会怎样?答:展翅版中部如不挖一条与虫体大小相当的沟缝,展翅时昆虫翅无法展平,而且容易使虫体变形。第五节 学习探究*一、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设计实验 4、完成实验 5、得出结论
7、6、表达、交流。*二、科学探究实例:1、提出问题:种子萌发需要水吗?(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研究性科学问题,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研究性科学问题,以以问号问号结尾)结尾)2、作出假设:种子萌发需要水。(猜想有科学依据,完整的陈述语句,猜想有科学依据,完整的陈述语句,句号句号结尾结尾。)。)3、设计实验:(1.1.要确定实验单一变量要确定实验单一变量;2.2.合理设计对照实验合理设计对照实验分分对照组对照组和和实验组实验组 )材料:菜豆2020粒,培养皿两个。实验步骤:1 1、将种子平均分为两组,放在两个培养皿中,放入同样的棉花,都放入1010粒菜豆种子。2 2、保持1 1号培养皿内干燥;经常向2
8、2号洒水,使棉花保持潮湿,但不要让种子浸在水里。3 3、将两个培养皿放在相同的室温中,并保持光照相同。4 4、记录种子萌发的情况。4、完成实验:5、得出结论:种子萌发需要水。(描述现象。处理数据。得出结论。)描述现象。处理数据。得出结论。)6、表达、交流。(撰写探究报告。交流探究过程和结论。)撰写探究报告。交流探究过程和结论。)第二章第二章 形形色色的植物形形色色的植物第一节 在实验室里观察植物*一、观察植物:1.根系(1)直根系主根和侧根区别明显(白菜、蒲公英)(2)须根系主根不明显,主要由不定根组成 (狗尾草、小麦)变态根:甘薯的贮藏根,玉米的气生根,菟丝子的寄生根2、茎 基本特征:具有节
9、和节间 变态茎:马铃薯、荸荠的块茎,藕的根状茎,月季的刺茎3、叶 完全叶:叶片、叶柄、托叶 变态叶:猪笼草的捕虫叶,豌豆的叶卷须,仙人掌的叶刺 44、花花冠颜色气味花粉粒特点传粉者常见的花风媒花不鲜艳无特殊的气味轻而干燥,表面光滑风力玉米小麦虫媒花鲜艳有芳香或独特气味表面粗糙、多有刺突昆虫苹果、桃注意:根、茎、叶都有变态现象。原因: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果。第三节 经济植物 一 蔬菜作物一、蔬菜作物的定义:供人们佐餐的草本植物的总称。*二、分类:分类依据蔬菜作物主要可食用部分不同1、根菜类胡萝卜、萝卜;2、茎菜类马铃薯、荸荠、莴笋、藕;3、叶菜类白菜、菠菜、芹菜、洋葱;4、花菜类西兰花、菜花、黄花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冀教版 生物 一二 复习 课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