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北京段.doc
《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北京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北京段.doc(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北京段)文本目录第五章保护措施15第26条制定原则15第27条河道、水源整体保护措施 15第28条河道、水源遗产点具体保护措施 15第29条闸、桥梁整体保护措施 16第30条闸、桥梁遗产点具体保护措施 16第31条古遗址、古建筑整体保护措施 18第32条古遗址、古建筑遗产点具体保护措施 18第33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 19第六章 管理规划第34条 北京段大运河遗产整体管理规划 20第35条 河道、水源管理规划 20第36条 闸、桥梁管理规划 20第37条古遗址、古建筑管理规划 21第38条 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规划 21第七章北京段大运河生态景观背景环境 第39条 生态景
2、观要素筛选 22第40条 生态景观要素保护措施 22第八章 展示规划第41条展示原则23第42条展示目标 23第 43 条 展示策略与方法 23第九章考古规划第44条地下埋藏区25第45条 北京段大运河物质文化遗产考古规划 25第46条 北京市级运河遗存考古规划 25第十章项目实施分期规划 第47条规划分期26第48条 近期项目实施计划(2010至2015年)262022232526第49条 中期(2016至2020年)、远期(2021至2030年)项目实施计划 27第十一章附则 27第50条 规划成果构成 27第51条规划审批与实施程序27第一章总贝U 1第1条项目概况 1第2条规划依据 1
3、第3条规划范围 2第4条规划性质与内容 2第5条规划适用范围 2第二章规划原则、目标与策略 3第6条规划原则 3第7条规划目标 3第8条规划策略 3第三章北京段大运河遗产构成 4第9条北京段大运河遗产保护的核心与主线 4第10条遗产点筛选 4第11条北京段大运河遗产构成 4第三章遗产综合评估与分级 6第12条具体遗产点评估 6第13条北京段大运河遗产整体评估 6第14条北京段大运河遗产问题分析 7第15条北京段大运河遗产分级 8第四章保护区划与管理规定 9第16条制定依据 9第17条保护区划划定原则 9第18条河道、水源保护区划划定原则 9第19条河道、水源保护区划划定 10第20条闸、桥梁保
4、护区划划定原则 10第21条闸、桥梁保护区划划定 11第22条古遗址、古建筑保护区划划定原则 11第23条古遗址、古建筑保护区划划定 11第24条北京段大运河遗产保护带 12第25条管理规定 13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北京段)第2条规划依据文 本第一章 总则第1条项目概况大运河是我国重要的线性文化遗产,2006年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 名单。其中,京杭大运河(春秋至清)于2006年5月被国务院整体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 物保护单位,分布范围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东省、江苏省、浙江省” 。北京与大运河关系密切,在三千多年的建城发展历史中,由于其重要的历史、地理、军事、 政治地
5、位,在我国古代漕运史上有着突出的地位。 其中隋唐时期是大运河尽端的边防重镇, 元、 明、清时期成为国家首都,是京杭大运河尽端的终点城市。北京位于华北大平原的北端,西北临山,东南为平缓平原,平原上水网密集。属暖温带半 湿润半干旱季风型大陆气候,多年平均降雨量为 595毫米,年际、年内降水分布极不均匀。目 前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是世界著名的古都和现代国际城市,经 济总量位居全国前列。市域(行政辖区)共包括十八个区县,总面积约16410平方公里。北京地区运河开凿的历史悠久:隋唐时期永济渠的开凿开启了由水道运粮至北京的历史。 金代开凿了以北京为漕运中心的人工运河。元代,郭守敬
6、实施通惠河水源工程和航道工程,使 北京地区的水利工程技术水平达到历史最高点,运河进入最为繁荣兴盛的时期。明、清两代基 本沿用了元代的运河线路,到清末随着现代铁路兴起,漕运终止。目前北京市域范围内仍存留大量运河遗产,以元、明、清京杭大运河遗产为主,主要包括 水利工程遗产和其他相关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国大运河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河道总长约 80公里,目前均已丧失漕运功能,大多数为景观与排水河道。为满足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京杭大运河的需要,全面协调和长期指导北京段大运河遗产 的保护与发展,并为北京运河遗产纳入大运河申遗工作奠定基础,特编制本规划。2.1 法律法规2.1.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
7、007年12月29日公布2.1.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起施行2.1.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2002年2.1.4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7年2.1.5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 年2.1.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 年2.1.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 年2.1.8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 2003年2.2 行政法规、部门规章、技术标准和相关文件2.2.1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2003年2.2.2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1991年2.2.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条例2007年2.2.4 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1988年2.2.5 中华人民
8、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2002年2.2.6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2008年2.2.7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2006年2.2.8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2006年2.2.9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审批办法2005年2.2.10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 2000年2.2.11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要求2005年2.2.12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2005年2.2.13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第一阶段编制要求2008年2.2.14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第二阶段编制要求2009年2.2.15关于印发大运河保护和申遗省部际会商小组工作制度及大运河保护和申遗2009-2
9、010年工作计划的通知办大运字20091号2216关于加强大运河保护和申报世界遗产工作的通知文物保函 2009939号2.3 地方性法规、地方规章和相关规划2.3.1 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办法 2004年2.3.2 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管理规定1987年2.3.3 北京市城市河湖保护管理条例1999年2.3.4 北京市水利工程保护管理条例1997年2.3.5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一2020年2004年2.3.6 北京市其它经批准的、与大运河相关的专业规划2.4 相关国际文化遗产保护文献2.4.1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72 年(Conventio
10、n concerning theProtectio n of the World Cultural a nd Natural Heritage)2.4.2 实施 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 的操作指南2008年(OperationalGuideli nes for the Impleme ntati on of the World Heritage Conven tio n)2.4.3 威尼斯宪章1964 年 (The Ven ice Charter )2.4.4 国际运河遗产名录1996 年 (The International Canal MonumentsList )2.4.5 关于文化
11、线路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宪章2008年(The ICOMOCharteron Cultural Routes )2.4.6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3年 (Convention for the Safeguardingof the Intan gible Cultural Heritage)2.4.7 保护和促进文化表达多样性公约2005年 (Convention on theProtectio n and Promoti on of the Diversity of Cultural Expressi ons)2.4.8 奈良真实性文件1994 年 (The Nara Document
12、on Authenticity)第3条规划范围3.1 本规划涉及运河遗产河道长度约 80公里,规划范围包含北京市域范围内大运河遗产需要给予保护与控制的区域(大运河遗产保护带),面积约77.8平方公里,涉及通 州、朝阳、崇文、东城、西城、海淀、昌平七个区县。3.2 此外,本规划将运河遗产河道周边的生态景观环境作为运河保护的背景环境,研究 范围包括运河河道两岸单侧 200米的区域,面积约129.2平方公里。第4条规划性质与内容4.1 本规划属于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的第一、第二阶段,规划性质是北京市大运河遗产 保护管理的总体规划,是北京市实施大运河遗产保护管理的指导性文件,是北京市 纳入大运河申请世界
13、文化遗产范围的基本文件依据。以文物保护规划为主,兼顾遗 产申报。4.2 规划的主要内容是确定北京市域范围内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对象,对运河遗产进行评 定分级,划定保护范围,制定基本保护要求,并就市域范围内与运河遗产相关的各 行业专项规划提出意见和建议。第5条规划适用范围5.1 本规划经依法审批后,作为北京段大运河遗产保护的法规性文件,凡涉及市域范围 内大运河遗产保护与发展的一切行为,均须与本规划相符合。5.2 本规划应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相互衔接,纳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当中,构成总 体规划的组成部分。第二章规划原则、目标与策略第6条规划原则6.1 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
14、工作方针为基本指导思想, 以保护优先为基本原则,在我国历史发展的重要关头保护好大运河这份中华民族和 人类文明的重大遗产。6.2 遵循真实性、完整性、系统性和延续性的原则,同时注重科学性与可操作性。6.3 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北京段大运河遗产特征,制定有针对性和多样性的保护 策略。6.4 正确处理北京段大运河遗产不同的保存形式,通航或在用、废弃与改用、考古遗址 等。6.5 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遵循协调发展的原则,提出北京段大运河遗产保护与经济发 展、社会发展、城乡建设及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策略。护单位的备选名单。8.4 划定各个遗产的保护范围与建设控制地带,作为其自身保护空间,并将其叠加形成
15、 空间连续的大运河遗产保护带,形成北京大运河的整体保护空间。8.5 制定遗产点的保护与整治措施,实现对遗产及其周边环境的有效保护。8.6 结合北京现实管理机制,提出大运河遗产管理机构与机制等方面的建议,增强遗产 管理。8.7 结合现有展示活动,确定遗产展示分区与路线,设置展示设施,对北京段大运河遗 产进行全方位展示与宣传,促进保护与申遗工作深入人心。8.8 充分尊重与考虑北京土地、城建、基础设施和经济社会发展等相关规划的内容,并 提出相应调整建议,保证遗产保护与城市其他领域的协调发展。制定优先行动计划,确定近期重点工作内容,及时有效地应对飞速的城市开发对运 河遗产带来的负面影响,并为申遗工作做
16、好准备。第7条规划目标7.1 全面建立北京段大运河遗产保护体系,促进遗产生存环境的改善,有效保护北京大 运河的历史真实性与完整性。7.2 妥善处理遗产保护与城市开发的矛盾,促进遗产功能延续与合理利用,增强遗产展 示与宣传,促进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协调统一。7.3 结合申遗工作安排,为申遗工作打下坚实基础。第8条规划策略8.1 通过历史研究与现状调研,确定北京大运河的遗产构成,明确保护对象。8.2 对遗产进行全面评估,作为保护区划与保护措施制定的基础。以评估为基础,按照大运河遗产保护的需要进行分级,确定北京段大运河遗产申报 各级别文物的名单,重点选取具有代表性、价值高的遗产点,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
17、表1北京大运河物质文化遗产名单第三章北京段大运河遗产构成第9条北京段大运河遗产保护的核心与主线9.1 本规划以元至明清时期的京杭大运河作为北京段大运河遗产保护的核心。9.2 本规划以元代白浮泉引水沿线、通惠河、坝河和白河(今北运河)一线河道作为北 京段大运河遗产保护的主线。9.3 对于隋唐、辽金时期的北京段运河,应加强其考古工作,待确定具体走线与遗产构 成,并证明其价值后,纳入本规划当中予以保护。第10条遗产点筛选10.1结合大运河保护核心与主线,本规划以“与运河直接相关、地上遗存可见、地下遗 址可探、复建文物有审批手续”为筛选原则,最终确定40处物质文化遗产上报国家文物局,作为北京大运河申遗
18、工作的基础,也是本规划划定保护区划、制定保护 措施的主要保护对象。10.2 本规划选择反映运河历史变化、运河沿线曾经存在、保存流传至今、与运河相生相 伴的地名、传说、风俗等,列入北京大运河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加以保护。10.3 对于还需进一步通过历史考证或考古发掘的 大运河遗存,将其汇总形成北京市级运 河遗存大名单,提交北京市文物局,有待继续开展相关工作。第11条北京段大运河遗产构成11.1北京大运河呈现虚(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的遗产构成形式。11.2物质文化遗产共40项,详见表1所示。其中水利工程遗产共31项,包括:河道5 项;水源4项;水利工程设施(闸)7项;航运工程设
19、施10项(桥梁8项,码头2 项);古代运河设施和管理机构遗存(仓库)5项。其他运河物质文化遗产共 9项,包括古遗址6项;古建筑2项;石刻1项。遗产编码遗产类别遗产名称所处区县始建朝 代现状保护级别01通惠河(包括今通惠河与通州一段 故道)朝阳区、通 州区元通州故道为区保02河道运河河道通惠河故道(今玉河故道)东城区、崇 文区元区保03白河(今北运河)通州区元04坝河朝阳区元05人工 引河南长河(今昆玉河北段与长河)海淀区元06泉白浮泉(含九龙池与都龙王庙)昌平区元市保07玉泉山诸泉海淀区金玉泉山为国保08水源湖泊瓮山泊(今颐和园昆明湖)海淀区元颐和园为国保, 世界文化遗产09积水潭(今什刹海)
20、西城区元10广源闸(包括龙王庙)海淀区元区保11万宁桥(包括澄清上闸遗址)西城区元市保12水 利 工 程 遗 产水利工程设施东不压桥遗址(包括澄清中闸遗址)东城区元区保13闸庆丰上闸遗址朝阳区元14平津上闸遗址朝阳区元15颐和园昆明湖绣漪闸海淀区清国保16高梁(闸)桥海淀区元区保17德胜桥西城区明区保18银锭桥西城区明区保19永通桥(包括御制通州石道碑)通州区明市保(与石道碑一起公布)20桥梁通济桥遗址通州区明21航运工广利桥(包括镇水兽)通州区明区保22程设施通运桥通州区明市保(与张家湾 城墙一起公布)23张家湾东门桥通州区明24张家湾虹桥通州区明25码头张家湾码头遗址通州区辽26里二泗码头
21、遗址通州区元27古代运北新仓东城区明市保28河设施南新仓东城区明市保29和管理仓库禄米仓东城区明市保30机构遗通州大运中仓遗址通州区明仓墙为区保31存通州西仓遗址通州区明表1北京大运河物质文化遗产名单表1北京大运河物质文化遗产名单遗产编码遗产类别遗产名称所处区县始建朝 代现状保护级别32苴 丿、 他 运 河 物 质 文 化 遗 产古遗址神木厂址(包括神木谣碑)朝阳区:明33通州城北垣遗址通州区元、明区保34张家湾城墙遗迹通州区明市保(与通运桥 一起公布)35皇木厂遗址(包括古槐)通州区明古槐为区保36花板石厂遗址(包括遗石若干)通州区明37上、下盐厂遗址(包括下盐厂石权)通州区明38古建筑玉河
22、庵(包括玉河庵碑额)东城区清区保39燃灯佛舍利塔通州区北周市保40石刻王德常去思碑东城区元注:国保指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市保指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区保指北京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1.3非物质文化遗产共11项,详见表2所示。其中地名3项;传说6项;风俗1项;其 它1项。表2北京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遗产编码遗产类型遗产名称41地名:海运仓42与运河相关的胡同名、街道名43通州区若干个村庄的村名44传说:宝塔镇河妖45铜帮铁的古运河46八里桥的故事“扒拉桥”47不挽桅48乾隆游通州地奇闻逸事49萧太后河的来历50r风俗:通州运河龙灯会51其它通州运河船工号子注:北京与运河相关的地名众多,本规划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运河 遗产 保护 规划 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