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检验检疫技术.ppt
《动物检验检疫技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检验检疫技术.ppt(10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第四章 动物检验检疫技术动物检验检疫技术Contents检验检疫样品检验检疫样品细菌分离及鉴定细菌分离及鉴定病毒分离及鉴定病毒分离及鉴定其它病原微生物分离及鉴定其它病原微生物分离及鉴定寄生虫检查寄生虫检查第一节第一节 检验检疫样品检验检疫样品一、病料采集采集和运送运送(一)病料采集基本原则原则(1)在采取病料前必须对被检动物可能患有何种疫病作出初步诊断。(2)采取病料所用容器、手术器械都应事先消毒,确保无毒,采样时应无菌操作。(3)应做好人身防护,严防人畜共患病感染。(4)应防止污染环境,防止疫病传播,做好环境消毒和病害肉尸的处理。(5)如果动物已死亡,有特殊要求 如果动物已死亡,取样应
2、注意如果动物已死亡,取样应注意v急性死亡动物,如怀疑是炭疽,不可随意解剖,应从耳尖或四肢末梢血管取血制成涂片,染色镜检,万不得已时局部解剖作脾脏触片的显微镜检查。排除炭疽后方能剖检取样v采取病料时间,原则是越早越好,内脏病料的采取,如患畜已死亡,应尽快采集,最迟不超过6h。夏季要在动物死亡后2小时内采取病料;v采取病料的种类,根据不同的疾病或检验目的,采其相应的脏器、内容物、分泌物、排泄物或其他材料。在无法估计病因时,可进行全面的采集。v填写好病料送检单和剖检病理变化记录。(二)使用器械的消毒(二)使用器械的消毒v刀、剪、镊子等用具煮沸消毒30min。v器皿(玻制等)经高压灭菌或干烤灭菌;或放
3、于0.5%1%的碳酸氢钠水中煮沸10min15min;v软木塞和橡皮塞置于0.5%石碳酸水溶液中煮沸10分钟v载玻片在1%2%的碳酸氢钠水中煮沸10min15min;水洗后用清洁纱布擦干,保存于酒精、乙醚等溶液中备用v一般使用一次性针头和注射器。采取一种病料,使用一套器械与容器;v5、采过病料的用具应先消毒后清洗。(三)病料的采取方法(三)病料的采取方法1、血液(1)采血部位采血部位v大的哺乳动物可选用颈静脉或尾静脉采血,也可采胫外静脉和乳房静脉血。v毛皮动物小量采血可穿刺耳尖或耳壳外侧静脉,多量采血可在隐静脉采集,也可用尖刀划破趾垫0.5cm深或剪断尾尖部采血。v啮齿类动物可从尾尖采血,也可
4、由眼窝内的血管丛采血;v兔可从耳背静脉、颈静脉或心脏采血。v禽类通常选择翅静脉采血,也可通过心脏采血。小鼠猪前腔静脉采血采血(2)采血方法)采血方法v对动物采血部位的皮肤先剃毛(拔毛),75%的酒精消毒,待干燥后采血;v采血可用针管、针头、真空管或用三棱针穿刺,将血液滴到开口的试管内。v禽类等的少量血清样品的采集,可用塑料管采集。用针头刺破消毒过的翅静脉,将血液滴到直径为3mm4mm的塑料管内,将一端封口。(3)血样种类)血样种类全血样品全血样品n进行血液学分析,细菌、病毒或原虫培养,通常用全血样品,样品中加抗凝剂。n抗凝剂可用0.1%肝素、阿氏液或4.05%枸橼酸钠液。n采血时应直接将血液滴
5、入抗凝剂中,并立即连续摇动,充分混合。也可将血液放入装有玻璃珠的灭菌瓶内,震荡脱纤维蛋白。血清样品血清样品v进行血清学试验。血液中不加抗凝剂,血液在室温下静置2h4h,待血液凝固,有血清析出时,用无菌剥离针剥离血凝块,然后置4冰箱过夜,待大部分血清析出后取出血清,必要时经低速离心分离出血清。v在不影响检验要求原则下可因需要加入适宜的防腐剂。v做病毒中和试验的血清避免使用化学防腐剂(如硼酸、硫柳汞等)。若需长时间保存,则将血清置20以下保存,但要尽量防止或减少反复冻融。v样品容器上贴详细标签。血浆的采集血浆的采集 采血试管内先加上抗凝剂,血液采完后,将试管颠倒几次,使血液与抗凝剂充分混合,然后静
6、止,待细胞下沉后,上层即为血浆。2、一般组织(包括内脏组织)一般组织(包括内脏组织)(1)采样方法用常规解剖器械剥离死亡动物的皮肤,体腔用消毒的器械剥开,所需病料按无菌操作方法从新鲜尸体中采集。剖开腹腔后,注意不要损坏肠道。(2)采样种类)采样种类病原分离样品的采集病原分离样品的采集 用于细菌分离的样品的采集,首先以烧红的刀片烫烙脏器表面,在烧烙部位刺一孔,用灭菌后的铂耳伸入孔内,取少量组织或液体,作涂片镜检或划线接种于适宜培养基上组织病理学检查样品的采集组织病理学检查样品的采集 采集包括病灶及临近正常组织的组织块,立即放入10倍于组织块的10%福尔马林溶液中固定。组织块厚度不超过0.5cm,
7、切成1cm22cm2。组织块切忌挤压、刮摸和用水洗。如作冷冻切片用,则将组织块放在04容器中,尽快送实验室检验。3、液体病料、液体病料v采集胆汁、脓、粘液或关节液等样品时,用烫烙法消毒采样部位,用灭菌吸管、毛细吸管或注射器经烫烙部位插入,吸取内部液体材料,然后将材料注入灭菌的试管中,塞好棉塞送检。也可用接种环经消毒的部位插入,提取病料直接接种在培养基上。v供显微镜检查的脓、血液及粘液抹片抹片的制备方法:先将材料置玻片上,再用一灭菌玻棒均匀涂抹或另用一玻片推抹。组织块、致密结节及脓汁等亦可在两张玻片中间,然后沿水平面向两端推移。用组织块作触片时,持小镊将组织块的游离面在玻片上轻轻涂抹即可。4、皮
8、肤、皮肤 病料直接采自病变部位,如病变皮肤的碎屑、未破裂水泡的水泡液、水泡皮等。采取病变局部的皮肤(10cm10cm左右),放入甘油盐水缓冲溶液中,或10饱和盐水溶液中,或10福尔马林液中。5、肠内容物或粪便、肠内容物或粪便肠道只需选择病变最明显的部分,将其中的内容物弃去,用灭菌生理盐水轻轻冲洗;也可烧烙肠壁表面,用吸管扎穿肠壁,从肠腔内吸取内容物,将肠内容物放入盛有灭菌的30%甘油盐水缓冲保存液中送检。或者,将带有粪便的肠管两端结扎,从两端剪断送检。6、胃液及瘤胃内容物(1 1)胃液胃液采集采集 胃液可用多孔的胃管抽取。将胃管送入胃内,其外露端胃液可用多孔的胃管抽取。将胃管送入胃内,其外露端
9、接在吸引器的负压瓶上,加负压后,胃液即可自动流出。接在吸引器的负压瓶上,加负压后,胃液即可自动流出。(2 2)瘤胃内容物瘤胃内容物采集采集 反刍动物在反刍时,与食团从食道逆入口腔时,立即开反刍动物在反刍时,与食团从食道逆入口腔时,立即开口拉住舌头,另一只手深入口腔即可取出少量的瘤胃内容口拉住舌头,另一只手深入口腔即可取出少量的瘤胃内容物。物。7、呼吸道、呼吸道v应用灭菌的棉拭子采集鼻腔、咽喉或气管内的分泌物,蘸取分泌物后立即将拭子浸入保存液中,密封低温保存。v常用的保存液有pH7.27.4的灭菌肉汤或磷酸盐缓冲盐水。一般每支拭子需保存液5mL。8、眼睛、眼睛v眼结膜表面用拭子轻轻擦拭后,放在灭
10、菌的30%甘油盐水缓冲保存液中送检。v有时,也采取病变组织碎屑,置载玻片上,供显微镜检查。9、小家畜及家禽、小家畜及家禽n将整个尸体包入不透水塑料薄膜、油纸或油布中,装入木箱内,送往实验室。n小动物,禽和鱼等可整体送检。在距离实验室很近,又有隔离运输条件时,也可将发病小动物直接送检。10、脑、脊髓、脑、脊髓(1)全脑、脊髓的采集采取脑、脊髓做病毒检查,可将脑、脊髓浸入30%甘油盐水液中或将整个头部割下,包入浸过消毒液的纱布中,置于不漏水的容器内送往实验室。(2)脑、脊髓液脑、脊髓液的采集采样前的准备:专用穿刺针 采样方法:颈椎穿刺 、腰椎穿刺 采样数量:大型动物颈部穿刺一次采集量35mL70m
11、L,腰椎穿刺一次采集量15mL30mL。二、病料的保存二、病料的保存1 1、细菌检验材料的保存、细菌检验材料的保存n 将采取的器脏组织块,保存于灭菌液体石蜡、饱和氯化钠溶液或30甘油缓冲盐水溶液中,容器加塞封固。液体装在封闭的毛细管或试管运送。n寄送肠道时,先清除肠内粪团,用灭菌盐水清洗后,置于盛有上述保存剂的试管中即可。粪便可移入灭菌容器中寄送。2、病毒检验材料的保存、病毒检验材料的保存v将采取的器脏组织块,保存于50甘油缓冲盐水溶液,容器加塞封固。3、病理组织学检验材料的保存、病理组织学检验材料的保存v将采取的器脏组织块放入10福尔马林溶液或95酒精中固定,固定液的用量为送检病料的10倍以
12、上。v为防病料冻结,可将固定好的组织块取出,保存于甘油和10福尔马林等量混合液中三、病料的记录、包装和运送三、病料的记录、包装和运送1、送检样品的记录记录v送往实验室的样品应有一式三份的送检报告,一份随样品送实验室,一份随后寄去,另一份备案2、送检样品包装包装和运送运送v所采集的样品以最快最直接的途径送往实验室。v24h内的放在4左右的容器中运送。24h内不能运送的,把样品冷冻,并以此状态运送 四、病料的处理病料的处理 1、性状观察 采集的病料,在接种培养前,应对其性状进行观察,如是否脓性带血或腐败,有何异味,并作记录2 2、涂片、涂片 各种病料在分离培养前均应制备涂片,作革兰氏染色,镜检,以
13、了解细菌的形态,染色特性,并大致估计其含菌量。通过肉眼观察和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果,对病料中可能含有的病原菌作最初步的估价。3 3、污染病料抑菌培养、污染病料抑菌培养 如果病料被杂菌污染严重,则需采用一些对病原菌无害,但对杂菌有杀灭或抑制作用的方法,以抑制杂菌生长。4、集菌处理 有些病料含菌太少,则应先作集菌处理,然后接种,以提高检出率,其集菌方法有离心法和过滤法.第二节第二节 细菌分离及鉴定细菌分离及鉴定一、细菌的分离与接种 1、平板划线接种法 n通过平板划线后,可使细菌分散生长,形成单个菌落,有利于从含有多种细菌的标本中分离出目的菌。A 分区划线法分区划线法首先将接种环灭菌后,沾取标本均匀涂布
14、于平板培养基边缘一小部分(第一区),将接种环火焰灭菌,待冷却后只通过第一区3-4次后连续划线(为第二区),依次可共划线3-5区,每一区细菌数可逐渐减少,直到分离出单个菌落为止.B 连续划线法连续划线法首先将标本均匀涂布于平板培养基边缘一小部分,然后由此开始,在培养基表面自左向右连续划线并逐渐向下移动,直到下边缘。2、斜面接种法、斜面接种法n采用该法目的是进行纯培养。其方法是从平板分离培养物上用接种环挑取单个菌落或者是取纯种,移种至斜面培养基上,先从斜面底部自下而上划一条直线,再从底部开始向上划曲线接种,尽可能密而匀,或者直接自下而上划曲线接种。3、倾注培养法、倾注培养法 n此法适用于乳汁和尿液
15、等液体标本的细菌计数。其方法是取原标本经适当稀释,置于无菌平皿内,倾入已融化并冷至50左右的培养基约立即混匀待凝固后倒置培养。4、穿刺接种法、穿刺接种法多用于双糖多用于双糖,明胶等具有高层的培养基进行接种明胶等具有高层的培养基进行接种方法是用接种针挑取菌落或培养物方法是用接种针挑取菌落或培养物,由培养基中由培养基中央直刺到距管底约央直刺到距管底约0.3-0.5cm0.3-0.5cm处处.然后沿穿刺线然后沿穿刺线退出接种针;退出接种针;若为双糖等含高层斜面的培养基则光穿刺高层若为双糖等含高层斜面的培养基则光穿刺高层部分部分,退出接种针后直接曲线接种斜面部分。退出接种针后直接曲线接种斜面部分。5、
16、液体接种法、液体接种法多用于普通肉汤多用于普通肉汤,蛋白胨蛋白胨,水等液体培养基的接种水等液体培养基的接种方法是接种环沾取菌种方法是接种环沾取菌种,倾斜液体培养基管倾斜液体培养基管,先在先在液面与管壁交界处研磨接种物液面与管壁交界处研磨接种物(以试管直立后液体以试管直立后液体能淹没接种物为准能淹没接种物为准),),然后再在液体中摆动然后再在液体中摆动2-32-3次接次接种环种环,塞好棉塞后轻轻混合即可。塞好棉塞后轻轻混合即可。二、细菌的培养方法二、细菌的培养方法需氧培养法需氧培养法 二氧化碳培养法二氧化碳培养法 厌氧培养法厌氧培养法 形态学特征生理学特征生态学特征生物分类的传统指标生物分类的传
17、统指标三、细菌的鉴定三、细菌的鉴定1、微生物分类鉴定的经典方法 纯培养的病原微生物可进行系统鉴定。系统鉴定就是通过病原菌的形态结构、生长特征、抗原性和病原性等检测,并用已知标准血清确定分离细菌的属、种和型。微生物鉴定程序通常是根据其形态生长、生化特征等定种,最后根据抗原的免疫血清检查定型常用的形态学特征有v培养特征v细胞形态v染色特性v特殊的细胞结构v运动性等(1)形态学特征)形态学特征(2)生理生化特征)生理生化特征v营养类型v 与氧的关系v对温度的适应性v对pH的适应性v对渗透压的适应性v代谢产物v 细菌毒力 细菌毒力细菌毒力|病原性细菌致病能力的强弱程度称为毒力。|测定微生物毒力大小系用
18、递减剂感染易感动物来进行。试验时,须注意实验动物的种别,年龄与体重,试验材料和剂量,感染途径以及其它因素。通常用来表示微生物毒力大小的单位有:w最小致死量最小致死量(M.L.D):能使特定动物感染后,在一定时限内发生死亡的最少活的微生物量或毒素量w半数致死量半数致死量(LD50):在一定时限内能使半数动物发生感染死亡所需的活的微生物量或毒素量。2 2、微生物分类鉴定中的现代方法、微生物分类鉴定中的现代方法(1 1)核酸分析鉴定微生物遗传型)核酸分析鉴定微生物遗传型特点:直接比较不同微生物之间基因组的差异 DNA的碱基组成(G+C mol%)核酸的分子杂交法 主要方法主要方法n计算机鉴定微生物基
19、于数值分类法计算机鉴定微生物基于数值分类法 n即通过广泛比较分类单位的性状特征,然后计算即通过广泛比较分类单位的性状特征,然后计算它们之间的相似性,再根据相似性的数值划分类它们之间的相似性,再根据相似性的数值划分类群的一种分类方法。群的一种分类方法。(2 2)应用计算机鉴定微生物学)应用计算机鉴定微生物学第三节第三节 病毒分离及鉴定病毒分离及鉴定一、检材的采集与处理一、检材的采集与处理v发病初期从感染部位采集足量标本,低温运送、保存,尽快送检,分离培养前去除标本中的沉渣、细菌、真菌和毒性物质等,必要时需浓缩、提纯。二、病毒的分离及鉴定n病毒检验的大致程序:临床标本分离培养初步鉴定最后鉴定n病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动物 检验 检疫 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