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交通安全管理制度.doc
《学校交通安全管理制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交通安全管理制度.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学校交通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篇:学校交通安全管理制度学校交通安全管理制度.11、学校交通安全管理制度.12、低年级学生、幼儿上下学接送交接制度.23、学校校车、接送学生车辆管理制度.24、校园自行车安全管理制度.35、校园机动车安全管理制度.36、学校用车管理制度.37、学生接送车安全管理制度.48、学生上下学交通护导制度.4学校交通安全管理制度1、学校交通安全管理制度1、要进一步强化学生交通安全知识教育。学校要通过多种形式,定期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知识教育,每周不少于1次,增强师生安全意识,让学生详细了解交通规则。2、严格落实学校路口安全值勤制度。学校要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并严格执行学校门口及主要交通
2、路口值班制度,要明确职责,安排好人员,实行无缝隙管理,在学生上学和放学的集中时间,必须有师生佩戴袖章值勤,疏导交通,监督学生按交通规则行走,并做好值班记录。3、学校要建立并落实学生上学、放学主要路段巡查制度。成立学校道路巡查小组,由分管领导带队,定岗、定人、定责任段,在距学校门口50米路段内实行学校学校责任管理,安排专人在学生上学、放学高峰期,对学生在路上的交通规则遵守情况进行巡查,对违纪学生及时制止,尽心批评教育,做好相应记录。4、学校要把路口值勤情况,路段巡查情况纳入学校全员管理,列入对学生、班级及教师的目标考核,实行一日一统计,一周一通报。5、在学校门口和学生比较集中的交通路口设置醒目的
3、警示牌,提醒机动车辆注意减速慢行,严禁机动车辆随意出入校园。6、教职工、学生骑自行车要做到八不准。不准“飚车”、“飞车”;不准多车并行;不准勾肩搭背;不准撒把骑车;不准倒骑车;不准在公路上赛车;不准骑车带人;不准在公路上停车玩耍。7、学校要加大对教职工、学生专用车辆的监督管理力度。督促车主对学生专用车定期保养,按时季检,不准使用无照司机及车证不符司机。监督学生不乘坐不合格车辆和无合格手续车辆。校园内严禁打闹、追跑;严禁攀爬、围追车辆。8、校外单位在学校举行的所有集体活动,主办单位要有专人维持秩序,学校负责监督检查。在活动无安全保障的情况下,学校有权责令活动中止;校内工程施工人员,要求到学校办理
4、登记手续,并定期接受保卫处的安全教育。9、严格实行交通安全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学校要根据实际,建立健全具有可操作性的安全工作责任制,任务分解到人,实现学生交通安全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达到预防为主的管理目标。10、学生发生交通安全事故的,应立即送医院及时抢救,并责任落实到人。2、低年级学生、幼儿上下学接送交接制度1、家长除规定接送日外,无故不要进入学校探望。如有特殊情况请与班主任老师取得联系。如需带孩子出校门,必须亲自到教室或寝室经班主任老师允许方可。2、正常接送时,必须由相对固定的家庭成员接送,并时常教育学生不要跟陌生人走,更不能擅自离开校园。如有特殊情况委托他人接送,必
5、须向班主任老师电话联系。3、送学生到校时不要过早。4、校车接送必须做到有相对固定的家庭成员接送,家长必须负责学生从上(下)车点到家的安全,不能让学生单独一人行走。3、学校校车、接送学生车辆管理制度为保证学生出行安全,减少交通事故隐患,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本制度:一、对本辖区接送学生的车辆进行一次全面的摸底排查,并做好对接送车辆的详细登记,建立清楚的台帐。二、督促有车单位或个人建立健全学生接送车辆管理制度,并要求经常与学校保持联系,掌握学生接送车辆的情况。三、定期对学生接送车辆进行检查,特别是对农用车、拖拉机违法载客,以及对假牌假证、无牌无证、套牌、报废车辆的查处,对逾期年检、车
6、况不良、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车辆一律禁止其接送学生。四、要把学生接送车的驾驶人作为交通安全教育的重点对象,以提高他们的安全驾驶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平,对经常有交通违法行为的驾驶人,及时告知学生禁止乘坐。五、要把日常交通管理工作和专项整治结合起来,在学生上、放学时段,加强对学生接送车辆途经路段的监控管理,对严重超员等交通违法行为严格按规定进行处理,并及时通报校方及教育主管部门。4、校园自行车安全管理制度1、进入校园内的自行车,实行分散定位停放管理。自行车持有者必须按学校规定,分别停放到指定的车棚、场地去,严禁乱停乱放。2、车辆进棚必须自行加锁,整齐停放。车篓内不要存放任何个人用品。3、在校园内一般提倡推
7、车行走,骑车者应放慢速度,防止撞人。4、不准任何人偷骑他人车辆,未经本人同意开他人车锁的视为偷窃行为。5、发现自行车被盗,失主应及时报告校保卫处(总务处)协同查处。5、校园机动车安全管理制度1、机动车进入校园一律不准鸣号,并减速慢行,载重车辆一律不准进入校园小路、草地,防止损坏环境、绿化。2、机动车进校园应服从校门卫人员的指挥,按指定位置停放,严禁乱停乱放。3、机动车的车门,驾驶员应及时将其关锁好,钱包、贵重物品不要放在车内。除重大活动外,平时车辆均由车辆持有者自行看管。4、校园内人员较多,行车时驾驶员应特别注意安全,防止撞人、撞物。6、学校用车管理制度根据市、区教育局有关规定,学校制定用车管
8、理制度如下:1、学校车辆由校长办公室负责统一管理和调度。2、校长办公室按以下原则派车:(1)车辆先保证领导工作用车,后考虑各部门工作用车(不含年级)。(2)用车均须提前填写派车单,由校长办公室统一安排并通知专职司机出车。在出车过程中,如超出派车单所定时间、地点应及时告知校长办公室。司机未经办公室同意,不得擅自出车。(3)去外地工作用车应适当控制,确需用车时,应提前12天提出用车申请并经校长批准。(4)车辆调度困难时,按急事、远路先用的原则安排。(5)能通过传真e-mail发送的,原则上不派车接送材料。(6)在校车外出的情况下,确因工作需要租车,由校长办公室安排,但应从严控制。节假日原则上不派车
9、如确需用车,也应提前申请。3、凡未经办公室同意,擅自开私车或将车借给他人的,应追究责任;发生事故的,不论损失大小,责任一律自负,费用全部自理,并视情节给予处理。4、司机的职责:(1)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做到不开快车,不酒后开车,不开冒险车和疲劳车,确保安全。(2)司机应服从调度,听从安排。上班时如出车,应在校内,有事外出应请假,保证车辆及时入库。(3)平时要勤检查,勤保养,做到车辆整洁、完好。(4)司机不得擅自允诺公车私用。(5)车辆的年检、缴费由专职司机负责,定时向办公室汇报落实。7、学生接送车安全管理制度为确保每一位学生乘车的安全,避免出现安全事故,特制订如下学生乘车安全管理制度。1、学生
10、乘车时要排队依次上车,按座位就坐,不可随便乱上车或乱坐位置。2、学生乘车时不许大声喧哗、走动、把手和头探出窗外,以免发生意外。3、车未停稳,学生不能下车。一定要等车停稳之后才能依次下校车。4、不允许学生在车上喝饮料、吃零食、乱吐痰或乱扔垃圾,破坏车内环境卫生。5、学生在乘车时不许吵架打架,更不允许以大欺小、抢位或欺负威胁、恐吓年龄小的学生。一经发现必将重罚。6、学生在车上的一切行动要听从驾驶员的安排和指挥,不能擅自要求驾驶员中途停车或下车。7、学生在乘车时要文明礼貌、互相帮助、互相关心和照顾,发扬助人为乐的精神。8、学生在下车时要等车停稳再下车,下车后要和驾驶员打招呼,说“再见”,讲究文明礼貌
11、9、学生往返校时不得乘坐三无车辆、超载车辆、三轮车或其它违规车辆。以上各条希望各位学生在乘车时认真遵照执行,人人争当“文明小乘客”。8、学生上下学交通护导制度一、学生必须按照学校规定的到校时间到学校。二、学生在校期间,不准私自离开学校。如有特殊情况,须经班主任与家长联系得知情况后,由家长或家长指定的亲属来接。三、学生在校期间,任课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让学生独自离开课堂或离开学校为自己办事。四、班主任或值班老师对接学生的人要严加询问,不准让陌生人带学生离开校园。五、班主任要经常教育学生,在上下学的路上如果独自行走,不要与陌生人搭话,更不能跟陌生人走。六、学校制定路队管理制度,由值班教师护送路队。
12、第二篇:学校交通安全管理制度学校交通安全制度为确保生命安全,人人必须遵守交通规则。学校有义务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为此特制定小学学生交通安全管理制度。一、学生上学、放学必须遵守右侧通行的原则。二、车辆、行人必须各行其道。借道通行的车辆或行人,应当让在其本道内行驶的车辆或行人优先通行。车辆、行人必须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通行。三、严格注意交通信号、交通标志和交通标线,服从交通指挥。四、未满十二岁儿童,不准在道路上骑单车、三轮车和推、拉人力车;二轮、侧三轮车摩托车后座不准附载不满十二岁的儿童,轻便摩托车不准载人。学校交通安全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学生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保障广大
13、学生、幼儿的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和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本制度。第二条。学校、幼儿园应当遵守有关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建立健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制度和安全应急机制。第三条。校长、幼儿园园长为学校、幼儿园学生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负责校(园)内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和学生出行的道路交通安全教育,以及学生春(秋)游和其他教育教学活动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班主任老师、科任老师是具体责任人。学校要动员全体教职员工,将责任落实到人,齐抓共管,把防范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工作落到实处。第
14、二章安全教育第四条。学校、幼儿园本着“教育在先,预防在前”的原则,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教育,努力增强全体师生安全第一的意识,提高全体师生的安全素质。加强对学生的常规训练,努力提高他们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第五条:学校、幼儿园要对使用不同交通工具上、下学的学生,根据年龄特点,分别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对乘车学生的教育:不乘坐低速载货汽车和三轮汽车、拖拉机及其他没有接送资质的车辆,不乘坐“黑车”、“病车”和超员车;乘车时不抢上、不抢下,等车停稳以后才能上、下车;上、下车时不能使用跳跃动作,要当心被车门挂住衣服或书包;乘车时身体的任何部位都不能伸出车窗外,不能向车窗外扔东西等。对骑自行车学生的教育:要
15、严格遵守道路交通规则,只能在非机动车车道上骑车,不得在机动车道上骑车;不要闯红灯;不要几个人并排骑行;自行车不准搭人等。对步行的学生,要教育和提示他们特别注意经过十字路口和横穿道路时的交通情况。第六条。学校、幼儿园应通过家长会等形式,对学生家长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增强学生家长的安全责任意识,杜绝学生家长使用或租用“三无”车辆或没有接送资质的车辆接送学生,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预防学生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发生的联动机制。第三章安全管理第七条。严禁学校、幼儿园组织学生在主要街道和交通要道上进行集体跑步等体育活动。因体育场地欠缺,无法组织学生在安全场所内进行相关活动的,学校、幼儿园应积极争取有关部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校 交通安全 管理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