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庄蓄滞洪区二期建设工程.doc
《宋庄蓄滞洪区二期建设工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宋庄蓄滞洪区二期建设工程.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宋庄蓄滞洪区二期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北京市水务工程建设与管理事务中心环评单位:北京中环博宏环境资源科技有限公司编制时间:2016年11月26日12 / 15目 录1 项目概况11.1建设项目地点及背景11.2建设内容及规模11.3建设进度21.4投资规模21.5相关规划、产业政策、环境功能区划22 项目区环境现状32.1 自然环境概况32.2 环境质量现状52.3环境影响评价等级范围52.4环境保护目标63 施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防治措施73.1施工期污染源分析73.2 施工期环境影响预测及防治措施84运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防治措施104.1运营期主要污染源104.2运营期环境
2、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115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126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127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128 联系方式131 项目概况1.1建设项目地点及背景通州新城规划(2005年2020年)中明确,通州新城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北运河贯穿通州新城南北,为对新城防洪影响最大的一条重要防洪河道,北运河干流防洪标准在海河流域防洪规划中确定为50年一遇,现已实施完成的北运河新城段(北关拦河闸甘棠橡胶坝)治理标准也为50年一遇,不满足新城100年一遇防洪标准。为确保通州新城防洪安全,使北运河新城段河道防洪标准达到100年一遇洪水,通州新城核心区防洪规划方案中提出,通过新建温榆河蓄滞洪区,滞蓄消纳温榆河北关分
3、洪枢纽闸上超过50年一遇洪水多余水量,总蓄滞洪量约900万m3。2011年6月,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发文(海规计201133号),同意滞洪区建设方案。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本项目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本项目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受江河水利开发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委托,北京中环博宏环境资源科技有限公司开展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1.2建设内容及规模项目名称:宋庄蓄滞洪区二期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北京市水务工程建设与管理事务中心;建设地点:通州区宋庄镇;建设性质:防洪工
4、程,改扩建;建设内容:1)分洪控制工程:新建温榆河尹各庄拦河闸1座,尹各庄分洪闸1座,分洪道及穿富壁路暗涵1座;新建小中河北窑上分洪闸1座。2)蓄滞洪区工程:蓄滞洪区北端窑平路围堤加高1.6km。3)退洪控制工程:新建小中河蓄滞洪区南区退水闸1座。4)管理房工程:新建蓄滞洪区综合管理中心1处。5)生态修复工程:新建分洪道人工湿地1处。6)景观绿化工程:新建分洪枢纽及分洪道绿化工程2处。7)智慧水务工程:新建蓄滞洪区自动化运行、调度网络,并预留接入上一级水务网络接口。项目投资:总投资179837.15万元,其中环境保护工程投资436.07万元,环保投资占总投资的0.24%。1.3建设进度本工程施
5、工总工期拟定为18个月,于2016年12月开工建设,2018年5月竣工,施工高峰人数约为600人。1.4投资规模工程总投资179837.15万元。其中工程部分投资87213.53万元,其他费用9750.73万元,水土保持工程投资1744.27万元,环境保护工程投资436.07万元,拆迁占地投资75844.34万元。1.5相关规划、产业政策、环境功能区划1.5.1相关规划本工程实施后河道防洪标准提高,也为通州新城实现规划目标提供了保障。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北京市“十三五”时期水务发展规划、通州区宋庄镇镇域规划、通州区水务发展规划(2016年-2020年)等相关规划要求。工程实施后将提升区域景观,
6、符合东郊森林公园核心区、宋庄镇2013百万亩造林 概念性规划的要求。1.5.2产业政策符合性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年本)(2013年修订版),本工程属于蓄滞洪区建设工程,为鼓励类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根据北京市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本工程属于蓄滞洪区安全建设工程,为鼓励类项目,符合北京市产业政策要求。在北京市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2015年版)中,对本项目所属的行业类别“E4822 河湖治理及防洪设施工程建筑”没有进行禁止和限制建设。因此,本工程的建设符合国家及北京市的产业政策要求。1.5.3环境功能区划大气环境:根据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类,项目所在地区
7、属于环境空气二类区。声环境:本工程位于集中居住区和农村区,根据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通州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实施细则的通知(通政发20151号),徐尹路(皮村东六环路)、滨榆西路属于城市主干路,故徐尹路(皮村东六环路)、滨榆西路两侧50m范围内执行4a类区标准,50-200m范围内执行1类区标准。水环境:根据北京市地表水功能区划,温榆河评价河段水体功能属“一般景观娱乐用水区”,为类水质;小中河评价河段水体功能属“一般景观娱乐用水区”,为类水质。根据北京市地下水功能区划图,项目区为地下水分散式开发利用区,地下水为类水质。2 项目区环境现状2.1 自然环境概况2.1.1自然环境(1)流域概况温榆
8、河位于北京市境内,属海河流域北运河水系,北运河发源于北京市境内军都山南麓,自西北而东南,至通州与通惠河相汇合后始称北运河,于通州区牛牧屯流出北京市界后,经河北省的香河、武清两县至天津市红桥汇入海河。北运河河道干流长142.7km,总流域面积为6051km2。北京市界内主河长89.4km,流域面积为4250 km2,占总面积70%。北京市境内,北运河山区流域占910km2,平原为3340 km2。小中河河道起点在京密引水渠的李家史山闸,由北向南流经顺义、通州,于北关分洪闸上游汇入温榆河。小中河是温榆河的主要支流之一,也是潮白河与温榆河之间的主要排水河道,同时兼有灌溉等作用。河道全长45.2km,
9、控制流域面积259km。小中河主要支流有中坝河、城北减河,中坝河的主要支流有月牙河、潮白河故道。(2)地形、地貌通州区基岩包括震旦亚界、下故生界及新生界地层,缺失上古生界和中生界地层。表明通州区在上古生代和整个中古生代,处于隆起上升受剥蚀的地质历史时期。在燕山运动以后的新生代第三纪晚期,底壳逐步下降,才再次接受沉积物,形成第四系盖尼,覆盖厚度一般在150m500m之间,但马驹桥及台湖镇东石村一带只有80m,差异较大,基地不平。辖域内大部分地区处于大兴隆起与大厂凹陷的中间地带,地质条件比较稳定,中生代以来基岩升降幅度不明显,境内基岩埋深500m以内,变化较周边地区小,且无明显岩浆侵入及火山活动迹
10、象,明确显示通州地区的地下基岩岩层完整性好,地质构造简单。区内有两条主要的活动断裂,并有多条隐状性断裂存在,单在第四纪末显示有活动迹象。通州区辖域为燕山运动以后的下降地区。东南距渤海100km,西北距燕山山脉70km。全境属华北平原的一部分,整个平原主要有永定河、潮白河冲击而成,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全区平均海拔20m,坡降0.3%0.6%。全区地势平坦而略有起伏,境内地貌可分为阶地地貌、泛滥平原地貌、河漫滩地貌、沙丘地貌、人为地貌等。境域北部,由张家湾东北经通州镇至宋庄一线西北部地区,地面高程均在20m以上,地形较为复杂,今仍有明显陡坎、冲沟,呈缓坡状态遗迹和沙丘等阶地地貌特征;东部北运河与
11、潮白河之间地区,由于近代河流泛滥堆积作用,其地势表现为近河高、远河床低的态势,形成顺河床延伸的条形洼地;西部与南部为永定河作用地域,地势除总的形态外,在马驹桥、台湖至北运河区间,呈现东高西低或西南高东北低之势;由于古河改道和流水冲刷等原因,北部徐辛庄、永顺地区有坡岗地;风蚀和风力搬运作用造成北运河、潮白河沿岸有沙丘存在;南部低洼易涝地区还有盐碱土分布。(3)地下水通州区年平均地下水埋深7.3米,通过对水资源进行综合评价后,结果显示,由于严重超采,通州城区已形成70余平方公里的下降漏斗区。2011年实际开采水量3亿立方米左右,日供水量6万吨以上。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及河道渗流补给,地下水
12、由西北向东南径流,年变化幅度一般为23m,多年动态变化主要受大气降水控制。通州区浅层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补给,其次为地下水侧向径流补给、河流入渗和灌溉回归等。通州区深层地下水的排泄主要是生活工业开采,其次为侧向径流排出。(4)气候气象通州区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秋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20年最大风速为16.4m/s,月平均风速2.5m/s,年平均气温11.9,年最高气温41.9,年最低气温-18.4。年均降水量为561.8mm,年最低降水量209.2mm,常年日照时数2421.6小时,相对湿度55%。四季特征鲜明:春季干旱多风沙,气温回升快
13、昼夜温差大;夏季炎热多雨,且多大到暴雨,雨量集中;秋季天高气爽,冷暖适宜,光照充足,但降温快,时有初霜过早来临,出现冻害;冬季漫长、寒冷、干燥。(5)土壤植被评价区土地表层分布有人工耕土层,深层土壤属潮褐色土亚类,以褐土化过程为主,潮土化次之,耕层以壤土、粘土为主。交换性盐基总量1030mg当量/100g,有机质在0.83.7%之间,土壤肥力不强。由于人为的土地开发,当地的自然植被绝大部分已消失殆尽,现存的植被以人工植被为主。2.1.2社会环境通州区位于北京市东南部,京杭大运河北端。区域地理坐标北纬39364002,东经1163211656。东西宽36.5公里,南北长48公里,面积912.3
14、4平方公里。西邻朝阳区、大兴区,北与顺义区接壤,东隔潮白河与河北省三河市、大厂回族自治县、香河县相连,南和天津市武清区、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交界。全区地处永定河、潮白河洪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平均海拔高程20米。分布13条河流,总长245.3公里,主要河流有北运河、潮白河、凉水河、凤港减河。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年日照2498.8小时,年平均气温13.7,降水544.7毫米。通州区辖4个街道(北苑街道、中仓街道、新华街道、玉桥街道)、2个地区(永顺地区、梨园地区)、10个镇(永顺镇、宋庄镇、潞城镇、梨园镇、张家湾镇、台湖镇、马驹桥镇、西集镇、漷县镇、永乐店镇)、1个民族乡(于家务回族
15、乡)。共有44个社区、480个村委会。2015年全区经济实现平稳增长,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达到预期。全年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建筑业施工规模增势明显,生产形势良好;工业生产稳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商品流通规模继续扩大;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地方财政收入下降,一般预算收入和各项税收平稳增长,各项存、贷款回升明显;城乡居民收入实现双增。评价范围内无文物、珍稀动植物以及其它需要特殊保护的对象。2.2 环境质量现状(1) 温榆河、小中河各项监测指标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质标准,温榆河、小中河评价河段水质良好。 (2)项目所在地3个地下水监测点的监测结果显示,各监测点处地
16、下水各项监测指标均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类标准限值要求,说明区域地下水水质较好。 (3) 各监测点位SO2、NO2、CO、O3、PM10、PM2.5浓度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该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较好。 (4)工程沿线区域噪声现状监测值均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类标准要求,声环境质量较好。(5)河道沿线底泥监测项目均满足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三级标准,底泥质量较好。2.3环境影响评价等级范围(1)地表水环境温榆河分洪闸上游500m至温榆河拦河闸下游500m,小中河分洪闸至小中河退水闸下游5
17、00m。运行期管理中心生活污水、餐厨废水经隔油池、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最终进入寨辛庄再生水厂集中处理,工程废水不直接排入地表水体,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T2.3-1993),本次评价对工程周边地表水环境进行简单影响分析。(2)地下水环境本工程为新建大中型防洪工程,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6),本工程属于类项目,工程区域环境不敏感,因此确定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评价范围为:本工程所处地下水流场上游及下游各1km2范围。(3)环境空气本工程为防洪建设项目,施工期废气主要为施工扬尘、物料运输扬尘、施工机械排放的尾气、淤泥开挖臭气
18、属于无组织排放且排放量很少;运行期废气主要为综合管理中心食堂排放的油烟废气,经高效油烟净化装置处理后达标排放。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中有关规定,本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本项目施工期的大气影响主要集中在施工场地周边,确定施工期大气评价范围为施工场界外200m范围内的区域;运行期评价范围为综合管理中心食堂周边200m范围内的区域。(4)声环境本项目对声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施工期,施工期噪声评价为施工河道沿线两侧200m范围。(5)生态环境本项目占地包括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共1.251km2,小于2km2;项目占地属于一般区域,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宋庄蓄 滞洪 区二期 建设 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