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导学案.doc
《将进酒导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将进酒导学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将进酒导学案兴农中学高二语文组 邹荣芳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1、指导学生吟诵诗歌,掌握诵读本诗的方法,能在诵读中感知诗歌的情感。 2、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因声求气-吟咏诗韵-悟读探究”的诗歌鉴赏方法,培养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1、把握本诗感情基调,理解诗人复杂情感,理清情感变化线索2、自由探究李白豪饮的原因,加深对诗歌主旨的理解。3、在诵读中体会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和艺术特点。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理解李白貌似消极行乐实则渴望入世的复杂情感。2、培养探究的热情,在“走近李白”的过程中获取宝贵的精神财富。 本课重点 感受诗歌复杂的情感和探究李白的浪漫主义风格。 本课难点 理清情感
2、变化线索,理解李白貌似消极行乐实则渴望入世的复杂情感。一、 课前预习:借助工具书,我能做到的事:1、识记字音。(给加线的字注音)将进酒( )呼儿将出( )金樽( )岑夫子( ) 钟鼓馔玉 ( )恣欢谑( )2、解释下列诗句中粗体词语。会须( )恣欢谑( ) 沽取( )与尔同销( )二、 知识储备:借助网络搜索,我想知道的事:1、 李白的生平介绍李白(701762),字 太白 ,号 青莲居士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于中亚碎叶。(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时属安西都户府管辖)。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天宝
3、元年(七四二),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玄宗所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兵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卒。李白的诗以抒情为主。屈原而后,他第一个真正能够广泛地从当时的民间文艺和秦、汉、魏以来的乐府民歌吸取其丰富营养,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的独特风貌。他具有超异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一切可惊可喜、令人兴奋、发人深思的现象,无不尽归
4、笔底。杜甫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之评,是屈原之后我国最为杰出的 浪漫 主义诗人,有“ 诗仙 ”之称。与杜甫齐名,并称“大李杜 ”,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调张籍)。有李太白集。2、写作背景 将进酒是汉乐府旧题,题意为“劝酒歌”。作者这首“填之以申己意”的名篇,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由于受到排挤,李白离开长安,开始了以东鲁、梁国为中心的第二次漫游。当时,他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他们登高畅饮,对酒当歌,畅抒满腔不平之情。此作就是他咏酒抒情的佳作。2、 你能否举出李白的其他酒诗?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行路难) “连
5、呼五白行六博,分曹赌酒酣驰晖”(梁园吟)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山中与幽人对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人生飘忽百年内,且须酣畅万古情”(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把酒问月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客中作) 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饮三百杯。 (襄阳歌)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 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 (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3、 跟李白有关的逸闻轶事(1) 李白之名那是李白七岁时,父亲要给儿子起个正式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进酒 导学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