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论读书笔记精选多篇.doc
《小学数学教学论读书笔记精选多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学论读书笔记精选多篇.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教学论读书笔记(精选多篇)第一篇:小学数学教学论读书笔记小学数学教学论读书笔记清江镇南塘小学黄德安最近我读了小学数学教学论一书,本书介绍的是小学数学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小学数学学习过程、教学过程与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等,它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是本书的作者结合了现在的新课程标准以及新教材进行分析,做到理论与当今教材相结合,我看后获益匪浅。一方面可以复习一遍理论课,更重要的是使我对新课标、新教材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本书还有一个特点,它在第八章到第十四章介绍了小学数学概念教学、计算教学、数学问题及其教学、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代数初步知识教学、统计初步知识教学、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这样
2、多类型的教学介绍使我大开眼界,更使我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理解提高了一个层次。下面我想谈谈小学数学教学方法这一章。教学方法就是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内容,在教学原则指导下,通过一整套方式组成的并运用教学手段进行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数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启发式谈话法、讲解法、练习法和演示法四种。我想前面四种我们的老师也会在课堂上经常用到的,本书随后还介绍了教学方法的改革,引入了几种新的教学方法,例如发现法、尝试教学法、自学辅导法、探究研讨法等,在这里我非常欣赏的是尝试教学法,这种方法是邱学华创造出来的,其实在几年前我也看过邱学华尝试教学法这本书,尝试教学法的基本模式是:准备练习出示尝试问题自
3、学课本尝试练习学生讨论教师讲解第二次尝试练习。准备练习是发挥旧知识的迁移作用,以旧引新,为学生解决尝试问题做好铺垫;出示尝试问题是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提出尝试问题,以尝试引路,引发学生进行尝试;自学课本是为学生尝试活动中自己解决问题提供信息,课本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载体;尝试练习这一步是学生尝试活动的主体,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去解决问题;学生讨论这一步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并进行合作交流;教师讲解这一步确保学生掌握系统知识,也是对学生尝试结果的评价;第二次尝试练习,一堂课应该有多次尝试,通过不同层次的尝试活动。我认为一名教师总不能只有一种教学方法,学生天天都在听你那种方法去学习,他们迟早都会厌
4、倦的,因此我们要多掌握几种教学方法,多点变换我们的教学形式,使我们的课堂更加精彩。我认为尝试教学法最大的特点是做到“先练后讲,先学后教”。教师先讲例题,学生听懂了以后再做练习,这是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位置。现在突破这个传统模式,把课倒过来上,先让学生尝试练习,然后教师针对学生尝试练习的情况进行讲解,先让学生尝试,就是把学生推到主动位置,做到“先练后讲,先学后教”。 另外,我们在上课时有两点值得大家注意的:1、及早出示课题,提出教学目标。上课一开始,立即导入新课,及早出示课题,开门见山,不要兜圈子。课题出示后,教师简要提出这堂课
5、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确这堂课的学习内容,也可启发学生“看到这个课题,谁来先说说,这堂课要学习什么内容”,让学生自己说出本堂课的学习内容。学生知道了学习目标,才能更好地主动参与。有些教师上课先来一大段的复习、铺垫,直到把新课讲完,才出示课题。这样上课,学生一开始就蒙住了,教师讲了半天,学生还不知道这堂课学什么,怎能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呢?2、尽快打开课本,引导学生自学。课题出示后,学生知道了学习目标,应尽快打开课本,引导学生自学,让学生通过自学课本,从课本中初步获取知识,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形式。尽快打开课本,意思是越快越好。过去也要求学生自学课本,只是在教师讲完新课以后,大约在第30分钟时,再让
6、学生翻开课本看一看。“今天老师讲的都在这一页,请大家看书。”其实到这时,教师已经什么都讲清楚了,学生已经没有兴趣再看书了。这种“马后炮”式的自学课本仅是形式而已,学生并没有做到自主学习。自学课本要成为学生主动的要求,最好先提出尝试问题,用尝试题引路自学课本,使学生知道看什么,怎样看,解决什么问题。自学后应该及时检查,及时评价,让学生讲讲看懂了什么,有什么收获。这样学生自主地看书,收获会很好。第二篇:小学数学教学论读书笔记小学数学教学论读书笔记最近,读了小学数学教学论一书,这本书介绍了小学数学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过程与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结合了新课程标准对教材进行分析,使我们对小学数学
7、教学的理解更加深入。下面谈谈我对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理解。教学方法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实现教学内容,在教学原则指导下,通过一整套方式组成的并运用教学手段进行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在小学数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谈话法、讲解法、练习法和演示法四种。除了上面的几种教学方法,书中介绍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如:发现法、尝试教学法、自学辅导法、探究研讨法等,在这里我最欣赏的是尝试教学法,这种方法是邱学华提倡的。尝试教学法的基本模式是:准备练习出示尝试问题自学课本尝试练习学生讨论教师讲解第二次尝试练习。准备练习,充分发挥旧知识的迁移作用,为学生解决尝试问题做好铺垫;出示尝试问题,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提
8、出尝试问题,以尝试引路,引发学生进行尝试;自学课本,为学生尝试活动中自己解决问题提供信息;尝试练习,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去解决问题;学生讨论,这一步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并进行合作交流;教师讲解,是对学生尝试结果的评价;第二次尝试练习,一堂课应该有多次尝试,实行不同层次的尝试活动。作为一名教师,要多掌握几种教学方法,多变换教学方式,使我们的课堂更加精彩。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先讲例题,学生听懂了以后再做练习,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位置。尝试教学法最大的特点就是“先练后讲,先学后教”,先让学生尝试练习,然后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讲解,做到“先练后讲,先学后教”。第三篇: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读书笔记内容简介:
9、新课程的实施为教师的教学创新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无论文本课程、实施课程、习得课程都需要教师去体认、去再造、去落实。课程改革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教师。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即课程。反思什么,如何反思,是这套丛书关注的焦点。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学科的课程与教学遇到许多问题。课程改革为我们开辟了大显身手的创新天地,学科教学从来没有像今天那样思想活跃,举措新颖、策略多样。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新课程不是幻想中的空中楼阁,而是需要理论与实践作为支撑;新课程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突击,而是一个不断内化积淀的长期过程;新课程的实践不是纸上谈兵的部署,它需要一批批的志愿兵与生力军去冲锋陷阵。让我们为新课程的崛起鸣锣
10、开道,重塑教师新形象,重筑课程新文化,进一步焕发课程改革的勃勃生机!作者简介:孔企平曾经担任多年小学数学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目前教育部人文学科重点研究基地课程与教学研究所专职研究员;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1 6年级)主编,曾担任多个国家级中小数学骨干教师培训班的主讲教授。研究兴趣包括数学课程教材,数学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理论与案例分析,数学教学评价等。曾在华东师范大学学习,先后获理学学士学位(基础数学专业)和教育学硕士学位(小学数学教材教法专业方向);后在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学习,并获哲学博士学位(数学教育专业方向
11、本书目录:第一章小学数学课程的改革与发展第一节建国以来我国小学数学课程的发展第二节就一轮的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第三节近年来国际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特点第二章小学数学新课程的理念与目标第一节新课程的理念第二节新课程的目标体系第三节新教材的特点分析第三章小学数学学科的几个基本问题第一节小学数学学科的性质第二节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第三节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第四章小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研究第一节小学生数学学习的主要理论第二节什么是小学数学学习第三节小学数学学业习过程第四节小学数学学习的分类第五节转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第五章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研究第一节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概述第二节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参与第三节小
12、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决策第六章数与代数的教学研究(上)第一节教学内容的加强与削弱第二节第一学段数与代数的主要内容与教学要求第三节第二学段数与代数的主要内容与教学要求第七章数与代数的教学研究(下)第一节促进小学生数概念的发展第二节加减法的教学第三节乘除法的教学第八章空间与图形的教学研究第一节第一学段空间与图形的主要内容与教学要求第二节第二学段空间与图形的主要内容与教学要求第三节空间与图形加强与削弱的内容第四节小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第五节空间与图形教学的基本策略第九章统计与概率的教学研究第一节统计与概率领域的教学改革第二节第一学段统计与概率的主要内容与教学要求第三节第二学段统计与概率的主要内容与教
13、学要求第十章解决问题与实践活动的教学研究第一节解决问题与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第二节应用问题的教学改革第三节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研究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新课程理念强调转化学生以往被动接受学习、死记硬背的学习状况,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在我的教学工作中有时就会产生疑惑,这部分知识究竟应该怎么进行教学呢?是作为讲述性知识还是作为探究学习知识呢?而读了这本书教给学生数学学习方法这部分内容后,相信以后我不会再有此类疑惑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数学学习的基本方法主要有“模仿学习”“操作学习”“创造性学习”。它们是不同水平层次的学习方法,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
14、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它们往往被同时使用。模仿学习就是按照一定的模式去进行学习,它直接依赖于教师的示范。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数学符号的读写、学具的使用、运算步骤的掌握、解体过程的表达、数学方法的运用、学习习惯的养成等都含有模仿的成分。模仿是数学学习最基本的方法。模仿可以是有意的,也可以是无意的。模仿有两个层次:简单模仿和复杂模仿。教师要让学生逐步学会使用复杂模仿,因为简单模仿是一种机械模仿,而复杂模仿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伴有“尝试错误”的过程,是一种有意义的学习方法,并且往往不是一次就能学会的。数学操作学习指可以对数学学习的意义和效果产生强化作用的学习行为,一般是在知识的保持阶段所采用的学习方法
15、操作学习的主要形式就是练习。数学创造性学习是学习探索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方法,也是利用已有的知识、技能、方法和解决新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常用的数学学习方法,如分析和综合、猜测、绘图、比较、假设、对立、类比、归纳、计算等等。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以夸美纽斯和赫尔巴特为代表的“重教轻学说,虽能指导学生有计划、有步骤地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思维方法,但把教师的教置于教学的中心地位,以成人的逻辑组织教学内容,学生被动学习,创造性难以发挥。所以在今天的课堂教学中,教出这种千篇一律的学生是失败的教学。要改变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态,就应该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改变教
16、师单向传递知识的教学行为,通过师生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观察、操作、比较、概括、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促进学生的发展。但不是说教师就作为旁观者或者活动的管理者而已,教师依然发挥着主导作用,这是课堂教学的性质决定的。教师的引导有时是隐性的、潜在的,但在关键时刻,该点拨的要点拨,该设问的要设问,该板书的要及时板书。在师生积极互动的课堂上,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积极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从而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感受愉悦体验成功。在新课程环境下,小学数学教学应以数学知识为载体,注重调动学生原有的学习经验,通过数学活动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观察与思考、实践与操作、猜测与验证、推理与判断,在数学
17、活动中形成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探索精神与创新意识,并在和谐民主的学习气氛中,获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第一章 小学数学课程的改革与发展第一章第三节论及“近年来国际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特点”,所归纳数点觉得完备而合乎我现有的认识,内化如下,一是强调数学的现实性;二是重视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三是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四是重视教育过程的个性化与差别化;五是关注与其他学科的综合。p9日本的新数学学习纲要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愉快感、充实感应该是与数学内容有本质联系的。这次数学课程改革应该让喜欢数学的学生多起来。”我也相信,光有快乐没有数学的课堂不是数学课堂。p10谈到教育目标的差别
18、化与教育设计弹性时,阐述极少,语焉不详,可见“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实现之难,当然,这也是个热点、待开发点。第二章 小学数学新课程的理念与目标照录一段提纲挈领的话,p13“本次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改革,强调从以获取知识为数学教育首要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同时使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公民适应现代生活所必需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终身可持续性发展,是学校数学教育的基本出发点。”p27在新教材中,每个知识点编排按照“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结构。第三章 小学数学学科的几个基本问题p31,好句子:“学生太早地、过度地被教师们安在象征符号堆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数学 教学 读书笔记 精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