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师师德论文.docx
《小学美术教师师德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美术教师师德论文.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小学美术教师师德论文 教师在传播人类文明,启迪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开发人才资源,弘扬民族精神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育者,是青少年成长的引路人。如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小学美术教师师德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作用。小学美术教师师德论文篇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论文 通过完美的艺术形象的感染来树立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乐观的生活态度,良好的品德意志和爱国主义情操,是美术教育的主旨。在美术教学中自然进行德育渗透,使学生形成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品格,从而更加热爱艺术,热爱生活。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某种角度上讲,美术教育和德育应是相互
2、作用、相互联系的。德育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作为实施美育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它如何无形的体现在美术教育中呢?我就个人的一些体会谈一点看法:一、巧抓基础知识,自然渗透德育就美术基础知识本身没有德育因素可言,那么如何挖掘美术基础知识中间接的德育因素,使德育在基础知识教学之中有机渗透呢?通过教学总结,认为必须准确无误地完成基础知识教学,同时抓住基础知识与德育的最佳结合点,自然地渗透。巧妙地抓住基础知识与德育的关联点,向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可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例如:我在讲三原色与三间色这一基础知识时,利用某“色相”与德育内容的吻合渗透德育。我在黑板上方挂上一面中
3、国国旗,问学生:“这是什么?”学生答:“是一面中国国旗。”我又问:“国旗是什么颜色的?上面的五颗星又是什么颜色的?”学生答:“国旗是红色的,五颗星是黄色的。”然后,我指出“国旗上的两种颜色正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三原色之中的两种”随即板书课题。接着,我生动地讲解了“红旗”与“五颗星星”的象征意义,使小学生的爱国之心,爱国之情,报国之志油然而生。还是这节课,我在讲到绿色这一间色时,先讲了三间色原理,然后放出了绿色自然风光录像片,自然地渗透了环保意识,使原本枯燥的基础知识课活了起来。二、巧传基本技能,灵活渗透德育在传授基本技能的教学过程中,要寻找最佳时机,采用最佳方法渗透德育。不同技法,不同对待,在技
4、法的要求指导上,巧妙地与德育挂钩。从吾道到晓理,进而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使学生边掌握技能边接受德育教育。三、巧施基本方法,多角度渗透教育德育的内容往往是多方面互相联系的。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结合教材内容,以科学的方法多角度地渗透德育,形成一个合力。在指导学生组合拼图时,教师又启发学生说:“看谁拼出的图案将来能变成现实,帮助应该帮助的人。”有位学生很快拼出了发电厂,想让灾区的孩子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在绘画创作课上也可以多角度地渗透德育。例如:国画课,一方面渗透民族绘画的意义,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使其努力完成为绘画基本功作业。另外,还要鼓励学生多动脑,创作出思想健康的作品。在美
5、术教学中,要全方位的渗透德育,充分利用美术教学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让学生感到美本身就是一种心灵的净化。寓教于情感、趣味、娱乐之中,使学生在情趣上受到陶冶;在道德上受到影响;在心灵上受到启迪。正如新课程标准中所说: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强调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对学生道德行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及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强调德育在各学科教育环节的渗透,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注重实践环节,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所以在不断的探索中我们将总结更多更好的经验,发挥美育的德育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现代美术教育的目标不是培养美术家,而是面向全体学生,通过美术特有的形式、手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美术 教师 师德 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