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地方标准茉莉组培苗繁育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doc
《广西地方标准茉莉组培苗繁育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地方标准茉莉组培苗繁育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广西地方标准茉莉组培苗繁育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广西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一、任务来源及起草单位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关于下达2015年第三批广西地方标准制定(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精神,我院申报的“茉莉组培苗繁育技术规程”已获立项,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提出,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负责起草。二、制定标准的必要性茉莉Jasminum sambac (L) Aiton,又名茉莉花,是木犀科茉莉属多年生常绿或半常绿灌木。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茉莉花栽培面积已近1 万hm2,约占世界栽培总面积的2/3,年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50%以上。广西横县是全世界最大的茉莉花
2、种植和茉莉花产品加工基地,茉莉花常年种植面积近7千 hm2,年产鲜花8万t。然而,茉莉的自然结实率低,仅为0.13%,生产上多采用扦插繁殖,长期的无性繁殖导致茉莉种性退化、抗逆性下降、花朵产量逐年降低。通过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对茉莉进行复壮,对加快茉莉的繁殖速度,提高幼苗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而目前尚没有相关茉莉组培苗繁育技术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为了规范相应组培生产技术,编写茉莉组培苗繁育技术规程广西农业地方标准,并在生产中推广应用,可极大推动茉莉向生产标准化、生产规模集约化方向发展,全面提高茉莉花产业的竞争力。三、标准的制定过程1. 前期研究工作,项目组自2011年起即开始茉莉种质资源的调查与收集
3、工作,从越南、缅甸、柬埔寨、老挝、印度尼西亚等东盟国家,以及广东、云南、海南、四川、江苏、上海、吉林等国内省市收集茉莉品种资源,收集资源33个品种,1830份,并在广西农科院花卉研究所、横县中华茉莉园分别建立种质资源圃2个,面积21000平方米,实现种质资源异地保存。利用茎段、种子、花苞等部位组培繁育了单瓣茉莉、双瓣茉莉、金茉莉等优良品种。项目组现主要有茉莉离体培养技术、非试管快繁技术、根插技术、老龄化低产田台刈复壮技术、品种配套栽培技术及有机栽培技术等。2、 2012年,“茉莉花种质资源收集及离体培养系统的建立”项目(桂农科2013JQ08)获得立项,项目实施的2年过程中,本课题组近年来在原
4、有工作基础上,对全国及至世界的茉莉种质资源进行了广泛调查及部分资源的收集。通过生长情况、植物学特性观测,结合花茶感官品质检验,最终筛选出优良品种4个,包括观赏型茉莉2种:越南粉苞茉莉和金茉莉;另外筛选出加工型茉莉2种:越南单瓣茉莉以及尖瓣茉莉。对优良品种进行组织培养试验,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茉莉花离体培养系统,该项目于2014年12月顺利结题。2011年至2016年期间,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茉莉花优良品种选育、繁育与产业化示范”、南宁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茉莉花种质资源收集、筛选、繁育及栽培示范”等项目针对茉莉组培繁育技术、栽培示范等内容继续进行深入研究。以上研究基础为制定茉莉组培
5、繁育技术的地方标准提供了重要的保障。3、 2015年4月,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下达地方标准编制任务。为做好茉莉组培苗繁育技术规程广西农业地方标准的编制工作,广西农科院花卉所成立了黄昌艳为组长,卜朝阳、卢家仕、闫海霞、张自斌、何荆洲、王晓国、邓杰玲、李春牛、周锦业等9人组成的标准起草工作小组;同时我所及时部署了制标工作方案和小组成员分工负责制及标准起草工作时间安排表,全面启动了该规程的地方标准的编制工作。4、2015年7月至2016年1月,课题组成员在前期研究工作以及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茉莉组培苗繁育技术进行系统总结,并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文献资料,确定了广西地方标准茉莉组培苗繁育技术规程的基本内
6、容和思路,形成了标准的基本构架。5、2016年2月至2016年3月,在基本构架的基础上,经起草小组成员的三番五次的讨论修改,最终完成了茉莉组培苗繁育技术规程广西地方标准的征求意见稿。四、标准编制原则及技术依据1、编制原则。课题编制遵循“科学、适度、可行”原则,在多次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茉莉外植体的灭菌方法、组培苗培养基配方、组培苗移栽的技术等方面进行了规范;通过充分听取各方意见,确保标准可以作为政府部门监督、指导生产的依据,在生产上切实可行,保障茉莉组培苗的生产繁育。2、技术依据。标准严格按NY/T 2306-2013 花卉种苗组培快繁技术规程、GB 43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要求编制,并根据
7、前期研究成果及应用资料,确定标准的指标设置和各项指标要求。技术依据如下:(1)茉莉无菌离体培养系统的建立:(1.1)材料和方法(1.1.1)外植体的处理及培养剪取23个月、健壮、无病虫害、生长势好的单瓣茉莉、缅甸尖瓣、风车茉莉、粉苞茉莉、菊花茉莉等品种的枝条,作为离体培养研究的材料。剪去叶片,将枝条剪成1.5cm长带腋芽的茎段。先用饱和洗衣粉水浸泡15min,期间不间断晃动,清洗后在自来水下冲洗30min。在超净工作台内用5% NaClO、0.1%升汞灭菌,无菌水冲洗3次后接种在不同的培养基上培养,7天后统计污染率,30天后记录萌发情况。培养室光照强度为15002000Lx,光照时间为每天12
8、14小时,温度为262。(1.1.2) 不同灭菌处理对茎段的影响设7个灭菌处理:5%NaClO溶液处理15min、20min、25min,0.1%升汞+数滴吐温处理12min、14min、16min、18min。初代培养基为MS+6-BA3.0mg/L+NAA0.2mg/L。(1.1.3)不同季节取材对腋芽萌发的影响分别于春季(4月12日)、夏季(5月7日、5月28日、6月20日)、秋季(8月16日)、冬季(11月23日)从当年抽生的新梢上剪取带顶芽或腋芽的健壮嫩枝茎段为外植体,经预处理后,用0.1%升汞(加入23滴吐温80)溶液灭菌16 min。每次接种10瓶,每瓶接种3个带一个节的外植体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西 地方 标准 茉莉 组培苗 繁育 技术规程 征求意见 编制 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