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交通设计及停车库场设置标准.doc
《建筑工程交通设计及停车库场设置标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交通设计及停车库场设置标准.doc(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 总 则101 为引导城市交通开展需求,保障道路交通平安,改善城市交通环境,使本市建筑工程和停车库(场)的规划、设计和建立符合城市交通组织需要和管理要求,制定本标准。102 本标准适用于公共建筑、住宅建筑以及停放标准车型的停车库(场)的新建、扩建工程,改建工程经技术、经济及交通影响评价,可适度放宽标准。不变动主体承重构造的建筑物修缮工程、特种车型的停车库(场)、历史风貌保护街区的改扩建工程、文物保护建筑、工业建筑的标准厂房和普通仓库工程、公路工程在技术条件一样时也可执行。103 建筑工程交通设计和停车库(场)的设置,除执行本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行业和本市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并结合相关城市
2、规划、专项规划的要求以及交通影响评价结论实施。2 术 语201 道路 road指供各种车辆和行人通行的交通工程设施,按其使用特点分为公路、城市道路、道路广场以及住宅和公共建筑范围内具有交通功能的公共通道等。202 主干路 arterial road 是城市道路网的骨架,为连接城市各区和国道、省道相通的交通性干路。203 次干路 secondary trunk road以区域性集散交通功能为主,兼有沿线效劳功能,与主干路组成城市干路网。204 支路 branch road 以解决交通到发为主、连接次干路与街坊的道路,效劳沿线交通需求。205 公共通道 public road主要满足沿线地块公共通
3、行的通道,包括总弄、街坊路。206 小区路 district road一般用以划分组团的道路。207 组团路 cluster road上接小区路、下连宅间小路的道路。208 宅间小路 residential alley住宅建筑之间连接各住宅入口的道路。209 机非隔离带 central reserve 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的物理隔离。2010 机动车 motor vehicle指以动力装置驱动或牵引,到达一定的排气量和速度,在道路行驶的供人员乘用或者用于运送物品以及进展工程作业的轮式车辆。2011 非机动车 non-motor vehicle指以人力或畜力驱动,在道路行驶的交通工具,以及虽
4、有动力装置驱动但设计最高时速、空车质量、外形尺寸符合有关国家标准的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电动自行车等交通工具。2012 停车场 parking lot停放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露天场地。2013 停车库 parking garage停放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建、构筑物,包括封闭、敞开的单层、多层、地上及地下停车场所。2014 接入道 access way连接基地内部通道与城市道路之间的通道。2015 通道 passage way停车库(场)内部供车辆行驶以及车辆进、出车位的库(场)内的道路。2016 公共停车库(场) public parking garage主要为社会车辆提供效劳的停车库(场),包括社会
5、停车库(场)和公共建筑、住宅建筑配套建立的停车库(场)。2017 专用停车库(场) acmodation parking garage主要供指定单位、指定住宅小区车辆停放的场所。2018 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 mechanical and stereoscopic parking facilities 用于停放和移动汽车设备的总称。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主要有升降横移式和垂直升降式等。2019 非机动车停车架 bike stand停放非机动车以节约非机动车停车面积的构架。2020 子母车位 bined parking space前方或底层停车位的车辆驶出后,前方或上层停车位的车辆才能驶出的停车位形式
6、称子母车位形式。前方或底层车位称母车位,前方或上层停车位称子车位。2021 弯道超高 ramp turn superelevation为了平衡汽车在弯道上行驶所产生的离心力而设置的单向横坡而形成的高差。3 根本规定301 公共建筑、住宅配建的停车库(场)布置宜与主体建筑位于城市道路的同侧,并在建筑工程用地范围之内,受用地限制不得不设置在城市道路两侧时,宜用人行天桥或地下通道连接。302 公共建筑、住宅配建的停车库(场)的设计,应使建筑基地出入口、主体建筑主要人流出入口及停车库(场)以及基地内道路之间有合理通畅的交通关系。303 建筑工程交通设计,应符合本标第4章的有关规定和现行?道路交通标志和
7、标线?GB 5768、?道路交通管理设施设置技术规程?DBJ 08-39的规定。总平面设计方案中应明确机动车、非机动车及行人的交通组织,保障交通流线的顺畅,防止人车的冲突。304 停车库(场)的设计采用标准车型应符合表304的规定。表304 停车库(场)设计车型外廓尺寸注:1二轮摩托车和助动车的宽度按2倍自行车尺寸计算。2三轮车的宽度按25倍的自行车尺寸计算。3专用汽车库可按所停放的汽车外廓尺寸进展设计。4本表机动车设计尺寸应符合现行?汽车库建筑设计标准?JGJ 100相关内容的要求。305 基地内车速不宜大于10kmh,道路应采用工程措施限制车速,同时设置限速标志。306 停车库(场)场地应
8、平整、坚实、防滑,并应满足排水要求。室内停车库(场)场地坡度宜在0205之间,露天停车库(场)场地坡度不宜小于03。307 建筑工程和停车库(场)的交通影响评价,应按照国家和本市现行有关建立工程交通影响评价的相关管理规定和技术标准实施。4 建筑工程交通设计41 基地总平面布局411 建筑规模大于10000m2的公共建筑工程,建筑规模大于20000m2的住宅建筑工程,以及综合体建筑,其总平面应保证基地内有车辆环通道路或回转场地,并符合机动车流与上下客及停车库(场)之间交通组织的要求。工业建筑总平面设计应符合?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标准?GB 50187等相关要求。小型车回转场地位保证场地的转弯半径(
9、内径)不小于30m,大型车回转场地应保证场地的转弯半径(内径)不小于100m。412 基地内部道路应根据功能确定设计等级和宽度,并应符合以下规定:1 住宅建筑基地内部的小区路路面宽不宜小于7m;组团路路面宽不宜小于55m,单车道的组团道路宽度不应小于40m;宅间小路路面宽不宜小于25m。2 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基地内部的主要道路宜设置双车道,停车数大于500辆,宽度不应小于85m;小于等于500辆时,共小型车通行的宽度不应小于55m;供大型车通行的宽度不应小于65m。集散道路可采用单车道,宽度不应小于40m,但在人流上下客处,应设双车道,其长度不宜小于20m。 413 内部道路兼做消防车道和消防
10、登高场地时,应符合现行?建筑设计防火标准?GB 50016以及国家和本市现行有关设计标准和标准的要求。414 道路边缘至建筑物、构筑物的最小距离应符合表414规定,兼做消防车道的内部道路与建筑外墙的距离不宜小于5m。表414 道路边缘至建、构筑物最小距离注:小区路、组团路、宅间小路和公共建筑的主要道路、集散道路的边缘指路面边线;当住宅小区路或公共建筑主要道路设有人行便道时,其道路边缘指便道边线。415 医院、学校等公共建筑基地的交通设计应注重建筑和交通的功能分区,防止车辆行驶和噪音对教室、病房等区域的干扰。416 宾馆、酒店、娱乐场所、办公、商业、医院、学校等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宜在基地内部人
11、流主出入口处设置出租车泊车位,并不宜占用道路红线。接送学生上、下学需要较多停车泊位的和中、小学和幼儿园等教育设施,应设置临时停车泊位。出租汽车泊位设置应符合?出租汽车站点设置标准?DGTJ 08-2108的要求。 417 宾馆、酒店、体育场馆、影(剧)院、展览馆、博物馆、会议中心、游览场所以及其他有明显大型客车停放需求的公共建筑,应按照本标准第44节、第513条的相关规定,在基地内标准设置大型客车车位,划设相关车位标线、标志。418 建筑工程和停车库(场)的无障碍设计应符合*市工程建立标准?无障碍设施设计标准?DGJ 08-103的要求。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配建无障碍车位的具体要求按照本标准第4
12、410条、第514条的相关规定执行。419 宾馆、酒店、娱乐场所、商业以及其他有明显货物装卸需求的公共建筑,宜在基地内部道路上设置货物入口,并应按照本标准第4411条、第515条的规定标准设置货车装卸车位。4110 加油站必须在基地内部设置不得少于2条的排队车道,每条车道长度必须大于180m。4111 宾馆、酒店、娱乐场所、办公、商业、医院、学校等公共建筑的主要出入口前,宜留有适当集散场地。4112 停车库(场)内的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停车区应分开设置,在车库内同一平面时,应用分隔设施将其完全隔离。4113 总平面交通设计图中,基地内部应标明机动车和慢行交通的交通流线,标注宽度、半径和净空等相关几
13、何尺寸,标示比例尺及根本经济技术指标,列出出停车车位类型、数量及位置,并进展交通标志、标线和交通平安设施设计。基地外部应标明基地相邻道路等级、红线宽度和公交站点位置,邻近桥梁的,还应标明桥梁坡度。总平面交通设计图宜符合附录A的相关要求。42 基地出入口 421 基地的机动车出入口设置应充分考虑所接入的城市道路的等级,优先选择设置在较低等级的城市道路上。机动车出入口不宜设置在主干路上。基地位于城市主干路与次干路、支路相交的位置旁,机动车出入口不应设置在主干路上;基地位于次干路和支路相交的位置旁,机动车出入口不宜设在次干路上。422 基地位于T型穿插口处,对向道路小于双向4车道,机动车出入口宜正对
14、对向道路设置,防止错位,并纳入穿插口渠化设计及信号控制;大于等于双向4车道,机动车出入口不宜正对设置。423 控制性详细规划在基地外部同一街坊设置有机动车公共通道的,机动车出入口应优先考虑结合公共通道设置,公共通道实为基地在城市道路出入口。424 基地机动车出入口设置应防止影响城市道路穿插口的正常运行,不应在穿插口进出口道展宽段和展宽渐变段范围内设置机动车出入口,见图424,并应符合以下规定:1 确需在主干路上设置出入口,出入口距上游穿插口不得小于50m,距下游穿插口不得小于80m,条件不允许的基地出入口设置在基地最远端。2 在次干路上设置出入口,出入口距上游穿插口不应小于30m,距下游穿插口
15、不应小于50m,条件不允许的基地出入口设置在基地最远端。3 在支路上设置出入口,出入口距与主干路相交的穿插口不应小于50m,距与次干路相交的穿插口不应小于30m,距与支路相交的穿插口不应小于20m,条件不允许的基地出入口设置在基地最远端。4 在已建成道路上设置机动车出入口,当上下游穿插口顶峰时段饱和度大于085(穿插口效劳水平E级以上),应进展穿插口最大排队长度验算,出入口不宜设置在穿插口最大排队长度范围内。图424 穿插口上游和下游区域示意图425 在主干路和次干路上设置机动车出入口,与穿插口的距离区分上下游差异。假设道路是规划或新建道路无转角缘石的,主干路红线向道路中心线方向偏移50m,次
16、干路和支路红线向道路中心线方向偏移30m,作为参照路缘石。426 基地机动车出入口距地铁出入口、人行横道线、人行过街天桥、人行地道不宜小于30m;距铁路道口不宜小于50m;当桥梁、隧道坡度大于等于2时,距桥梁、隧道起坡点等,不宜小于50m;当坡度大于1且小于2时,在桥梁、隧道坡度范围内不宜设置出入口。距公交车站边缘不宜小于150m。设置有超高的道路上,不应设置机动车出入口。基地机动车出入口有坡度且坡度大于等于2时,起坡点距离城市道路红线不宜小于80m。427 各类建筑宜单独设置行人出入口,且宜靠近轨道车站、公共交通车站等设施布置。非机动车不宜单独设置出入口。428 无中央隔离带(栏)道路上同侧
17、和异侧机动车出入口之间的最小净距宜满足表428要求,同侧和异侧净距见图428。有中央隔离带(栏)道路同侧净距与无中央隔离带(栏)的要求一致,异侧净距不做要求。表428 同侧和异侧最小净距道路等级设计速度同侧净距m异侧净距m主干路5060次干路3040支路2020429 在城市道路上设置的机动车双向行驶出入口车行道宽度宜为7m11m。出入口中间设置隔离设施的,宽度可增加至8m12m。单向行驶出入口车行道宽度宜为5m7m。有大型车辆进出的出入口中间不宜设置隔离设施。工业建筑根据实际通行的车辆类型,确定所需要的出入口宽度。有机非隔离带的道路,机非隔离带开口宽度宜增加5m8m。图428 同侧和异侧净距
18、示意图4210 机动车出入口路缘石的转弯半径(内径)宜大于50m,有大型车辆的出入口路缘石转弯半径(内径)宜大于70m。4211 机动车出入口接入道长度不宜小于120m,采用信号控制的出入口接入道长度不宜小于200m。采取封闭式管理的出入口,道闸与路缘石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60m,交通流量较大的入口应设置单独的排队车场或结合城市道路设置单独的排队车道。工业建筑出入口设置道闸管理的,道闸与路缘石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200m。见图4211。图4211 接入道示意图4212 基地双向出入通道与城市道路相交的角度应为7590,具有良好的通视条件,见图4212-1。并在距入口边线内20m处作为视点的120范
19、围内至边线外75m不应有遮挡视线的障碍物。进出分开的单向出入口通道设置应防止车辆行驶路线出现小于90的折角,见图4212-2。图4212-2 单向出入口通道的设置4213 主干路出入口均应采取右进右出的交通组织方式,宜设置加减速车道。4214 基地机动车出入口假设兼做人防疏散出入口时,还应满足人防的要求。4215 在城市道路上设置的机动车出入口数应符合以下规定:1 当机动车停车数小于等于100辆时,如必须在主干路上设置有出入口的,则基地出入口总数不应超过1个;出入口均设在次干路和支路上的,则基地出入口总数不应超过2个。2 当机动车停车数大于100辆小于等于300辆时,如必须在主干路上设置有出入
20、口的,则基地出入口总数不应超过2个;出入口均设在次干路和支路上的,则基地出入口总数不应超过3个。3 当机动车停车数大于300辆,且基地位于主干路与次干路,或与支路相交的道路,主干路上不应设置车辆出入口。且出入口总数不应超过3个,并应分别布置在主干路以外的不同城市道路上。主干路上必须设置有出入口的,出入口总数不应超过2个。4 基地跨越城市道路的,可以城市道路为界,分块计算出入口数量。5 相邻两块基地在用地分界限两侧分别设置出入口时,2个出入口宜合并为1个。4216 中、小学和幼儿园等教育类建筑,应考虑接送学生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对城市道路交通的影响,出入口宜开设在支路上,并宜人、车分开设置。43
21、机动车停车库(场)出入口431 独立建立停车库(场)出入口采取别离设置时,假设出入口位于单向行驶道路一侧,应沿道路行车方向先设置进口、后设置出口;假设出入口位于双向行驶道路一侧,应以防止进、出车流穿插,右转进出停车场为根本原则;假设出入口位于穿插口一侧,出入口布置宜以右进右出为原则,沿顺时针进出流线的方向分别设置进口和出口。432 基地内配建的机动车停车库(场)出入口应结合内部道路设置,并应符合内部交通组织的需要,不宜在城市道路上另外单独设置出入口。 433 机动车停车库出入口的起坡点面向城市道路时,出入口起坡点与城市道路红线的距离不应小于80m,车库出入口起坡点至小区主要道路和地库通道的平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工程 交通 设计 车库 设置 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