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贷款全程管理增强风险防控能力.docx
《强化贷款全程管理增强风险防控能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强化贷款全程管理增强风险防控能力.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强化贷款全程管理 增强风险防控能力 近年来银行贷款业务得到了快速发展,各类金融产品层出不穷,极大地拓展了银行的业务范围,给银行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但作为一个高风险行业,银行要强化内部管理,规范内部控制,根据相关规定操作,从而避免经营风险的发生,确保银行资产的保值增值,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银行管理实践,分析了当前银行业贷款管理存在的基础管理薄弱、制度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基础管理,强化制度落实等加强贷款管理的对策,对强化内部管理,增强风险防范能力,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银行 贷款管理 风险防控 效益近年来,银行贷款业务得到了快速发展,给银行带来明显的经营效益。但是,银行业是一个高
2、风险行业,如果银行内部管理不善、内部控制不严,甚至违规放款或不合规合法经营,不但会遭受监管处罚,严重影响信誉声誉,还会给银行资产带来风险,从而阻碍银行发展,辛勤创造的经营成果可能付之东流,甚至千秋基业也会毁于一旦。因此,强化贷款全程管理,增强风险防控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一、当前银行业贷款管理存在的问题贷款全程管理是银行为实现既定目标所设计的一套管理制度,其目的是确保银行贷款运作流程顺畅,减少人为疏失或人谋不臧,确保银行经营运作的可靠性和完整性,使全行均能依照政策、法规、制度、程序来办事,使银行资产得以保全,最大限度提高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促进银行自身发展。当前银行业贷款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3、一)贷款基础管理薄弱一是在业务流程设计和授权授信、贷款定价、还款约期等管理中还存在薄弱环节。二是一些银行客户经理配置不足,导致贷款风险管控能力不强。三是担保方式单一,第二还款来源缓释风险能力较弱。如担保贷款,尤其在信用环境较差的地方,一旦某担保贷户贷款出现违约情况,担保方担心要承担连带还款责任,认为自身贷款按期归还不如干脆不还,造成担保形同虚设,恶性循环。四是有的银行内控管理较为薄弱,未认真执行上级行相关规定,忽视了岗位制约和风险防控。一些员工存在对规章制度学习不深入、理解不全面,以习惯代替制度、以信任代替管理、以情面代替纪律的现象,造成主动合规意识不强,控制力、执行力不足,一些员工违规问题屡
4、查屡犯。(二)制度落实不到位一是各项贷款管理制度和流程执行不严格,落实不到位,风险排查力度也不够,在抵质押物的监控和管理、贷款用途的控制、贷款利息的偿还等方面存在薄弱环节;二是企业存贷比失调,客户销售现金归行不畅,现金流入和流出之间存在很大的资金缺口,第一还款来源严重充足;三是三查;制度不落实。在实际的业务操作过程中,一些银行还存在贷款三查;制度执行不到位、落实不具体的情况。个别信贷管理人员忽视了贷款业务的贷前调查、贷时审查和贷后检查;细节,贷款重发放轻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一些贷款资料中缺少调查报告单,甚至存在首次检查报告单和贷后跟踪检查表由客户预先签名的情况,有时还存在首次贷后回访只是电话回
5、访,贷后跟踪检查不及时、首次检查报告单和贷后跟踪检查表内容空白等,使制度流于形式,不同程度地存在挪用贷款问题,贷款向子公司迁徙,形成潜在风险。(三)规避风险不及时银行贷款风险的防范,主要是对不良贷款的防范。按照风险程度贷款通常划分为五种不同的档次,即: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其中后三种为不良贷款,即贷款发生损失风险较大的贷款,主要表现为不能正常还贷、抵押不能变现、质押不能实现、保证虚置和担保无效。然而,有的银行在准备贷款之前,没有做到未雨绸缪,对贷款对象未进行详尽的调查分析,未按五级分类进行贷款管理。对贷款人在经营贷款业务过程中面临的各种损失发生的可能性测量不准,预判失误。(四)信贷人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强化 贷款 全程 管理 增强 风险 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