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名词解释大全.doc
《思修名词解释大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修名词解释大全.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 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仰、和传统习惯来维系,是人们的心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2、 法律是有国家制定和认可并靠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和规范的总和。体现了统治阶级的意志,其意志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通过权利和义务,确认、保护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是实行阶级专政的工具。3、 理想是指人们在实践中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和追求。4、 信念是指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且身体力行的态度和精神状态。它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统一。5、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
2、国的深厚刚请;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6、 社会关系是人们生存所依赖以展开的各种关系的总和。7、 健康是指一个人在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处于完好状态。8、 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接触,并且在心理和行为上相互影响,对社会生活发生作用的过程。9、 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过程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10、 人生观是世界观组成的部分;是人们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决定了人生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对待生活的态度。11、 人生目的:人在人生时间中关于自身
3、行为的指向和追求。12、 人生态度: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13、 人生价值:人的生活实践,对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14、 公共生活:人们以公共场所为主要领域,进行的一系列活动。15、 公共秩序:通过一定的规范,使公共生活处于一种有序化状态。16、 社会公德:全体公民在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循的最基本的,最起码的道德准则。17、 职业道德: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生涯中应当遵循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18、 家庭美德:一定的社会或阶级根据其总的道德要求制定的,调节人们在家庭生活方面的关系和行为的道德准则。19、 爱情:是指一对男女基于一定的社会基础和共同
4、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相互倾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一种强烈、纯真、专一的感情。20、 道德品质:道德品质也称品德或德性。它是通过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和社会道德教育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21、 国体:即国家的性质、国家阶级和本质,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制度。22、 政体:即政权组织形式、是指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形式治理(统治)这个国家,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3、 公民:具有一个国家的国籍,并根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自然人。24、 法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25
5、 民事法律行为:公民或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26、 法定继承:依据法律规定对遗产进行的继承。27、 遗嘱继承:根据遗嘱的内容对遗产进行的继承。28、 代位继承: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被继承人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替被继承人的子女继承其应继承的份额。29、 故意犯罪:明知行为危害社会,希望或放任结果发生。30、 过失犯罪: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由于疏忽大意或过于轻信而导致结果发生。31、 正当防卫: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32、 紧急避险: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
6、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行为造成的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33、 依法治国: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以法律为重要依据和手段治理国家 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治理提供重要的法律保障 34、 以德治国: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 以社会主义道德为重要依据和手段来治理国家 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奠定重要的道德基础35、 首因效应 特定条件下首先映入认知者眼帘的信息在形成印象时占有优势地位 初次对人的知觉所形成的印象往往最鲜明 最牢固 对以后的人际知觉及人际交往产生深刻的影响36、 投射效应 是指内在心理的外在化 即以己度人 把自己的情感 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名词解释 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