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发展生态经济的路径.docx
《我国发展生态经济的路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发展生态经济的路径.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我国发展生态经济的路径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中国生态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探究影响生态经济发展的因素研究引言生态经济的相关理论生态经济内涵界定与特征生态经济的定量分析阻碍我国生态经济发展的因素 我国发展生态经济的路径加强国内生态经济发展的方案研究参考文献 五、我国发展生态经济的路径通过前面四个部分详细的论述,对什么是生态经济、为什么要发展生态经济以及阻碍生态经济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此相适应,在发展路径上,对于我国内部的制度问题就是要完善基本的制度安排、构建生态经济发展的市场体系、培育生态文明意识;从国际视野来看,就是要加强国际合作;在整个操作过程中,要正视历史并把握住时代给予的大国崛起的战
2、略机遇。(一)完善生态经济发展的制度安排。因为现阶段不具备自发发展生态经济的根本条件,所以传统发展模式向生态经济的自我过度是非常困难的,必须在强大外力的帮助下实现转型。这一强大的第一推动力,只能由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安排来充当。因为有效的制度环境建立之后,就好像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引导着各种要素自动流向符合生态经济发展要求的地方。1、建立生态制度。发展生态经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制度体系,填补生态制度空白,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为生态环境保驾护航。(1)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对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生态空间进
3、行统一确权登记,形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开发管制界限,落实用途管制。健全能源、水、土地节约集约使用制度。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完善自然资源监管体制,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2)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推动发展,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对水土资源、环境容量和海洋资源超载区域实行限制性措施。对限制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取消地区生产总值考核。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
4、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3)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严格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独立进行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建立陆海统筹的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污染防治区域联动机制。健全国有林区经营管理体制,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及时公布环境信息,健全举报制度,加强社会监督。完善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行企事业单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责任者严格实行赔偿制度,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完善行政问责制。阻碍我国生态经济发展的制度因素主要是政府职能的缺位和越位,其根源在于行政问责制的不健全。因此,完善行政问责制是根本出路。
5、1)健全各级政府的责任体系。科学意义上问责制的前提,是各级政府和部门的行政官员具有清晰的权、责、利关系,行政权力的配置和合理划分,否则,就无法确定问责的真正客体。因此,要使问责制发挥实效,就必须健全各级政府及部门的责任体系,明确行政官员的权、责、利关系,以增强问责制执行的针对性。要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按照权责统一的原则,使每一项工作的职能、任务真正落到实处。要理顺职责分工,明确各级政府和部门行政首长、副职以及相关人员的行政责任。同时,要加强行政责任的认定,行政责任的认定是指对行政责任主体有无行政失范事实的判断,这是实行行政问责制的首要条件和基本前提,也是构建行政问责制度中关键的一个环节。(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国 发展 生态 经济 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