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天线综述报告.doc
《手机天线综述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手机天线综述报告.doc(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手机天线综述报告 摘 要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种工具。在手机功能不断增加和完善的同时,也提出了手机的小型化、多频化和宽频带等要求,这就对手机天线的设计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本文首先介绍了手机天线的种类及其特点,并分析了常用天线的结构和形式,最后介绍了一些新型手机天线的设计案例,分析了手机天线未来的发展趋势。关键词:手机天线,PIFA,单极天线,多频化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he impro
2、vement of peoples material life, Mobile phone has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tool of people,s daily life. As the mobile phone functions are added and perfect , at the same time, puts forward the requirements of miniaturization , the Multi-frequency and high bandwidth for mobile phones, this brings abou
3、t greater challenges to the mobile phone antenna designers.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types and features of the mobile phone antenna, and analyzes the structure and form of the current antenna, finally introduces some new phone antenna design case, and analyze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4、the mobile phone.Keywords :Mobile phone antenna,PIFA,Monopole antenna,Multi-band目 录1手机天线概要11.1手机天线的研究现状11.2背景和驱动力21.3天线的电参数32手机天线分类52.1外置天线与内置天线52.1.1外置天线52.1.2 内置天线52.1.3 外置天线与内置天线的比较62.2 各种手机天线的特点62.2.1螺旋天线62.2.2 PIFA天线72.2.3 MONOPOLE天线73手机天线设计93.1 PIFA天线设计过程93.2 MONOPOLE天线设计过程113.3新型天线研究124手机天线的研
5、究方向164.1 人体对手机天线特性的影响164.2 手机天线对SAR的影响164.3 手机天线小型化与多频宽带技术174.3.1 小型化技术174.3.2 宽带化技术184.3.3 多频化技术184.4 当前手机天线设计的挑战与发展195参考文献20 1手机天线概要1.1手机天线的研究现状移动通信最初只是在军事和某些特殊领域使用,直到20世纪40年代以后,才逐步扩展到民用领域。最近10多年是移动通信真正蓬勃发展的时期,根据移动通信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l)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lG):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当时集成电路技术、微型计算机和微处理器技术快速发展,美国贝尔实验室
6、推出了蜂窝式模拟移动通信系统,使得移动通信真正进入了个人领域。但是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频谱利用率很低,支持的用户数量十分有限,通信的保密程度也很低。 (2)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2G):80年代末开发的风靡全球十几年的数字蜂窝通信系统,2G是包括语音在内的全数字化系统,新技术体现在通话质量和系统容量的提升。可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也有它自己的弱点,包括数据功能较弱,不能良好地支持多媒体业务等。 (3)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3G的概念是由国际电信联盟在1985年提出的,当时称为未来公众陆地移动通信系统。1996年更名为IMT-2000,系统工作在2000MHz频段。3G与2G的主要区别是在数据和
7、传输声音速度上的提升,它能够更好地实现在全球范围内无线漫游,并能处理音乐、图像、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电子商务、电话会议、网页浏览等多种信息服务,还要考虑与第二代系统的兼容性。 伴随着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在中国的广泛应用,3G手机也应运而生。对于移动手机,天线直接影响着手机的通讯能力,直接决定了手机的射接收性能,甚至天线设计的好坏决定了该手机在市场的生存空间。在我国,手机行业从无到有,手机的设计从购买方案到自主设计方案,在短短的几年的时间里,中国的手机产业发展到了空前的鼎盛,随着众多手机生产商的兴起,与手机行业相配套的厂家在手机制造业的地区聚集,近些年发展迅速的手机天线生产厂家以蜂窝式的发展扩
8、沿,一方面在很大的程度上缩短了手机天线的生产周期,快速的为各手机生产商进行试做和量产,另一方面却加速了手机天线产业的不良竞争,淡化了手机天线设计的技术含量,降低了产品的品质,影响手机天线未来的发展。 手机天线一般分为内置天线和外置天线两种。鞭状天线就是典型的外置式天线,之前被广泛应用。外置式天线的缺点有以下几点:天线暴露在机体外部容易损坏,天线距离人体很近时会导致天线性能变差,不容易加保护层来减轻天线辐射对人体伤害,对于频分双工的系统,发送和接收使用不同的匹配电路天线的比吸收率SAR高,不容易屏蔽,人体对与天线的性能影响很大,只有一种极化方式。 手机内置天线有很多优点使它成为了当前手机天线设计
9、的首选。内置的微带天线能够集成在印制电路板上;手机内部不需要额外增加设备的尺寸;内置天线不易被损坏;天线受到人体的影响较小;SAR值小;微带天线输入阻抗比较容易做到50几,不需要额外的匹配电路;可以批量生产;可以将天线安放在手机中远离人脑的一面,并且在靠近人脑的部分贴上保护层来减小天线对人体的辐射伤害;可以安装多个,方便进行组阵,从而实现手机天线的智能化,这一点对未来的移动通信系统来说非常有用1。1.2背景和驱动力 手机正成为最受欢迎的电子产品之一。据市场研究机构Mobile World统计,去年第一季度全球净新增手机用户数为1.68亿,使手机用户总数达到48.2亿。受发展中国家市场飞速发展的
10、影响,全球手机用户总数在7月份的第一周超过50亿,约占全球人口总数的73%2。随着手机的日益普及,用户对移动终端的需求也变得越加苛刻起来,小型化,个性化,超薄,多功能等等设计需求旺盛,移动终端设计师们面临的是更加激烈的挑战!从天线的角度来看,移动终端的体积变得越小,带来的设计挑战也就越大。同时,随着网络制式的演进和发展以及不同国家使用不同的网络制式,想要实现移动终端的漫游,手机必须支持多种网络制式!国外的3G网络已经成熟,我国的3G网络发展得如火如荼,而4G的商用仿佛就在明天!中国移动在去年上海世博会试用4G LTE网络,新旧网络的更替,凡此种种,对手机能支持的频段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而天线
11、由于射频模拟技术相对落后于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似乎成为“大砖头”手机的元凶!天线的体积始终是天线带宽的决定因素,这也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尽量宽的天线带宽。 目前,手机上广为应用的小型内置天线,多为从微带天线发展而来的平面倒F结构型天线(PIFA),因形似倒置大写字母“F”而得名,PIFA天线的辐射体被安装在接地层的正上方,使用时天线辐射片与人脑之间正好相隔PCB板,这样就大大降低了辐射对人脑的影响,即SAR值较低3。同时,PIFA天线兼顾天线小巧、结构易实现、外观等级要求不高、天线生产一致好等等诸多特点,至今依然在手机内置天线市场上,属于设计首选4。但由于手机体积的进一步减
12、小,传统PIFA天线方案由于体积的局限,显然不能满足天线射频要求,也给天线设计者带来更大的挑战。Monopole天线由于天线地下没有地,通过匹配的优化,其带宽,性能和体积较PIFA天线都有不少的提高,且体积相比PIFA天线减小很多。但是由于没有地在天线地下,monopole天线引入了比较大的SAR值!工程师们总是能找到合理的途径解决天线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为了克服Monopole天线引入较高的SAR值,将天线置于手机底部,增大Monopole天线和人脑的距离,从而很大程度上减小了SAR值。以此,较小的体积,优越的性能,Monopole天线目前已渐渐取代PIFA天线,成为设计的主流5。对新技术
13、的追求,是工程师们永恒的话题。如何进一步拓宽天线的带宽,使一个天线尽可能的覆盖更多的频段,支持更多的网络制式,很多工程师做了有益的尝试。例如有使用多辐射分支结构;有使用天线分工器实验天线分支分离设计;有在天线馈入处引入大量复杂的匹配电路;有在天线开口端加入容性负载;有在天线发射片上加上匹配电路或二极管、开关;有使用低介电常数的厚介质基底的设计;立体堆叠结构的设计等等。但是上述方法也存在不足,有时会影响天线其它性能指标。例如,大量匹配电路的引入,很难兼顾到高低频的同时匹配,同时引入损耗,如若使用电阻性器件,虽然有助于展开频带,但是电阻性组件对能量的消耗将降低天线的效率。因此,如果采用新的技术在实
14、现小型化微带天线多频段,宽频带工作性能的同时,兼顾其它天线性能指标,如效率,增益,极化等,成为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要求终端的发展同步跟上,否则对整个产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制约。比如我国3G的发展,特别是TD的发展初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移动终端技术发展的限制。而天线作为移动终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跟上时代的发展,为通信产业的发展提供积极的支持。1.3天线的电参数(1)天线输入阻抗天线的输入阻抗是以收发机与天线间的接口往天线端看入所得到的阻抗值。这一数值对天线的辐射效率,天线的带内增益波动,天线前端的功率容量有很大的影响。手机天线是一种驻波天线,天线的阻抗不匹配,将导致大量的信号
15、反射,使天线的辐射效率降低,同时由于反射的影响使得天线在宽频带内的增益有抖动,如果天线的驻波为6,手机前端的击穿电压将降为原来的1/6,而功率容量就会下降。手机天线驻波对天线效率的影响不可不慎。天线的驻波要求,我们目前统一要求为小于3。 (2)工作频率与工作带宽 天线的带宽是指满足天线全部指标的频带范围。工作频率是指天线带宽范围内的所有频率。工作带宽由多个指标来限定,因此需取其中带宽最窄的带宽,手机天线中,方向图带宽,极化带宽等因素所限定的带宽大于阻抗带宽,因此在手机天线中一般以满足所要求驻波的带宽范围作为天线的工作带宽。(3)波束方向图 天线波束方向图是用来描述由天线所辐射出的能量与空间中任
16、意位置的相互关系,藉由方向图可以得知由天线所辐射出来的电磁波在空间中每一个位置的相对强度或绝对强度。毫无疑问,手机天线的水平方向图要求是全向的,实际上手机天线的波束方向图并不重要,主要是在手机的使用过程中,此时手机天线的辐射特性与单天线的辐射特性是不相同的。手机天线的方向图只要求水平面近似为全向即可。(4)方向性与天线增益天线的方向性与其波束方向图有关,所以方向性也是方位角的函数,其定义如下: D(,)=天线在(,)方向上的辐射强度/全向性天线的辐射强度在实际的应用上,由于必须考虑天线本身的辐射效率问题,故通常都以天线增益的大小来代替指向性,两者之间的关系为: G(,)=eD(,) 其中,天线
17、的辐射效率高低与电磁波辐射过程中所损失的能量多少有关。天线在能量传送与接收的过程中所有可能会产生的能量损失包括:天线输入端阻抗不匹配造成的能量反射、天线本身的材质在高频下所产生的能量损耗以及在传播介质中所消耗的能量。 手机天线的增益并不能代表手机使用时的效率问题:真正表示天线增益特性的指标应该是天线的平均有效增益,其与手机天线的的使用环境、使用方式、手机的结构、手机设计方式相关。1电压驻波比要求VSWR50%平均增益-3dBi7天线的极化方向垂直极化表1 一般手机天线的电性能要求2手机天线分类2.1外置天线与内置天线2.1.1外置天线 目前手机天线主要有外置及内置天线两种。外置天线主要使用螺旋
18、或者PCB印制螺旋天线,螺旋天线一般带宽比较好也比较常用,PCB天线比较容易调频率,易于设计。内置天线主要是PIFA与MONOPOLE天线。外置天线的的优点是频带范围宽、接收信号比较稳定、制造简单费用相对低;缺点是天线暴露于机体外易于损坏,天线靠近人体时导致性能变坏;不易加诸如反射层和保护层等来减小天线对人体的辐射伤害;同时对于FDD的系统,接收和发送必须使用不同的匹配电路。传统的外置天线一般为单极天线,虽然制作简单,但是尺寸较大,不便于携带。由于其要求的长度长,故一般不使用。通常采用螺旋天线(如图1)来降低天线的尺寸。螺旋天线以其良好的辐射特性、小体积、频带扩展容易实现的特性成为外置天线的的
19、主流,但其体积还是较大,同时形状固定,不适合手机造型设计等特殊要求。另外现在也开始使用印制在PCB的螺旋天线(如图2)来得到更小尺寸与各种形状的外置天线。PCB印制螺旋天线还有许多种变形形式,能够实现多频、宽带的要求,有很强的灵活性,因此在外置天线中,此类天线的应用越来越广。在外置天线的应用中螺旋天线还是第一选择,其次是PCB形式的螺旋天线。 图1 外置的螺旋天线 图2 PCB印制螺旋天线2.1.2 内置天线内置天线的形式特别多,包括微带贴片天线、缝隙天线、IFA天线和倒L天线、陶瓷天线、PIFA、MONOPOLE天线等。其中,PIFA是现在使用得最多的一种内置天线,其由倒F线天线演变而来,具
20、有体积小,增益高,剖面低,带宽相对较宽的特点,是在手机天线中使用得最多的天线。MONOPOLE天线,即单极子天线,其基本原理是将对称振子的两个极性相反的馈点处使用接地面,利用天线对地的镜像与天线一起构成对称振子。这种天线本身的物理尺寸比对称振子缩小1/2,但具有与对称振子相似的辐射特性,因此这是天线小型化的一种重要措施。贴片天线与缝隙天线也是使用得较多的内置天线,贴片天线与缝隙天线可通过巴俾涅原理互换。陶瓷天线是一种特别小型化的天线。目前陶瓷天线只在要求天线尺寸极度小的情况下使用,在蓝牙设备中有应用;其增益低,效率低,频带窄,而且成本高,在手机中已逐步开始推广。由于手机逐渐向小型化发展,手机天
21、线也逐渐小型化,因此内置天线逐渐取代了外置天线,占据了主导地位。2.1.3 外置天线与内置天线的比较目前手机天线主要就内置及外置天线两种,内置天线客观上必然比外置天线弱。天线的架设都是尽量远离地面和建筑物的,天线接近参考地的时候,大部分能量将集中在天线和参考地之间,而无法顺利发射,所以天线发射,需要一个“尽量开放”的空间。而手机电路版就是手机天线的参考地,让天线远离手机其他电路,是提高手机天线发射效率的关键。但受到实际环境限制以及大家追求携带方便的要求,手机的设计就必须在电气方面做出妥协。实际上,所有的GSM手机的接收发送电路的增益都是可以根据环境变化而自动调节的,能通过合理的参数设定,会自动
22、补偿有关的损失。所以,就手机整体而言,在信号比较好情况下,内天线和外天线并不能看出差别。差别是有的,在信号很弱的情况,外天线尤其是长天线的信号死点门限将高于内天线,也就是理 论上内天线手机比较容易在弱信号环境丢失信号。2.2 各种手机天线的特点2.2.1螺旋天线 螺旋线是一种慢波结构,螺旋天线实际也是一种慢波化的单极天线。由于螺旋线的作用,减小了电磁波沿螺旋线传播的相速度,因此天线的长度可以缩短。天线的设计只需根据螺旋线的相速度求出天线的等效波长,根据单极天线的设计方式即可得出所求。也正是由于螺旋线的慢波结构,使得天线的Q值高,带宽窄,天线的储能大,辐射效率降低。而多频段螺旋天线的设计亦可直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手机 天线 综述 报告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