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5).docx
《“十五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5).docx(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十五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为进一步加快全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满足全市各族人民群众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卫生健康服务需求,全面推进健康建设,根据省“十五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健康2030”规划纲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十五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等精神,结合实际,编制本规划。一、规划背景(一)“十四五”时期取得的成效“十四五”时期,市委、市人民政府认真贯彻落实新时期卫生健康工作方针,以大卫生、大健康理念为引领,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补短板、强弱项、促跨越,全市卫生健康事业取得长足发展,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显著提升。2025年末,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7.56岁,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
2、儿童死亡率分别为16.93/10万、4.57%o和6.43%o,有医疗卫生机构379个,卫生技术人员4658人,实际开放床位数3859张,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916人,注册护士2073人。每千常住人口拥有床位数、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分别为5.87张、2.83人、3.06人,每万人拥有6名全科医生。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累计投入14亿元改扩建市人民医院、完成市中医医院迁建和8个乡镇卫生院、132个村卫生所建设,市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全面达标。启动“互联网+医疗健康”项目和第三人民医院(传染病医院)建设。建成核酸检测实验室(点)5个、PCR移动方舱实验室4个。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3、市人民医院2019年晋升三级医院,市中医医院通过县级中医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提升达标验收,妇幼保健院晋升二级甲等专科医院,16个乡镇卫生院评为“一级甲等医院”。11个乡镇卫生院建成慢病管理中心,5个乡镇卫生院建成心脑血管救治站。市域就诊率五年内均巩固在90%以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占全市诊疗量保持在80%以上。中医药持续振兴发展。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通过复审。全市21个乡镇(街道)卫生院全部建成中医馆(中医科),90%的村卫生所和社区卫生服务站能开展中医药服务,市乡村三级中医药服务网络更加健全。建成省级重点专科2个、专家工作站8个,建成1个国家级、2个省级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工作室。中医药预防保
4、健服务巩固提升,中医药参与治疗艾滋病项目多次获省级奖励。完成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整理汇编市药用植物图鉴。建成中医药博物馆、1个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2个省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国家卫生应急示范县、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得到巩固,疾病防控工作不断加强,无重大传染病暴发流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实现了无二代病例、无死亡病例和医务人员零感染。消除疟疾工作通过省级考核验收,第四轮防艾人民战争深入推进。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开展,2017年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20.99%,慢病防治管理率达90%以上。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常规免疫报
5、告接种率保持在90%以上。城乡居民健康电子档案建档率达到98.78%o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效显著。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积极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医共体建设,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被列为国家试点。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全面取消药品加成,完善财政补偿机制和医疗服务价格管理机制,建立绩效考核制度,推进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内部管理制度不断健全。推进药品供应保障制度改革,落实基药优先制度,落实药品采购“两票制”,加大国家集中谈判降价药品采购力度,开展重点品种监控和处方点评。完善卫生健康综合监管制度,深化“放管服”改革,社会办医政策全面落实。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实施医共体打包付费
6、试点工作。人口家庭发展扎实有效。全面两孩政策稳步实施,2025年底全市69.39万人。累计发放各类奖励扶助资金123833人4496.6万元,共为21000对农村夫妇提供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为33352位农村计划怀孕妇女免费增补叶酸;出生人口性别比下降到103.99。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初见成效,抓实推进医养结合,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工作稳步推进。健康扶贫全面落实。市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全面达标。2025年底,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IO0%参加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全面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报,住院报销比例达90%以上,36种疾病纳入大病救治,累计救治1547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
7、医生签约服务实现全覆盖,慢病患者管理规范率达95%。“十四五”卫生健康发展主要成效别指标位2015年2025年增长量增长率倒康水平人均期望寿命73.5377.564.035.48孕产妇死亡率102618万婴儿死亡率6.634.57降2.06个千分点降2.06个千分点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8.536.43降2.1个千分点降2.1个千分点族病预防控制居民健康素养水平10.1720.99增10.82个百分点增10.82个百分点以乡镇(街道)为单位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99990持平高血压规范管理率5097.1947.19增94.38个百分点糖尿病规范管理率5097.0747.07增94.14个百分点
8、重大慢性疾病过早死亡率2018年18.715.92.8降14.97个百分点赛国卫生卫生厕所普及率58.7290.1231.4增31.4个百分点芟幼卫生产前筛查率2018年56.0074.4218.42增18.42个百分点农村适龄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覆盖率2017年宫颈癌:19.67乳腺癌:5.54宫颈癌:30.83乳腺癌:27.18宫颈癌:11.16乳腺癌:21.64宫颈癌增11.16个百分点;乳腺癌增21.64个百分点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率2017年84.9199.0514.14增14.14个百分点1划生育总人口人67.469.391.992.95人口自然增长率5.634.481.15
9、降1.15个千分点出生人口性别比107.15103.733.42降3.42个百分点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每千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3.876.012.1455.3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4.376.742.3754.23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1.672.981.3178.44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1.683.231.5592.26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165500社会办医院床位占医院床位总数的比重20.635.4314.83增14.83个百分点县域就诊率96.4906.4降6.4个百分点乡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中医非药物疗法的比例1001000降O个百分点村卫生室提供中医非药物疗法的比例80
10、9515增15个百分点工生费用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29.828.920.88降0.88个百分点(二)“十五五”时期面临的形势“十五五”时期面临的机遇。一是历史发展机遇。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卫生健康事业,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等重大战略部署,强化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制度保障,卫生健康工作的重要地位更加凸显。二是区域发展机遇。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孟中印缅、中缅经济走廊建设,聚焦省、市发展定位,努力成为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窗口,建设世界健康生活目的地,强化卫生健康的支撑保障作用,为卫生健康事业带来
11、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三是发展基础。新信息技术与医疗健康产业不断融合,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快速发展,为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与公平性、推动医疗产业变革和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各级财政不断加大投入,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四是新冠肺炎疫情后,大卫生大健康理念深入人心,人民群众健康意识大幅提升,卫生健康事业在各项民生事业中的地位更加重要。“十五五”时期面临的挑战。一是随着疾病谱不断变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持续高发,传统和新发传染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多重疾病负担并存、多重健康风险因素交织的复杂状况将长期存在,“一老一小”等多重健康需求增加,卫生健康服务供给压力、公共卫生治理难
12、度持续加大。二是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卫生健康服务需求日益增长,但是,卫生健康资源总量不足、结构布局不合理、高端人才匮乏的问题依然突出,供需矛盾仍较为突出。三是中医药服务能力有待提升,医养结合深度融合不够,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与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公共卫生安全形势、与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要求还有差距。四是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还需加强。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落实“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
13、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健康建设,推广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全力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奠定坚实的健康基础。(二)基本原则坚持党的领导,统筹发展。坚持和完善党领导卫生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全面加强卫生健康行政管理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党的建设,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全过程、全领域。强化政府、社会和个人维护健康的责任,统筹各方力量加快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坚持健康优先,共建共享。加快构建保障人民健康优先发展的制度体系,推动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生产方
14、式,完善政府、社会、个人共同行动的体制机制,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坚持预防为主,医防融合。把预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关口前移,聚焦重大疾病、主要健康危险因素和重点人群健康,强化医防在机制、人员、信息和资源等方面协同,加快推动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坚持提高质量,促进均衡。把提高卫生健康服务供给质量作为重点,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构建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扩大优质资源供给,强化资源共享,实现更高质量、更加均衡的发展,整体提升全市卫生健康综合实力。坚持以基层为重点,推动优质资源下沉,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不断提升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和可及性。坚持改
15、革创新,系统整合。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公益性,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破除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体制机制障碍。统筹发展和安全,提高重大风险防范处置能力。关注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统筹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促进中西医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加速推进卫生健康信息联通共享与应用,提高全市卫生健康服务体系整体效率与质量。(三)发展目标到2030年,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居民健康水平稳步提高,全市平均预期寿命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等主要健康水平指标降至全国平均水平以下,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下。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应对能力显著提升,中医药独特
16、优势进一步发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效更加明显,卫生人才队伍日益壮大,卫生健康科技与信息化等技术充分利用,人民群众更高水平的健康服务需求得到更好供给。主要发展指标领域主要指标位2025年2030年指标性质健康水平人均期望寿命*77.5679.5预期性孕产妇死亡率/10万1810预期性婴儿死亡率%64预期性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96预期性健康水平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O7Z15.9V14.05预期性儿童青少年总O7Z49每预体近视率.33年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期性健康服务孕产妇系统管理率8590预期性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8590约束性以乡镇(街道)为单位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9990预期性
17、严重精神障碍规范管理率8593预期性健康生活环境居民健康素养水平%20.9925预期性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31.4%10预期性健每千人口医疗引6.6.5预康服务供给卫生机构床位数Ol期性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6.747.29预期性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2.983.74预期性每千人口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数0.460.62预期性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3.233.8预期性每千人口药师(土)数)0.180.54预期性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66预期性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5.786.2预期性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含中医医院)设置老年医学科比例%5070预期性健康保障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
18、比重28.9226预期性(一)深入实施健康行动全面实施健康知识普及、合理膳食、全民健身、控烟、心理健康促进、健康环境促进、妇幼健康促进、中小学健康促进、职业健康保护、老年健康促进、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癌症防治、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糖尿病防治、传染病及地方病防控、中医治未病健康促进等16项重大行动,促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提高全市人民健康水平。专栏1实施健康行动实施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到2030年,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不低于25%o全面普及健康知识与技能,将健康知识普及纳入绩效考核。建立完善全市健康科普专家库和资源库,推动“互联网+精准健康科普”,构建全媒体健康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机制。
19、落实医保支付政策,鼓励基层医疗机构和家庭签约医生团队开展健康管理服务。大力普及中医药健康文化和养生保健知识。深入开展健康促进市建设工作,全面推进健康政策制定、健康场所建设、健康文化倡导、健康环境营造、健康人群培育5项行动。推广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加强个人健康管理。鼓励适龄公民定期参与无偿献血。实施合理膳食行动。到2030年,成人肥胖增长率持续减缓。居民营养健康知识知晓率在2025年基础上提高3%。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低于5%o成人脂肪供能比下降到31%以下。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到2030年,实现每万人拥有1名营养指导员。普及合理膳食知识,推广健康食品。实施全民健身行动。到20
20、30年,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人数比例不少于90.3%,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8.5%及以上,打造百姓身边“15分钟健身圈”。鼓励个人参加健身运动,加强运动促进健康指导方法,提高运动伤病防治能力。实施特殊人群的体质健康干预计划。积极举办各类全民健身赛事。加强健身文化建设。实施控烟行动。到2030年,全面无烟法规保护的人口比例达到60%及以上。无烟医院、无烟学校、无烟机关创建成果得到巩固,推进医院、学校、机关全面禁烟。推广简短戒烟干预服务和烟草依赖疾病诊治。实施心理健康促进行动。到2030年,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提升到25%,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达到93%以上,心理相
21、关疾病发生的上升趋势减缓。组建心理救援专业队伍,提升精神科领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心理康复与心理疏导能力。搭建基层心理健康服务平台。加强精神卫生机构建设,全市精神科医师数量达到4.0名/10万人口,建立精神卫生综合管理机制,加快构建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体系。实施健康环境促进行动。到2030年,居民饮用水水质达标情况明显改善;居民环境与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5%及以上。大力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推进健康城市和村镇建设,持续开展创建美丽县城行动。提高企业、医院、学校、大型商场、文体娱乐场所等人员密集区域防灾抗灾及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完善医疗机构无障碍设施。倡导简约
22、适度、绿色低碳、益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实施妇幼健康促进行动。实施妇幼健康服务保障工程,健全覆盖市、乡、村的服务网络,多渠道促进区域优质妇幼健康服务资源扩容和融合发展。着力提升全市妇幼健康服务能力,重点加强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能力建设,强化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和新生儿重大出生缺陷疾病的救助,促进儿童早期发展。到2030年,市妇幼保健院争创三级妇幼保健院,努力建成市妇女儿童医院,建成省级儿童早期发展基地。全市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10/10万以下,婴儿死亡率控制在4%0以下,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在6%o以下;婚检率达到85%以上,产前筛查率达到80%以上,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率达到98%以上,扩大适龄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卫生 健康 事业 发展规划
